APP下载

钢铁企业碳达峰碳中和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2022-12-05朱齐艳陈卉柳金伟欧阳思赵婷婷潘书婷张婷婷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22年9期
关键词:碳达峰钢铁企业钢铁

朱齐艳 陈卉 柳金伟 欧阳思 赵婷婷 潘书婷 张婷婷

(中钢集团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 430081)

0 引言

2020年9月22 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1]。“十四五”是实现碳达峰目标的关键时期,根据相关统计数据分析,我国工业领域能源消费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70%以上,电力、钢铁、建材等六大高耗能行业占工业能耗的70%以上[2],因此,电力、钢铁、建材等重点行业碳达峰的时间和峰值对工业领域甚至全社会碳达峰目标的实现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2021年国务院陆续发布《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要求推进钢铁、石化、化工、有色、建材等重点行业的绿色升级、绿色化改造,对重点行业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实施严格产能等量或减量置换措施。

1 钢铁企业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意义

钢铁行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对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完整、最大规模的钢铁工业体系,然而,我国钢铁企业以高炉—转炉长流程工艺结构为主,对煤、焦炭等化石燃料依存度较高,导致钢铁行业是我国碳排放量最高的制造行业,碳排放量占全球钢铁碳排放总量的60 %以上,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5%左右。钢铁行业典型产品和副产品种类众多,可与电力、热力、传统煤化、金属冶炼、建材等行业形成物质-能量循环耦合的产业链[3],着眼钢铁产品在生产、使用、回收等“从摇篮到坟墓再到摇篮”全生命周期过程碳排放,钢铁的底色是“绿色”的。因此,作为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重要领域和责任主体单位,钢铁行业低碳转型将在工业领域形成重要示范,只有加快推动钢铁企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尽早实现钢铁行业的碳达峰碳中和,才能助力于我国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的实现。

2 钢铁行业和重点企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2021年起,多家钢铁集团相继提出碳达峰碳中和时间目标。宝武集团提出“2023年力争实现碳达峰,2025年具备减碳30%工艺技术能力,2035年力争减碳30%,2050年力争实现碳中和”的发展愿景,并于2021年11月发布《中国宝武碳中和行动方案》,明确了六大技术突破方向;河钢集团宣布2022年实现碳达峰,2050年实现碳中和;包钢集团宣布力争2023年实现碳达峰,2050年实现碳中和;鞍钢集团拟将在2025年前实现碳排放总量达峰。2021年2月,中钢协发起倡议,建议钢铁行业通过粗钢产量达峰、低碳冶金技术变革、工艺流程重塑和提高高强度钢材的应用等多措并举,努力在“十四五”期间提前实现碳达峰。

3 存在的问题

钢铁企业现已在碳交易试点和非试点地区纳入碳排放管理重点企业范畴,并按照各级主管部门要求参加碳交易相关培训、配合完成碳排放量核查和碳交易试点碳配额履约,部分钢铁企业已获批“绿色工厂”和开展循环经济试点示范相关工作,具备良好的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工作基础,但结合“双碳”目标总体要求,部分企业在碳达峰碳中和管理工作方面仍存在明显的短板。

3.1 下属单位较多,工作联络机制尚未健全

钢铁企业集团层面多已明确分管领导和归口管理部门,但各子公司通常下辖多个二级单位和职能部门,管理和生产部门总员工基数较大,由于在岗职工多为生产操作人员,碳达峰碳中和管理工作多由各公司能源或环保管理部门人员兼职,极少设立专人专岗。

3.2 工艺类型各异,碳排放源较多,统计核算体系不完善

钢铁集团公司经营范围通常覆盖矿山开采、钢铁冶炼、加工及辅助服务等全产业链,各子公司生产模式和工艺流程存在较大差异,涉及温室气体排放的类型和设施较多,部分公司尚未结合自身实际碳排放现状建立统计核算体系,无法用统一的统计指标体系进行管理和对标。

3.3 生产人员较多,专业人员较少,人员能力建设基础弱

部分钢铁企业借助碳交易试点契机,参与政府或主管部门举办的相关能力建设培训,已积累一定的工作基础,但由于生产性质导致在岗职工中一线生产操作人员占绝大多数,管理人员比例相对较少,且普遍存在“一岗双责”或“一岗多责”现状,尚未设立碳达峰碳中和管理工作专人专岗,在面对相关任务时,多只能“被动式接受、应付式完成”,无法及时跟踪和深刻转化国家、省市和集团层面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相关要求和措施,尚未将工作要求与实际生产和管理有效结合,未能形成互促互进的良性发展方式。

3.4 碳排放家底不清,工作方向不明,“双碳”工作实施无抓手

2021年5 月,国家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加强高耗能、高排放建设项目生态环境源头防控的指导意见》,要求“将碳排放影响评价纳入环境影响评价体系……衔接落实有关区域和行业碳达峰行动方案、清洁能源替代、清洁运输、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等政策要求。在环评工作中,统筹开展污染物和碳排放的源项识别、源强核算、减污降碳措施可行性论证及方案比选”。“十四五”是国家实现碳达峰的关键时期,将对污染物排放、能源消费量和碳排放量实施更加严格的总量控制,钢铁企业具有“高产能、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等四大特性,部分钢铁企业尚未结合自身战略规划编制“双碳”工作实施方案,对产能提升、重大项目实施和产量增加导致的能源消费量和碳排放量进行测算,尚未明确各子公司及集团绿色低碳发展路径。

4 工作建议

碳达峰碳中和管理是一项前瞻性、综合性、系统性和专业性较强的工作,既要在宏观层面做好顶层制度和实施路径设计,更要在微观层面推动任务、措施和项目的落实。为了科学合理制定“双碳”目标,积极稳妥实施低碳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4.1 打基础:梳理需求、补齐短板、提升人员能力

1)制定管理办法。明确企业碳达峰碳中和管理组织机构、工作职责及范围、管理要求、奖惩机制等内容。实现“双碳”目标不再是单个管理人员、单个管理部门、单个公司的工作要求和职责,需将此项工作上升到总体战略高度,融入公司经营、管理和生产各个部门,集全员之力,推动“双碳”目标实现。

2)建立碳排放管理体系。结合碳排放管理领域的特点和特殊要求,遵循系统管理原则,通过实施PDCA循环,提高碳排放绩效(降低碳排放总量和碳排放强度),促进碳排放权交易工作的开展,提升企业持续改进碳管理的能力,确保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3)开展碳达峰碳中和专业培训。对企业各层级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普及应对气候变化相关领域基本认知,系统学习国家、省市及行业部门碳达峰碳中和政策要求,了解行业低碳节能技术动态,开展碳交易理论培训及技术实操等。

4.2 找潜力:核算家底、系统诊断、预测排放趋势

1)碳排放核算及履约成本研究。在碳排放权配额日趋紧缺的发展趋势下,钢铁企业亟需为集团和子公司量身定制碳排放统计核算指标体系,摸清现有监测计量体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建立定时上报机制,动态掌握碳排放数据,为碳排放配额盈缺预判和碳交易的决策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定时梳理碳排放、履约量和交易量等历史基数,分析各年度配额分配数量及履约成本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

2)碳排放预测。结合国家、省市要求,结合行业和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目标,预测未来各年度碳排放量,确定达峰年度、达峰峰值及减碳时序进度。

3)节能降碳系统诊断。梳理国家、行业、地方法律法规、标准要求,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开展企业能源平衡和碳平衡分析,评估企业的能源利用和碳排放水平,对比同行业先进水平,查找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挖掘节能和降碳潜力。

4.3 谋发展:明确路径、分析潜力、全产业链协同

1)制定低碳发展路线图。从生产工艺优化、节能技改、低碳示范技术应用、减污降碳技术协同、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利用、循环经济产业链构建等多领域,全方位制定低碳发展路线图,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方向。

2)降碳潜力和成本分析。结合低碳技术路线图,分析多种路径降碳潜力及成本,以及综合策划各路径实施时序进度。

3)碳足迹核算分析。结合碳边境税政策分析相关影响,开展重点产品进行全生命周期(LCA)碳足迹核算,为下游典型钢铁产品碳足迹核算奠定基础。

5 结语

钢铁具有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的“3R”特性。在国家和行业发展方向总领下,切实提升钢铁生产企业碳达峰碳中和管理能力,科学应对碳排放成本上升对钢铁企业带来的挑战和压力,从全生命周期擦亮钢铁“绿色”底色,是钢铁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也将为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碳达峰钢铁企业钢铁
盐城市开展重点钢铁企业全面体检
没了它 钢铁侠还能成为超级英雄吗?
蒋伟群:侨界“碳达峰、碳中和”追梦人
钢铁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方式探析
关于“碳达峰”和“碳中和”——2030碳达峰与2060碳中和
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企业碳排放权会计处理探讨
碳达峰碳中和要求下的设计思考
“钢铁侠”
钢铁企业盟员选择问题研究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