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教融合视角下小学武术教学创新发展路径研究
2022-12-04杨敢峰
杨 华 杨敢峰
苏州大学体育学院,江苏 苏州 215021
1 前言
武术走进小学校园,对增强学生体质,塑造学生人格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体能发展的敏感期,柔韧与协调等素质快速提高,为开展小学武术奠定生理基础。传统武术作为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其中融汇了中国的哲学、医学、兵法、技艺、教育、美育等,表现出博大的兼容精神。[1]儿童因其尚处于发育状态的心理机制更易接受武术文化的熏陶,自觉地塑造良好的人格。武术教育从“小”抓起,有利于尽早培养学生的习武兴趣与习惯,因此,寻求小学武术教学发展的创新路径刻不容缓。近年来,因国外体育项目文化的冲击及武术教学套路化问题的日益严重,关于武术是 “花架子”“中看不中用”的质疑甚嚣尘上。为应对舆论质疑,国家大力提倡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推动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但武术发展依然不尽如人意。[2]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专业的武术教师稀缺,武术的技能和文化后继无人;二是武术教学内容单一,缺乏创新性;三是武术课时少,无法实现教学效果;四是学生的习武兴趣不高,学生普遍存在憧憬武术却不喜欢上武术课的情况。
2020年8月31日,国务院通过《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强调深化具有中国特色体教融合发展,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锤炼意志、健全人格,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3]体教融合为武术在学校体育中的发展提供新思路。武术应抓住体教融合的机遇,积极变革,将武术教学训练和武术文化结合,开发武术发展的新道路,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体育。
2 体教融合为小学武术教学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2.1 体教融合为小学武术教学所带来的机遇
2.1.1 扭转武术资源配置落后的局面
近年来,教育界倡导“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呼声愈来愈高,但由于历史原因,应试教育的沉疴难以根除,长期以来教学资源严重偏向考核科目,从学校到教师再到家长只关注分数,而忽视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在应试教育的冲击下,学校体育的改革之路布满荆棘。学校武术更是在夹缝中生存,绝大多数学校空有武术课时,并没有专业的武术场地进行武术教学,也没有相关的学校活动给予支持和推广。[4]体教融合的提出及时地化解了武术在学校发展中的难题,从顶层设计层面改变武术不受重视的困境,使武术课时保量保质地进行。同时,武术课堂与武术训练队的教学需求引起学校关注,大量陈旧落后的武术器材与设施得到更新替换,顺势扭转了武术资源配置落后、“上武术课难”“上好课难”的尴尬局面,为小学武术教学的切实发展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
2.1.2 促进小学武术教学评价模式的完善
传统武术教学评价仍然停留在重技能,轻方法,强调结果,忽视过程,目的指向性强的阶段。这种评价体系会传达一种“只有学好技能,才能取得高分”的错误信息,致使学生在武术学习时流于表面,机械地记忆技术动作表象及运动轨迹,而忽视对武术内涵的理解,也丢失了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乐趣,这与国家倡导的“快乐体育”的理念相悖。体教融合在培养和提高学生体育能力的同时强调教育的重要性,打破传统武术教学评价的思维定势,使学校武术教学评价逐步向角度多维化,标准多元化,方式多样化的方向不断进步。体教融合视角下小学武术教育强调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以学生成长需要为立足点,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角度实施评价。从“必备品格”“学业发展”“身心健康”“艺术审美”“劳动创造”[5]五个维度实现五育并举,进一步完善小学武术教学的评价模式,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1.3 打破武术传播屏障,传承并发扬武术文化
体教融合提倡加强体育传统特色学校,整合原体育系统项目学校和体育特色学校,建设“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学校体育模式。[3]“一校一品”倡议的提出给学校武术发展带来机遇:(1)拓宽武术传播途径。武术相较于篮球、田径、足球等大众体育项目知名度较低,受关注度小。武术与学校捆绑,武术特色得以凸显,有利于拓宽武术的传播途径。(2)整合武术资源。“一校一品”的学校体育模式使武术价值得到重视,教师资源、物质资源、校园文化资源等资源整合,形成合力,推动武术强有力地向前发展。(3)继承和保护濒危拳种。传统武术拳种发展形势严峻,许多历史悠久的拳种还不曾闻名于世就已经走向没落,面临失传。“一校一品”促使濒危拳种以社团的形式呈现,学生在继承的基础上将武术文化发扬光大,既延续了传统拳种的文化财富,又增强了地区文化认同感。
2.1.4 “一课一操一赛一社团”实现武术教学一体化
武术相较于其他运动项目而言面临受众面窄,自主练习难度高等难题,仅仅通过四十至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教学无法实现学习目标。《意见》中指出体教融合要求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训练、竞赛活动,扩大校内、校际体育比赛覆盖面和参与度,组织冬夏令营等选拔性竞赛活动。在政策启发下,“一课一操一赛一社团”的新型武术教学体系初见雏形,有利于推动武术教学一体化,提高教学效果。体育课堂是小学体育健康教育的载体,将中国优秀传统武术文化知识、功法技能贯穿到课程中,丰富课堂文化内容,[6]是切实可行的。课间操是对课堂学习内容的巩固与提高,学生通过课间操练习,巩固基本功,为技能提升储备经验。武术社团是对课堂内容的补充与拓展,是推动体教融合的重要组织形式,在社团中学生获得充足的练习时间,进一步加深了对武术文化的理解,提高武术技能。武术比赛是检验学生武术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通过武术比赛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成败观,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习武兴趣,还能体现学生拼搏进取,勤勉刻苦的精神。体教融合视角下“一课一操一赛一社团”的武术教学发展新体系能够灵活地延长教学时长,丰富教学内容,弥补武术课时不足的情况,是推动学校武术保质保量有序发展的重要措施。
2.2 体教融合为小学武术教学带来的挑战
2.2.1 体教融合下武术教师能力面临挑战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教师的学科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的高低与学生武术学习效果的好坏有直接联系。体教融合视角下要求体育教师身兼数职。一要有过硬的学科素质,能兼顾武术课堂教学和武术队训练;二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加强学生对武术理论知识的了解与兴趣;三要有“润物细无声”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在日常武术教学中将具有教育意义的事件通过武术教学传播,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传承中华武术文化,弘扬正气之风。目前小学体育教师武术教学时普遍存在技能水平低,教育性不足等问题,究其原因有三点。第一,人才培养体系的局限。目前小学武术教师主要由专科或本科及以上学校的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和退役运动员组成。大学体育专业致力于培养“一专多能”的体育教师,教师的武术技能水平参差不齐,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武术在小学阶段的发展空间,而退役运动员们具备专业的武术技能和丰富的武术教学经验无法担负起对学生思想教育的重任。第二,教师缺乏武术技能再提升意识。非武术专业教师缺乏民族传统体育教育背景,进入教学工作后,认为小学武术课时短,教学内容简单,就轻视提高武术技能的重要性,导致自身武术教学专业性不足的问题。第三,学校疏于武术教师的培养。近年来,虽然学校武术逐渐受到重视,但田径、篮球、足球等大众体育项目依然备受推崇,是学校体育中主要开展的体育项目,学校领导招聘时倾向于优先选择以田径、球类为专修的教师,武术专修的教师较少。在专业武术教师稀缺的情况下,学校还疏于对非专业武术教师的技能培养,武术的师资力量更加薄弱,学生的武术课堂体验大打折扣。
2.2.2 教材内容、课时安排、教学方法落后
体教融合是针对现存的学校教育问题,为促进体育与文化教育融合而提出的政策,为学校武术发展指引方向,但武术教材枯燥,课时安排不合理,教学方法落后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小学体教融合的推进。首先,武术教材内容方面。根据《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不同年龄段学生武术必学内容的分析来看,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武术内容较为基础,主要为武术类活动的基本动作及组合套路,教学内容多是以操化的形式呈现的,并且突出了其健身性和表演性,但是其最本质的技击性体现不够,缺乏趣味性。[7]其次,课时安排方面。从2000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中可发现,武术内容学时安排较少。以水平二为例,武术内容仅占总学时的6%,而学习任务却很艰巨,包括武术基本功练习、与拳术套路组合有关的基本动作练习、拳术组合练习包括:(1)少年拳第一套;(2)各地选编的特色拳。教学任务与课时配比不合理,学生对武术教材内容的理解只能“囫囵吞枣”,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也只能浅尝辄止。这与体教融合精练能赛的理念背道而驰。最后,武术教学方法方面。当前小学武术教学方法以示范法、讲解法、集体练习法等为主,练习方法与组织形式较为单一。武术是一种通过身体练习展示个体精神气力的运动,单一的整体练习法忽视学生对武术的个性化理解,容易扼杀学生的创造力,不利于武术的个性化发展。更严重的是,千篇一律的教学步骤,亘古不变的教学方法让武术课堂如一潭死水,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兴致勃勃转变为漫不经心,严重打击了学生的习武兴趣。
2.2.3 学校武术套路化严重
学校武术的发展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重套路轻技击的阶段。早年间,武术进校园摒弃传统的家庭式口口相传的教学方法,借鉴西方体操化的教学方式,在极短的时间内加快了武术发展的进程,但它的问题也日益显著。1978年以前,武术的攻防特点及作用被视为 “禁区”,提及武术的攻防含义者就会受到 “唯技击论 ”的批判,[8]在改革开放以后,虽然学校武术教育在不断进行改革,但对 “唯技击论 ”的批判阻碍了武术本质属性的发展,武术走向了“唯套路论”的另一个极端。[9]武术的本质属性是技击性,是武术区别于其他体育运动项目的显著特征。武术的技击理论不仅是攻防技巧的直接演示,还有丰富的道德思想、仁义精神,是学校武术教育性的集中体现。武术的一招一式若脱离攻防技击则成了没有灵魂的虚壳,失去了武术的真正价值。学校武术套路化发展严重阻碍了武术攻防技击文化的传播,武术其本真内涵难以展现,武术体教融合的推进过程自然也困难重重。
3 体教融合视角下,小学武术教学创新发展的路径
3.1 优化教师人才培养体系,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高等体育院校培养的是一专多能的体育人才,而教学任务多,课时有限的现实严重阻碍了高校“一专多能”教师培养预想的实施,学生学完就忘,练完就废等情况时有发生。2014年《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教师 [2014]5 号)指出: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要建立地方政府与高校、中小学“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机制,即 G—U—S 协同培养机制。这种培养机制在东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等学校已经开始实施,[10]并且卓有成效。该机制通过地方政府的支持,搭建高校与中小学的交流桥梁,实现中小学教学资源哺育高校教育人才成长,高校教育人才促进中小学教育发展的共赢策略,进一步优化体育教师培养体系,为培养专业的武术教师工作提供启发性新思路。高校对教育人才的影响有限,而中小学作为教师日后发展的主要场所,需要肩负起培养优秀武术教师,传承武术文化的重任。学校应重视对非武术专业教师的武术技能再培训工作,组织武术专业教师进行一对一帮扶,促使非武术专业教师的技能达到“及格线”,即能演示,能讲解,能解意,能教化。在培训后要对体育教师进行定期的技能考核,激励教师自觉提升教学能力,丰富个人内涵。学校也要加强对外的武术交流,积极开展各类有关体育教师职业技能培训的活动。如邀请业界名师做知识讲座,加强对体育教师的思政教育,提升教师的思想境界;再如联合兄弟学校开展学科交流活动,分享彼此教学经验,进行技能切磋,在体育教师间形成良性竞争,互相学习的良好氛围。
教师自古以来就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作为一名小学武术教师,不仅要提高专业技术水平,还要提升自身的道德水平,做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有扎实的专业功底,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武术教师要始终秉承教书育人的职业理念,通过自己的行为和知识,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充分践行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培养学生的思想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逐渐形成积极向上的思想和人格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这也是帮助学生成才的必要条件。[11]
3.2 “打练并进”,诠释武术本质
学校武术教学普遍存在重武术套路,忽视武术技击性的问题,许多专家经过多方面思考,针对这个问题采取相应措施。2004年,国家起草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主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从教师人才培养的角度,提出 “淡化套路、突出方法、强调应用 ”的指导思想,[12]从源头要求教师转变重套路的武术教学思想。但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发现,该政策实际上是对套路本身进行的改革,不仅没有改变武术技击性式微的现状,还削减了学生对武术套路习练的兴趣。张峰、赵光圣教授在多年思考、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从回归武术的本真出发,提出了“强化套路、突出技击、保质求精、终身受益”[13]的学校武术教学新理念,强调“打练并进”是武术教育本真的内在需求,是“突出技击”的具体措施,重新审视了技击与套路对学校武术的重要意义。
武术的本质属性是技击性,是武术回归本真的首要表现。套路是武术的外在表现形式和套式化,是武术本质内涵的载体。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打练并进”是将武术的技击含义与武术套路和谐融汇的过程,学生只有通过实战格斗才能理解武术套路的编排意义,也只有在不断地反复的套路练习中才能参悟技击动作的磅礴战意。学校武术应以技击为主要教学内容,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特性,加强学生对武术套路的训练与理解,促使学生在练习与实践中回归武术本真,实现学校武术的教学意义。
3.3 构建“一课一操一赛一社团”的武术教学新体系
3.3.1 课堂中实现武术的继承与创新
武术课堂作为武术文化输出的主要阵地,要充分发挥武术课堂的主导作用,实现武术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武术课堂中需要传承的是拳种文化,每一项拳种的历史沿革都是传承之路,只有理解传承不易,才能懂得珍惜,产生传承的使命感。在课堂中我们还需要继承的是刻在武术文化基因中的“侠义”精神和“武德”修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才是对武术文化的最佳继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和进步的不竭动力,文化创新,就是要在继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基础上,不断吸收世界先进的文化资源,从而创造出崭新的,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新的文化产品。[14]武术课堂教学的创新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教师用“武侠梦”为引,带领学生创编武术作品,在编织梦的过程中,学生理解了技术动作中的攻防意义,燃起惩恶扬善,维护正义的豪情。教师在创编时要注意内容的兼容性、衔接性、发展性。兼容性是指武术教学内容要适合学生的生理机能,心理发展。衔接性是指在纵向上,各学段武术教学内容之间要相互衔接,在横向上,武术课堂内容要与武术运动队训练内容相互衔接,达到互通有无,共同发展的目的。发展性是指教学内容既要有挑战性又要有可实现性,使学生通过努力练习后实现成功。学校武术在教材的内容选择上也要推陈出新。在继承经典拳种的基础上选用更多新鲜可援用的武术套路,让更多“籍籍无名”的武种走进校园,避免更多精彩绝伦的武术种类泯然众生。
3.3.2 一操一社团强化武术基础
武术课间操和武术社团是武术课堂教学开展的延伸部分,通过课外活动的方式可以弥补课堂课时不足,运动量小的缺陷,有效缓解武术课的教学压力。同时课外活动自由度高、趣味性浓等特点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武术基本功训练充满趣味,达到事半功倍的练习效果。武术课间操应充分发挥其节奏性、律动感,将武术的基本功、基本动作和体操节拍、音乐三者有机结合起来,[5]体现武术技击文化,激发学生兴趣,在强身健体、愉悦身心的同时巩固武术基本功,为武术课教学内容的推进打下坚实基础。武术社团也是重要的教学拓展形式,区别于武术操的无差别训练,社团面向的是有爱好武术且有一定武术天赋的学生,一方面武术社团要充分展现武术文化的多元化,稳固学生的习武兴趣,另一方面对有武术天赋的学生进行悉心指导,在掌握武术基本功训练的基础上对学生提出更高要求,指导学生武术技能向专业化,竞技化方向发展,为武术竞赛储备人才。
3.3.3 充分发挥武术竞赛的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竞赛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最直观的教学模式,无论是在激发学生运动动机和运动潜能方面,还是在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胜负观方面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在学生不喜欢体育,是因为训练多,比赛少,要提高学生学校武术的参与性,就要实现武术比赛的常态化。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机会参与到体育竞赛。[16]小学生正是争强好胜的年纪,在武术课堂中贯穿比赛的要义,积极进行小组间的比拼,在课后也按照学生的需求设计,积极开展校内武术联赛、校际联赛,夏令营、冬令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武术技能水平,展现学生竞争拼搏的精神,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与表现欲。
竞赛还具备教学评价的功能。现阶段小学武术课期末考核多为技能评定,固定单一的评价不利于完整全面地认识一名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武术竞赛是一种动态的评价过程,学生的武术技能、身形体态、精神面貌在竞赛中充分展现,他们的内在气质、性格也在竞赛中自然流露,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每位学生的个性特点,能够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因此,不妨发挥竞赛的评价作用,“以赛代考”,从体育、教育的规律出发,从孩子身心成长的规律出发,用比赛作为指挥棒带动学校武术发展,探索更为科学、整体,更具有可持续发展性的评价体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4 提高武术文化认同感,实现育人价值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武术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体现。但由于国外体育文化冲击、武侠文化“妖魔化”,使武术的实用性备受争议,武术文化受到倾轧,国人对武术文化的认同感也持续低迷。但事实上武术文化内涵丰富,一是技击内涵。技击攻防是武术区别于其他运动的重要特征。武术套路的一招一式,皆是学问,无不体现着诸子百家的智慧博弈。二是道德内涵。古代武术代代相传,形成尊师敬长,重义轻利的道德传统,促使武术习练者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三是美学内涵。中国武术追求的美学内涵,既有“刚柔并济”“行云流水”的身法美,又有“炯炯有神”“意气风发”的精神美。同时还有“见义勇为”“行侠仗义”的心灵之美。四是修身内涵。武术文化要求武术习练者从多个方面提升自身修养,在不断提高自身人格魅力的基础上探究精神的自重,力求达到“致良知”,努力实现“内外兼修”“形神合一”。博大精深的武术文化无论是在促进学校体育发展还是推动教育事业进步方面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提高武术文化认同感是实现武术育人价值的必由之路。提高学生武术文化认同感,重中之重是武术文化的教育,在文化熏陶下,学生自觉形成传承武术文化,弘扬武术精神的坚定信念,以文化信念为支点,学生自会主动探寻新的武术文化知识,领会武术更为广博的一面,进而产生文化认同感。知识-信念-知识的文化认同感架构模式是实现武术育人价值的动力基础。
3.5 联合学校、家庭、社会、媒介资源,促进武术一体化发展
深入推进体教融合,促进武术教学发展,学校体育是中坚力量,但武术在小学中的发展并不仅仅是学校一方的责任。目前武术在体教融合方面仍存在三方面的缺失,第一是家庭武术教育的缺失,没有稳定的环境和良好氛围,无法使孩子爱上武术。家长要担负起传承中华武术,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从小培养孩子习武兴趣,支持并鼓励孩子参与武术学习,营造“爱武”“练武”的良好家庭氛围;第二是社会教育的缺失,孩子对武术的认知受社会环境引导,全民健身,全民武术,是孩子认识武术的契机;第三是媒体的缺失,媒体行业对武术的宣传没有形成清晰的合力。媒体人应具备高尚的职业素养和崇高的使命感,求真务实地报道,还原武术的本真,给孩子传达正确的武术价值导向。学校武术的发展关系到中华武术的未来征程和文化影响力,我们需要摆好武术的位置,认识到家庭、社会,甚至媒介对学校武术发展的共同责任,联合学校、家庭、社会、媒介资源,一体化推进武术教学发展。
4 结语
通过对体教融合视角下小学武术教学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研究,本文得出促进小学武术教学发展的新路径:(1)优化教师人才培养体系,提高教师教学水平。(2)“打练并进”,诠释武术本质。(3)构建“一课一操一赛一社团”的武术教学新体系。(4)提高武术文化认同感,实现育人价值。(5)联合学校、家庭、社会、媒介资源,促进武术一体化发展。小学武术应深化体教融合,从内部创新谋发展,以生为本求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促发展,致力于增强学生体质,弘扬武术文化,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武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