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技击术引入警校防卫与控制教学分析研究
2022-12-04刘存忠
张 易 刘存忠
1.广州体育学院研究生院,广东 广州 510500;
2.广州体育学院武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500
人民警察作为守护国家安全及人民群众财产安全,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的首道防线,长期处于高压工作状态,被称为和平年代最高危的职业之一。我国被国际刑警组织称为警察伤亡严重的国家之一。“尤其近年来我国警察伤亡率逐年攀升,在这些伤亡案例中较多都是由于警员自身技能不足或战术不当所造成的。[1]而在处置突发警情中,大多数时需要直接面对群众或犯罪分子,但往往危险在一开始都处于隐形状态,如果突然出现变动,当事警员则马上身处危险漩涡中,而如何应对则需要有较强的心理素质、防卫与控制能力以及身体素质。专业警察公安院校作为承担培养广大一线公安干警的重要场所,其对在校学员的防卫与控制能力的提升也一直较为注重,学员对其课程内容学习的掌握直接影响到未来工作的开展及自身安全的保护能力。但目前课程内容较为单一,主要以擒拿、散打等作为教学内容,而由于学员自身心理及身体素质等因素影响,在学习中容易造成运动损伤,同时课程学习训练周期较短,一般都在一个学期内完成,这使得学员们对整个课程学习的态度发生转变,从而沦为场面式的学习。
1 警校防卫与控制教学现状概述
防卫与控制课程作为一门专业技能课程,其目的是为了培养警员对自身安全的防卫以及抓捕犯罪分子时所使用的徒手格斗抓捕技术,维护社会秩序安定所必备的一门课程,是一名警员身心素质综合能力的具体表现。而随着时代的发展,防卫与控制课也随着不同的时代需求不断改变升级。早期的课程内容较为粗糙,多是以军用擒拿格斗方法为主,无专门针对性的教学内容,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经过早期摸索及专业公安院校及学科建设的推进,其课程内容也逐渐丰富起来,突出了以擒拿抓捕为主体,同时不断引入武术散打、摔跤等现代竞技体育项目。[2]而随着近些年警种建设的不断细化,以及对待处理突发事件多样性等因数,在警校整个教学内容上也变得更为丰富,学员们不但要学习以徒手为主题的防卫与控制课,还有枪械、器械等,使得整个单一课程教学周期不断压缩。根据实地调研发现,较多本科警校会在大一时开设此课,通常课时为64个课时。其主要教学内容还是相对简单枯燥,在擒拿格斗上不管男女学员学习的都是统一制式,以正面、后面、侧面等方向为主要攻击方向,单手与双手以及反擒拿为主,但无法做到根据学员实际身高体胖做到精细化教学,造成较多学员只能学到表面,而无法实际运用,尤其以女性学员更为突出。武术散打作为现代竞技体育项目,其根本来自于传统武术之中,创立的目的就是为了竞赛,与西方现代竞赛价值观迎合,以安全比赛为首要,故而丢弃了较多的传统武术中的掌法、手法等格斗内容,只以简单的直拳、摆拳、鞭腿、接腿摔等方法作为攻防手段,作为一项现代体育它具有体系简单,成效周期较短,上手较易等优势,但它的不足也显而易见,由于其在一定规则制约之中而成,在面对当前一线执法过程中的暴力抗法事件,无规则而言的情况下,其实战性也就大打折扣,同时在实践教学中发现由于较多学员在入校前基本都未参加过徒手实战对抗性的训练,使得学员们在课程中较容易出现受伤的情况,从而导致部分学员表现出对训练的抗拒情绪。由此可见,目前的教学现状并不乐观,而如何引入一些更加全面实用同时兼具安全科学的教学内容,完善改进防卫与控制课程体系,是当下专业警察院校所必须要思考的问题,以适应新时代不断变化的现实情景需求。
2 太极技击术发展与体系的概述
技击从字面解释为用于搏斗的武术,《夜行宗谱》载述:“所谓技击,乃以武艺行实战搏杀之能。太极技术术其本源来自于传统太极拳之中,太极拳自明末清初始于河南温县陈家沟,由陈氏第九世陈王庭所创,其创拳初期引用了大量军用武术技术及兵家思维的攻防理念,如戚继光为训练兵卒身手所创的《拳经》三十二式等。[3]由此可见,太极拳早期创拳、习拳其目的就在于技击防卫,保村护舍。随着战乱的结束,逐步结合阴阳学说及黄庭经等道家经典,使其体系更为完整,既可养心修德,又可攻防技击。随着拳术门派之别逐渐开化,流传至今已有陈式、杨式、吴式、武式、孙式等多派太极拳,但不管其各门派拳法招式如何变化,其技击术的理念还是如出一辙,较为统一。太极技击术从分类视角来看,在技术价值上突出勇、止、正三个方面,勇首先代表了能够在训练上有着吃苦耐劳的精神,再者是遇到强敌心不胆怯,不去回避,敢于选择正面对抗,拥有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止则是对自身修行的一种令行禁止,懂得凡事皆在适度之中。而正则是对前面两块的融合,习练者需养有浩然之正气,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才是其最终技击术所要育人的结果。在技术体用上包括踢、打、摔、拿全方位用法,整个太极技击术中由太极拳术为本体,再到太极推手的双人演练,突出舍己从人、四两拨千金的摔法与拿人劲路的独特擒拿手法,最终再以太极散手的方式突出全方位的实战技术,使人体任何部位都可作为攻击或者防守及反击的工具。有其练必有其功,拳谚有云:“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太极拳的传统功法训练其最终服务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在技击实战中使使用者将功展现在攻防技术之中,但太极拳又为内家拳,在其功法内涵中又突出了养练结合,故而其内容就有了站桩、内丹功等内练之法,不但可练其意,还可炼其身。
3 将太极技击术引入防卫与控制教学的价值意义
3.1 提高学员防卫与控制实战技能
太极技击术其独特全面的攻防实战技能中包括主动进攻以及防守两种最普遍的实战技术,而在此其中又以防守反击最为丰富,因为在太极的理念之中,讲究不以主动出击,而以守势定夺,其意就是在两人对立僵持之中不主动进攻他人,而是根据对方出手的方位、时间、力道等因素,做到听劲而行,感知对方的目的,再瞬间顺着对方力的方向,顺势做动作,化解对方的攻势,此为化劲。在现代社会经济高度发达的背景下,人们安居乐业,根据对一线民警的访谈与调查,尤其是对社区民警的访谈可知,目前多数在处理警情时面对的都是一些小偷小摸,以及一些情绪较为激动的人民群众时,如何做出适当防卫控制处理颇为头疼,如处理过重容易导致他人受伤,但如果处理过轻又不易控制,反使自身受伤。而太极技击术中的防守反击动作就体现出价值所在,比如,在与警员发生争执时,对方情绪突然激动,容易对警员有推拉拽扯等行为,而大多数警员会选择忍让,容易使自身受伤。在太极技击术中引进落空的技术动作可有效化解对方的攻击,当对方单手推来时,一手顺手抓住对方手腕,而另一手顺势勾入对方大臂下方,身体顺势后转,将对方捋出,既不会对对方造成身体伤害,同时自身也不会受到损伤。如果对方有较强的攻击意识,则可以将对方捋出的同时,顺势上步,转身下压,形成拿人劲路的擒拿控制技术,可做到力控有余。但如抓捕一些恶意袭警的暴恐分子,只用简单的散打或摔跤技术无法做到一招制敌,尤其犯罪分子持刀或棍时,一般的格斗技术都是在对方下劈或直刺过来时,选择架挡或后退,这容易使警员处于被动之中。而太极技击术中对身法的要求为闪展腾挪,如正面下劈,我方可快速微蹲,迅速闪至对方侧面身后位置,然后实用技击术中的掌法或者勾手技术,敲击对方颈部动脉处致其短暂断流晕厥。由此可见根据模拟实际警情情况,大多数警员都会选择以防守反击为主,太极技击术中的防守反击技术,应该成为警校防卫与控制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3.2 有助于学员实战心理素质的提高
在实际出警中警方的防卫与控制往往是被动形式触发的,许多突发情况是致命的,一旦警员在处理过程中心理素质较弱,这就在实战中造成较大弊端,很容易出现判断失误而导致自身伤亡或执法过度等情况出现。有研究表明,在实际工作情况中,有过习练传统武术,或武术运动员经历的警员在处理突发情况时,相较于一般警员可以做到智勇双全,成功揖捕罪犯的案例时有发生。[4]这是由于中华武术其独特的由基本功、套路、拆手、喂手、打散手五个阶段循序渐进的训练过程及科学的训练体系,太极拳属于中华武术中的奇葩,而其技击术也深受其影响,目前本科警校生源以全国高考生源为主,由此,多数学生都以文化课为重点,较少参与对抗性运动项目的学习,多数独生子女的心理素质也较为薄弱。故而在太极技击术引入其教学之中时,可挑选其推手部分作为第一阶段的学习内容,推手动作以两人徒手攻防配合,在一进一退结合掤、捋、挤、按、采、挒、肘、靠的八种技法感受劲与力的变换,互为“喂招”,此不可使用拳法和腿法动作,这也就不会出现直接拳来脚往的实战攻防,使得学员们在心理上有一个缓冲的过程,同时能够在一种较为安全的环境中练出获得外界刺激的第一层身体感知及心理感知。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之中逐步过渡到太极技击术中的散手内容,同时可以以“拆招”的训练方式让学员们先以掌或拳的单一攻防为训练,使学员在距离感以及空间感上由近身向对立实战近阶。在心理上更容易接受,尤其是女学员,可以先通过掌击递进的方式训练,以点带面地了解同类型攻防技巧,通过一个招式能够自我叠加组合,增加模拟实战对抗环境,使心理素质不断加强。所谓艺高人胆大,只有结合学员普适的心理特点,科学的运用递进式的训练方法才可使学员以主动接受的心态不断提高自身技术,最终做到技术全面而心中不慌,在应付各种突发警情时做到游刃有余。
3.3 有助于学员运动素质及战术能力的提高
运动素质是机体在活动时所表现出的各种基本能力,通常包括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和柔韧这五个方面。[5]也支撑着其在实战过程中各技战术的表现,在面对警情执法时,警员使用防卫与控制技术时往往可能由于力量或耐力等素质能力的薄弱而造成抓捕困难或自身伤亡的情况时有发生,同时运动素质的薄弱也直接导致战术选择的匮乏。一切技术都需要运动素质作为支撑,而在实际调研过程中发现,较多警校学员在运动素质训练上多以跑步、压腿、杠铃等训练为主,没有较为针对性的素质训练。而这些训练由于动作规范问题及重量等因数又较易造成肌肉拉伤、扭伤乃至椎间盘突出等问题。太极技击术中的功法训练内容则较为安全,以自重以及自然的方法进行训练。如加强腿部耐力训练时,可以采用雀地龙的方式进行训练,通过左右上下的重复训练,加强抗疲劳程度,还可根据具体要求进行沙衣负重。而柔韧性的训练则更是传统功法的优势,从古到今,中华武术第一步讲究的就是身体的柔韧,因为柔韧是各个关节的活动幅度以及关节周围组织弹性和伸展性的表现,是人体运动时加大动作幅度的能力。只有加强柔韧素质才可能减少运动损伤。以往教学中没有专门的柔韧训练,只是以压腿的方式,效率较低且乏味,而技击术中的太极推大捋,是两人以仆步的形式在游戏中一攻一防的练习,同时也逐步将其柔韧打开,可安全地过渡到腿法练习,使学的鞭腿等动作高效发挥出来。当技术基础牢固了,在实际运用中还可结合太极技击思想下的战术指导,太极技击由于受兵家思想的影响,突出以退为进,攻其不备,避实击虚的战术要求,其都与防卫与控制的战术思想高度契合,将体、技、战三位一体串联才可真正发挥出高效安全的应敌能力。
3.4 对学员濡养身心健康的帮助
警校学员其最终都会走向一线工作岗位,成为一名真正的人民警察。而作为守护一方的中坚力量,也是国家权利的象征,其身心健康的好坏程度直接影响了在未来执勤工作过程中是否能够理性平和,高效有序,公平公正的执法。由此对学员身心健康的教育及重视也是对未来公安干警形象有着直接影响。由于警察属于特殊执法群体,长期需要面对复杂环境及无规律的生活作息,这也直接导致大多数警员身体与心理的双负担,因无较好的自我解决方法,导致抑郁焦虑等亚健康问题层出不穷,造成身心健康的恶性循环。而太极技击术中的传统文化价值观以及太极阴阳辩证思维与功法可有效对其身心进行濡养渗透,如在每次训练课后可通过功法中的站桩方式,将身体由动态活跃调节至静态修复,调身聚气,平和心气,长期如此,可使学员减少身体的伤痛及心气浮躁的现象。同时,太极中谦和礼让、天人合一的传统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明和谐等基本内容相契合,由此在学校学习期间灌输传统文化思想,可规范学员们和平相处、互帮有助的心态及行动力,而在未来出入社会工作执法时,如遇一些群众事件时也会多站在他方立场思考问题,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冲突,做到真正的温度执法,以柔克刚。在学校期间应在课程之中多加入一些情景模拟练习,使之成为一种习惯,助推学员身心平和,为未来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4 结论
警员的综合专业能力离不开警校的精心培养,为了使学员们能够在未来实际工作中做到安全高效的处事执法,由此防卫与控制课程的教学内容应不断与时俱进是大势所趋,而太极技击术其丰富的身心一体训练体系能够迎合当下社会背景多元化执法需求及学员实际身心需求,将其引入其中可有效填补其他项目内容所欠缺的关键点,促使学员潜移默化地养成良好的终身体养观,提升身心素质,促进实战技能全面化的同时,还可养身修心,使之受益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