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性转型背景下公共基础课程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2022-12-04何莎薇徐国庆
何莎薇 徐国庆
中等职业教育基础性转型已成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2020年9月,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指出要“强化中职教育的基础性作用”。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要“大力提升中等职业教育办学质量……注重为高等职业教育输送具有扎实技术技能基础和合格文化基础的生源”,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导向与升学属性得以体现。在此背景下,中等职业教育公共基础课程改革也如火如荼地进行,其课程改革究竟效果如何,是否符合中等职业教育基础性转型背景下的人才培养需求等问题仍有待探究。文章对中等职业教育基础性转型背景下公共基础课程建设的现实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为推动中等职业教育公共基础课程建设提供借鉴,更好地适应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一、基础性转型背景下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变革
(一)背景转型:实现基础性转型是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步入21世纪,我国进入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企业逐渐被淘汰,大量低技能操作性的生产工作将被机器取代,企业中人才结构的高移化、复合化趋势明显,应用型人才将成为适应产业结构转型的重要支撑。而应用型人才作为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桥梁,不仅要有足够的理论基础,也要有相当的专业技术素养,而技术思维模式的培养正需要从高中阶段开始并采取专业教育形式进行,中等职业教育在其中充当重要角色。然而,中等职业教育要扮演好这一角色则必须转变现有的培养定位和知识结构,从就业取向转向就业与升学并重取向,从原先单一的职业能力培养转向综合素质培养,充分发挥中等职业教育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更好地适应人才需求结构变化带来的新挑战。这既是中等职业教育适应时代发展的现实诉求,也是中等职业教育实现基础性转型的内涵和意义所在。
中等职业教育基础性转型是现代职教体系构建的基础。首先,实现纵向衔接需要中等职业教育实现基础性转型。中等职业教育实现基础性转型、衔接高等职业教育不仅是构建职业教育体系的需要,更是由中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现实所决定的。受我国高职扩招影响,中等职业教育办学困境依旧存在。在此背景下,由“就业导向”转向“就业与升学并重”就成为中等职业教育未来发展的重要路径。但需要注意的是,强化中等职业教育的升学功能并不意味着中等职业教育转向普通高中教育,而是在保证职业教育属性的前提下强调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性。其次,实现横向互通需要中等职业教育实现基础性转型。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横向互通,不仅需要从制度安排上做好外部保障,更重要的是在人才培养和内涵建设上实现互联互通。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则需要加强中等职业教育课程建设,重视与普通教育的合作与沟通。
(二)目标变化:技能取向转向素养取向,重视个体全面可持续发展
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性转型,不仅强调中等职业教育在我国现代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更要求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发生内涵式转变。21世纪前,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处于中等职业教育的恢复发展期,受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就业导向,强调面向劳动力市场需求的专门人才培养,市场需求、技能培养成为当时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关键词。21世纪后,中等职业教育逐渐由“就业导向”转为“基础导向”,其功能定位不再拘泥于学生的技能培训与短期的就业率,而是更加关注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与持续发展,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为未来的学习生活、工作生活和社会生活做准备。在此背景下,中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将逐渐由市场需求转向个体发展、由技能取向转向素养取向、由专门人才转向复合型人才培养。且从21世纪国际社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看,国际社会也普遍加强了对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关键能力与核心素养的培养。2020年,欧洲职业培训发展中心(CEDEFOP)基于对欧盟27国、冰岛、挪威、英国等30个国家的调查分析指出,关键能力对个人发展、就业发展、社会融入和终身学习具有重要意义,21世纪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点在于数字化、多语言及读写等关键能力与文化素养培养。可见,当前中等职业教育“素养取向”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是顺应国际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理念与趋势的具体体现;是服务学生学习发展、职业发展和社会发展,实现中职学生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的现实要求;是实现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基础性转型,充分发挥中等职业教育升学与社会服务功能的必然要求。
为进一步解析基础性转型背景下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素养取向”的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四维框架,包括文化素养、职业素养、自我发展、社会参与。具体而言,第一,文化素养作为提升中职学生整体素质水平、实现更高层次学习发展的重要基础,主要强调学生科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等基础知识的习得以及人文底蕴的积累。第二,职业素养强调学生技术思维、职业精神、生涯规划等思维、态度与能力的培养,主要服务于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是中等职业教育职业属性的集中体现。其中,技术思维强调改革以往就业导向下的技能培训,重视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及其知识体系的理解、评价、管理和使用等方面的能力;职业精神强调学生面向未来职业环境所需的职业道德与职业认同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等;生涯规划强调培养学生认识自我、认识职业及进行生涯管理与决策规划的能力。第三,自我发展主要强调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持续发展与创新发展能力,包括身心健康、学习发展、创新批判三方面。其中,身心健康是个体发展的基础,包括身体素质与心理健康两个方面;学习发展强调学生对自身学习和生活的规划、监督、调节与反思评价能力,以及与师生同伴进行分工协作、合作学习的能力;创新批判强调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批判思维,是中职学生面对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生活中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素质。第四,社会参与主要强调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认知能力的发展,是学生社会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包括国家认同、社会责任、人际交往三个方面。可见,文化素养、职业素养、自我发展、社会参与四维目标相辅相成,共同支撑学生未来的学习发展、职业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
二、加强公共基础课程建设是实现基础性转型的关键突破
中等职业教育基础性转型的关键在于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和科学性,需要完善的课程体系作为支撑。公共基础课是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路径,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基础性转型的重要抓手和关键突破。
(一)内涵定位:公共基础课是中等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基础
2019年10月,教育部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方案》(以下简称《课程方案》),明确指出公共基础课是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养等的基本途径,对于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自2020年1月起,教育部陆续颁布《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标准》等十门课程标准,指明公共基础课的主要任务是提升学生文化素养,课程目标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公共基础课在当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所承担的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独特育人价值得到充分凸显。
为准确把握公共基础课在当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中的内涵定位,我们更需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出发,结合特定背景因素,动态考察公共基础课价值内涵的变化差异。改革开放后,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公共基础课的价值内涵变化及阶段性特征如下:
第一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公共基础课以学科课程为主,普教色彩浓烈。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受苏联模式及“学科本位”课程观念的长期影响,我国中职课程整体偏重理论知识传授,技能培养与个性发展较弱。在这一时期,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延续苏联的课程模式,实施“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三段式”课程,文化课以学科课程为主要形式;职业高中由于从普通中学转轨改办而来,自身办学基础薄弱,主要照搬借用普通高中的课程模式。1979年,《全日制中等专业学校工作条例》规定,“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要以学习科学文化为主,具有相当于高中的文化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学习专业知识,专业知识要切实加强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的教学,克服轻视理论、轻视书本知识的错误观点,要求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具有科学性与系统性”。可见,这一时期公共基础课主要指文化课,强调围绕学科知识进行教学,课程难度大、要求高。
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公共基础课处于边缘地位,价值地位弱化。20世纪90年代,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技术技能人才需求不断提升,同时受能力本位理念的影响,我国课程改革领域提出文化课为专业课服务的思想。这一思想的出发点本在于改变以往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普教模式”,强调以能力为本进行课程开发和实施,使人才培养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但在实际改革过程中,由于过分强调文化课为专业课的服务作用,课程改革理念落实出现偏差,部分中职学校在理论知识“够用为度”思想的指导下,以文化课“实际、实用、实效”为原则,大量压缩公共基础课课时量并让渡于专业课程,导致课程完全偏向技能训练一端,培养模式由“学科本位”转向“技能本位”,公共基础课成为专业课程的“附属物”,其价值地位被严重弱化。
第三阶段(21世纪初期至今):公共基础课地位得到重视,改革创新发展。21世纪初至今,科学技术快速发展,自动化、智能化生产水平不断提高,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成为职业教育的重要使命,中等职业教育进入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我国共进行了三次文化(公共)基础课程改革。2000年和2008年分别进行了两次改革,并先后颁布和修订了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数学、外语等7门文化(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2014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要“制订(修订)中等职业学校相关课程教学大纲,加强文化基础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拉开了第三次公共基础课程改革的序幕。为推进公共基础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教育部于2019年10月印发了《课程方案》,并陆续颁布了十门课程标准。作为公共基础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课程方案》对其适用范围、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确定的原则、课程实施与评价、条件保障进行规范和设计,公共基础课的功能定位更加科学、更加聚焦、更加具体,不仅体现出国家对公共基础课育人价值的高度重视,更是其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的创新与超越。
(二)功能作用:公共基础课是促进个体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
公共基础课作为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满足学生专业学习和终身发展的需要,适应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并能够推动学生的社会化发展,对于实现基础性转型背景下的人才培养目标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公共基础课能够服务学生的学习发展。公共基础课是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实现专业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基础。首先,公共基础课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一方面,公共基础课所涉及的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学科的基础知识对于激发个体认知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公共课程中的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等普通文化课程能够满足特定专业学习对普通文化知识的需要,如化工专业要求更多的化学知识、汽修专业的学习离不开物理知识等,为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了基础知识的支撑。为此,《课程方案》中也明确将物理和化学两门课程规定为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其次,公共基础课程是学生实现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基础。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信息爆炸式增长、文化多样化持续推进,服务个体终身学习与发展已成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目标,公共基础课也需要打破以往单一、学科化的知识学习模式,转向更加综合、可持续的素养提升。在最新出台的课程标准中的“素养取向”育人目标正是源于这一考虑,更加强调公共基础课在培养学生文化素养与关键能力上的基础性作用,强调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创新创造和适应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2.公共基础课能够服务学生的职业发展。公共基础课是从事职业工作、成为合格职业人的基础。职业教育的核心在于发展学生的职业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职业岗位的理性诉求,实现自身职业发展的目标。但职业能力培养不仅仅是狭隘的、专门的技能养成,而更应该与全面素质培养相结合。特别在当前知识和技术更新不断加快的时代发展背景下,仅有一定的专业技能而缺乏文化素养则难以迎接未来多变的职业环境带来的诸多挑战。早在20世纪初,杜威就认识到狭隘的职业训练将会牺牲人的敏捷的观察和紧凑、机灵的计划等理智方面的能力,容易使人呆板、僵化,并主张职业教育内容要“包括有关部门目前状况的历史背景的教学;包括科学的训练,给人以应付生产资料和生产机构的智慧和首创精神;包括学习经济学、公民和政治学,使未来的工人能够接受当代的种种问题以及所提出的有关改进社会的各种方法”。而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公共基础课是培养学生成为一名合格职业人的重要基础,承担着全面素质培养的重要任务。在《课程方案》中,公共基础课中的“限定选修课程”则是国家立足学生职业发展所需专门进行设置的内容,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劳动教育、职业素养等相关课程,目的在于走出狭隘职业教育观的误区,突破专门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的局限,以深层的文化素养去激活学生的大职业意识、振奋敬业精神、强化创业志趣、提高从业才能,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让学生更好地为未来职业生活和发展做准备。
3.公共基础课能够服务学生的社会化发展。公共基础课是实现学生社会化、个性化发展的基础。早在200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二十一世纪的技术和职业教育及培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购机劳工组织的建立》中就将“为成为负责任的公民做准备”作为职业教育定义的重要内容,并得到各界的普遍认可。从社会化的内涵来看,社会化是个体从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包括学习社会知识、获得价值规范、掌握社会经验、形成社会行为、发展自我、获得个性等多个方面。而公共基础课中的思想政治、历史、体育与健康等必修课程,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学习社会知识、掌握社会经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政治信念,使其能够在社会生活中更好地规范自身道德行为;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使其能够以正确的立场和科学的视角认识和理解社会事物、把握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培养健全的人格与高尚的审美情趣,使其能够以强健的体魄和积极乐观的态度融入社会生活,获得个性,实现自我发展。另外,公共基础课中的任意选修课程,也是由国家和学校立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进行安排,以更好地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需求。可见,当前公共基础课建设对于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发展、个性化发展具有独特优势。
三、中职基础性转型背景下公共基础课程建设的现实困境
(一)整体思想观念仍未转变,公共基础课基础性地位弱化
厘清公共基础课程的基础性地位、提高对公共基础课程建设的重视程度是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基础性转型背景下公共基础课程建设的首要问题。当前在国家层面对公共基础课程建设的重视程度不言而喻,三年时间内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陆续出台,足见国家对公共基础课程建设的迫切与重视。但当前更为紧要的是许多中等职业学校和教师对公共基础课程的地位与作用仍比较漠视,一味强调专业教学的重要性,公共基础课程“开齐”“开足”这一基本目标尚未达成,“开好”则更难以实现。有学者对中等职业学校和教师进行调研并表示,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的公共基础课程少开甚至不开,还有的学校在一个学期内突击完成所有学时,课程设置名存实亡。可见,当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整体的思想观念尚未完全转变,公共基础课的基础性地位在地方院校及教师教学层面的落实还需要一段时间。
(二)师资队伍力量较为薄弱,专业化教学能力水平较低
教师是课程的具体实施者,是落实公共基础课程改革理念与课程内容的关键角色。但当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公共基础课教师队伍仍存在教师数量不足、质量水平不高等突出问题。第一,公共基础课教师数量配备不合理、流动性大。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教师数量配备远不及既定专任教师,这一现象在历史课中更加严峻。由于历史课2019年才作为必修课程列入《课程方案》,许多学校甚至还未开设这一课程,历史教师数量奇缺。另外,由于公共基础课在我国曾长期不受重视,公共基础课教师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管理和评价体系中也时常处于边缘地位,出现了临时转岗、顶岗等情况,教师的流动性较大,不利于学生的连贯学习。第二,专任教师学历与职称结构不合理,学科专业教学能力有待提升。2019年教育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642197人,其中,副高及以上职称161472人,占比25.1%;硕士及以上学历52685人,占比仅有8.2%。专任教师整体队伍尚且如此,处于边缘地位的公共基础课教师力量则更显薄弱。另外,由于部分师范院校教师培养体制不够健全,部分专任教师并非出身于师范专业,或所学专业与任教专业不匹配,加上公共基础课教师针对性培训不足等原因,公共基础课教师队伍整体专业化教学水平较低。当前中等职业教育基础性转型对公共基础课教师的职业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公共基础课教师整体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能力都将面临更大挑战。
(三)教材内容的思想性、基础性、职业性、时代性有待提高
教材是承载课程内容、传递课程改革理念的基本载体。中等职业教育四维培养目标的实现要求公共基础课教材内容要坚持思想性、基础性、职业性与时代性四大原则。第一,思想性。中等职业教育属于高中阶段教育,正处于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坚持教材的思想性原则有利于个体国家认同、社会责任等价值观的形成,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影响。我国现行公共基础课教材能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但部分教材中缺乏反映中国精神和中国道路的案例和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尚未深入渗透。第二,基础性。基础性强调教材内容选取要基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学业基础,实现与高等职业教育内容的有效衔接。但有的学校由于对公共基础课程的定位模糊,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和教材不统一,部分课程的教材内容多、难度大、知识陈旧,教材内容的基础性难以体现,中高职教材内容的衔接问题也未能得到重视。第三,职业性。职业性是职业素养这一目标实现的原则要求,强调教材要更多地融入职业精神、工匠精神等内容,同时做好与专业基础课程的衔接工作,促进学生技术思维的养成。但当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课程建设未能完全摆脱普教模式,教材中有关职业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等内容虽有所体现,但与专业课程的衔接与融通仍然不够,职业教育的元素融入不够充分。第四,时代性。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的紧密程度超越了其他任何教育类型,要求教材能及时反映社会科技发展前沿,体现行业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公共基础课程也是一样,但由于教材编写的周期性特征与成本,部分公共基础课教材内容的时代性有所欠缺。比如,部分语文课本中古文注释部分对地名没有及时更新,在反映时代精神内涵方面也有待增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文化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四)学科化教学模式陈旧,教学评价理念与方式有待改进
在基础性转型背景下,“素养取向”育人目标的转变给公共基础课的课程教学、教学评价带来了新的理念与变革要求。当前我国公共基础课程教学问题主要体现在教学模式落后、教学评价方法不合理两个方面。第一,课程教学模式“学科化”色彩浓厚,与人才培养需求脱节。我国公共基础课现行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仍有较强的普教色彩,教学理念和方法较为陈旧,片面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教学方法主要以讲授法为主,对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关注不够。第二,教学评价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发展性评价理念未能体现。“素养取向”的培养目标要求教学评价更多地体现形成性评价、个性化评价等新时代评价理念与评价方式,但在中等职业教育公共基础课包括许多地区普通高中的教学评价中,终结性评价方式仍然盛行,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个性发展通常被试卷抑制,素养提升与综合发展的培养目标则更难以实现。
四、中职基础性转型背景下公共基础课程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转变思想观念与认识,系统设计、管理与实施课程
公共基础课程建设是一个系统设计、层层落实的过程,需要国家、地方与院校各层面统筹协调与积极配合。第一,国家层面要做好顶层设计工作。在课程标准颁布后,国家层面需要加快公共基础课教材的编写工作,为职业院校落实课程方案理念与要求提供支持。第二,地方层面要做好统筹管理工作。地方层面需要加强与教研机构的协作配合,积极开展调研,在充分把握区域发展差异与独特性的基础上,以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为指导,制定切实可行的课程落实方案,同时强化对各院校课程建设的监督与管理工作。第三,学校层面要做好课程落实工作。学校层面的首要工作是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同时要加强公共基础课程落实的保障工作,如相关制度建设等,为课程落实提供良好的环境。另外,还需要合理设置课程数量与结构,保证公共基础课程学时占总学时的三分之一,开齐、开足、开好公共基础课程。
(二)优化教师培训与激励机制,提高教师专业化教学能力
公共基础课程教师队伍建设主要在于扩大教师队伍规模,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第一,建立健全教师激励机制,改进教师绩效考核方法,提高现有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与岗位吸引力。第二,扩大公共基础课教师规模,积极引进对口优质教师资源,优化公共基础课的教师结构,配足配齐各课程专任教师。第三,聘用具有专业特长的兼任教师,提升学校公共基础课程建设的特色与质量。第四,加强中职公共基础课教师培训,将公共基础课教师能力提升纳入国家培训、地方培训与学校培训规划设计,在强调公共基础课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同时,要特别重视教师教育理念、教学观念等各方面的转变。
(三)加强公共基础课教材开发,完善教材内容与资源形态
公共基础课程教材建设要以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标准为依据,坚持思想性、基础性、职业性与时代性四大原则,完善教材的内容与资源形态。第一,坚持思想性原则。教材内容包括案例的选取要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等元素的有机融合。第二,坚持基础性原则。《课程标准》将中等职业教育公共基础课程分为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职业模块)。基础模块要注重学科基础性知识的开发,强调学生基本文化素养的培养与提升;拓展模块的目的在于满足学生未来继续学习的需要,教材内容要注意与高职公共基础课教材的有机衔接。第三,坚持职业性原则。教材开发坚持以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为目标,特别是职业模块,教材开发要重视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课程内容与目标的衔接,教材中的案例要充分反映生产发展的新工艺和新成果,充分展现职业教育类型特征。第四,坚持时代性原则。为了突破教材编写的周期性局限,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优化组合课程资源,及时更新和拓展教材内容。
(四)改革传统的教学与评价模式,提升公共基础课教学质量
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主要集中于教学模式与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第一,转变传统学科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强调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与个体差异,根据课程性质与培养目标需要合理运用各类教学辅助手段,完善教学设计、教学管理、教学实施、教学评价与反馈等各阶段教学工作,提高学生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与教学质量。第二,转变终结式教学评价方式,突出发展性评价理念。坚持评价方式多样化原则,强调评价的动态性、过程性与生成性,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充分发挥各种评价方式的优势作用,为学生的学习发展提供更加全面且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同时,坚持评价主体多元化原则。教师是职业教育评价的重要主体,同时也应根据不同课程性质与教学需要,引入同伴评价、学生自评等多主体评价方式,由单边走向融合,拓展多元评价视角,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体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