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协同论的高职学生就业工作机制研究
2022-12-04朱镇生
朱镇生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做好高职学生就业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需要建立完善的就业工作机制,各部门密切配合、协同发力,才能落实好就业各项政策,实现高职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一、协同论简介
协同论也称协同学或协和学,这一概念是由德国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于1971年提出。“协同论是指复杂开放的组织运行系统在与外界交换物质、能量时,其内部各个子系统之间为实现一定目标而协同,宏观上会产生有序空间、时间或功能结构”①。
“协同论包括协同效应、役使原理和自组织原理三部分内容”②。协同效应是指系统内各子系统为了实现从无序状态到有序状态,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各子系统内部及相互间产生作用和影响,致使运行系统内部的个别子系统组织结构发生变化,形成整个运行系统的整体联合行为,使得个体获益、整体前进,实现1+1>2的功能,产生了整体效应和集合效应的变化,这种变化就是协同效应;役使原理是指在系统运行过程中,随着与外界不断进行能量交流与子系统内部的信息交流,系统结构持续发生变化,达到一定的临界值时,会使系统内部个别子系统发生质变,而其是否发生结构性的质变,通常是由几个或少数变量即序参量决定,这种序参量对系统内其他变量的行为起支配作用,这种由序参量支配系统内部其他变量的行为就是役使原理;自组织原理是指复杂运行系统内各子系统,在不需要得到外部指令的情态下,由于外部的持续影响,内部各子系统之间能按照某种规则、程序或流程,自发形成新的空间格局和组织关系,达到相对平衡状态的有序排列。
二、协同论指导构建高职学生就业工作机制的契合度分析
协同论研究的对象是复杂、开放的系统,且是自组织系统。高职学生就业工作机制,是高职学生就业工作系统的组织及其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其构建具备了协同论研究对象所需的要素。
(一)高职学生就业工作机制是复杂的运行系统
高职学生就业工作的复杂性是由其系统的结构性特征及工作对象的复杂性决定的。一是就业工作系统是结构性的。高职学生就业工作涉及面广,既需要政府职能部门参与,也需要校内多处室、系部参与,其工作系统的构成决定了运行系统不可能是单一的,因为各参与部门都是独立的子系统,这些子系统是由其内部各要素构成的复杂运行系统。二是高职学生就业需求多向性。根据教育部2021年印发的《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现行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专科、高等职业教育本科不同层次专业,“共设置19个专业大类、97个专业类、1349个专业,其中中职专业358个、高职专科专业744个、高职本科专业247个”③。众多的专业决定了高职院校培养的技术技能人才供给的多样性及其学生就业需求的多向性。即使同一个专业的学生,由于工作预期不同,其毕业后也有不同的需求。三是就业岗位供给多变性。一方面,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社会人才需求总体不稳定,企业可提供的新增就业岗位总量有限且具体岗位多变。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1~4月份,全国城镇新增就业406万人,其中4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6.1%,16~24岁人口调查失业率为18.2%,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正处于这个年龄段。另一方面,由于信息技术发展与应用,新产业、新业态不断出现,传统岗位的消失与新岗位的不断产生使就业岗位呈现多变性。在此背景下,做好高职学生的就业需求与就业岗位供给的有效对接成为复杂的系统工程。
(二)高职学生就业工作机制是开放的运行系统
高职学生就业工作需要政府、社会、企业、学校和学生的共同参与,需要校内外多部门配合落实,无论是系统本身还是其内部各子系统的工作运行都需要是开放的。一是就业岗位主要是由用人单位提供,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主要依靠校外企、事业单位提供。只有开放的就业工作系统,才能获得广泛的社会就业岗位资源。二是推进高职学生就业工作需要校内外多部门协同落实。如组织毕业生供需见面会、招聘会或对接会,首先,需要学校就业管理部门与所在地政府就业指导职能部门沟通,与有用人需求的企、事业单位沟通,了解岗位需求与要求;其次,通过市场监管部门、属地公安部门对企、事业单位进行资格和相关情况核实;最后,需要学生工作处、教务处、对外合作处、后勤管理处等多部门协商研究供需对接会的形式、地点、时间、参加的对象等问题。
(三)高职学生就业工作机制是一个自组织系统
高职院校通过制定学生就业工作管理规章、年度就业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校内各职能处室、院系应承担的就业工作职责、遵循的原则、办理就业指导服务的流程或程序,细化学生就业工作,在校内形成激励与约束机制,从制度层面保障学生就业具体工作落地见效。基于此,就具体的高职院校而言,学生就业工作即使没有获得外界指令,校内各职能处室、院系的各工作子系统也可按其职能分工,履行各自应承担的就业工作职责。运用协同论构建学生就业工作机制,可增强其思想自觉与行动自觉,加速和促进学生就业工作的自组织建设。
三、构建高职学生就业工作机制的着力点分析
(一)从协同效应分析
从协同效应原理可知,由于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各子系统内部为实现组织系统目标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使组织系统的运行实现从无序状态到有序状态。但作用的前提是参与运行的各子系统需要有清晰的分工和关联性功能界定,若分工不明晰、功能界定不清楚,组织系统会处于无序状态。因此,明确组织系统目标、分工和界定功能,是高职学生就业工作机制构建的重要着力点,主要需要解决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确定组织系统运行目标,即高职学生就业工作目标。“统筹做好毕业、招聘、考录等相关工作,让他们顺利毕业、尽早就业”④。二是为实现组织系统运行目标要做的工作总和,即高职学生就业工作总和。三是依据工作进行合理的分工,参与高职学生就业工作的职能机构、部门职责的划分。四是职能权限,即参与高职学生就业工作的各职能机构、部门应当赋予的权力,以便其对负责的就业工作事项进行有效处置,发挥其关联性功能。
上述问题实质上就是组织系统运行的管理体制要解决的问题,其中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宏观层面的就业工作管理体制。涉及各级党委、政府及其相关职能机构,如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财政部门及其他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这些部门对高职学生就业工作的职责及职能权限由上级党委、政府及其主管部门以法律法规或行政文件进行规定及赋予,具有统领作用。二是微观层的就业工作管理体制。这是高职院校不同职能处室、院系在学生就业工作中应当承担的具体工作职责、赋予的管理权限及应当履行的关联性功能。
(二)从役使原理分析
从役使原理可知,当系统处于临界点附近时,系统内部的“序参量”即关键变量决定其他变量的行为及临界值能否实现突破,从而有效简化复杂组织系统,实现协同效应。“序参量”成为高职学生就业工作机制构建的又一个重要着力点。
高职学生就业工作的“序参量”就是其作用、影响学生就业工作的关键因素。目前,高职学生就业形势严峻,毕业生找工作难与企业(用人单位)招聘专业人才难并存,呈现专业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专业对口的毕业生虽然有些质量不高,但供不应求;专业不对口的毕业生就业陷入困境,难以找到满意的工作。影响高职就业工作的关键因素为:一是高职院校培养的技术技能人才的质量。这是就业竞争力最直接的体现,是影响产业发展(用人单位)需求的关键因素。二是就业思想观念。高职院校领导层的思想观念直接影响学校就业工作的实际开展效果;学生的就业观念直接决定其择业取向,决定其发展方向。三是就业服务。这是决定高职院校所培养的技术技能人才的供给信息与企业专业人才需求信息能否准确对接和成功招聘、应聘的关键因素。在学生就业工作中,这三个关键要素是同时起作用,还是其中的一个或两个要素发挥作用一般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三)从自组织原理分析
从自组织原理可知,组织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只有遵循一定的运行规则、程序或流程,才能自发形成新的空间格局和组织关系,保持组织系统运行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自组织原理产生作用的关键在于“一定的运行规则、程序或流程”,这是组织系统一直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的基础。为此,构建高职学生就业工作机制必须具备“一定的运行规则、程序或流程”。
“一定的运行规则、程序或流程”是由组织系统运行的制度来定的。制度是指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而构建的组织系统,在组织系统及其内部各子系统运作时,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和策略。高职学生就业工作制度使学生就业工作在没有外部指令的情况下,其内部各子系统能对学生就业资源与人才需求的信息进行处置与匹配,自发地形成新的人才供需对接格局,确保学生就业工作有效开展。
因此,构建高职学生就业工作机制要加快转变就业观念、健全就业工作管理体制、完善就业工作管理制度、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持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等。
四、基于协同论的高职学生就业工作机制的构建路径
(一)加快转变就业观念
对高职院校而言,要转变将毕业生就业交给人才市场的观念,要将学生就业工作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落实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学校要设有专门的职能部门负责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并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对学生而言,要转变“学习什么,就一定去从事什么工作”的观念,树立“跨专业就业”“跨界就业”“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增强人才对市场多变需求的适应性。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人工智能的发展,新行业新产业不断出现,新的就业岗位随之而生,而人才的培养具有周期性,高职院校学生基本需要3~5年的学习时间,部分学生可能毕业后面临找不到对口产业或行业的岗位,甚至相应行业岗位已消失的困境,而“跨专业就业”“跨界就业”“先就业后择业”则可以使毕业生拥有更多选择的机会。
(二)健全就业工作管理体制
1.构建三层级就业工作机构,明晰各层级主要职责。第一层级为就业工作领导决策层。高职院校应成立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双组长制,由校党委书记、校长担任组长,分管校领导任副组长,各职能部门领导为小组成员。领导决策层对全校就业工作负领导责任,对全校重要就业工作事项进行研究决策。第二层级为就业工作执行层。以各职能处室、系部为主,按职责分工,服从学校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的安排,执行其决策事项,负责处理学生就业事项。第三层级为就业工作作业层。主要是学校就业相关政策和工作的具体经办人员,实施、办理就业工作具体事项。
2.细化就业工作责任,实施就业考评。一是细化就业工作责任。根据各职能处室、系部的职能及岗位的不同,给定其对应的学生就业工作责任。各系的专业带头人根据毕业生就业工作实施方案,将任务细化、分解到专业课教师,指导、帮助其落实,确保实现毕业生既定的就业目标。二是实施就业考评。高职院校要对各处室、系部的就业工作责任落实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对表现突出的处室、系部或个人给予奖励;对执行不力、工作落实不到位的系部或者个人进行谈话,找出工作漏洞,完善工作流程,推动毕业生就业工作更加顺畅地开展。
3.建立就业工作信息反馈机制,强化就业工作过程性协调。一是建立就业工作信息反馈机制。就业信息反馈是学校提高办学质量、改进就业工作的重要依据。高职院校必须高度重视就业信息反馈工作,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二是强化就业工作过程性协调。就业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各个子系统只有协同,才能使系统有序发展,形成稳定的动态结构。高职院校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要下设就业工作协调办公室,负责就业工作进展情况的记录,督促各职能部门加强对处理具体就业事项的沟通、交流,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保障就业工作向有序的方向发展。
(三)完善就业工作管理制度
1.建章立制。高职院校要制定就业工作管理制度,规定各处室、系部协同开展学生就业工作的规则、程序、方式、方法。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补助金的申领与发放管理制度,应当规定申领就业补助金的条件、程序、标准及发放流程、相关部门的职责与权限、公示与监督条例等。
2.修订制度。高职院校要根据社会形势,适时修订、完善本校学生就业工作管理制度,调整就业工作目标,增强其针对性和有效性,深入贯彻国家及部委颁布的政策规定、就业条例,从制度层面提高学生就业管理效能。
(四)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1.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增强技术技能人才的适配性。高职院校要组织专业教师深入不同行业企业开展专业人才需求调查、预测,分析评估专业生命力,适时关、停、并、转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建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专业。定期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优化课程体系,增强技术技能人才的适配性。
2.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持续提高教师队伍素质。高职院校要组织教师学习现代教育新技术新教法,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聘请行业企业的专家和能工巧匠到校担任兼职教师,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不断提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增强其实践教学能力,努力打造一支德技双馨的师资队伍。
3.深化人才培育模式改革,切实提高毕业生质量。高职院校要制定教学标准,以落实国家标准为导向,制定各专业教学标准,确保优质教材进课堂;要及时将新工艺、新规范融入教材,促进专业教学标准和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融合;要基于职业教育教材标准,推进校企行合作开发校本教材,建设一批在线精品课程,开发教材信息化资源;要以校企行合作、育训研结合为切入点,大力推进教法改革,积极实行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提升教学成效;要以学习成效为导向,改革课程考试考核办法,切实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和技术技能水平。
(五)持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1.在学校官网搭建智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有人才需求的企、事业单位(用人单位)可申请入驻,经审核,符合条件的入驻单位可在平台发布人才需求职位信息、带岗直播、举办网上宣讲会、咨询;学校也可在平台发布毕业生就业需求信息、发布区域专业人才需求信息、举办网上招聘会、传授应聘知识与技能;学生可在平台查找人才需求信息、向相关用人单位咨询、参加网上应聘、获取与就业相关的指导服务。
2.建立校企行协同服务就业工作机制。邀请与院校有合作关系的行业协会领导、企业经营管理者到校举办讲座、面对面交流会,宣讲专业人才需求及其工作条件、薪酬待遇等,让学生直观了解用人单位专业人才需求动态;校级领导带队,组织专业教师深入用人单位走访交流,带生找岗促就业。
3.建立校地协同服务就业工作机制。高职院校要主动联合所在区域教育主管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主管部门,在做好专业人才分类需求调研的基础上,共同举办线上线下专业人才供需见面会或专场招聘会,并协同做好招聘后续服务工作,使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有效衔接,积极落实当地政府有关就业优惠政策,发挥政策促就业作用。
4.建立就业帮扶工作机制。高职院校可以以专业为单位,建立专任教师与毕业生“一对一”或“一对多”就业帮扶机制,实施毕业生“一人一档”动态跟进就业服务制度,实现精准就业岗位推荐、就业手续办理指导。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和就业有特殊困难的毕业生,发放求职补助金,推送就业岗位,精准帮其就业。
[注释]
①鄢飞,董千里.物流网络的协同效应分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1):28-29.
②朱镇生.高职院校安全管理协同机制构建研究——理论分析与实践探索[J].高校后勤研究,2018(11):55.
③教育部.关于印发《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的通知(教职成〔2021〕2号)[Z].2021-03-12.
④赵婀娜,丁雅诵,吴月.千方百计帮助高校毕业生就业报[N].人民日报,2022-06-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