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类中心主义的局限性、合理性和实践性
2022-12-04赵云梅
赵云梅
(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1)
人类中心主义(Anthropocentrism)是以人类为事物的中心的理论[1]。一般认为,人类中心主义的含义可从空间、目的和价值三方面来理解[1]:(1)人类在空间范围的意义上处于宇宙的中心;(2)人是宇宙中一切事物的目的;(3)一切从人的利益和价值出发,以人为根本尺度去评价和对待其他所有事物。不过,人类中心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它的阐释和评价是有差异的。伴随着全球生态危机的日益严峻,人类中心主义被普遍认为是罪魁祸首。1967年,美国历史学家怀特在《科学》杂志发表《我们的生态危机的历史根源》一文,对人类中心主义进行了批判[2]。1975年,美国植物学家墨迪在《科学》杂志发表了论文《人类中心主义:一种现代观》作为回应,为人类中心主义进行了论证和辩护[3]。由此引发了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之间旷日持久的激烈争论。不可否认,人类中心主义自身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但其中也蕴含着合理性和历史必然性。尤其是与非人类中心主义过于理想化不同,人类中心主义具有克服人类面临的全球性危机的理论可能性和现实可行性。本文试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局限性、合理性和实践性进行辨析和探讨。
一、人类中心主义的发展历程
(一)古典人类中心主义
人是有意识的自然存在物,能通过实践利用和改造自然界。马克思曾指出人和动物对待自然界的差别:动物只能简单地利用外部自然界,通过自身的存在来引起自然界的变化;而人则不同,人类能支配自然界,通过所做出的改变能使自然界为人类的目的服务[4]。人类从早期对自然的敬畏中解脱出来后,逐渐产生和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认识。以人为中心的思想在东西方都有悠久的历史。在中国古代,五行学说(1)“水火木金土”五行最早见于《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非常盛行。而作为原始五行思想的五方观念产生的时代很早。从甲骨卜辞看,殷代已产生比较明确的五方观念[5]。卜辞中出现了东南西北四方,而“商”有时也被称为“中商”,这说明殷商时期已经具有了五方的观念。一般情况下方位观念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当说到“四方”时,已隐含中方于其中了[6]。显然,人所在的位置是“中商”,即居于五方的中心。从五行学说角度来看,古人把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纳入了其中。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普罗泰戈拉曾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7],表达了最早的人类中心论思想。公元二世纪,古希腊著名的天文学家托勒密在继承前人宇宙理论的基础上创立了地心说,提出人居住的地球位于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等天体都围绕着地球运转。这一学说被西方人奉为圭臬长达1000多年,一直延续到16世纪。托勒密的地心说,被基督教所吸纳和改造,进一步强化了人是宇宙万物中心的思想。中世纪神学世界观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栖息于地球之上的人类居于宇宙的中心位置,上帝使人类成为万物之灵,人类是宇宙万事万物的目的,这种世界观是古典的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基础。
(二)近代人类中心主义
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特别是哥白尼的日心说对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说的否定以及达尔文的进化论对“人类优越于所有其他生物”信念的否定,古典的本体论意义上的人类中心主义逐渐被抛弃。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和传播,近代人类中心主义逐渐兴起。西方思想家反对迷信和宗教信仰,倡导科学理性,在他们看来人应该是理性的存在物。人类从宗教神学的禁锢下解放了出来,由神的奴婢成为真正的主人。主体与客体分离开来,人和自然的关系被完全看成是认识论意义上的主客体关系,并逐渐对立起来:人的需要和愿望是价值和意义的根据所在,自然物只是价值和意义的载体或表现形式,是服务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工具和手段。人们相信,人类在认识自然和征服自然方面不存在解决不了的问题,对自然的改造越彻底,人类就越能过上幸福的生活。英国哲学家培根提出著名口号“知识就是力量”。法国哲学家笛卡尔主张“借助实践让自己成为自然的统治者”。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在全部宇宙中,人所希翼和所能控制的一切东西都能够单纯用作手段;只有人类,以及一切有理性的被造物,才是一个自在目的。那就是说,他借着他的自由的自律,就是神圣道德法则的主体”[8],“人是自然界的立法者”。英国哲学家洛克更为激进地说“对自然界的否定就是通往幸福之路”。借助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很快达到了对自然的征服和控制这一目的。人类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科学技术深入人心。但同时,人与自然完全对立起来,人类过度开发自然资源,从而导致了严重的工业污染。
(三)现代人类中心主义
现代人类中心主义是在反思当代人类所面临的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而提出的。现代人类中心主义把自己的立论基础建立在现代科学特别是生态学的基础上,主张理性地认识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从自然满足需要和自然的工具价值出发,提倡限制人的欲望,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并保护自然资源,认可人类对自然的责任,承认自然对人的精神价值,以便能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长期需要[9]。美国哲学家诺顿把人类需要的心理意向分为两种:一种是感性的意愿。感性的意愿是指个人的希望或需要至少能通过列举自身的经验表达出来的心理定向活动;另一种是理性的意愿。理性的意愿是指个人的希望和需要应该经过小心的审议后表达出来的心理活动。由此定义可以把人类中心主义区分为强化的人类中心主义和弱化的人类中心主义两种。强化的人类中心主义是指那种仅从感性意愿出发来满足人的眼前利益和需要的价值理论。与强化的人类中心主义不同的是,弱化的人类中心主义虽然也是从某些感性意愿出发满足人类利益和需要,但其是经过理性评价后的价值理论。诺顿在此引入了一个对感性意愿过滤的评价体系,人类的利益可以区别为以感性为基础或以理性为基础,只有处于理性意愿基础之上的才具有价值参照系的意义,而处于感性意愿基础之上的是不具有合理性的[10]。对照这两种区分,古典和近代的人类中心主义基本上属于强化的人类中心主义,而现代的人类中心主义大体上属于弱化的人类中心主义。
二、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和辩护
1967年,美国历史学家怀特在《科学》(Science)杂志发表论文《我们的生态危机的历史根源》,指出日益恶化的生态危机是由于现代科技造成的,其历史根源在于人类中心主义把人看成是自然的主人,高于其他生物,其他存在物仅仅是为了人的利益而存在,最终形成对自然的利用、蔑视和宰割的态度[2]。作为回应,美国植物学家墨迪在1975年《科学》杂志发表《人类中心主义:一种现代观》一文,为人类中心主义进行了论证和辩护:人类中心主义并非必然导致生态危机,人类面对的当代生态问题,源于人类思想上的极其狭隘性;人类中心主义信仰人类现象的价值、意义深远性和创造性潜力,对于参与自然进化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促动因素,对人类的未来生存及其文化价值也可能是不可或缺的[3]。怀特和墨迪的论文引发了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之间旷日持久的激烈争论。
我国学者在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过程中,大体形成了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应该坚决破除人类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属于生态唯意志论,它的发展必然会导致自然生活中的人类沙文主义、物种歧视主义,只有破除人类中心主义及其派生的人类沙文主义、物种歧视主义,同自然万物平等相待、和谐相处,才是人类自身的利益所在[11];另一种则认为人类中心主义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思想基础,并作为价值观指导人的实践活动,在它的指引下,人类已经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功,但是目前这种成功还具有局部性和暂时性的特点,人类应当扬弃这种旧的价值观,走出人类中心主义[12]。
面对诘难和批判,国内不少学者对人类中心主义进行了论证和辩护。曾小五提出,目前的生态环境危机不能简单归咎于人类中心主义,它的产生是近代以来形成和发展的人类非伦理的生存方式导致的,非伦理的生产方式是这种非伦理的生存方式的核心[13]。傅华认为非人类中心主义者把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归咎于人类中心主义是一种误解,这在逻辑上和历史上都是说不通的。真正的问题不在于伦理上的人类中心主义,而在于狭隘的利己主义和感性享乐主义,它们对于人类整体生存漠不关心[14]。汪信砚认为,当代环境问题与人类中心主义无涉,把它看作是环境问题的思想根源,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没有益处的,不利于世界环境保护运动的开展[15]。潘玉君等人主张,在诠释人类中心主义时,应对“人类”的概念进行合理的理解或界定,既要考虑“今天时代”的人类也要考虑“明天时代”的人类[16]。郑红娥认为现代人类中心论和非人类中心论只是人类中心主义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17]。
三、人类中心主义的局限性、合理性和实践性
在2l世纪的今天,伴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和经济规模的空前扩大,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自然资源被过度开发和消耗,生态物种大量灭绝,污染物大量排放,这些都导致了全球性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这一切不仅对人类的健康、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也给其它物种带来了灾难。应当承认,这是由人类中心主义观念支配下的人类活动造成的,显示出人类中心主义有着不容忽视的局限性。
(一)人类中心主义的局限性
人类中心主义的局限性归结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1)人类中心主义本质上只关心人类自身及其赖以发展的环境,而忽视其他生物及其环境[10]。人类长期以来把自然看成是人类的资源,并未考虑自然也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物种赖以生存的资源。(2)人类中心主义从人类功利主义的角度考虑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10],只注重人类利益而漠视其它生物和自然界的利益。一旦人类利益与其他生物的利益出现冲突,其它生物的利益常常被忽视和牺牲。(3)“人类”是一个整体概念,但人类实践是以个体或群体的形式进行的。现实中的人来自不同的地域、民族和国家,由于科技、经济、历史、地理和环境等因素的差异,在实践中往往从个人或局部利益出发,危害全体人类的利益。
(二)人类中心主义的合理性
尽管人类中心主义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同时也应该看到人类中心主义有其合理性和历史必然性。人类中心主义的合理性归结起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1)人类中心主义具有生物学基础。一切自然生物都以自身或其种类的生存而有目的地活动,自我中心是地球上所有生物都具有的普遍特点。这是物种生存和进化的重要条件。马克思曾指出:“动物的属性只在不同动物的敌对关系中表现出来。这些不同种的动物在相互的斗争中来确立自己的特别的属性。自然界在猛兽的胃里为不同种的动物设立了一个结合的场所、合并的熔炉和互相联系的联络站”[18]。(2)人类中心主义作为一种世界观、方法论和伦理观念,是人类在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中逐渐产生和形成的,并在指导人的实践过程中取得了重大的胜利。对此,即便是持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学者也认为“人类中心主义是一种伟大的思想。它的产生是人类认识的伟大成就。”[12](3)人类作为道德的主体,能认识到对自然富有重大的责任。除人类之外,动物并不存在自发保护自然界的意识。恩格斯曾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中指出:“一切动物对食物都是非常浪费的,并且常常摧毁还在胚胎状态中的食物。狼不象猎人那样爱护第二年就要替它生小鹿的牝鹿;希腊的山羊不等幼嫩的灌木长大就把它们吃光,它们把这个国家所有的山岭都啃得光秃秃的。”[19]
(三)人类中心主义的实践性
笔者认为实践性是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最大差别之一。虽然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具有一定的合理成分,但它抹杀了人与其他生物存在的本质区别,抹杀了人类的主体性和能动性,试图通过放弃人类主体地位来求得人与自然的和谐,带有理想主义的色彩,且在实践层面缺乏现实可操作性。从人与自然的角度看,非人类中心主义主观上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最终目的也是要使人类得到延续和发展,客观上还是属于人类中心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坚持以人类利益为基础协调人与自然关系,并非没有现实可行性。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应以整体和系统的观点来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以期实现可持续发展。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在《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完整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可持续发展是人类中心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和必然选择。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人类必须处理好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的关系。在人与自然的关系维度上,人对自然进行改造,同时自然对人类也有反馈作用。在整个过程中,人类占主导地位,生态危机也恰是由于人的失范行为引起的。这种破坏性后果最终又反馈到人类自身。因此问题的最终解决还要靠人类自己。生态危机伴随着人类对自然的改造而来,又需要通过完善对自然改造的方式来克服。在人与人关系的维度上,要认识到人类是一个集合概念:从空间上来看,包括地球上的当代人;从时间上来看,也包括尚未出现的后代人。人类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各种利益和需要的实现离不开自然界。这就要求我们协调不同主体间的利益,解决好代际与代内之间的现实的矛盾,实现代际与代内公平,这样才能超越人类局部和暂时的利益,实现人类整体和长远的利益。
全球性生态危机实际上是通过人与自然关系的冲突而表现出人与人关系的冲突。这些冲突可以通过人类实践的调节而得以解决。例如,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Simon Kuznets)曾提出随着经济持续发展,可持续性将会自我调节。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人们会通过生产先进的产品和提供高级的服务来实现环境的可持续。以美国为例:美国曾长期饱受大气和水污染的困扰,直到20世纪60年代,当人均收入增长到将近6000美元时,人们开始投入大量的财力用于减少大气和水资源的污染,从60年代起,美国大气和水质量确实有了长足的进步[20]。
四、结语
人类实践活动的根本价值尺度是满足人类需要和实现人类利益,而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类社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善待和保护自然,不能一味控制和驾驭自然,否则作为养育者的“自然之死”必然导致“人类之死”[21]。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人的认识能力是相对和有限的,这会导致人类常常只看到事物的局部,只注重当代人眼前局部的利益,而忽视甚至否定人类的整体利益。由于人类实践的相对性和局限性,难以考虑到人类实践所产生的整体、长远的影响,有时会超越自然界的界限。然而,人类理性能对自身行为及其后果进行反思,并且能够根据自然的反馈而调整、规划自己的行为,并进一步对指导实践的理论进行修正和完善。人类不可能走出人类中心主义,只有在认识和反思人类中心主义的局限性,不断修正和完善人类中心主义的内涵,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人类的主体性和实践性,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最终克服全球生态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