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类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改进路径研究
2022-12-03王维维
王维维
2022年6月29日,《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发布,其调查数据显示:“青少年抑郁症患病率为15%-20%;在抑郁症患者群体中,50%为在校学生,其中41%曾因抑郁休学。其中有一半的抑郁症学生患者会通过朋友倾诉、父母沟通或其他渠道进行求助,但仍有46%的学生没有寻求任何帮助,近30%从未想过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在大学生群体中抑郁也是很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2019年,中国青年报发起了一项关于大学生抑郁情况的调查研究,至少20%以上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曾经或正在承受重度抑郁的困扰。以上数据至少凸显出两个问题:首先,现在的青少年群体是抑郁的“高危人群”,其患病率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群体;其次,求助意愿低,有了心理问题往往选择独自承受却错过了心理干预的最佳时期,这很可能与缺乏足够的心理健康知识的有关。据统计,2020年艺术类高校招生规模已突破100万人,艺术类高校学生规模在不断壮大,已成为不可忽视的群体。现大量研究证明,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艺术类高职生具有独特的心理发展规律和心理特点,有着不可忽视的特殊性,但二者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却基本一致,并无异同。“育人先育心,成才先成人”,因此有必要对针对艺术类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展开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更贴合其心理发展特点和心理需求,充分发挥“心理育人”作用。
一、艺术类高职生心理发展的特殊性
(一)艺术类高职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良好
综合多个现有的研究结论来看,艺术类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要优于普通高校学生。文迪用SCL-90对某音乐学院7000多名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艺术类高校学生在该量表所有因子的得分均显著低于普通高校学生。[1]52-55这与钱海明、宋大伟对571名艺术类高校学生的研究结论相同,他们同样发现艺术类高校学生在SCL-90的总均分和各分量表得分均低于普通高校学生。[2]120-123另外,何岩对2019名艺术类和非艺术类大学生的比较研究中发现,艺术类高校学生的优秀心理品质得分均高于普通高校学生,特别是在情感、认知、节制和公平四个维度。[3]78-80
艺术类高职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好,这可能和艺术类专业的特殊性有关,一些专业特别是舞蹈、音乐、书法等专业对于肢体的运用和控制相对普通高校的学生要多很多,能在一定程度上宣泄情感。而且艺术创作本身就是一种疗愈的过程,可以陶冶情操、宣泄情感,有利于艺术类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发展和维护。
(二)艺术类高职生强迫等因子检出率偏高
艺术类高职生心理健康水平虽整体较好,但在该群体中,强迫、人际敏感和抑郁等问题相对突出。[4]41-42强迫问题比较常见,这可能与他们的专业特点有关,很多艺术专业,如舞蹈、音乐、美术等专业都存在对每个细节极致的追求,如舞蹈对每个动作、每个表情的把控,音乐对节奏和情感的掌控和领悟等,这些都迫使艺术类学生对自身尽善尽美的高要求,这恰恰是强迫问题的根源所在。而人际敏感和抑郁问题突出可能与他们的心理特点有关,艺术类高职生普遍情感丰富、内心敏感细腻,同时还存在控制力弱、个人主义较突出、缺乏社交技巧等问题[5]166-169,因此容易出现人际敏感,也容易体验到孤独和抑郁等负性情绪。另外,也可能和严峻的就业形势有一定关系,对于艺术类高职生的培养往往是伴随着巨大的经济投入,但就业形势却并不乐观,竞争激烈但薪水偏低,且没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付出与回报相差较大,很多同学因看不到未来而感到迷茫和抑郁。
大量研究表明,孤独感可显著预测抑郁状态。[6]78-85为了更深层次认识和了解艺术类高职生抑郁、孤独等负性情绪的作用机制,笔者做了如下研究:以福建省某艺术高职院校为例,以班级为单位,采用方便取样法进行调查测试,共发放710份问卷,回收680份有效问卷。测试量表分别采用UCLA第三版(孤独感)、BDI(贝克抑郁自评量表)和青少年社会支持评定量表[7]158-227。艺术类高职生在UCLA上的平均得分为M=44.75(表1),而普通大学生此量表平均分M=40.1、SD=9.5、n=487,可知艺术类高职生孤独感普遍偏高,根据此量表的评分标准来看属于高孤独感[7]219-227。艺术类高职生在BDI上的平均分M=7.25,依据该量表的评分标准属于轻度抑郁状态,可见抑郁、孤独等负性情绪在艺术类高职生中普遍存在且偏高,应给予充分重视。
表1 艺术类高职生孤独感、抑郁和社会支持情况
用SPSS 22.0对调查结果进行皮尔逊相关分析(表2),可知艺术类高职生的孤独感和抑郁显著正相关(r=0.636,p<0.01),即孤独感越高,学生越容易产生抑郁情绪,孤独感可有效正向预测抑郁;孤独感与社会支持显著负相关(r=-0.667,p<0.01),即学生获得的社会支持越多,感受到的孤独越少;抑郁与社会支持显著负相关(r=-0.567,p<0.01),学生获得的社会支持越多,抑郁情绪越少,这与绝大部分研究结论相同[8]586-592。可见,社会支持对抑郁、孤独等负性情绪能起到有效的缓冲作用,让艺术类高职生体验到更多的理解、支持和关注可有效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表2 艺术类高职生孤独感、抑郁和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
(三)艺术类高职生自负与自卑心理并存
艺术类高职生自负与自卑感并存,情绪波动较大。相较于普通大学生,多数艺术类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学生,以往的求学经历不是很顺利,文化课成绩偏低,在现有的唯成绩论的教育体质下,往往得不到任课老师的关注,在同学中也经常是被忽略的一群人,部分学生甚至遭受过不同程度的校园欺凌,也有很多学生是因为文化课成绩不理想而被迫选择艺考,因此他们往往是自卑的。但从家庭层面来看,艺术类高职生普遍家庭条件优越,一般从小都能受到良好的照顾,有些学生甚至是在众星捧月般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他们又有一定的优越感,容易由盲目自信导致自负。自负往往也源于自卑,是自卑的保护机制,这就造成了艺术类高职生情感表现激烈,遭受挫折就容易陷入低迷和抑郁情绪中,而一旦成功又会异常兴奋、自信满满,自负与自卑感并存,情绪波动较大。
(四)艺术类高职生心理痛苦与艺术创作间关系常人理论的普遍存在
常人理论即普通人、非专业领域人士对自己和世界的看法与解释方式。常人理论是非科学、非正式的,但却对个体的工作、生活等却有很大程度的影响。[9]5-24古今中外,人们普遍将心理痛苦和艺术创作相关联,认为心理痛苦为艺术创作提供了动力。我国古代就有屈原被流放而赋《离骚》、司马迁忍辱负重而著《史记》等,现代钱钟书先生也曾提出“中国文艺传统里一个流行的意见——痛苦比快乐更能产生诗歌”。在西方也有古罗马诗人尤维利斯的“愤怒出诗人”等说法,包括著名画家梵高、席勒等,很多学者将他们所遭受的心理痛苦、心理障碍与其卓越的艺术创造力相联系。这些观念折射出一种常人理念:心理痛苦或者心理障碍可以促进艺术创造力的产生,可以带来更高的艺术成就。
有研究者通过对620名艺术类高校学生考察后发现,在这些学生中心理痛苦与艺术创作的常人理论普遍存在,主要表现在他们认为个体在遭受心理痛苦时其艺术作品的数量和质量都会有所提升,且艺术创作所需的感知力等相关能力也会有相应的提升。另外,研究还发现持此常人理论的艺术类学生在遭受心理痛苦时的求助意愿更低,这很可能也是艺术类院校心理求助率低的原因之一。[10]624-629关于心理痛苦、心理障碍与艺术创造力间关系的问题至今仍未有定论,但心理痛苦却是自杀意念和自杀行为最主要的预测因子。艺术类高职生很可能因秉承对艺术极致的追求,在其遭受心理痛苦时选择忽略甚至从某种程度上维持心理痛苦的存在,因而较少的心理求助行为,但却因此忽略心理痛苦对心理健康的危害,严重的甚至导致自身意念和自杀行为的产生。因此,很有必要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引入相关知识,并对艺术类高职生的创作观进行正确及科学的引导。
二、艺术类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现状
(一)对心理健康课程重视不够
大部分艺术类高职院校对心理健康课程不够重视。首先,课时较少。由于高职院校学制一般只有三年,且毕业后就业压力较大,大部分艺术类高职院校都会尽可能地将课程压缩在大三前完成授课。因此,由于课时、学分有限的原因,心理健康课程往往会受到挤压。教育部相关文件规定各高校均要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不少于32学时、2学分。笔者对福建省近20所高校进行调研,只有少数高校能够达到32学时,有的学校只有16学时、1学分。其次,心理健康课程专职教师严重缺乏,有的高职院校专职教师仅一人,并要承担一定的学生咨询工作,对于课程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有限,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还有部分院校的心健康课程由思政老师或无心理专业背景的辅导员承担,且为百人以上的大班授课,对于课程开展的专业性和有效性根本无法保证,特别是对思维活跃、注重体验感的艺术类大学生来说更无“吸引力”。
(二)缺少有针对性、适合的教材,授课形式单一
适合艺术类高职学生心理特点的心理健康教材严重匮乏。目前大部分教材是针对普通类高校学生编写,尽管艺术类高职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与普通类高校学生有着显著的不同,但几乎没有针对其心理发展规律和需求而编写的专属教材。另外,学校采用的是传统的文化课授课方式,即老师讲述知识内容、学生被动接受和吸收,授课形式单一,对于思维更加活跃、感性认识鲜明、更加追求自我的艺术类学生,很难激发他们对该门课程的学习欲望,课堂气氛偏沉闷,教学效果不尽人意。
(三)心理健康课程工具化
在现实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很多艺术类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多的工具化,即以心理问题、心理疾病为导向,重治疗、轻干预,甚至心理健康课程也服务于此,教学内容过多围绕于心理疾病和心理咨询等问题展开,过分关注少数问题学生而忽视对大多数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教育和引导。在此背景下,更多院校把大部分的资源和人力投入到咨询中,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中之重就是确保学生不会发生源于心理问题的恶性事件,而对于课程的态度则过于敷衍,使其成为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有些学校甚至设置该课程的目的就是为了应付相关部门的检查。
(四)心理健康中心定位模糊
大部分艺术高职院校对心理健康中心工作定位并不准确,忽视了中心的其他工作内容与职能。很多艺术类高职院校由于办学规模较小而存在人员、编制紧张等问题,有的心理中心老师还兼顾部分学生工作,分工较混乱。同时对于心理咨询工作内容和范畴存在一定的误区,认为心理咨询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咨询,是针对严重心理个案进行识别和干预,从而避免恶性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事实上,心理健康中心除了咨询外还承担很多其他职能和工作内容。比如有计划地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的科普宣传,开阔学生视野、丰富知识储备;还可以通过组织各种心理游戏、比赛等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趣味性和亲切感等。
三、关于艺术类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的探讨
(一)完善心理健康课程体系建设
首先,加大对心理健康课程的投入。无论是课时上还是人员上,从客观上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有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多角度、多途径的,但最高效、最科学的方式无疑是心理健康课程,覆盖面广、针对性强,多个文件指出心理健康课程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因此要从根本上确保课程的主渠道地位,除保证相关文件规定的必修学时外,还应结合各校实际开设选修课程,打造一个覆盖面广、针对性强、有梯度的课程体系。另外,还要加大心理健康教育人员方面的投入,增加专兼职教师数量。注重在职培训,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心理健康方面的专业培训和学术会议,以满足心理健康教师自身专业成长与学术交流的需要。[11]140-147
其次,完善心理健康教材体系,创新教学方法。艺术类高职院校可集中组织编写一套符合艺术类高职生心理发展特点和需求的示范性心理健康教材。在教学方式上,应避免单一的“灌输式”教学,可结合艺术类专业特点融入绘画分析、舞动治疗、音乐放松等体验式教学方法。另外,结合艺术类学生情感丰富、表现欲强等特点,可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情景性教学、小组讨论、案例解析、角色扮演等新颖的授课方式,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主动性,寓教于乐、学有所用。
最后,心理健康课程可根据各专业特点有所侧重,使心理健康教育与艺术专业教育相融合。鉴于艺术类高职学生心理品质的特殊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还可结合其专业特点和需求有所侧重。如音乐、舞蹈表演等专业可能有较多的舞台演出或比赛机会,所以可侧重于如何建立与培养良好的心理调适能力、赛前紧张焦虑情绪的有效缓解与放松等内容;美术、服装设计等专业则需要更优秀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力等,针对不同专业的需求而调整相应的心理健康教学内容,更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与之相适应的心理素质,可最大限度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教学效果,学有所用。这同时也需要心理健康教师对相关艺术专业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和思考,这样才更有利于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二)重视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加强心理健康中心建设
首先,强化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由点到面的形成和完善生命安全防护网络,突出心理育人的全域效应。在源头上把好关,对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要有充分、全面地掌握。注重每学年初的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工作,认真测评严格把关,为心理健康工作提供可靠的信息储备。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注重发展性与预防性相结合,除心理普查,每学期也要至少开展一次学生心理状况摸排工作,对于重点关注学生需要心理咨询师的定期谈心和辅导员的时时关注。对于心理问题较严重、已超出校园心理咨询范畴的学生要及时转介到专业机构继续治疗,完善相应机制和流程。其次,充分发挥二级心理健康辅导站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有效作用。不断加强辅导站工作队伍专业化建设,通过校内外培训等措施强化各辅导员的专业技能和心理资质,搭建系统化的心理辅导员培训体系,突出辅导员在心理育人方面的骨干作用。
(三)促进心理咨询与课程的有机结合,发挥协同效应
艺术类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应以事前预防为主,不能一味地依赖事后的干预和治疗,要坚持发展性与预防性相结合。从现实角度讲,艺术类高职生相对于一般本科类院校学生是一个较弱势的群体,学制短、就业竞争压力较大,更易出现负性心理状态。因此,一方面在课程设置上要注重相关内容的融入,引导学生珍爱生命、正确认识失败和挫折等负性事件,合理宣泄情感以及如何辨别及预防各类常见的心理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对一些可能已经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甄别。另一方面,各院校还可以心理健康中心为依托组织学生开展心理活动,结合艺术类高职生感性认知丰富、表现欲强等心理特点开展如朋辈心理咨询比赛、心理情景剧、微电影征集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来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帮助他们把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充分内化后应用于真正的学习和生活中。课程和咨询两者应有机的结合起来,互为补充形成协同效应,最大化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心理育人”作用。
(四)家、校、社会三方携手,共促艺术类高职生心理健康发展
按照埃里克森的“人生八阶段理论”,艺术类高职生刚步入成人初期,这一时期的他们正面临着人生的诸多挑战,是敏感的过渡期,也是抑郁、焦虑、强迫等心理障碍的高发期,这个时期的他们更需要理解、支持和关爱。家庭层面,原生家庭对个体的影响可能会贯穿一生,父母要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注与爱,尊重和信任他们的选择与信念,让家在他们心中永远是安全和爱的港湾。学校层面,任课教师也要普及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和自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层面,要改变对于艺术类高职生成绩差的刻板印象,给予他们客观的评价和能力的认可,提供更多与之匹配的工作机会和职位,使他们有努力和发展的空间。总之,家、校和社会应共同努力为艺术类高职生建构一个良好的社会支持氛围,让他们能够在擅长的艺术领域走得更远、更好。
四、结语
总之,艺术类高职生作为一个特殊的大学生群体,其心理健康教育应是多层面、多途径的,尊重和了解艺术类高职生心理特点和规律是根本,增强心理素质、挖掘心理潜能是核心。因此我们要不断关注、探索艺术类高职生的心理发展特殊性和现有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短板,结合艺术类专业优势,打造一种真正适合、也能真正回应他们心理需求的高效的教育模式,促进他们健康成长,使他们成为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