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从促进理解做起
2022-12-03潘开英
潘开英
从课堂观察看,有英语教师对“学生理解学习内容”的理解存在偏差,认为学生能读准音、知其意、能背诵、会模仿就达成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这样的理解偏差导致学生不能在生活中进行自如交际。
什么是真正的学习理解?理解的本质是问题解决,理解的过程是学生从“获得知识”或者“知晓知识”转向“运用知识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学生不仅要“学会”,还要“会学”,进而达到“会用”,并在此过程中实现知识内化、深度习得,同时伴有课堂学习的成就感。
那么,怎样才能达成真正的学习理解呢?
达成真正的学习理解需要科学的教学目标。教师要以落实核心素养培养为方向,以学情与学生发展需求为衡量指标,结合教材与生活运用,科学设定目标。当有了科学的目标,教师就应以目标逆向倒推教学过程的合理性与可操作性,致力于学生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的培养,确保课堂教学顺利达标,保障学生能实现学习理解。
达成真正的学习理解要依托有效的问题。以英语学科为例,教师可通过问题来帮助学生增进理解:一是结构性问题,即教师准确提炼体现文本框架的主问题以及指向细节解读的子问题,通过主问题和子问题,使学习内容形成知识网络图,同时推动学生从整体到细节进行有条理的阅读,掌握文本的结构,理清语言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而实现对文本的整体把握并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二是高阶思维问题,教师要特别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及创造性思维,以此增进学生和文本的互动,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促进学生对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度探究,从而在一次次的思维进阶的过程中走向学习理解。
达成真正的学习理解强调在真实情境中进行实践深化。教师要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拓展跨学科学习情境,将生活巧妙地融入课堂,以真实情境的多变性拓展学生思维,突破教材的限制,走向创新运用。在情境中运用所学不是简单地重述所学、重演所学,也不是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语言的简单模仿和迁移,而是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目标语,融合新旧知识,创新得体地表情达意。完成这样的过程,学生才能真正实现对所学的理解。
可见,建构指向理解的课堂教学能将学习引向深入,能让每一次的课堂学习成为学生成长的启智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