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雨课堂在诊断学实验课教学中应用的问题与思考

2022-12-03黄贤君

卫生职业教育 2022年8期
关键词:诊断学实验课教学效果

张 艳,黄贤君

(1.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安徽 芜湖 241001;2.安徽工程大学,安徽 芜湖 241000)

诊断学是连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非常重要的桥梁课程[1],是学习掌握临床医学各学科的基础,也是打开临床医疗工作大门的一把钥匙,旨在培养学生临床综合思维能力,为医学生学完基础医学课程再进一步学习临床专业课程,更好地为临床防治疾病和科研工作服务[2]。诊断学是皖南医学院临床及相关专业开设的非常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诊断学实验课是诊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好实验课可以将诊断学理论知识深化并转化为动手操作能力,对进入临床见习实习阶段的规范化操作起到奠定基础作用,因此诊断学实验教学效果在衡量医学院校教学质量方面占有重要比重,对医学生的职业生涯也可谓影响深远。

随着时代进步、科技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满足现代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兴趣,许多新兴的教学产品应运而生。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命题,智慧课堂是在这一背景下的产物,是高校一直致力推动的在教育领域的一场教学改革,尤其是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各地高校均推迟学生返校,教育部对高校提出了“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教学工作意见和要求,各高校纷纷开展在线教学活动。

雨课堂是2016年清华大学与教育部合作研发的智慧课堂模式,其以结合“互联网+教育+信息技术”为特色,教师可通过雨课堂向学生推送教学内容并布置作业,完成线上教师与学生的实时互动交流,学生可及时回答问题、提交作业等,雨课堂弥补了传统课堂下教师与学生缺少沟通交流的不足,让互动贯穿课上课下且永不下线[3-5]。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前,雨课堂在皖南医学院尚未投入实践,疫情发生后,学校充分利用雨课堂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构建了智慧课堂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师生互动。本文结合皖南医学院教学实践,就雨课堂在诊断学实验课中的应用进行现状分析并提出问题,以期为教育信息化的目标实现做出思考和提出可能的解决办法。

1 诊断学实验课教学现状分析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讲课—实验—考试”,实验教学方式侧重于学生动手操作过程,例如,教师首先对体格检查的操作过程进行讲解,然后播放操作视频,学生观看后分组进行互相查体练习[6]。由于学生人数多、课堂时间有限、观看角度差异等多方面因素,一次的操作视频播放和教师的操作示范难以达到理解记忆并能规范操作的效果,为提高实验教学效果,部分教师会将操作视频放置于教室电脑中供学生拷贝以便课后继续学习,但由于学生积极性不高,学习机械、被动,师生互动次数少等原因导致教学效果一般。诊断学实验课常规操作手法,如触诊、叩诊、听诊等需要反复练习才能正确熟练应用,短短45分钟实验课程结束学生并不知道怎么应用,甚至不知道到底学了些什么。

2 雨课堂应用于诊断学实验课教学现状分析

雨课堂是连接师生的智能终端,是智慧教学工具,将课前、课上、课后的每一个环节都赋予全新的体验,最大限度释放教与学的能量,推动教学改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随时随地进行自主学习,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尤其是这种教学方法可以督促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对课堂教学起到很大的辅助作用。皖南医学院诊断学实验课教学利用雨课堂是从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开始的,随着雨课堂的广泛应用而常规使用起来,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从教师角度来说,运用雨课堂教学需要付出较传统教学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推送相关学习资源、学习链接,以巩固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拓展知识,需要花费较多时间制订考核标准,以评价学生利用雨课堂预习和复习的成效,而在“重科研、轻教学”的体系下,这在某种程度上打击了教师应用雨课堂的积极性[7]。另外,对于一些老教师来说,他们需要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可能更多,因为他们对信息化教学技术掌握不够,往往很难做出改变。

从学生角度来说,雨课堂教学方式不同于传统教学以“教”为主,而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学生对雨课堂的接受程度和使用情况直接影响教学效果。雨课堂的趣味性吸引学生喜欢使用,但有部分学生会因为贪玩或懒惰不能有效使用,并且一开始还存在新鲜感,但当使用频繁后学生兴趣可能会降低,部分学生反映因雨课堂占用太多课余时间而产生厌倦情绪[8]。雨课堂的应用需要使用手机或电脑,这也容易导致学生学习分心的情况,有些学生会因此在手机或电脑上进行一些与学习无关的操作。雨课堂的弹幕功能也会分散学生注意力,造成课程拖延、影响学习等。另外,雨课堂使用还存在学生过分依赖课前课后的学习与答疑等,从而忽略了诊断学实验课的课堂教学,而课堂教学仍是实验课教学的中心内容。

从教学条件和教学资源角度来说,雨课堂在一些硬件条件落后的院校可能难以应用,并且当大班教学时,因为需要连接互联网,雨课堂教学过程可能会出现卡顿现象,影响教学效果。再加上教学资源质量参差不齐等,这些都阻碍了雨课堂的应用。高质量教学资源的收集制作需要高校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但部分高校重视程度不够、投入较少,这样一来,雨课堂的应用效果就不会太好。

3 雨课堂应用于诊断学实验课教学的思考

雨课堂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诸多问题,但无疑它仍是一款优秀的智慧教学工具,从既往众多文献报道中也证实其对教学有积极作用[9-11]。作为教师应该思考如何更好地利用雨课堂为教学服务,扬长避短,使其的正面作用最大化。诊断学实验课教师应当结合自身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教学条件等灵活合理使用雨课堂,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而不局限于传统教学方式。

雨课堂在皖南医学院诊断学实验课教学中应用分为课前预习、课中讲解互动、课后复习延伸三部分,可将课堂与课外相结合,优势互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12]。

(1)教师课前通过推送预习资料提出问题、进行课前测验,引发思考,学生接受资料和课程目标后主动预习,寻求答案,完成测验,促进学生课前积极思考。

(2)课堂上教师可通过雨课堂讲授知识点、随机点名和分组、针对学生问题答疑,学生可分组讨论、即时提问、通过弹幕发送信息抢答等。

课后教师可发布作业、推送拓展知识并进行形成性评价,学生可拓展学习,完成作业并反馈学习效果[13]。

雨课堂在诊断学实验课教学中应用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作为引导人,需要不断学习,跟上时代步伐,掌握一些基本的网络技术。

(2)教师要精心设计课程内容,做好准备工作,课前、课中、课后3个阶段条理清晰,层层递进。如进行“头颈部体格检查实验”学习时,课前推送学习目标和头颈部检查的重要内容,或将理论课上学习的知识点制作成测验题推送到雨课堂,检测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从而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有所侧重或避免重复讲解。

(3)当然不可过分依赖雨课堂,多种教学方式要灵活采用。教师需以学生为中心,将课堂交给学生,让每个学生每个实验步骤都做到规范操作、熟练掌握。

(4)教师课后通过雨课堂推送测试题和拓展资料,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并督促学生复习,加深记忆。雨课堂对学生的每个阶段学习过程进行“全景式记录”,为教师提供了详细可靠的数据支持,辅助教师客观量化、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应不断探索完善雨课堂教学模式,更好地利用雨课堂为教学服务。

总之,雨课堂应用于诊断学实验课教学中,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课中的学习更为高效、全面、准确,延长了学生的学习时间,扩展了教科书中的知识,给学习带来活力,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习惯。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扬长避短合理应用。雨课堂值得在高校教学中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诊断学实验课教学效果
密林深处——“从写生到创作”的水墨实验课
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提高策略
有趣的实验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在《诊断学》技能操作教学中的探究
临床医学专业《诊断学》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互动式”教学法在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创新策略在高中生物实验课中的应用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