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遗文化融入中职艺术设计教学的策略探究

2022-12-03福建省晋江华侨职业中专学校林津津

亚太教育 2022年18期
关键词:艺术设计教学活动中职

福建省晋江华侨职业中专学校 林津津

2021年7月,笔者所在的城市泉州申遗成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城市,引发世人关注。历史文化底蕴浓厚的泉州拥有璀璨而数量众多的非遗文化。中职艺术设计教学活动是教学体系和中等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当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同时艺术设计专业是中职美术教育体系中的一个基础环节。在中职艺术设计教学活动中科学合理地融入非遗文化的创新和保护,对于非遗文化的传承以及中职艺术设计教学工作都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本文进一步梳理了我国中职学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现状,并且充分结合了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现状,深入探讨了怎样才能够传承与创新既有的非遗文化以及非遗文化融入中职艺术设计教学的具体策略。笔者充分结合了我国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特点,并希望能够推动非遗文化的保护以及中职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同时为中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研究工作以及非遗文化保护工作提供更多的视角和参考,从而完善其理论研究体系。

一、中职艺术设计教学与非遗文化的关系

保护我国非遗文化的目的是传承我国的优良文化传统,保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在最近的十几年中,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我国在国际舞台上角色变得越来越重要,文化自信得以增强。新形势下,党和国家日益重视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非遗文化是其中一个重要的代表。中职学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活动和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从教学改革角度上而言,非遗文化尤其是区域文化可以更好地满足中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从而更好地提高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质量,促进中职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广大中职艺术设计教师应深入挖掘非遗文化中的优秀艺术设计元素,并将其应用到实际教学中,从而形成具有鲜明特点的中职学校艺术设计教学体系。

二、非物质文化和中职学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融合的不足

(一)教学方式方法过于单一化

现阶段,我国部分中职学校艺术设计专业的美术教学工作中存在着教学方式方法过于单一的问题,在与非遗文化特色教育的融合过程当中教学效果并不明显,这一问题严重阻碍着中职学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部分中职学校的艺术设计专业美术教学活动最主要的目标是提升学生的艺术设计功底和美术功底,因此对于学生美术作品的评价方面,个别学校教师依据的标准主要是来自作品以及作品描绘对象的相似性。这一做法一方面不利于艺术设计专业在美术教学活动中的创造性培养工作,另一方面也没有积极地鼓励学生针对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工作形成自主化的创新。除此之外,传统形式下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背景之下的教学需求,尤其是针对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美术教学活动中学习效率的问题,当代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在其学习和成长过程当中受到了现代化网络信息技术的熏陶,在这种情况之下学生会受到与以往交流方式不同的影响。

(二)过分侧重于美术技巧的培养

不可否认,传统形式下的美术教学活动在实际开展过程当中过分注重对于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绘画能力、绘画技巧和绘画基础的培养工作,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许多中职学校以及相关教育从业人员仍然没有转变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理念,沿用守旧的教学方法。在这种情况之下,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所不足。我国的非遗文化自身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能力,因此必须要求相关教育从业人员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对于非遗文化的实际内涵进行深入挖掘,同时还应该要求学生在实际学习的过程当中针对非遗文化中的项目进行亲身的体验,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够在教学上形成一种良好的互动。然而现阶段情况下,我国部分中职学校艺术设计专业缺乏较为全面且科学的课程安排,同时教师对于教学过程当中的民间生活素材没有进行充分挖掘,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难以理解非遗文化所蕴含的真正内涵,并且在艺术创新方面对于一些基本的素材缺乏深层次的理解,同时缺少相关的素材和文化来源。

(三)美术教学理念有所不足

我国目前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理念在实际建设的过程当中体系仍然不够完整和系统,且该行业中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导致艺术设计专业类的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仍然沿用着传统的教学方式,过分注重学生的美术知识以及绘画的模仿能力。

我国的非遗文化有着极其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对于非物质文化进行保护与创新必须要求中职学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然而,目前我国中职学校艺术设计专业的相关学校对于课程的安排以及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方面仍然有所欠缺,并且与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目标不匹配,这种情况极大地制约着我国中职学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内容与非遗文化的融合效果。

三、教学活动与非遗文化的融合策略

(一)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

现阶段,我国部分中职学校在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活动中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以及教学手段过于单一化和陈旧化。面对这一问题,各类中职学校应该在以往教学方式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强化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改革工作和创新工作,从而满足教学方式的多样化需求。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中尽可能地增加一些互动性的环节,通过借助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一方面有效落实创新性教育理念,另一方面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程设计的趣味性。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教学活动中尽可能多地采用信息化手段丰富课堂的表现形式,进而更好地适应于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性的教学需求。

(二)转变教学理念,培养综合素养

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活动在其实际开展过程当中并不仅仅是传授学生专业技能,而是要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养进行培养。第一,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要积极采用全新的教学理念。除此之外,还应该在教学设计方面充分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以及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把专业技巧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发展需求相融合,进而在此基础之上为学生的技能发展以及创造力的发展提供有效指导。第二,教师必须要充分融合非遗文化创新保护的实际需求以及发展现状,常规化地组织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开展一些非遗文化发源地的采风学习活动,从而促使学生能够以一种更加实践性的形式深刻地理解到艺术设计创作保护来源的重要性,并且进一步扩大非遗文化的艺术影响效果。

(三)创设教学环境,活跃课堂氛围

创造性的培养必须在一个自由、平等、放松的环境下才能得以实现,因此教师在针对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必须要为学生创造一个有利的教学环境。第一,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强化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性和互动性。同时,教师通过自身拥有的亲和力以及教学技能活跃课堂氛围,带动教学质量,并在这一过程当中让学生能够发散思维,针对艺术设计内容进行创作与创新。第二,教师要在教学空间的设计方面充分融合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需求,激发学生对于新鲜事物浓厚的探索欲望。在教学过程当中努力为学生营造活跃的、色彩鲜明的教学空间,从而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为作品的创作提供更加直接的艺术来源。

(四)注重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

在教学设计方面,中职学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特点以及群体特点,在结合学生知识水平、认知水平、接收能力以及相关因素的前提下全面设计教学计划。首先,要在教学设计方面充分考虑学生的接收能力以及理解能力是否能够完全掌握该节课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注意处于该阶段的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理解能力具有的特点。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充分结合学生创造性培养的需求问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充分结合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制定出更加具有个性化的教学方案,从而促使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工作变得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五)结合当地文化,融入校本课程

中职学校艺术设计专业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必须要适当地引入非遗文化的相关课程,在这一过程当中还应该针对当地的非遗文化进行深入调研与挖掘,充分分析当地非遗文化的现状,并且建立起相关的资料库。非遗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较强的特殊性,因此并没有固定的评判标准。同时也必须要针对其结构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寻找出传承过程当中是否存在丢失的部分。基于此,笔者提出以下三条建议。

第一,中职学校应该与当地的民间艺术团体开展相关合作活动,从而使得专业的艺术类创作学生与当地的民间艺术团体进行实践调研活动,并且让学生能够深入艺术实践活动中进行学习。

第二,中职学校应该在教学活动中积极配合所处地区的文化部门关于非遗文化传承以及保护的工作,并且通过借助本校的实际优势充分结合艺术类专业学生的相关优势,针对现有的非遗文化资料进行进一步梳理与整合,并将其融入校本课程中。

第三,中职学校应该在经营管理过程当中设立非遗文化的项目基金,并且充分发挥出自身的科研优势,为科研机构提供相关的经费。

(六)建设配套体系,开阔艺术眼界

中职艺术类专业的学校必须要充分认识到建设校本课程资源库的重要作用,针对一些课程资源库相对较为缺乏的学校还应该进一步加强校本课程资源库的建设工作。除此之外,学校还应该强化对于中职艺术设计专业的支持,从而更好地促进该学科的发展。在进一步完善课程资源库的过程当中,相关教师应该进一步丰富个人的非遗文化相关知识,并且建立起非遗文化课程和艺术设计相关的教学体系,从而更好地指导二者之间的融合工作。要进一步加强多学科的建设工作,中职学校艺术设计类专业不仅要具有本专业的资源库,还应该积极引入其他专业的相关知识,分别从社会学、心理学、民俗学、宗教学等学科着手,从而进一步增强多学科之间的互动性以及联系性。只有这样才能够开阔学生的艺术眼界,丰富学生的艺术底蕴,并且增强学生的知识储备量。

(七)强化队伍建设,助力文化传承

在中职学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活动与非遗文化的理念进行融合的过程当中,必须要通过借助大量的专业人才才能够得以实现。因此,人才的储备工作尤为重要。而非遗文化的传承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以口传心授的形式所开展的,因此对于传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对于教师的综合素养要求也就更高。中职学校要充分结合人力、物力、财力聘请相关专业教师承担非遗文化传承责任,并且建立起一支具有较强专业技术能力的师资队伍。艺术设计专业教师要依托于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储备,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以及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的能力发展提供更好的平台。

综上所述,笔者对非遗文化与中职学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活动进行有效融合这一问题进行了简单的描述,并且针对我国中职学校艺术设计专业在发展过程当中与非遗文化的保护和创新工作进行了进一步剖析,针对其中的不足进行了针对性的研究,也给出了个体性较高的相关策略,以期能够有效地推动我国非遗文化保护的创新工作以及与中职学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活动的融合效果,从而更好地推动我国中职学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活动的不断发展与优化。

猜你喜欢

艺术设计教学活动中职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星.云.海》
《花月夜》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