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体育教学中创新性体育游戏教学的研究

2022-12-03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亚太教育 2022年18期
关键词:创新性体育运动趣味性

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高 莹

随着我国体育课堂教学的不断改革,体育课堂的教学形式、内容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从重视学生体育锻炼向注重学生体育运动能力、意识的方向发展。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育特点,使其在服从能力、参与热情上多以个人的主观情绪为主,教师需要采用带有趣味性的课堂教学,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一、创新性体育游戏的教育理念

游戏与体育运动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最初的体育运动都是从各种简单的民间传统游戏中逐渐发展而出的。这些在户外用体力、智力展开竞技并进行社交、娱乐的活动,都可以被视为游戏。小学体育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条件决定了教师若采用一般的体育教学模式,则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一般的体育教学模式虽然能够在课堂中让学生展开充分、有效的身体运动,但仅仅一时的运动并不能满足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需求。我国教育部关于中小学生每天运动时长的规定为每日2个小时,最少不得低于1个小时。体育课堂仅仅45分钟,加上课间操30分钟,学生的每日运动量依然无法满足2个小时的运动标准。同时,体育课一周仅为2—4节,有限的运动时间无法承担起对学生身体健康的责任。因此,小学体育教学需要围绕学生的体育运动意识展开,不仅限于学生的身体活动,也要重视学生体育素养、精神的培养。创新性的体育游戏教学也需要围绕学生的体育运动意识而展开,需要充分利用体育游戏的特点,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通过游戏来引导学生展开运动,并利用游戏的规则、秩序,对学生的社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良好的团队、社交关系建立良好的团队运动意识,用自身和团队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可以持续、长期展开的体育运动习惯,从而达成小学体育教学养成学生终身运动意识的教育目标。

二、创新性体育游戏的特点

(一)趣味性

趣味性是创新性体育游戏最大的特点,将游戏的内容和运动进行充分结合,用更加通俗易懂的形式展开体育运动教学。通过教师的组织,在游戏中贯穿体育运动的精神,利用趣味性给学生带来的感官冲击,使学生能够参与到体育课堂中。例如,单纯的跑步运动使学生缺乏参与动力,而通过往返接力跑的游戏形式,可以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和跑步的积极性。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展开趣味性的创新,如两人三脚的接力跑,增加学生与他人在跑步中的互动和配合,进一步提升游戏的趣味性,使学生乐在其中,从而充分活动身体和大脑,以确保体育课堂的有效展开。

(二)灵活性

体育游戏的种类非常丰富,学生在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运动需求都可以采用针对性的体育游戏进行锻炼。在体育课堂展开时,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本次体育课堂教学的内容,选择对应的游戏以确保教学效果。如球类运动,可以使用对应的篮球、足球创新性体育游戏。通过合理的设计,将球类运动的技巧、规则融入游戏活动中,使学生在游玩的同时,体验、练习球类运动的技巧和规则,从而获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体育运动资源,灵活对体育教学项目、内容进行调整,通过因地制宜的方式展开体育教学,以弥补体育课程对场地、器材、设备的较高要求;同时也能够针对学生的游戏需求加以调整,在实现体育教学的基础上,满足学生的趣味性、合作性等多方面需求。

(三)规则性

“无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具备一定的规则,才能形成较为完善的体育游戏。为了避免参与体育游戏活动的成员出现受伤、过度身体接触等现象,体育游戏会设置非常规范的身体活动标准,从而让体育游戏在合理、安全的范围内展开。比如篮球、足球运动中,对抬手、抬脚以及运动对抗方面的规定,能帮助学生在运动的过程中保护自己和他人,并展开合理、有效的运动。同时,规则还可以增强体育游戏的趣味性和对抗性,使其有明确的运动目标,从而在运动目标的支持下,展开合理、有效的对抗,并帮助游戏能够顺利地展开。例如丢沙包的淘汰制度,通过淘汰来确保游戏的顺利进行,同时也有对应的复生手段,使丢沙包能够在相互帮助、策略思考的过程中,提升游戏的趣味性和对抗性。

(四)团队游戏带来的合作与竞争

体育游戏活动通常有一个明确的游戏完成目标,简单的有谁跳得远、跑得快、跳得高等,复杂的有棒球安打、全垒打、盗垒等积分制度,这一目标可以确保参与者在体育游戏中获得完成目标的成就感。而人类基因中的社会性,使体育游戏中单人完成游戏目标所获得的成就感,远没有在与他人比拼、竞争、合作中获得的成就感高。小学生的社会性处于发展、养成的重要阶段,体育游戏中的团队合作以及与他人的竞争,可以帮助学生正确看待个体和他人之间的差别,并积极参与到团队活动中,通过遵守团队指定的策略,配合其他成员的行动,在战胜对手的过程中,获得集体荣誉感。例如骑马对战的过程中,学生之间的分组合作,可以从“将军”“马”的分配入手,用最利于游戏竞争的策略进行人员分配,并通过与其他的同伴进行合作,获得“战争”的胜利。

三、创新性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育中的价值

(一)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

从小学生认知的发展条件来说,低年级的学生以感性认知为主;中年级的学生在认识世界、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有一定的理性认知;而高年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更加全面,同时对自己有更明确的理解,从而会以理性认知为主。但是,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条件与成人相差很远,因此认知条件中,感性认知依然对其有较大的影响。而体育教学需要大量的身体练习,才能做到对运动技巧的熟悉,在学生主要以感性、情感、兴趣为行动动力的情况下,重复的练习无疑会招致学生的反感。同时,该阶段的学生处于意识、习惯、观念养成的重要阶段,过度打击学生的运动热情,无疑会对学生的体育意识、运动习惯带来不利的影响。同时,创新性游戏在具有趣味性之余,还有丰富的规则、团队、策略等内容,学生不仅需要活动身体,还需要调动头脑,从而对学生的智力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

(二)注重体育运动意识的养成

体育运动意识的养成是中小学阶段体育教学的重要目标。相对于传统体育教学中重视学生身体素质、运动技巧的培养方式,创新性体育游戏更注重学生运动习惯、兴趣的养成和发展。由于每一位学生的身体素质、发育程度具有较大的差别,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够拥有主动参加体育运动的动力。例如江苏某地某小学对学生体育运动参与的调查中,只有43.7%的学生拥有积极参加运动的热情,但是能够长期保持运动习惯的学生仅为22.4%。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使其体育运动热情、意识都有较大的差别。根据教育部对中小学生2小时运动的标准,仅仅通过体育课、课间操、早操等形式很难满足学生成长发育的要求。为此,需要对学生的体育运动意识进行培养,使其能够在日常的生活、娱乐过程中,充分活动身体,从而满足身体健康发育、成长对运动量的需求。而创新性体育游戏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展开,其运动的方法、规则较为简单,同时具有良好的趣味性,使学生在任何地点、时间都可以通过展开体育游戏,在娱乐身心的同时,获得良好的身体锻炼,从而保持良好的运动习惯。同时,规范化的体育游戏教学,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对应的体育运动,如最常见的田径、球技、体操等,从而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以及运动潜力,使学生在游戏中体验运动,并建立深入参与的意识,使学生的运动意识得到多层次的培养。

(三)规则、服从、抗挫折等能力的培养

小学是学生社会性养成的重要场所,而学生的社会性不仅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道德品质、审美、世界观、价值观等,其中更加重要的是规则、服从、抗挫折等具体的能力。从规则意识来讲,人类社会中的自由,是在符合公共标准、利益、需求之内的自由,其本身具有一定的规则、边界。创新性体育游戏的规则性,既是其趣味所在,也是保障游戏正常展开的重要基础。这与社会中的规则意识相同,既是社会存在的根本,也是维护社会正常运行的基础。学生在参与体育游戏时,无时无刻不体会规则带来的乐趣,并在规则的保护下展开健康的运动。同时,从抗挫折、忍耐力的角度来讲,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力所不及、客观规律等原因所带来的困难和问题,但是学生面对困难的态度,对于其能否适应社会、人生具有重要的影响。体育游戏中的对抗、运动会让学生不断挑战自身未知、没有到达的领域。一方面,学生通过单纯的身体行动,来不断完成一个又一个的游戏目标,在此过程中,体会征服未知、困难的感受,从而建立正确的问题观、困难观,并了解只有积极地行动,才能解决相关的问题;另一方面,体育游戏中的规则、策略,使学生在完成游戏目标的过程中,可以灵活利用自身的经验,并将其应用到实践过程中,这种充分利用自身经验的实践方式,是很多文化课程需要通过联想、情境才能实现的。

(四)竞争、合作带来的团体运动意识

人是一种倾向于集体活动的动物,在生活、社交、学习等方面,无时无刻不存在对他人、集体的依赖,在此过程中,存在个人与集体之间的相互影响。个人的体育运动意识养成,同样也会受到其所在的集体环境、氛围的影响。同时,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一个潜在的竞争对手,能够进一步激发人学习、行动的动力,而在合作和参与集体的过程中,达成目标的成就感可以在相互分享的过程中呈倍数增长。而创新性体育游戏主要以集体运动、对抗、竞争的方式展开,对于学生的运动成就感、竞争动力来说,具有较高的适用性。而教师的有效引导,可以让课中的竞争、合作延伸到课外,从而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充分感受、体验运动带来的喜悦和成就,从而对学生体育意识的养成提供可靠的集体保障。

四、小学体育教育中展开创新性体育游戏教学的策略

(一)合理利用游戏导入课堂教学

为了帮助学生能够快速从文化课程学习过渡到体育课程中,教师应当在准备活动阶段合理利用体育游戏导入本次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趣味性游戏的帮助下,快速转换思维,并进行有效的热身,从而减少因思维转换、身体活动不到位而产生的受伤、运动不到位等情况。例如体操运动教学时,教师可以使用“幸福拱门”的体育游戏活动,将学生分成偶数个小组,一组手搭手组成“幸福拱门”,另一组学生钻过拱门后,快速组成新的“幸福拱门”,然后供同学穿过,以此往复。学生在钻过拱门的过程中,需要调节身体高度,并转换拱门动作,然后在循环的过程中,达到良好的热身效果。在此基础上,针对课堂教学的展开,在热身结束后,用新的体育游戏展开课堂体操教学。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满江红”的体操游戏展开体操教学,一方面,使用高处的摄像机记录学生体操方阵的效果;另一方面,通过音乐节奏,让学生分组举起红布条,从而在变化中形成美观的体操方阵。同时,通过视频与学生共同观察方阵变化,从而使学生在自己参与的艺术性方阵中获得成就感,在游戏的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并帮助学生获得运动的成就感。

(二)重视学生的游戏参与

游戏的参与往往是由个人的主观意识决定的。过去的体育课堂往往是教师通过强制的手段,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导致学生缺乏参与的热情,同时也会延伸到课外,最终对学生的运动意识带来不良影响。为此,创新性的体育游戏需要对学生的参与方式进行改善,更多地使用引导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从而为学生在体育游戏中获得乐趣、成就感打下基础。一方面,教师需要重视集体的影响力,采用集体活动,让一部分对运动非常积极的学生,带动多数学生参与到体育游戏中;另一方面,则需要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为学生创造适合他们展现自我的游戏角色,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的体育游戏热情,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体育游戏活动中。例如,在“你投我接”的篮球体育游戏活动中,学生被分为两个小组,一组投球之后,另一组尝试接篮板球。为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教师首先使用积分制,带动喜欢竞争、表现的学生参与到投球、接球的活动中,并在此基础上,对游戏进行创新,用闭眼投球、接球的方式,将小组进一步划分,让成员分别扮演解说人员、蒙眼投球人员、接篮板人员以及防止投球跑飞的场外助手,使学生根据自身的条件和想法,选择自己扮演的角色,从而提高学生在游戏中的参与度。

(三)创新性体育游戏的简要、精致

小学生的年龄、认知特点使其在理解游戏方法、规则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而体育课堂时间非常有限,教师不但需要完成教学任务,还需要让学生充分活动身体。那么创新性体育游戏的内容和方法,就需要简要、精致,突出游戏的特点、教学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用学生能够快速理解的游戏形式、游戏规则,快速展开体育游戏。同时,简要、精致的体育游戏,能够让学生在闲暇之余用以娱乐,对于学生的运动意识和技能的训练具有较强的意义。例如“沙坑跳远”的教学中,教师对三步规则的教学,可以在地上画线,并使用儿歌形式的口诀,展开体育游戏,用直观明了的线条、口诀使学生快速了解沙坑跳远的规则和运动技巧。通过平地上的口诀、运动,使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熟悉跳远内容,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使学生在具有趣味性的内容中完成体育游戏。

(四)以练习、活动为基础,有目的地展开游戏

小升初的过程中,会对学生的体能、运动能力进行考查,其中不少考查内容都会在体育课堂中展开。为了帮助学生掌握运动的技巧,创新性体育游戏的展开也需要有针对性的目的,让学生在带有目的的游戏中锻炼,进而掌握运动知识和技巧,学会正确的运动方法,避免学生因运动带来损伤的同时,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运动水平,充分发挥体育运动对学生身心健康带来的积极影响。例如长跑运动中的呼吸节奏、技巧,以及跑步的节奏调整,对于学生的长跑能力有直接的影响。教师需要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来设计体育游戏活动。比如,“红绿灯”游戏中,红灯需要学生停止跑动,绿灯要学生全力跑动,黄灯则要采用慢节奏的跑动方式。在学生展开游戏的同时,通过口头引导,帮助学生找到不同跑步状态下呼吸、运动的节奏,使学生直接体验掌握运动节奏对身体疲劳度带来的影响,从而使其在长跑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利用体育游戏获得的技巧,提升运动能力并减少运动损伤。

(五)游戏、体育教学的连续性和可持续性

运动意识需要一个长期、持续的养成过程,教师的游戏、体育教学也应当注重连续性与可持续性,从而系统、长期地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运动技巧,并使学生在体育游戏和教师的引导下,保持长期的运动习惯。一方面,教师需要在体育课程计划的基础上,建立针对性的体育游戏教学方针,通过方向统一并由浅入深地提升体育游戏运动的难度、专业度,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深入展开运动,从而建立正确的运动意识和观念,并了解如何在游戏中获得成就感与乐趣;另一方面,教师需要注重体育游戏在课外的有效应用,让学生在课内游玩的同时,能够通过教师的引导,将体育游戏发展到课外娱乐、休闲活动中,从而增加学生的游戏机会,并使学生能够保持游戏的热情,最终逐步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

小学体育课程经历了数次改革,并要求将现阶段的课程重心放在学生体育运动意识的培养上。创新性体育游戏具有较高的趣味性和灵活性,能够有效激活学生的运动热情,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深入、长期的运动,从而系统性地培养学生的运动意识,使学生在运动中获得乐趣、成就感,从而使学生长期保持参与运动的热情。

猜你喜欢

创新性体育运动趣味性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流动几何的创新性
体育运动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论媒介文化的混杂性与创新性
忠实性与创新性——当代莎士比亚演出和改编批评的转向
把握民生新闻趣味性的几点思考
成公绥赋作的模式化与创新性
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