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有温度的活动式初中道法课堂
2022-12-03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第三中学陈松香
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第三中学 陈松香
活动式教学通过主体互动的形式,创建更为高效的课堂,保证学生可以在学习中彰显自身的主体作用,将课堂学习权归还给学生。教师则需要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对学生开展知识类的教学,这样学生在实践的学习过程中自然能感觉到知识带来的充实感,让实践能力以及主体精神得到全方位发展。在实践活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全面且清晰地认识到活动式教学的根本意义,这是十分有效的形式,能够保证道德与法治教学得到多样化的发展,实现学生健全品质能力的提升。同时,在活动式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最为基本的相处法则,例如和谐、谦逊、文明、诚实、相互帮助等优良品质。中学教师在实际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自身发展的实际水平以及心理认知的特点,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开展教学,为学生传输更多的知识。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期间,需要保证教学内容不能过于深奥,应运用简单明了的形式,传递基础的法律文化,使得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形式可以更为专业,让学生在知识学习中感受道德与法治的力量,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遵纪守法。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在教学中缺乏主导性
在现阶段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部分教师缺少健全的教学发展体系,在课堂中依然是教师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实际上因为缺少教学目标的支撑,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教学效果有待加强。特别是课堂教学中,规律性不足,学生因为不能紧抓教师的授课重点而出现走神情况,课程效率低下,学生不能有较为集中的注意力吸收知识;同时由于教学的内容没有太大的吸引力,再加上教师在教学时不加以引导,难以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以理论知识的讲解为主,对于学生来说,这样的课堂教学偏向于说教,难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很容易将自己的想法带进课堂,由此导致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够全面,并且还会导致学生与教师的观念不同。此外,因为课程教学内容的限制,较多的教师存在照本宣科的情况,学生积极性太低,难以满足教学发展的目标。
(三)教学过于形式化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经常是依照班级的形式进行教学,并且教学中存在不符合实际的情况。虽然学校在积极构建道德与法治课程,但是因为课本的教学内容更新匮乏,难以满足实际的教学发展目标。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生硬照搬的情况,只是将重要的知识进行语言文字的转述,运用新闻进行教育,导致教学内容与实际的目标发展不符合,难以实现有效教学。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应坚持的原则
(一)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
在进入初中之后,道德与法治是学生所学习的主要科目之一。为了促进教育质量的全面发展,科学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应当始终坚持科学性与思维性相统一的原则,从而保证编制更加科学合理。总体来说,在设计教学内容的时候,教师应当坚持以学生学习课本内容为主,保证学生巩固自己所学习的知识内容。不仅如此,教学应当注意坚持积极向上的发展导向,在问题研究中融入助人为乐、为人友善以及关爱社会的内容,从而保证教书与育人发展并行,彰显出道德与法治对促进学生成长的作用。
(二)理论与实际相统一
不管是语文、数学还是其他课程,对学习内容的巩固已经超越了一般的文化课程;但对道德和法治这种开放性的课程,无论是在考试还是在学习中都应当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的整合发展。并且教育者在研究的过程中,也应当充分体现出这一原则。课本上所列举出的这一内容从道德与法治的角度来说十分合理,但是在生活中,因为客观因素的影响,需要结合实际进行不同的选择。由此可见,在设计答案期间要避免出现单一化的标准答案,将实际生活作为切入点,实现生活与教学的整合,保证知识回归到生活中,从而更好地提升教学的水平。例如,社会中出现的很多问题都会引发人们的争论,如公交上到底应不应该让座的问题。所以教师在研究的时候应当保证理论与实践整合发展,不仅要分析事情的对错,同时还需要对背后的根源进行分析,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使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提升。
(三)创新与开放原则
在当前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的价值观和以前有了极大的不同,并且思维也十分复杂,再加上外来文化的影响,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了严重的冲击。面对当前的现实问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坚持创新与开放原则,所选择的题目应当紧扣时代的热点,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在坚持不改变课本原则的基础上对内容进行创新。例如我国倡导以节约为荣,消费观念以实用为主,但是因为受到超前消费观念的影响,部分学生逐渐出现了贷款的问题,更加注重享乐。对于这样的现象,教师可以设计思考题,从而引导学生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深入探究。
三、构建有温度的活动式初中道法课堂的措施
活动式教学将教学看作“教”与“学”的动态过程,包括人与人、人与物的互动,不只局限于课堂以及教室之内,还可以扩展到课外。通过多元化的互动提升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对知识产生更深刻的认知。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采用活动式教学极为重要。
(一)丰富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并且所涉及的知识面十分广泛,对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有着明显的帮助,需教师构建适合学生学习的良好环境,实现丰富情境的创建,激发学生兴趣,深化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让学生可以积极参加其中,开阔自身的视野,让思维火花得到碰撞,从而实现全方位的发展。例如,在教学“守护生命”期间,教师需要为学生创建丰富的教学情境进行导入:贾明从小就很喜欢篮球,经常中午不吃饭就玩篮球,但是小李很喜欢学习,经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学习。由此教师可以结合实际内容开展教学,让学生说说自身的看法,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新课程学习中可以深化理解,积极参与到知识内容的学习中,引导学生多多关注健康,促进学生自我防范意识的提升,使其具备基本的自护技能,形成良好的生活以及学习习惯,全面发扬积极向上精神,不断深入发展道德和法治课堂的教学活动。
(二)以生活化教学激发积极性
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将课本中的内容与生活进行整合,让学生积极参与生活化学习。教师还需要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构建全面发展的教育计划,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可以全方位提高,思维得以创新,掌握更多的知识内容。例如,在教学“活出生命的精彩”课程内容期间,为了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教师可以列举出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如在街上看见老人摔倒不扶等,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阐述自身的看法与意见,引导学生利用所学习的知识进行全面解答,保证学生在探究的期间发展自身的知识理解能力,更好地参与知识学习。合理地开展生活化教学,让学生的法治意识得到深化并提高修养,让学生可以全面地认识到人生发展的实际意义,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知识的学习,为学生创建出更有价值的人生发展目标,使学生活出自己的精彩,激发对学习的热爱。
(三)创建合作学习形式,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全面深化学生的思维能力十分关键,教师需要创建小组合作式学习,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进行知识的探究。教师可以为各个小组设置不同的问题,促进学生思维的全面发展,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升,丰富学生的知识,让学生认识到团队合作的实际意义,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如在学习“生活中需要法律”一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罗列出一些真实的犯罪案例,从而保证学生可以清晰地认识到法律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同时让学生借助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进行全面的探究思考,保证学生的法律意识得到完善。之后再带领学生了解法律法规的创建历程,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依法治国的发展历程,积极发展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让其感受到法律的好处,努力成为自觉守法的公民,为和谐社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借助多媒体教学,丰富课堂学习
初中阶段的学生学习压力较大,相比其他的文化课程来说,道德与法治学习的难度较小。因此,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需要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让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这也是发展学生学习能力的动力之一,因此教师需要全面发展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促进道德与法治课堂效率的提升。例如,在教学“网络改善世界”期间,教师需要为学生创建适宜的情境,发展多媒体教学背景下的课程优势,让学生更好地走进课本知识的学习中,促进学生的知识学习欲望得到提升。并且教师要引导学生更好地认知网络的作用和不足,明确掌握网络发展的双面性,激发学生知识学习的欲望,彰显初中道德与法治学习的实际意义,提升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率。
(五)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应用能力提升
初中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课程,在教学当中不应当将知识内容只局限于课堂上,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空间以及机会,让学生感受道德与法治课程对于社会发展的意义。互动教学是极为广阔的一种形式,其倡导课堂的延伸,在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社会之间进行交流,从而增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当采用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通过真实的课外实践来发展学生的知识技能。如在学习“服务社会”这节课时,学习目的是让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得到提升,从而使学生可以积极地奉献社会。因此在教学结束之后,教师就可以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开展真实的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到敬老院进行慰问,让学生去帮助敬老院的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且与他们进行沟通交流,给予老人更多的快乐与陪伴。这样社会性的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社会的认知,从而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
总而言之,在当前德育全面改革的过程中,初中道德和法治的教学目标同样发生了改变。活动式教学方式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形式,在现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由此,教师需要采用更为合理的教学形式,彰显出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最大价值。教师应注重活动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究问题、掌握知识,迎合教学发展的目标,构建有温度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最终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