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统筹城乡发展关键时期农村民生的改善和提升路径
——以山东省济南市为例

2022-12-03程美玉

山西农经 2022年1期
关键词:民生问题济南市农业

□韩 玮,程美玉

(山东建筑大学,山东 济南 250000)

要想做好社会主义步入新时期的各项工作,就要坚持将“三农”工作当作总抓手。习近平总书记在召开第十三届全国人民大会期间参加山东省代表团全体会议,并提出了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20 字总方针,要求山东地区充分发挥好经济建设大省的优势,全力打造城乡发展关键时期的乡村建设齐鲁样板。

习近平总书记为山东省的乡村振兴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是新时期山东省全面发展、建设民生问题的重要动力。因此,济南市在改善农村民生问题时要严格落实新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省开展农村工作的总要求,咬定“走在前列”的坚定目标不动摇,要以更加扎实的经济实力、强大的人才支持、稳健的实际行动打造农村民生建设齐鲁样板,奋力续写济南市乡村全面振兴、民生问题彻底改善的新篇章。

1 济南市乡村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

山东省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之一,具有十分悠久的农耕文明历史,尤以粮、菜、果最为繁盛丰盈。根据大数据的统计结果显示,在2019 年济南市已经基本消除村集体经营收入在5 万元以下的乡村,全市的新型农业主体已经接近2 000 家,并且有近70%的农户开始参与到产业化经营的行列,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产+农户”为特点的发展模式为解决乡村民生问题提供了巨大的支持。

尽管济南市的农村民生建设已经取得了切实的效果,但是民生问题永不止步,要坚持将改善民生问题放在政治工作的首位,只有确保基层人民的民生问题得到保障,做好群众工作,让每一位群众都“有房住、住得好”“有饭吃、吃得好”、完善硬件设施、保障硬件设施齐全才是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大计[1]。

济南市作为当前建设黄河流域中心城市的关键,要想实现“大、强、美、富、通”国际大都市新目标,就必须以特色产业引领乡村产业振兴。济南市现有国家级冷链物流基地两处,并拥有400 多个农村仓储保险设施,生鲜电商带动农村经济发展规模日益增大,农产品综合冷链流通率高达50%,遥遥领先于全国各地。此外,济南市的农村电商发展不容小觑,共有两个国家级电商示范县,计划培育15 个电商示范镇、70 个示范村,其在实际的农产品网络销售过程中也表现不凡,销售总额已突破60 亿元。济南市作为农田建设大市,共拥有7.13 万hm2高标准农田,拥有18.33 万hm2粮食生产功能区,拥有0.67 万hm2重点农产品生产区,综合产能保持在28 亿kg 以上,为全国之首。

济南市着力于形成带动省会乡村产业全面兴旺的龙头集群,并坚持构建“有粮、有菜、有茶、有种、有畜”的新型农村多元化产业结构,这既是当前济南市农村建设的实际现状,也是未来济南市农村建设的总体方向,要坚持总方向不动摇,扎实走好农村建设、改善民生的每一步[2]。

2 济南市农村民生改善过程中面临的主要挑战

2.1 物价过高

济南市作为农业大市,实际的物价问题主要体现在种子、农业生产资料购买的过程中,高昂的物价对大规模的农业生产以及大棚业主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但是对于一些小规模的个体农户来说,将会使其实际收入大打折扣。根据济南市第三次农业普查的数据分析来看,全市农业经营户共有82 万个,其中规模农业经营户仅有3.2 万个,因此物价问题对于个体经营户的发展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2.2 农业机械和设施建设不足

济南市耕地面积为357 600 hm2,实际经营的林地面积112 700 hm2(不含生态林、防护林)。与庞大的农业耕种数据相比,全市的农耕机械并不符合大规模的生产种植要求。

就农业机械数量来说,耕整地的机械仅为2.3 万台,用于收割的大型机械设备严重不足,仅为0.8 万台。与耕种机械相对应的农田水利设施数量也有待完善,全市调查村中水利设施的结果显示,能够正常使用的机电井数量为42 175 眼,排灌站数量为548 个,能够使用的灌溉用水塘和水库数量为836 个,在机械以及设施建设中存在一定的不足。

2.3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仍有待改善

根据《第三次济南市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济南市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有明显的不足之处。就交通运输建设状况来说,在乡镇区域范围内的火车站仅占全部乡镇的4.1%,高速公路出入口占全部乡镇的34.7%,相较于市区而言,农村地区的出行仍然存在一定的不便之处,公共交通建设也没有达到全覆盖,村通公共交通率仅为71.2%。就能源建设状况来说,尽管全市100%的农村都实现了通电,但是天然气覆盖率仅为13.5%,并不是所有农民都可以享受到天然气等能源。

由此可见,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绿色能源覆盖情况都不能满足实际需求,与城市居民有着较大差距,因此要想解决好农村地区的民生问题还需要给予政策以及资金等多方面的支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农村地区的民生问题得到妥善解决[3]。

2.4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落后

农村地区落后于城市地区,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基本公共服务上。就教育服务而言,济南市农村地区的小学、幼儿园仅有8.2%拥有体育场馆,不能满足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并且乡村幼儿园、托管所的数量达不到100%,这就导致很多农村地区的儿童不得不去离家较远的地方上学,进一步增加了上学的成本。

2.5 农民生活条件较差

济南市仅有58.2%的农民居住砖混住房结构的房屋,有6.2%的农民居住砖木住房结构的房屋,还有0.7%的农民居住竹草土坯住房结构的房屋。在饮用水问题上,已有48.7%的农民使用的饮用水是净化自来水,但2.7%的农民使用的饮用水是泉水或者井水。卫生条件是影响济南市乡村地区民生问题的主要因素,例如在济南市现有15%的农民使用卫生旱厕,45%的农民使用普通旱厕,因此农村地区的卫生条件需要得到高度重视。

3 保障以及改善农村民生问题的重要性

民生问题直接反映了民众的生活状况以及生存条件。在当前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时期,解决农村地区的民生问题成为经济建设的关键。从下面3 个主要方面介绍保障以及改善农村民生问题的重要性。

我国一直坚持将解决民生问题看作发展的关键。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到发展建设的关键时期,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动、经济体制也逐步变革、利益格局显著调整、思想观念与时俱进。这种空前绝后的发展在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引发了一定的矛盾和问题。现有的数据调查结果显示,教育、贫富差距、社会服务、公共卫生等问题仍然突出,必然会导致城乡结构、就业结构、人口结构等随之变革,所以当前是统筹规划城乡发展的关键时期,妥善解决民生问题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现代化乡村建设的必然需求。再加之民生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只有稳扎稳打改善民生,才能推进社会和谐发展。

除此之外,民生问题也关乎着当地的经济发展以及经济建设,其是拉动城市内需的关键动力,因此建立良好的民生生态至关重要,要从政策、技术、人才等各个方面提供支持,致力于减少贫困人口的数量,提高低收入人口的实际收入,以改善民生问题来刺激经济,进而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基于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要求,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好“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这就要求推动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大力发展公共事业,改善民生,将发展重心放在解决“短腿”问题上,让农村民生这条“腿”长一点、再长一点,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4]。

4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民生问题有效衔接的具体措施

4.1 保持帮扶贫政策稳定发展

为了进一步推动脱贫攻坚成果与解决农村民生问题的有效衔接,济南市要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具体要求,在确保现行帮扶政策总体稳定的基础上,增加财政收入、拓展扶贫队伍,使得脱贫空间的成果能够保持成效,避免出现返贫、新致贫等严重问题。此外,应该确保“三保障”的扶贫政策稳定发展,在此基础上制订出能够进一步优化调整扶贫政策的具体有效方案,实现对现有扶贫政策的有效改进、科学优化和及时调整。应适当将脱贫攻坚政策延期应用,必要时可以将其看作长期帮扶措施,以逐步推进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完美衔接。

4.2 扶贫产业做大做强

基于济南市农业生产的龙头地位,在改善民生问题时要立足于当地的资源以及产业优势,化优势为强势,使得产业优势能够服务于当地的民生建设,有方向、有目标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民生建设的有效衔接。在这一过程中,要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展扶贫产业,尤其是当地的特色产业应做大做强、再接再厉,打造齐鲁特色产业基地。为了避免出现特色产业返贫问题,就需要有效的产业项目监管机制,要坚持以静态监管为主,动态监管为辅,静态监管联动动态监管,分门别类、有针对性地强化监管机制,确保资产所有权、经营权、收益权、监管权“四权分置”,推动特色产业体制增效、充分发挥特色产业效益。对于一些扶贫产业应深入开展消费帮扶活动,鼓励建立产销对接的网络购物平台,推动线上销售与线下流动的有效对接。在提供就业岗位的基础上,有效带动当地经济的建设以及发展,为改善发展民生问题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思路[5]。

4.3 为农村低收入人口提供常态化帮扶

改善民生问题从根本上来看就是强化对于低收入人口的帮扶行动,所以在改善民生问题的过程中不能忽视这一点,应该坚持推动低收入人口帮扶行动的常态化发展,建立科学有效的动态监管以及风险预警机制,强化对残疾人士、无劳动能力人士、老年人等人群的常态化帮扶,做到应帮尽帮、能帮全帮,不断扩大帮扶人群的范围以及特困人员的救助供养范围,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保障基础以及救助金,以更大力度、更大范围、更加常态化的帮扶行动来有效解决民生问题,让更多弱势人群也能享受到社会发展为其提供的优质生活[6]。

4.4 保障粮肉菜等农产品稳产稳供

“民以食为天”,要想解决民生问题还要确保广大农民群众不愁“菜篮子”“饭碗子”,在满足粮食供应需求的基础上,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保障老百姓饭桌上的粮食蔬菜安全可靠。可以严格落实产粮大县奖励政策,以竞争带动产量、以竞争带动品质,积极参与到国家粮食安全产业链建设。

除此之外,为了保障粮、肉、菜的稳产稳供,政府应为广大农业大户争取大灾保险,加快农业保险由保成本向保收入转变,抓好防灾减灾工作,才能扎扎实实地推动农业生产,提升济南市的物资供应能力,保证物价合理,确保每一位农民“吃得起、吃得好”,有效解决困扰多年的民生问题,使得人民群众的生活幸福感显著提高[7]。

4.5 增强农业技术以及物质装备支撑

当前,科学技术已经走入家家户户,科学技术的到来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要想增产增益就必须以强大的农业技术和物资装备作为支撑。实施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让越来越多的科技成果深入实际,进一步提高经济作物、种植物、畜禽养殖的产业发展,实现全机械化的种植养殖,解放劳动力[8]。

除此之外,济南市要求在2025 年建成“两全两高”农机化示范市,不断推进数字乡村与升级智慧农业试验区建设,为解决民生问题提供物质保障[9]。

5 结束语

要想解决民生问题就要从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等方面入手并采取有效措施,集结政府、企业、个人的全部力量,有目标、有计划、有方向地进行经济建设、体制改革以及帮扶行动。除此之外,应清楚地认识到城乡统筹发展是改善民生问题的始点,是解决民生问题的过程,绝对不是保障民生问题的终点,这就需要统筹规划、重点突击、有效解决。在解决民生问题的道路中,要走内涵提升、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确保农村建设更加美好便捷、绿色生态。

猜你喜欢

民生问题济南市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济南市杂技团 多媒体杂技剧《红色记忆》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济南试水“大部制”改革
浅析医院党建工作中的人本管理
国外医疗保障模式对我国医疗保障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