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产业链金融发展的路径探讨

2022-12-03董晓波

山西农经 2022年1期
关键词:农业产业金融服务产业链

□董晓波

(安徽财经大学中国合作社研究院,安徽 蚌埠 233041)

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的地位极其重要,对国民经济的稳步运行产生直接且关键的影响。中共中央于2002 年2 月作出指示,各地要结合本地现有资源特色构建农业产业,逐步构建出具有地方优势的产业集群。提升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的能力和质量是构建农业全产业链条、建立产业集群的关键。首先,基于全产业链的角度,进一步总结目前农业产业链金融发展进程中存在的不足,找出可提升的要点。其次,对现代农业形成深入认知,以产业集群作为切入点,开展转型升级,使产业集群逐渐成为促进地方农业经济发展的关键,实现金融服务的整体发展。再次,建设具有农村特色的金融服务体系。

现阶段,各金融机构都在努力探索“三农”创新模式,以更好地把握优质客户资源。通过摸索应用现代化网络技术,形成大数据平台,对农业产业链主体提供更有效且精准的服务。因此,在当前我国全力推动农业发展的形势下,实现金融服务的发展与创新,以及地方农业产业集群的整体发展,在农业产业链金融创新发展方面意义重大,能够促进金融机构在农业产业链金融领域的推进落实。

1 农业产业链金融内涵及其核心作用

1.1 农业产业链金融内涵

农业产业链金融的核心前提是农业产业化,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将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作为核心目标之一。农产品相关价值及附加值的提升、规模化发展农业、提高土地资源禀赋的利用效率等,都要建立在农业产业全面化发展的基础上,通过融合农产品市场与资本市场,提升农业主体的资产存量,让所有资源得以最大化整合,最终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利用产业化形式发展农业,通过农业生产源头和市场营销一体化发展,使农业产业链上所有主体实现协同发展,降低农业和资本市场在金融方面的对接难度。

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过程中,农业产业化发展至关重要。农业个体户在我国农业产业中占绝大部分,其在金融服务获取方面存在天然劣势,农业的产业化发展可以促进产业链各环节实现一体化担保与贷款,促进农业产业链金融的形成,并有效提升农业产业链生产及经销主体的履约和融资能力,为金融机构的顺利入驻奠定坚实的基础,确保产业链上所有主体合理经营服务都能得到有效满足。

现阶段,我国农业产业链金融所采取的服务模式为UCD 模式,U(up-stream)对应产业链上游农业生产相关人员及农业原材料供应商,C(core)对应产业链中处于核心位置的企业,D(downstream)对应产业链下游的经销商及消费者。在该模式下,金融机构可以较全面且及时地了解产业链中核心企业与上下游客户之间存在的经济关系,在第一时间了解产业链中任意主体的金融诉求并快速反馈。基于该模式,金融机构和农业产业链主体间的合作关系得以有效优化,促进金融主体更快、更准确地识别农业产业链中的各类系统性风险,提高其规避能力,使其为各主体提供更合理的金融产品[1]。

1.2 农业产业链金融的核心作用

1.2.1 助力“三农”发展

基于国家宏观战略角度,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拥有5 个层面的意义。第一,服务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农业产业龙头企业是其典型代表与主要的目标客户,基于金融服务,可促进资源整合,融合发展所有产业链。第二,促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林业龙头企业与农垦系属于改革受益方与目标客户,基于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将金融资源释放并促进其成为实在的改革红利,从而让农业农村拥有全新的活力。第三,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供销体系、农批市场、种业、化肥、粮食加工与饲料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的目标客户,基于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通过其获得资金升级农业生产设备,完成技术改造与耕地修复等工程,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目标。第四,推动脱贫攻坚行动的开展。70%的省级扶贫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的龙头企业,基于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能够让核心企业的上下游与农户共同获益,推动上下游贫困户的发展。第五,促进县域经济绿色发展。绿色农业、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与特色农产品项目属于重要的目标客户,基于金融服务支持,可推动县域经济向电商等方向转型,推动绿色农业产业发展,共建“青山绿水”和“金山银山”。

1.2.2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一直以来,受农村金融相关资源较少,农业风险较高,中小企业的资金实力不足且部分农户缺乏必要担保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农村金融服务难以获得大量金融机构的支持,中小农村经济主体无法获得商业银行授信政策的支持,金融服务欠缺是阻碍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农业产业化的全产业链金融服务,是基于中型核心龙头企业所关联的大量上下游农户与中小企业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借助产业链真实业务背景与预期应收账款等信用增强条件,让商业银行可以基于核心用户向其上下游客户提供相关金融服务,从而向农业经济主体提供资金支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1.2.3 提升市场竞争力

农业产业链的主要特点是其拥有核心客户、核心客户上下游的客户群体、产业链企业间存在的互相依存关系。基于此,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以其中某一环节为切入点,为产业链上所有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可以拉近产业链和商业银行间的合作关系,实现拓展企业客户与个人客户,并为客户提供综合化服务的全生命周期金融目标,持续培养优质企业与高端农户,优化客户结构,形成稳固的客户基础,促进后期业务持续发展。

2 国外农业产业链金融代表性类型

2.1 政府主导型(以日本农协系统为例)

日本的土地条件和我国极为相似,主要表现为人多地少,从政府角度出发,要想实现农业高水平发展,促进农业产业链不断完善,就要推进以政府为主导,按照法律法规的约束,金融机构通过票据、信用证等方式实现融资,促使农业产业链的高速发展。目前,农协系统是日本在实现农业金融服务方面最常用的机构,一般情况下这一系统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农业链的金融服务:第一种是由政府直接投入资金贷款促进农业发展;第二种是由金融机构自主发展融资渠道,通过担保贷款等形式促进农户的农业生产活动,实现资金的有效运用;第三种是通过政府资金在农业保险中的风险分散行为来缓解政府压力,以此实现农业保险和金融机构的互相融合;第四种是贴息资金支持,政府通过各种财政补贴等形式向合作企业与农户的个人贷款提供支持,提升资金的利用效率;第五种是对无法及时偿还的贷款,金融机构可以向政府提出减免申请,由政府结合具体情况适当给予金融机构补贴;第六种是构建健全的金融法律体系[2]。

2.2 核心企业型(以美国FCS 组织为例)

美国地域广阔,适合发展规模化和机械化的种植活动,尤其适用于农业产业链金融的发展。美国合作性信贷体系对农业金融体系的发展具有主导作用,在监管及专业金融服务、信贷机构所联合组成的美国农场信贷体系中,其对整个农业产业链的发展能形成更系统的运营管理,其所提供的服务更多应用在零售类融资方面的专业金融服务机构,由一家独立农业信贷银行所构成,集中在农业批发类方面。

信贷机构属于监管和服务机构,其主要负责日常的财务管理活动及基本的风险防范工作。在农业产业链发展过程中,合作社主要分为合作制公司、农工商综合体和新一代合作社3 个部分,不同部分需要的融资方式各有差别。订单农业是农业发展的方式,合作制公司在融资过程中以订单作为基础来实现双方对农产品价格和品质的控制,农户负责种植农产品,企业则负责提供相关的生产资料与技术支持,政府给予适当的税收优惠。一般以企业和委托控股两种方式进行投资,采取相同的核心企业授信融资模式。委托控股型一般由不同环节中的公司集体出资,共同持股来形成联合公司,对产业链各环节进行整体把控,以此扩大业务范围。

企业投资型是基于某一较大核心企业向产业链上、下部所有的业务范围实现综合性的发展,新一代合作社阶段主要指的是在经过集约化的农业生产服务后,融资主体以合作社为核心,实现远期交货合约的融资发展,通过农户作为主导确定其在生产和投资方面的双重发展地位,农户要按照自身发展特点并结合农场的生产规模,对应相应的股金参与到整个合作社的生产中,以较为明确的准入和准出规模形成利益和风险共同体。

2.3 核心企业型(以荷兰合作银行为例)

荷兰国土面积较小,其农业整体条件较差,通过持续性创新,当前已形成适合自身的农业发展形势。将合作社作为核心,农户各自完成对应的工作,保持规模化、集约化和独立性同时存在的状态,其农业产业链的融资过程中,90%的资金由荷兰农业合作银行提供。

荷兰农业合作银行成立的最初目的是帮助农业从业者避免高利贷风险,并在此过程中建立充分了解农业市场行情的专业信贷队伍,其管理主要分为两个层级。第一级,合作社银行服务较小规模农户。第二级,中央银行服务较大规模的农场主和企业主,中央银行的资产实际上来源于各个合作银行。通过与不同合作社协同分工来实现金融服务的扩大和发展,由此服务于全部客户,在客户的选择上,要以长期合作为基本目标,按照市场风险产业发展情况以及其对农业产生的影响,由银行派出了解农业产业的专业人员,深入市场走访上下游客户和企业,并做好数据调查和采集工作,确保农户能够在第一时间掌握最新的数据资料。

在产品配置方面,通过综合性金融服务模式实现对客户的综合性服务,由客户经理通过非现场现金流的分析及现场批量调查等服务,确保可以更清晰、明确地掌控现金流客户的收益及经营情况,在实现利益最大化发展目标的同时,有效控制经营风险。

2.4 互联网型(以农场逻各斯为例)

美国公司农场逻各斯主要采用为农户提供农业云服务为基本的业务模式,通过互联网终端保证农户向平台上传农耕数据,由公司对数据进行整体分析并反馈给农户确定养殖及种植发展方向。

美国的智慧农业应用互联网技术实现各基础教育信息的融合发展,确保金融机构能够展现出农场主的融资需求,由金融机构按照具体的交易情况对其提供相应的项目融资支持。这一模式引入我国后,基本上以超级大棚、畜禽养殖示范区及云农场的模式展现,在项目建设和设备引入的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因此要以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项目为主导进行[3]。

3 农业产业链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 农业产业链上下游的金融素养及意识存在不足

农业企业作为农业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治理过程中,金融支持持续于其资产负债管理及业务发展规划的全过程。但目前我国农业产业链整体在金融意识和素养方面存在诸多不足,远低于其他行业。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与龙头核心企业都未能对金融层面予以高度重视,大部分农业企业将贷款与金融同等看待,未能全方位、深层次理解金融服务的内容与作用。由于未设置独立且专业的资产管理部门,农业企业的资产管理层次、资源利用效率都无法得到实质性的提升。

缺失相关金融意识与金融素养,让农业企业在需要进行融资时无法准确识别自身的业务需求,也无法让银行机构准确了解自身的融资需求,进而无法获得最适合自身发展的金融产品与融资规划,导致银行在处理农业产业链等融资相关需求的工作时难度大幅提升,无法确保所提出的金融产品具有较强的个性化和针对性,阻碍了农业产业链的发展。银行在处理农业产业链金融相关需求的过程中发现,农业产业链普遍存在金融素养水平和金融意识低等问题,阻碍了工作的顺利开展。

此外,对农业保险缺乏足够重视是金融意识不足的体现,由于大部分农业企业与个体农户未能及时购买足额的农业保险,导致商业银行所设置的农业相关保险难以与农业产业有效对接,难以在农业经济稳定发展方面起到促进作用。

3.2 系统性风险水平较高

自然灾害是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天然风险,两者之间存在极高的关联性,因此农业产业链的整体发展不可忽视自然风险的相关因素。自然风险已成为农业企业、农业个体户、农产品经销商和向农业产业提供金融服务的各类金融机构最关注和担心的风险因素。当前,我国农业生产模式依然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为主,其对自然风险的抵抗能力远小于规模经济对风险的应对能力,导致我国农业产业链整体风险系数大幅上升。此外,农业机械化与产业化水平相对较低,导致农产品产量受自然风险等因素影响后出现大幅波动。

3.3 信息交流存在不对称

金融机构自身的信贷制度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绝对的标准和专业特点。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在获取金融机构信贷信息,按照现在信息开展相应融资操作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农业产业所获取的金融信息本身存在较长的滞后性,导致农业产业所开展的资产负债相关管理操作难以与企业自身发展相匹配。第二,农业企业的财务报表普遍存在准确性和规范性方面的不足,导致金融机构难以全面且准确地了解农业产业链具体生产运作情况和准确的资产负债数据,所提供的金融产品无法做到针对性和个性化[4]。

4 农业产业链金融发展的路径

4.1 强化农业企业金融意识,提升其金融素养水平

金融机构自身要明确农业产业链相关主体普遍存在的金融素养和意识方面的不足,深入结合当前乡村振兴战略,制订有效提升其金融素养与意识的方案措施。例如,可以通过访谈等形式,深入了解农业产业链各主体情况,明确其在金融管控方面存在的知识盲区,及时提出适当的建议和意见。

此外,在向农业产业链主体提供相关金融服务前,应测试其金融素养水平,全面了解服务企业的融资需求及信息缺口。服务期间,金融机构可以采取阶段性的方式,邀请被服务农业产业链主体参与到专题座谈会中,就农业企业相关问题进行逐一解答,并深入做好与农业产业链主体之间的信息交换工作。

4.2 建立多维度金融服务体系

首先,金融机构应完善UCD(User Centered Design)金融服务模式,其主要基于宏观产业结构角度,向农业产业链提供相关金融服务。基于农业产业链的核心企业,构建确保农业产业链上下游的金融需求,得到有效的信贷机制,从全过程为UCD 设计的农业产业提供最合理的资源支持,根据所服务企业的具体资产情况及业务融资需求,为其设置适合、具有针对性的金融方案。

其次,金融机构需要构建“市场内商户+银行+市场运营管理方”三者相结合并面向农业市场的金融服务架构体系,在此体系中,金融机构的关注点集中在农业产业链主体金融需求方面,让微观层面的市场经营能够有效推动农业产业链稳步发展,从多维度建立相关金融服务体系,促进农业产业链金融发展。

4.3 寻找农业产业链相关风险管控措施

风险波动性是农业产业链天生存在的缺点,对农业产业链所表现出的这一风险劣势,金融机构在向农业产业链主体提供金融服务前,应充分了解可能出现的各类风险,采取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例如按照不同农产品种植对应的自然风险和气候风险,合理设计与之对应的农业保险产品,促进农业产业链和农业保险之间的对接,把各类风险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程度控制到最低,确保农业产业链能够保持在稳定的状态下。

此外,机构还要结合农业产业链主体当前的经营情况,主动向产业链上下游主体提供必要的风险咨询和金融咨询支持服务,从整体上提升农业产业链各主体对相关风险的管控能力,从而达到促进农业产业链金融发展的目的[5]。

5 结束语

农业作为我国现代化发展的短板,想要实现全民共同富裕,就必须及时弥补短板,提升农业附加值,促进农业产业链稳步、健康发展。要充分认识到当前农业产业链金融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坚决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合理采取有效措施,寻找正确的农业产业链金融发展路径,促进农业现代化健康、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农业产业金融服务产业链
“三农”和普惠金融服务再上新台阶
让金融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露地蔬菜创新团队启动会成功召开
协力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打造藜麦全产业链稼祺从“芯”开始
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岗位专家
——张润清
合富辉煌:股东应占溢利大幅增长48% 金融服务板块积极拓展
不忘初心 打造农业全产业链大格局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农业产业基金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