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对智力障碍学生感知训练有效途径研究
2022-12-03昂扬
昂扬
(芜湖市培智学校 安徽 芜湖 241000)
1、通过体育运动进行感知训练,对智力障碍学生身心补偿和发展的作用
感知是对知识、事物初步的认识,是通过视觉、听觉、触觉感受、了解知识开始,是学习知识,掌握技术、技能的基础。从心理学角度看,人对客观事物的感知,受着许多主观与客观条件的影响。发现条件与感知效果两者联系与规律,对人类实践活动有着重大意义,这对特殊培智学校教学工作也有着重要意义。特别在培智学校对智力障碍学生的体育教学中,正确地运用感知规律,能有效地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效果。哈佛医学院教授瑞迪经过多年的跟踪调查,通过深入的研究发现:运动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能够健脑。在他著作的《运动改造大脑》详细阐述了大脑与运动的关系。目前研究证实,运动能促进分泌大脑内的多巴胺,改善情绪和幸福感,多巴胺还可以启动注意力系统,使人们在成功后有满足感,在生活中有掌控感。而培智学校利用体育运动对智力障碍学生进行感知训练,也是利用运动促进大脑发育,提升智力障碍学生感知能力。
智力障碍儿童常常因为大脑受到损伤或发育不全,导致他们的身体机能的下降,由此产生认知活动障碍或持久障碍。感知觉是整个心理活动的一部分。智力障碍儿童感知觉与正常儿童相比较发展缓慢。而运动可以改造大脑,促进康复,改善或缓解症状。因此,可以通过感知觉活动和肌肉活动的频率增加而刺激大脑功能的发展和补偿,使他们的感知能力和活动能力得到补偿和发展,逐步改善他们的身心缺陷,促进学生心智发展。因此,培智学校依据上述原理,经常利用运动的康复作用,结合体育课特点,合理选择教学内容与方法,充分进行感知活动训练来补偿大脑发育中的缺陷,提高智力障碍学生的感知觉的能力,促进智力障碍学生的思维和智力的发展。
体育运动多为自身身体练习的过程,如,走、跑、跳等,为了走得更好、跑得更快、跳得更高本身就是感知训练,体育运动是更高层次的感知训练。从儿童发育角度看,儿童的大脑发育正是伴随着逐步学会爬、走、跑、跳的过程,逐步发育的。儿童智力也是在爬、走、跑等感知能力发展基础上,不断健全与发展的。智力障碍儿童正因为感知能力弱或不足导致智力低下,而合理利用体育运动进行感知训练,是发展智力障碍儿童感知能力的有效方法与途径,通过运动提升感知能力促进他们大脑发育和补偿。
2、感知训练基本原则
从感知的原理看,通过视觉、听觉、触觉感受事物和知识初步概况,是初步的认识,也是理解知识,掌握技术、技能的基础。感知训练及感觉器官训练,训练过程是有规律认识活动,认知的深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灵敏度、注意广度、协调性和分辨能力等。体育运动的康复功能和锻炼功能,是感知训练很好载体和有效手段。
从人们认知原理,掌握技术、技能基本规律出发,感知训练必须坚持全面发展和补偿原则,系统渐进原则,因人而异的针对强化原则,由于是对事物的初步感知、了解,还需考虑趣味性原则。
对于智力障碍学生来说,他们正因为感觉器官发育不全或障碍,所以坚持长期性、系统性尤为重要。由于他们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差和与人之间交流困难,感知训练的趣味性、游戏性是吸引他们长期、系统训练的基础。智力障碍学生的共性类似,但产生智力障碍的原因,和感觉器官的发育有差异,针对不同情况,制订个性化感知训练方案,是提高感知训练的有效性重要环节。
感知训练的基本原则与体育锻炼原则有很多相似之处和共同之处,也是体育运动进行感知训练的基础,是感知训练有效性的保障。但利用体育运动开展感知训练必须依据感知训练原则来合理选择练习内容和方式,感知原则也是制订计划与方案的依据。
3、遵循感知训练原则利用体育对智力障碍学生感知训练有效途径
3.1、体育课堂教学是对实力障碍学生实施感知活动训练的有效途径
(1)体育课堂教学有效开展感知训练内容选择依据。
通过体育课堂教学对智力障碍学生实施感知活动训练,如何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呢?体育课堂教学内容选择的依据是智力障碍学生身体和大脑发育普遍需求,也是感觉器官发育和功能锻炼提升的普遍规律。例如人们感觉器官对身体内外的刺激而产生相应的反映,且对刺激物特征进行识别和认识—感觉和知觉。如,眼睛看到光亮、色彩。耳朵听见声音、音乐等,皮肤接触冷热物品等,都是感觉器官受刺激后产生一系列神经系统活动分析的结果。感知活动训练就是立足运动对大脑皮层机能或高级心理机能的刺激,在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发展的原理。智力障碍学生感知训练是依据智力障碍儿童的大脑皮层损伤及其功能缺损特殊情况下,利用体育教学中的感知训练,加强、丰富感知信息和活动频率,而促进大脑皮层机能修复,促进智力障碍学生身心补偿和发展。依据以上原则选择的体育课堂教学内容和制订的教学计划,具有普遍性,要求对智力障碍班级所有学生有促进和提高作用。
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还需考虑个性差异,在教学中分层分类因材施教,提高感知训练的有效性。培智学校学生的差异较大,智力障碍产生的原因和智力障碍的程度也不相同,虽然智力障碍是因为大脑皮层的生理或功能受到缺损导致的。虽然大脑皮层的生理和功能受损,目前为止尚无法直接的医治和修复,但是现代医学科学研究已经证明,在丰富的外界感知觉刺激作用和肌肉活动中的反馈活动刺激可有效促进大脑神经活动和大脑功能的恢复。因此,要依据智力障碍学生的智力障碍情况及其产生原因,结合体育运动项目康复作用。选定方案他们是独立的个体,有各自的特点,接收能力与水平也不尽相同,依据他们自身的特点和接收能力,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制订感知训练计划,有步骤地增加智力障碍学生的感知刺激和肌肉活动,将有助于他们的受到严重损伤大脑康复,提高感知训练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2)持续有效进行感知训练需要科学合理制订体育课堂教学计划。
制订感知活动计划需考虑班级共性特点。培智学校班级学生数量虽然不多,但分班也是按照年龄、能力等因素综合考虑的基础上分班的,虽然班级个体之间差异较大,但共同特征也十分突出,在制订教学计划时,需仔细分析各个班级的情况。如班级学生感觉器官或机能缺损情况,思维反应、运动认知和反应等;班级学生日常活动的特点:笨拙、协调性、准确性、稳定性、力量大小等;学生大脑的疲劳情况,分析综合能力,记忆力情况。教师在仔细分析和研究然后有针对不同年级,各班特点,制订合理感知训练计划。
制订感知活动计划需考虑学生年龄因素。年龄较小的低年级学生,受生理发育影响,大脑发育本生未完善,智力和运动能力相对水平低,中年级学生相比而言智力和运动能力好于低年级,但仍表现为思维发展较缓慢特点,随着年龄增长,高年级学智力和运动能力均有提高,且生动作精确度明显提升。依据以上特点,低年级体育课应安排走步、跑步、跳跃、模仿小动物的走步等身体活动练习为主,加强运动器官对感知觉的刺激,发展以大肌肉群活动为主的运动能力。中年级体育课安排立定跳远、投掷等简单的技巧为主、通过发展小肌肉群的运动能力,实施感知训练促进学生思维的缺陷。高年级同学安排篮球、足球、乒乓球等以发展方向、幅度、节奏等较复杂集体配合的运动能力为主,通过运动刺激和团队配合中的交流沟通,以“人体的肌肉活动+语言交流”对大脑产生一定的刺激,促进高年级学生的感知觉发展。
3.2、利用课余训练是加强智力障碍学生个性感知训练有效途径
课余训练不仅时间可以灵活把握,而且内容也具有灵活性,不像体育课堂教学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和组织教学规范要求。课余训练可以是课间,也可以是中午或晚上放学后,只要不是危险项目且难度不大的项目,可以由学生自己进行。有难度和危险的项目可以在教师监督和指导下练习,且时间根据需要可长可短。感知器官机能训练,感知肌肉活动机能训练,可以增强智力障碍学生的感受能力和活动能力级身心协调动作。通过课余时间大量感知活动练习,有针对性增加感知肌肉活动,提高对大脑的刺激频率,能修复和补偿大脑机能。通过在感知训练中大脑本身的分析、综合、调节活动的锻炼,也可促进大脑机能的修复和补偿。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不易搬运或使用的器材设备,可以在课余时间合理使用感知觉统合训练设备及其他器材,进行感知训练。制订完整系统的课余器材感知训练内容和计划对智力障碍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可以有效补偿智力障碍学生感知觉的缺陷。常见的器材有平衡木、攀爬器、蹦床、跳板、绳缆等,还有很多感知觉训练设备。学校可以制订详实的体育训练计划,充分利用这些设备,对智力障碍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训练,低年级智力障碍学生也可通过感知觉统合设备进行训练。根据每个智力障碍学生感知觉的缺陷对学生进行训练。如,有些同学不会跳越,原因是不会屈膝,针对性感知训练了,可充分利用跳床等辅助器械,让学生在器械上模仿老师的动作,通过跳床的弹力反作用让学生体验,利用跳的信息刺激感知觉的器官,从而刺激大脑皮层,让他初步感觉到跳力量,训练他们对跳的感觉。这些同学经过长期系统的训练,慢慢学会屈膝,慢慢学会简单跳跃动作,最后掌握跳跃技术。为了增强低年级同学的平衡感增强,提高平衡感知能力,可利用走平衡木和坐独角椅进行感知训练。合理利用训练器材针对性感知训练,能有效矫正学生的感知觉的缺陷,通过实践发现可以减轻学生多动和手的无意识的颤抖症状,能促进他们集中注意力等。通过体育器材对学生进行综合感知觉训练,利用设备频繁的触摸和丰富的刺激,促进补偿智力障碍学生的身体缺陷,感知觉器官发展。
3.3、比赛、游戏等感知训是提升智力障碍学生感知训练兴趣和效果有效途径
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观点:游戏作用不仅可以锻炼身体、增强智力,而且游戏中包含着很多做人的道理,最主要作用还是培养人格。“童子乐嬉游”,是因为小孩能在游戏中表现自我、认识社会和生活,在游戏中体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智力障碍学生在生活中缺少同年龄人玩伴,与人交流交往少,而游戏不仅可以促进他们相互交流了解,也可以通过游戏设计帮助他们体验人际关系,认识社会。依据智力障碍学生心智未成熟特点,科学化、游戏化开展训练活动是智力障碍学生获得各方面的知识重要途径,对于智力障碍学生来说,游戏、比赛、奖励方式团队交流合作,不仅可以实现感知训练,还促进他们神经系统和肢体的发展,从而促进认识能力和技能的逐步恢复和持续发展,有效地补偿学生感知觉和身体的缺陷。
为了更好地实施感知训练,促进学生感知觉和身体的缺陷的补偿,尽可能多组织一些游戏等活动,如低年级在玩换物跑时,通过几种颜色的皮球进行游戏,在游戏中学生首先认识球的颜色,用鲜艳的色彩来刺激学生的视觉。其次要求学生在游戏、玩耍的过程中,记住手中皮球的颜色,以此来训练智力障碍学生的视觉分辨及视觉范围,培养智力障碍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高年级同学可以利用有一定难度的贴人等游戏,训练智力障碍学生奔跑能力及身体协调发展的能力。这类综合性游戏不仅可以培养智力障碍学生视觉搜寻追踪能力,而且促进智力障碍学生训练眼睛追寻移动着人和物的能力,促进智力障碍学生的记忆力提升。
比赛不仅可以增强运动的趣味性,而且可以使学生在在竞赛中感受成功喜悦。通过比赛使智力障碍学生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进步,通过比赛体验成功提升他们学习的自信心。比赛也是他们认识竞争和体验竞争有效方法与手段。各种内容和多种形式比赛有机融合,一方面加强感知活动训练,另一方面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如做立握撑比赛,利用学习立握撑技术动作,训练智力障碍学生感知的身体起落,同时也是身体大肌肉群训练活动。在智力障碍学生掌握一定运动技能时,组织学生单人比赛、小组比赛、团体比赛等,一方面以赛促学、以学促赛,在学、赛中加强智力障碍学生感知能力训练,提升完成的信心,巩固学生所学习的知识。
巧用表扬激励智力障碍学生认真学习、练习。当智力障碍学生的行为得到表扬,积极性就会更高,会继续努力去做,一个同学努力又能给其他智力障碍学生以学习范例,不仅课堂气氛热烈,而且教学效果好。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寻找契机,多表扬鼓励智力障碍学生,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能更好地达到体育课的教学目标,补偿他们身体及感知的缺欠。如七年级的一名同学,身体较胖,不爱运动,上体育课时以各种理由减少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有一次体育课上滚球进门,她滚球的姿势很标准,成功率很高。当时我在同学面前表扬了她。过几天,家长向老师反映该生回家跟院里的小朋友练习滚球,能主动和小朋友游戏。现在该生能很好地参加体育锻炼。
3.4、治疗、康复视角下合理利用体育器材,实施有效感知训练重要途径
在利用体育器材进行感统训练之前,治疗、康复视角下了解、分析体育器材活动的肌肉部位,锻炼的那些技能,清楚后有的放矢实施感知训练。首先了解分析学校现有的体育器材的康复作用。如,滑梯,可以发展学生的整体统合运作功能。因为学生在玩滑梯时,快速移动产生的重力感知,紧张感,为了玩好滑梯,大脑、间脑、小脑间必须准确统合作用,有助于发展学生整体统合运作功能。虽然每所学校的体育器材种类是有限的,但每种器材玩法可以多种多样的,而每种不同的玩法,锻炼的意义与价值也不一样,鼓励一物多玩,从而达到不同的训练目标。在感知训练中,对学生不需要器材多么丰富,器材种类的多么齐全,只要多思考多琢磨,一件简单的体育器材,也会取得很好的效果。普通的体育器材,与游戏和情景模拟相结合,这些体育器材的康复功能就得到充分利用。康复器材不能依靠购买成品,而要注重康复器材的挖掘和器材康复功能的研究。对智力障碍学生进行感觉统合训练时,将器材与游戏情节、一定的角色扮演有机结合,器材康复作用就能得以充分发挥。
治疗、康复视角下合理利用体育器材对智力障碍学生实施感觉统合训练,首先要活动的适量性、动静交替,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从易到难,根据学情逐步进行,这样学生学习时能不断巩固、提高,树立自信心,达成训练的目的。当然训练中还要注重科学化与表扬、激励相结合,使智力障碍学生的体验成功。
4、体育是智力障碍学生感知训练重要载体
智力障碍儿童因为大脑受到损伤,导致他们的身体机能的下降,产生认知活动障碍,或持久障碍,尤其是他们感知觉发展缓慢或不足。他们因为感觉不足无法感受生活美好。当前生理和医学科学水平对人的大脑的微观结构和功能潜力的了解还十分有限,对于智力障碍儿童的大脑残疾,还不能直接进行补偿和修补,只能通过间接的刺激来促使大脑功能的“自我”修复和“自我”补偿。体育运动可以改造大脑,促进康复,改善或缓解症状。智力障碍儿童合理科学的体育感知训练,通过感知觉活动和肌肉活动的频率增加,刺激大脑功能的发展和补偿,促进感知能力和活动能力得到补偿和发展,逐步改善他们的身心缺陷,促进学生心智发展。
智力障碍儿童通过体育教学、业余训练、竞赛、游戏、康复体育器材长期合理开展感有效知训练,促进大脑机能得到发展,提高智力障碍学生的感知觉能力,使他们在竞赛、游戏等活动中参与、体验、感受团队交流,激发美好愿望,积极努力快乐生活。通过体育长期系统的有效感知训练,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激发学生感知美好未来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