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甚而至于”的语法化和主观化*

2022-12-02李蓉蓉

汉字汉语研究 2022年3期
关键词:句首连词语料

李蓉蓉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提 要 现代汉语中,“甚至”“甚而”“甚而至于”是一组近义词。词典中经常用“甚至”释义“甚而”“甚而至于”。本文发现:“甚而至于”的强化程度较深,与“甚至”“甚而”区别明显。文章从“甚而至于”的语法化和主观化角度入手,对其来源和演变进行探讨,为“甚而至于”“甚至”“甚而”的共时区别寻求历时的解释和证明。

1.引言

迄今为止,收录“甚而至于”的词典只有《汉语大词典》、张斌《现代汉语虚词词典》、侯学超《现代汉语虚词词典》、《现代汉语八百词》四本,对其进行单独释义的仅有《汉语大词典》:“用以提出突出的事例,表示更进一层达到某种程度。”同时,对“甚至”的解释为:“提出突出的事例,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卷1 第573 页)张斌《现代汉语虚词词典》认为:“‘甚而(甚而至于)’是连词,二者的意义和用法与‘甚至’相同,但书面语色彩较浓。‘甚至(甚至于)’是连词。”(第485、486 页)侯学超《现代汉语虚词词典》对“甚而至于”单独列项,标为副词、连词两个词性,但释义的时候都是跟“甚至”相同(第504、505 页)。《现代汉语八百词》:“‘甚而至于’同‘甚至’。‘甚至’有副词和连词两个词性。”(第486 页)考察实际语料,我们赞同《汉语大词典》的解释,“甚而至于”和“甚至”并不完全相同,区别比较明显。

综观学界现有的研究成果,仅有刘红妮(2009)研究“甚而”词汇化时提到了“甚而至于”,认为“甚而至于”可能是在“甚而”成词的基础上产生的;“甚而至于”更具强调色彩,语义较重;四字格式的“甚而至于”比“甚而”更加书面化、文言化。此外,刘红妮(2009:202、203)认为“甚而”从连词演变为副词,“甚而至于”是“甚而”和“至于”或“甚至”的叠加和整合形成的。田明敏(2014)研究“甚至”类词语时,提到了“甚而至于”与“甚而”“甚至于”“甚至”,但是认为差别很小,只研究了后者。这也是目前常见的认识,认为二者基本等同。研究“甚至”的成果较多,“甚至”的词汇化研究以刘红妮(2012)为代表,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认为现代汉语中用作副词和连词的“甚至”是从连词演变为副词的,“甚至”具有多种句法语义演变路径。“甚至”的共时分析以袁毓林(2008)为代表,认为“甚至”作为焦点算子,引进量级标尺的极端项,极端项的出现出人意料,具备反预期功能;代晶(2009)分析了“甚至”的篇章功能,认为“甚至”的篇章功能更多是以副词的身份体现基本的篇章连接功能,“甚至”的连接功能依赖于有递进语义关系基础的语境。

实际的语料中,“甚而至于”与“甚至”相比,前者强调递进达到的结果,后者仅表示递进关系。本文重点讨论现代汉语中“甚而至于”的语法化和主观化,对“甚而至于”和“甚至”“甚而”的差别进行辨析。

本文的语料主要来自北京大学语料库(CCL)、北京语言大学语料库(BCC)、汉籍全文检索系统(四)、人民网等当代网络检索报刊。所有语料均标明出处,较长的略有删节。

2.分布方式与分类描写

本节主要描写“甚而至于”在现当代语料中的分布和用法,包括单用、句首、句中三种情况。单用的独立性最强,主观性和衔接功能最突出;位于句首的主要是衔接功能;句中的主要表示递进关系。

2.1 单用

据考察,“甚而至于”单用时,一般都有句法上的停顿,用“,”隔开。单用的时候其又分为用在小句之间和句子之间①单用衔接句子的“甚而至于”,会有出现在句首的形式,这与后面分析位于句首的情况不冲突,二者分析角度不同。两种情况。例如:

(1)一时间,“北京共识”将取代“华盛顿共识”的呼声,不绝于耳 ;甚而至于,由中美两强共管共治世界的“G -2 ”模式,也被战略学者们煞有介事地提了出来。朦朦胧胧看起来,中国赶超美国似乎指日可待,而中国引领世界也几成必然。(吴旭《专家:中国梦也是中国为世界打造的梦》,人民网2013 年06 月27 日)

(2)有人说,上市场买东西,心里总是嘀咕:这玩意别是假的吧?货色假,首先是做假的那些人“假”。那洋溢在脸上的笑意是假的,那满口的保证是假的,甚而至于,对某些人来说,除了那张人皮,其他都是假的。(《人民日报》1985 年08 月13 日)

(3)总之,是怎么好听怎么来,怎么值钱怎么来,不为名就为利。在这个圈子里,哪来的标准可言?甚而至于,哪来的廉耻可言?什么“拍卖记录”“市场行情表”,其中有多少是靠谱、可信的?(陈孝信《当今“大师”称号十有八九不可信》,《中国文化报》2013 年08 月12 日)

上述“甚而至于”都是单用,用来衔接小句(画波浪线的部分)。例(1)的“甚而至于”位于分句句首,后面的句子与前面的分句相比具有递进关系。例(2)的“甚而至于”前面有两个小句,其后的小句被分成了三个片段,整体而言还是衔接递进分句。例(3)的“甚而至于”衔接的是两个疑问小句。

(4)但大学生摆摊卖诗也隐含着某些危险。如果被诗歌的价格所诱惑,让蝇头小利超越了高尚的诗性,那自然就本末倒置了。甚而至于,如果大学生把摆摊卖诗本身作为一场内涵苍白、浮光掠影的秀,那就完全压抑乃至消解了诗意。因为在这样的秀场中,嬉闹与喧嚣唱主角,玩世不恭与自暴自弃构成了对诗歌致命的嘲弄。(《大学生卖诗别沦为作秀》,《新华日报》2015 年03 月26 日)

(5)但是,为什么一些党员干部走着走着就迷了路呢?及至接受党纪国法严厉裁处之时,有的才猛然记起自己的“放牛娃”出身,有的才痛哭流涕追悔无法照料家中年事已高的母亲。甚而至于,有的可怜兮兮地恳请保留自己的党籍。(伍正华《人民论坛:常走走群众走的路》,2013 年09 月30 日)

(6)做导演的如果把导演计划掌握得准确一些,是否就可以少耗费一些时间呢?甚而至于,如果今天再产生一些能够流动演出而质量并不低的,如演剧队那样的轻骑队,是不是接触观众的机会就会更多,群众欣赏艺术作品的广度也就会更大一些呢 ?(《人民日报》,1957 年02 月13 日)

上述“甚而至于”也是单用,位于句子之间,前后衔接的是两个句子。例(4)的“甚而至于”衔接的是两个“如果”引导的句子。例(5)的“甚而至于”衔接的是三个“有的……”句的最后一句。例(6)的“甚而至于”衔接两个疑问复句。总之,“甚而至于”的衔接功能突出。

2.2 句首

语料中,“甚而至于”经常位于句首,后面直接引出句子。句首的“甚而至于”也都具有衔接功能。例如:

(7)一些影片缺乏对喜剧特性的理论研究,对喜剧规律化的结构模式无从把握,将过多自以为是、似是而非……结果造成喜剧电影数量不多,喜剧人才匮乏,喜剧质量平平。甚而至于某些“喜剧”拍成了低俗无聊的闹剧,某些“喜剧”拍成了平淡乏味的苦剧,某些“喜剧”拍成了耍贫嘴、逗闷子,糟蹋自己、埋汰别人的痞剧。(《人民日报》1997 年04 月04 日)

(8)但近两年就有一些学者批评黄宾虹先生,拿他重笔墨不重境界说事儿。甚而至于认为所有学黄宾虹先生的人都陷入了黄宾虹先生的误区,即没有一个过了境界这一关。且不论这些批评的对错,但有一点是清楚的,境界的确是衡量画家分量的砝码。(顾森《待重把山河描画:谈赵振川的写意山水》,人民网2013 年01 月16 日)

上述“甚而至于”位于句首,与其后引出的句子没有形式上的间隔停顿,独立性弱于单用的例子,但都具有衔接功能。例(7)的“甚而至于”衔接两个句子,后者比前者表示的程度更深。例(8)“甚而至于”引出的句子主语承前省略,补出来位于“甚而至于”前后都可。

(9)云呀,山呀……凡伴着我的都是熟人哩。非但不用我张罗,并且不用我说话,甚而至于不用我去想。其滋味有如开笼的飞鸟,脱网的游鱼,仰知天地的广大,俯觉吾身之自在。(俞平伯《月下老人祠下》)

(10)相反,有些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同志说得多,做得少,或者只说不做,甚至说一套做一套,尽管也是苦口婆心,说得头头是道,可是没人愿听,甚而至于“台上他说,台下说他”。(《人民日报》1988 年04 月24 日)

上述“甚而至于”都位于分句句首,后面引出的分句是需要突出的内容。例(9)的“甚而至于”其后衔接“不用我去想”分句,前面的分句有关联词“非但”“并且”,这里的“甚而至于”的衔接性较强。例(10)的“甚而至于”其后衔接小句(“台上他说,台下说他”)。

2.3 句中

根据语料考察,“甚而至于”位于句子中间的例子较少。句中的“甚而至于”多连接并列短语或者单独做状语。例如:

(11)如果中国人自己嫌贫,甚而至于悲观、失望、涣散、全无斗志,那才是没出息的,没希望的。(《人民日报》1990 年02 月24 日)

(12)现在的国难,好比人家砍去了我们一支臂膀、一条腿,甚而至于要砍我们的头,我们知道这是我们的痛苦。(肖伊绯《北平新闻专科学校的开学典礼》,《北京日报》2019 年04 月25 日)

(13)党员,像他这样的人能当上党员吗?他的眼光盯着那些红艳艳的贺匾贺幛,讨厌这些东西,恨不能把它们都摘下来,扯个稀烂,仿佛这样可以泄一泄郁积在胸中的闷气。他甚而至于想把面前看到的一切东西砸个粉碎。(周而复《上海的早晨》)

前两句的“甚而至于”是并列成分的连接词,衔接功能突出,由于衔接的并列成分较长,“甚而至于”的前面有“,”隔开。例(13)的“甚而至于”在句中单独做状语,是典型的副词用法。

3.表达功用与比较辨析

本节主要讨论“甚而至于”的表达功用。“甚而至于”的表达功用通过与“甚至、甚而”对比得出,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3.1 强调达到某种程度或结果

翻阅现有的工具书并结合语料分析,“甚至”“甚而”都强调情况更进一步,也就是重在递进。“甚而至于”不仅强调情况更进一步,而且重点突出达到的某种程度或结果。请比较:

(14)瓷器作为一种日用品,特别是作为饮食器皿,在欧亚非美四大洲传播,美化了他们的生活,使他们的日常饮食、宫廷宴会具有了一种文明风范,甚至改变了一些民族和国家人民的生活方式。在东南亚、西亚,是中国瓷器结束了他们用植物叶子作饮食用具的时代,丰富和提升了他们的饮食文化。(蔡子谔《中国瓷器对世界的影响及广义读解》,《中国艺术报》2014 年06 月13 日)

(15)在那样的历史时期和国度里,中国瓷器的广泛充当货币的职能完全可以与贵重金属相埒,甚而至于,在特殊的情况下超越了货币乃至贵金属诸如金、银的昂贵价值,约定俗成地成为具有特殊意义的人的生命的偿还物,从而使械斗的双方化干戈为玉帛。(同上)

上述例句出自同一篇文章,都是描述中国瓷器对世界的影响。例(14)的“甚至”表达递进关系,从“美化了他们的生活”到“改变了……生活方式”,就是单纯的递进关系。例(15)的“甚而至于”单用,前后衔接的成分之间,不仅具有递进关系,后者更加凸显强调达到的良好效果,“中国瓷器”变成了“具有特殊意义的人的生命的偿还物,从而使械斗的双方化干戈为玉帛”。简言之,如果例(15)的“甚而至于”换成“甚至”,衔接到“乃至贵金属诸如金、银的昂贵价值”即可,后面的成分不需出现。

(16)这个不算啥,许多人修房建屋、老人小孩过生日、生小孩和生病住院,甚至新买了车子或大的家具、家电等,都会请客吃饭。人家请了,你去了不随礼、不凑份子行吗?弄得大家都疲于应付“随礼”、“还礼”,有的还借钱、贷款去随礼,甚而至于两口子假离婚然后复婚请客“收礼”,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呀,人们因为“礼金”、“份子”产生的压力可想而知。(吴堡长《婚丧喜庆“份子”限额 全民“减负”》,人民网-观点频道2014 年07 月24 日)

例(16)的“甚至”“甚而至于”出现在同一段话语中。“甚至”衔接的前项是“修建房屋、老人小孩过生日、生小孩和生病住院”,后项是“新买了车子或大的家具、家电等”,前后两者存在递进关系。“甚而至于”衔接的前项是“借钱、贷款去随礼”,后项是“两口子假离婚然后复婚请客‘收礼’”,后项凸显不可思议的程度更深。“甚至”“甚而至于”衔接的两项都具有递进关系,二者出现在同一语段时,“甚至”总是先出现,“甚而至于”总是衔接递进程度更深的成分。

从衔接成分的量级来看,“甚而至于”衔接成分的量级最深,“甚至、甚而”衔接成分的量级相对较浅。语料中,“甚至”和“甚而至于”同现①这里讲的同现是在同一个句子或者相邻的两个句子中出现。时,“甚而至于”总是靠后出现。如果“甚而至于”靠前出现,后面还需要出现时,只能是“甚而至于”。例如:

(17)哲学家和有书癖的人通常有一种倾向,就是他们的生活是被字所支配,甚至忘记字的主要的功用是和事实总有一种关系,而一般地说来,事实是不属于语言的。有些近代哲学家甚而至于说,字永远不应该和事碰面,而是应该住在一个纯净的、自主的世界里,在这个世界里,字只是和一些别的字相对照。(当代应用文《我的哲学的发展》)

(18)又如我只是“想”上天,朝也想,暮也想,甚而至于念咒掏诀召将飞符,再甚而至于神经错乱,念念有词“玉皇大帝来接我了!纯阳祖师叫哩!”这也未始不反自然,却也不成为文化。一定要研究气体的性质,参考鱼儿浮水,鸟儿翔空的所以然,方才有一举飞过大西洋,再举飞绕全世界的成绩。(俞平伯《教育论》上)

例(17)的“甚至”“甚而至于”分处两个相邻的前后句,后者的语义强度更强。例(18)两个“甚而至于”共现,后者借助副词“再”来凸显二者的语义区别。

综上所述,“甚至(甚而)”仅表示递进关系,“甚而至于”不仅表示递进关系,而且含有递进关系达到的结果或程度。

3.2 具有情感倾向的衔接功能

上一节我们对“甚而至于”的句法分布考察表明,“甚而至于”大多单用或位于句首,也就是衔接功能突出。仔细分析“甚而至于”前后的衔接成分,我们发现:“甚而至于”后面的成分常常附带着负面情感。简言之,在发话人看来,“甚而至于”后面衔接的成分多是不应该发生的,但确实发生了。“甚至”“甚而”后面衔接的成分多具有中性色彩。例如:

(19)我和妹妹,对这件事,并没有感到有什么难过,甚至——实在是惭愧,大和尚父亲呆在高台上发誓不再下来,但并没有发誓不再吃饭。(莫言《四十一炮》)

(20)茶品已非“三花”之类可比——海内外的茶叶不下百种。甚而还有男士茶、女士茶之分。(《人民日报》1998 年07 月10 日)

例(19)和例(20)的“甚至、甚而”都表示递进,衔接的成分都具有客观(中性)色彩。与“甚至、甚而”前面的内容相比,后面的叙述内容程度更深。

(21)一把裁纸的刀裁衣的剪,丢了必找,找不着要生气,甚而至于疑心老妈子偷了去,要打发她走路。(俞平伯《重过西园码头》)

(22)因为我们中国人是向来没有狭隘的国家观念的,正如历史学家吕思勉先生所说:“中国人总愿意与天下之人,同进于大道,同臻于乐利。有什么办法,可以使天下的人,同进于大道,同臻于乐利,中国人总欣然接受”,而“压服他人,朘削他人,甚而至于消灭他人的思想,中国人是迄今没有的”。(林存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光明日报》2016 年11 月23 日)

(23)近代那几个文化改革巨手,原非绘事中人,兴之所至,打倒中国画,拆得爽死了,重建不关他的事,留下一摊瓦砾,撒手而去。后来人搭个中式亭子当住房,扯个西式帐篷作宫殿,甚而至于一砖不用,于假想大厦中生儿育女。也有发个宏愿要来复建的,终究只能修出条仿古街来。(《中国画要不要画得像中国画》,金羊网-新快报2015 年08 月10 日)

上述“甚而至于”虽然没有单用,但仔细分析,都是衔接功能突出。衔接的后者成分多是不太可能出现的极端情况,发话人对这种极端情况持有负面的情感评价。具体说,例(21)“甚而至于”后面衔接的“疑心老妈子偷了去,要打发她走路”具有典型的负面感情色彩,就是说,后面的成分在一般的认识里不太可能发生,具有强意外性。后面两句衔接的也是不太可能发生的极端情况,发话人对这种极端情况的发生不太认可,也不太赞同,可以看作负面情感评价,不再赘述。

为了便于说明问题,我们从语料库中随机选取了“甚而至于”出现的100 条有效例句,对后面衔接成分的感情色彩进行统计,分为负面、中性、正面三种。统计结果如表1 所示:

表1 “甚而至于”其后衔接成分的感情色彩统计

通过表1 可以发现:“甚而至于”后面的衔接成分中,大多数具有负面感情色彩,占比高达60%,中性色彩的次之,具有正面感情色彩的最少,仅占8%。总之,“甚而至于”用于衔接成分时,倾向于衔接负面感情色彩突出的成分。“甚而至于”后面的成分情感色彩突出和语义中达到的某种程度或导致的某种结果有关,无论是什么样的结果或程度,言者都会有自己的情感评价。而“甚至(甚而)”就具有一般的递进连词功能,情感色彩不突出。

3.3 强主观性和强书面语色彩

一般而言,语言形式越长,语义色彩更强,主观性也就越强。“甚而至于”和“甚至”“甚而”相比,形式上更长,主观强调越突出。“甚而至于”的语义除了表示递进之外,还包含递进一层所达到的程度或导致的结果。此外,从“甚而至于”和“甚至”的语体分布,我们也可以推断出“甚而至于”的主观性更强。我们对BCC 语料库中的“甚而至于”“甚至”的分布情况进行统计,结果如表2:

表2 “甚而至于”和“甚至”在BCC 语料库中的分布

文学和报刊语言具有典型的书面语色彩,口语语言通俗易懂简洁明快,“甚而至于”的书面色彩较浓,主观性更强,故只分布在文学和报刊语体中。这与我们的认识基本吻合。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甚至”,仅在书面语体中见到“甚而至于”。

4.演化历程与形成动因

本节主要讨论“甚而至于”的历时演化及形成动因。“甚而至于”是在“甚而”“至于”成词的基础上,二者连用,经过重新分析之后形成的。在分析“甚而至于”的词汇化之前,我们先来分析“甚而”“至于”的词汇化。

4.1 “甚而”的词汇化

检索语料,我们发现:“甚而”最早以非句法结构的形式出现,先看最早出现的例子:

(24)文子退,告其人曰:“崔子将死乎!谓君甚而 又过之,不得其死。过君以义,犹自抑也,况以恶乎?”(《春秋左氏传·襄公二十三年》)[转引自田明敏(2014)]

(25)齐中大夫有夷射者,御饮于王,醉甚而 出,倚于郎门。(战国《韩非子》)

“甚”最初为形容词,到六朝时期才演变为副词①“甚”演变成副词的论述,参看李杰群(1986)、杨荣祥(2005)。。“甚”在上述的例句中分别是谓语和补语,“而”是句中的连接成分,“甚而”分属不同的句法层次,是跨层结构。

随着双音化和高频使用,“甚而”渐趋成词,“而”变成后缀,“从而、既而”中的“而”就是后缀。明清时期,“甚而”连接动词性短语和小句较多,已发展成为明显的连词。例如:

(26)况乃锦衣玉食,归之自己,担饥受冻,委之二亲;漫然视若路人,甚而等之仇敌,败坏彝论,灭绝天理,真狗彘之所不为也!(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三)

(27)一至孝子忠臣,义夫节妇,则寥寥数笔;甚而空存姓氏,行述一字不详,使观者若阅县令署役卯簿,又何取焉?(清·章学诚《文史通义》)

上述“甚而”已经成词,主要用来衔接前后具有递进关系的成分,“甚而”的功能和现代汉语中的连词类似。其中,例(26)的“甚而”用在分句内部,前后衔接成分具有递进关系。例(27)的“甚而”用在两个分句之间,衔接功能更为突出,是典型的递进连词。

4.2 “至于”的词汇化

“甚而至于”中的“至于”是动词,表示“达到……”。本文梳理“至于”的词汇化,主要研究动词“至于”的词汇化,不分析“至于”从动词发展到介词的过程。语料中,“至于”最早出现在周代,例如:

(28)岁二月,东巡守,至于 岱宗,柴;望秩于山。肆觐东后……卒乃复。五月,南巡守,至于 南岳,如岱礼。八月西巡守,至于 西岳,如初。十月一月朔巡守,至于 北岳,如西礼。归,格于艺祖,用特。(周《今文尚书》)

(29)浮于江、沱、潜、汉,逾于洛,至于 南河。(周《今文尚书》)

(30)自十有二月不雨,至于 秋七月(周《春秋公羊传·文公二年》)

(31)使其子狐永为行人于吴,而教之射御,导之伐楚。至于 今为患,则申公巫臣之为也。(春秋《国语·楚语上》)

上述“至于”是动词“至”和介词“于”连用,表示“到某种范围或某个时间”。其中,例(28)和例(29)中“至于”的后面接续表示空间地点的范围,例(30)和例(31)中“至于”的后面接续表示时间的范围。无论是空间,还是时间,“至于”都是动介跨层结构。

随后,“至于”后面逐渐出现表示状态或结果的成分,“至于”逐渐词汇化,演变为动词性的“至于”,主要表示发展或达到某种程度或结果,也就是“甚而至于”中的“至于”含义。例如:

(32)当时皆以圆勋贵莫二,望其救解,故运思精深,颇极能事,故皆获宽典,至于贬降,必获善地。(唐《明皇杂录》)

(33)亮曰:“愚岂不知。但爱其才学博奥,以此恋恋不能去。”卒至于死。(唐《野朝佥载》)

(34)玄德乃从容俯首拾筯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操笑曰:“丈夫亦畏雷乎?”(明《三国演义》)

(35)毅曰:“桓、灵似陛下耳。”武帝曰:“朕何至于此?”毅曰:“桓、灵卖官,钱入官库。今陛下卖官,钱入私门。以此言之,殆不如也。”(明《两晋秘史》)

上述“至于”后接的内容都是抽象的,表示某种状态或结果。“至于”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结果”。例(32)的“至于贬降”为“到被贬的结果”,例(33)的“卒至于死”表示“(侍奉主人)一直到死”,例(34)和例(35)的“至于此”意为“到这种程度(地步)”。可以说,明清时期,“至于”已经发展出动词“达到某种程度或地步”的用法,“于”是助词,无意义。这种动词性的“至于”用法一直持续到今天,也就是“甚而至于”中“至于”的含义。

4.3 “甚而至于”的词汇化

4.3.1 紧邻共现

“甚而至于”最早出自宋代的《册府元龟》,随后的元代主要出现在医书文献中。“甚而至于”分属不同的句法层次,在表层紧邻共现。例如:

(36)李重为始平王文学,上疏陈九品曰:“先王议制,以时因革,因革之理唯变所适,九品始于丧乱。军中之政,诚非经国不刊之法也。且其检防转碎,微刑失实。故朝野之论,佥谓驱动风俗为弊已甚,而至于议改,又以为疑。巨以革法创制,当先尽开塞利害之理,举而错之,使体例大通而无否滞亦未易故也。”(北宋《册府元龟》卷五百二十七)

(37)吾师许文懿,始病心痛,用药燥热香辛,如丁、附、桂、姜辈,治数十年,而足挛痛甚,且恶寒而多呕,甚而至于灵砂、黑锡、黄芽、岁丹,继之以艾火十余万,又杂治数年而痛甚,自分为废人矣,众工亦技穷矣。(元《丹溪医集·格致余论》)

例(36)中的“甚,而至于”属于紧邻共现,“甚”是实词,“而”是连词;例(37)中的“甚而至于”虽然形式上连在一起,但依然是紧邻共现。“甚而至于”不在同一个句法层次。

4.3.2 组合连用和格式固定

清代开始,“甚而至于”四字连用,格式逐渐固定,具体表现为:“甚而至于”常常引出短语或小句,“甚而至于”与前面的成分之间有停顿,多用“,”隔开。“甚而至于”也可以出现在句首。例如:

(38)……你只看我那等的剖白嘱咐,你还自寻苦恼,弄到这步田地;那时再告诉你这话,不知又该吓成怎的个模样,甚而至于益发疑我,倒误把那个狼心狗肺的东西当作好人,合他诉起衷肠来,可不更误了大事了么?(清《儿女英雄传》第八回)

(39)若是口过呢,往往一句话就能把这一个人杀了,甚而至于一句话能断送一家子的性命。(清《老残游记》续第八回)

(40)那蚩尤氏有兄弟八十一人,个个生得铜头、铁额、石项,而且身子极像个猛兽,有八肱八趾,手像虎爪,掌有威文,凶恶无比。甚而至于飞空走险,无所不能,抟沙为饭,以石作粮,你看奇不奇呢?(民国《上古秘史》第十一回)

(41)话说辟疆在大乱之中,病了五个月,早又冬尽春来。幸而平日小宛悉心服侍,天冷便去拥抱,天热又去披拂,凡辟疆意思所到的地方,小宛无不尽心安排。煎的荡药,自己必先去尝了,然后再献给辟疆受用。甚而至于辟疆所下的粪秽,也是用鼻子去嗅,眼睛去看。(民国《顺治出家》第八回)

例(38)和例(39)的“甚而至于”位于句中,与前面的句子用“,”隔开,连接的是短语和小句。例(40)和例(41)的“甚而至于”位于句首,后面衔接句子。

4.3.3 高频使用和凝固成词

明清时期,“甚而至于”的格式渐趋固定,随着“甚而至于”的高频使用,“甚而”和“至于”最开始的连用形式逐渐发生词汇化演变。现当代汉语中,“甚而至于”已经完成词汇化,表示“更进一层达到某种程度”。与“甚至”“甚而”相比,强调达到的程度更深,多是不太可能发生的程度或地步。例如:

(42)这个人总是偏爱用他的母语写的著作,甚而至于对其它任何作品都不屑一顾;那个人反过来也许特别喜欢法国的、希腊的或者俄国的作品。(《读书》vol-133)

(43)甚而至于如果我去杀人,又是谁教唆、训练我去干的?兵营六个月,前线好几年![(奥地利)斯蒂芬·茨威格《变形的陶醉》]

(44)倘若再寻找,重温旧梦,硬要把遥远的再拉到跟前,那到了跟前的,并不是遥远的过去。甚而至于,把本来是美的境界也给破坏了。(房向东《读书与读人生》,《福建日报》1992 年11 月3 日)

(45)……我怎么会傻兮兮地指望列位将相当稀罕的东西给予我呢!何况我怀疑列位自身并没有!

甚而至于,我想象得到,列位会因为我的倒天下之大霉,幸灾乐祸,无比快慰那!咱们中国人的这一德性,我是深深领教过的。(梁晓声《尾巴》)

例(42)的“甚而至于”位于句子中间,前面有句法停顿,衔接的成分之间具有递进关系,前面“偏爱用他的母语写的著作”程度较浅,后面“对其它任何作品都不屑一顾”程度明显加强。例(43)的“甚而至于”位于句首,后面引出一个复句,衔接功能更强。例(44)和例(45)的“甚而至于”都位于句首,与其后的句法成分用“,”隔开,此时的“甚而至于”独立性和主观性最强。

需要指出的是,现行的词典中,收录“甚而至于”的词典几乎都把“甚而至于”“甚而” “甚至”看成同义词,对“甚而至于”“甚而”释义的时候都用“甚至”。经过分析,我们发现:“甚而至于”相对“甚至”和“甚而”的程度更深,前者不仅表示递进关系,更强调递进达到的程度,“甚至”“甚而”的递进功能突出,不包含递进达到的程度。请比较:

(46)一方面心里恨他,一方面又放心不下他,甚而至于觉得每一个来访的女客都是引诱她男人来的,而男客则又有引诱她丈夫出去为非作歹的嫌疑。(苏青《谈女人》)

(46′)一方面心里恨他,一方面又放心不下他,甚至(而)觉得每一个来访的女客都是引诱她男人来的,而男客则又有引诱她丈夫出去为非作歹的嫌疑。

(47)“我们之间共同语言越来越少,常常几天不说一句话,一说就吵,甚而至于互相动手……”。这老兄也够惨的。(王朔《编辑部的故事》)

(47′)“我们之间共同语言越来越少,常常几天不说一句话,一说就吵,甚至(而)互相动手……”。这老兄也够惨的。

例(46)的“甚而至于”替换成(46′)中的“甚至(而)”之后,主观强调性就减弱了。“甚而至于”除了具有“甚至(而)”的含义外,还含有“认知预想中不至于(不应该)”的意义,也就是发话人认为其后的情况不太可能且不应该发生。例(47)的“甚而至于”表明不论是发话人还是受话人都认为“互相动手”的情况不太可能发生;(47′)的“甚至(而)”只是一般的递进。

5.结语

“甚而至于”和“甚至”“甚而”的区别较大,在表示递进关系时,三者具有共性。“甚而至于”是“甚而”和“至于”连用而成,不仅表示递进关系,而且突出递进所达到的某种程度或结果。“甚至”“甚而”仅表示程度的递进,并未包含递进关系达到的程度或结果。“甚而至于”是在“甚而”和“至于”词汇化的基础上完成语法化的,高频使用和凝固成词是语法化词汇化的重要动因和机制。此外,本文的研究也有利于我们分析现代汉语中的近义词,从语法化和词汇化的角度找出区别和联系。

猜你喜欢

句首连词语料
连词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
表格大团圆,连词学得全
英语倒装句用法归纳
基于语料调查的“连……都(也)……”出现的语义背景分析
西夏语中的对比连词 djij2
华语电影作为真实语料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苗防备览》中的湘西语料
国内外语用学实证研究比较:语料类型与收集方法
论句首“正是”的篇章功能
浅谈倒装句高考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