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悟在幽默加工过程中的作用*
2022-12-02孙嘉忆王慧莉PerttiSaariluoma
孙嘉忆 王慧莉 Pertti Saariluoma
(大连大学国际学院, 大连 116024; 大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大连 116024; 芬兰于韦斯屈莱大学信息技术学院, 于韦斯屈莱 40014)
提 要:幽默和顿悟都是语言中常见的现象,两者之间存在诸多相似之处。然而,在幽默加工的过程中是否存在顿悟,且顿悟在幽默加工中起到何种作用,目前很少有学者关注。因此,本文将综述幽默与顿悟的相关文献,重点探讨幽默加工过程中的顿悟,旨在揭示顿悟在幽默加工过程中所起的作用。通过分析幽默和顿悟神经机制的相关文献,本文认为,顿悟既存在于幽默理解过程中,也存在于幽默生成过程中。幽默理解中的顿悟作用主要体现为颞区和前扣带回明显增强的神经活动,脑电数据则表明顿悟作用下的P600和LPP波幅相对较大;幽默生成中顿悟作用与颞叶区和内侧前额叶皮质(mPFC)的神经活动相关。顿悟在幽默生成过程中的作用仍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和证实,今后的研究将从认知机制和神经机制两个层面来研究幽默生成中的顿悟作用。
1 引言
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幽默和顿悟都是生活中既常见又不可或缺的语言现象。幽默能缓解人在工作、生活中的压力,使人保有积极的情绪;顿悟则能推动工作的进程,使人得到艺术灵感,从而使一个个杰出的发明成为可能。已有的众多研究表明,幽默与创造力具有显著相关性(Ziv 1976:318; Humke, Schaefer 1996:544; Filipowicz 2006:141; Martin 2007:101)。而顿悟作为创造力的一个分支,则包含许多与幽默相关的特性。近年来,由于神经成像和脑电技术,研究者们设计出多种不同的任务,进行关于幽默和顿悟各自的研究,其中在认知层面和神经层面的研究中都有文献涉及到顿悟与幽默。
1.1 顿悟的研究
在认知科学领域中,顿悟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1917年。Köhler在研究黑猩猩时发现,它们在解决某些问题时,并非如常规一般经历多次尝试和错误,而是会以顿悟的形式解决问题(Köhler 1917:45)。随后,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开始关注顿悟现象。Metcalfe和Wiebe认为,相对于循序渐进的普通解决方法来说,顿悟以一种突发的、不可预料的方式出现在人们的思维中,使其获得解决方法(Metcalfe, Wiebe 1987:238-246)。Weisberg则认为,顿悟的过程可以被看作一个打破固有思维模式、突然而自发地找到解决方法的过程,这一过程经常是无意识的、无法表述的(Weisberg 1995:157-196)。总体来说,顿悟指的是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对问题情境进行重新阐释,进而突然获得答案或解决方法的过程。顿悟有这样几个特征:突然性、僵局、重构以及积极的情感(Jungbeeman et al.2004:500;Sandkühler,Bhattacharya 2008:2)。Dietrich和Kanso(2010:822)将顿悟视为创造力的一个分支。当人们在解决顿悟类问题时,开始阶段往往会进入错误的思路,从而陷入僵局,随后需要一个心理重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们会打破僵局,突然获得解决方法,并在结束时伴随“啊哈”恍然大悟的体验(Kounios, Beeman 2014:73)。综上所述,顿悟是一个打破常规的思维模式,重新构建问题情境,从而以一种突然而自发的方式获得解决方法的认知过程。
1.2 幽默加工过程
Ziv(1984:25)认为,幽默主要涉及两个方面:欣赏幽默的能力——能够理解并欣赏幽默的刺激;创造幽默的能力——能感知不同的人或事物之间的关系,且可以将无关联的事物巧妙地联系在一起,创造出别样的语境,使人发笑的能力。其中,欣赏幽默的能力与幽默理解的过程相关,即对幽默材料的理解和认知过程;而创造幽默的能力则与幽默生成的过程相关,即个体生成幽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能觉知人、物或概念间不同的关系,并能将这些原来不相干的关系加以巧妙联结,然后传达给其他人的能力(张莹瑞 佐斌 2008:409)。人的性别、年龄、人格、智力等因素都会对幽默加工过程起到不同的作用和影响(李雪艳等 2017:65-77)。有关幽默加工的认知研究和神经研究可以分为幽默理解和幽默生成两个过程,本文将探讨在这两个过程中顿悟的存在与作用。
幽默与顿悟在认知过程和神经机制上都较为相似。已有的认知科学证据表明,在幽默理解过程中存在顿悟,而幽默生成过程与顿悟基本不相关(Kozbelt, Nishioka 2010:375-401)。通过分析幽默和顿悟神经机制的相关文献,本文认为,顿悟不仅存在于幽默理解过程中,而且也存在于幽默生成过程中。
2 幽默加工中涉及顿悟的相关理论
关于幽默加工,一直以来有多种理论,其中以下3个理论分别从不同的视角解释幽默加工过程,且都涉及到顿悟。
2.1 创造力联想理论
创造力联想理论是从联想的角度去解释创造的过程,并强调新的联系之间的距离越远,这一过程就越具有创造性(Mednick 1962:220)。Koestler从创造性这一视角提出异类联想(bisociation)的概念,认为幽默、科学发明和艺术创作都包含异类联想的过程(Koestler 1964:96)。幽默与科学发明、艺术创作一样,都需要对原有的情境进行重构,从而引发一个突然而不可预知的因素,而这一因素涉及顿悟过程,且是幽默加工中最重要的决定因素。
2.2 失谐—消解理论
失谐理论认为,幽默是把两个不协调的事物以一种出乎意料的方式结合在一起,从而引人发笑。要理解幽默,必须先感知到两个起初相互不一致的情境所造成的失谐。这一理论进一步发展成为失谐—消解理论(Shultz 1972:456-477)。根据该理论,失谐的解决是受众能否感受到笑点的关键之处。
与这一理论类似的是Suls(1972:81-100)提出的幽默理解两阶段模型:第一阶段,失谐探测;第二阶段,失谐消解。在这一模型中,幽默理解的过程被看作是问题解决的过程,读者若能探测到幽默文本中的失谐,并且成功解决这一失谐,则能够感受到文本中的幽默之处,也相当于最终解决整个问题。文本的诙谐度取决于结尾的妙语与读者预期的违反程度。也就是说,对结尾妙语的这种不可预测性是幽默理解过程中的决定因素,这种失谐类似于顿悟过程中的思维僵局,而失谐的消解也类似于之后对问题表征的重构。
2.3 框架转换理论
框架被定义为人们储存在长时记忆中对相关背景知识的心理表征, 当遇到特定条件时,人们可以有选择地取用这些心理表征。关于此概念还有其它的术语,如“图式”(schema)、“脚本”(script)或“情节”(scenario)(Fillmore 2006:373)。Coulson 提出框架转换理论,把框架的转换视为一种概念上的修正(Coulson 2001:71-74)。当大脑接收到一个问题或者一则笑话的前半部分时,会从记忆中相关的背景知识里提取一个框架来解决问题或者理解文本。然而,随之而来的是问题的解决措施或者笑话的结尾与这一框架所产生的不兼容性,此时大脑则会在思维中激活一个新的框架来重构问题或者理解文本中的幽默含义。前一阶段即相当于问题进入僵局,而激活另一个新的框架则可以打破僵局,重新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而这正是顿悟在幽默加工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以上3个理论从不同视角揭示幽默加工中存在着一个顿悟的认知过程,即顿悟存在于幽默加工过程中。尽管涉及顿悟的幽默研究和实验数据还不充分,但通过对幽默和顿悟各自相关文献的分析,我们可以从幽默理解和幽默生成两个过程中探讨幽默加工过程中的顿悟及其所起的作用,并从认知科学和神经科学两个层面提供相关研究证据。
3 认知科学的证据
认知科学研究证明,顿悟存在于幽默加工过程中,并起着关键性作用。
3.1 顿悟存在于幽默加工中的认知科学证据
有关幽默和顿悟的认知研究认为,幽默加工与顿悟过程有一定的相似性(聂其阳 罗劲 2012:219)(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幽默加工过程与顿悟问题解决过程在认知成分和情感成分上都有相似性。从框架理论的视角来看,第一阶段幽默文本为读者激活一个初始框架,使读者对文本结果有预期,当结尾的妙语部分与读者的预期产生不一致时,幽默文本中的失谐即被探测到。这一阶段类似于顿悟过程中的僵局,因为顿悟类问题在开始阶段也会激活一个初始框架,当求解者在这一框架中找不到解决方法时,便进入思维僵局。在这一阶段,两者都体现为认知冲突。而在第二阶段,读者借助新的框架重新解读幽默,便消解妙语部分与预期之间的不一致;求解者激活另一框架并重构问题表征,如果新的框架中包含答案,问题即得到解决。在此阶段,两者都体现为认知冲突的消解。之后两者都伴随着积极(愉悦或惊讶)的情绪成分。依据幽默加工与顿悟过程在认知和情感上的相似性,我们推断幽默加工过程中应该存在着一个类似顿悟的机制。
表1 幽默与顿悟的认知过程
(转引自聂其阳 罗劲 2012:220)
3.2 顿悟对幽默理解的作用
有关幽默理解的行为实验数据表明,顿悟在幽默理解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Cunningham等人(2005:389-403)发现,最终对实验材料的诙谐度给予较高评分的被试所需反应时比较少。与这一观点相一致的是Kozbelt和Nishioka(2010:375-401)关于幽默的实验,他们得出的结论是,那些能更快找出卡通图片正确潜在内涵的被试在测试中对卡通的诙谐度评定分数也更高。这两个实验结果都说明,如果读者对于一则笑话花费过多的时间去解释和理解,那所得的结果往往并不可笑。换言之,理解或欣赏一则幽默不需要过多的尝试和努力,关键在于能否体验顿悟的瞬间。顿悟的存在能瞬间消解幽默中的失谐,没有这个顿悟的瞬间,读者在理解幽默时会花更长的时间去消解妙语和预期产生的不一致,从而难以体验到幽默,也很难因其而发笑(见表2)。
表2 幽默理解过程中顿悟的作用
例如,对“腊月里出生——动手动脚”这则笑话的理解。前一句话产生的预期是人在“腊月里出生” 的结果,应该与“腊月” 这一时间相关联,后一句中的“手”和“脚” 与“出生” 有关联,然而“动手动脚”与“腊月”这一时间却并不相关,也就产生不一致。而不同的读者在探测到前后的不一致后,会经历两个不同的失谐消解过程。如果读者在看到结尾四字后很快就领会这是利用谐音字“冻”同“动”这一层含义,那么便瞬间消解这则笑话的不一致,同时能够感受到这句话的可笑;如果读者没有迅速领悟到这一笑点,而是花费较长时间反复推敲后才理解结尾的谐音字,那么尽管他在这一过程中完成失谐消解,却无法像前者一样因其而发笑,也因此会对诙谐度给予较低的评分。总体来说,顿悟加速失谐消解的过程,并提高受众对幽默诙谐度的感知,这就是顿悟在幽默理解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3.3 顿悟与幽默生成的关系
幽默生成的过程可以被看作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因为幽默产出者和幽默接受者双方都需要对预设条件或问题想出难以意料的解决方案。
在Derks和Hervas(1988:37-39)的实验中,要求被试给卡通图片配上文字。结果发现,那些能创作出较多说明文字的被试更能呈现出诙谐的表达。这表明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幽默生成也许与幽默理解加工中所涉及的顿悟并不相关,这一结论由被试的反应时和诙谐度评分之间存在的负相关得到印证。上述研究在某些方面为我们提供一些关于幽默生成认知过程的相关依据,但并未涉及顿悟,对幽默生成实验中被试所创作的幽默表达诙谐度评分和反应时之间的关系也尚未触及。Kozbelt和Nishioka(2010:375-401)随后填补这一空白。他们研究发现,反应时和诙谐度评分之间存在比较微弱的正相关,这表明幽默生成过程所花费的时间越多,所得幽默表达的质量越高。而顿悟体现为恍然大悟和瞬间解决问题,因此这一实验无法证明顿悟在幽默生成中起到的作用。然而,实验所得的正相关系数过于微小,因此Kozbelt和Nishioka认为,这一实验不足以由此排除幽默生成中包涵顿悟的可能性。作为一个包含创造力的过程,幽默创造的过程本身存在顿悟,即先经历一个难以想到解决方法的僵局,之后恍然大悟的过程。幽默生成的质量与顿悟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关系,即诙谐度评分较高的幽默生成更有可能存在顿悟过程。
从认知过程来看,幽默理解过程中的失谐消解阶段存在着顿悟过程。若缺少顿悟,受众会鲜少体验到幽默,也很难因其而发笑。而对幽默生成来说,虽然现有的行为实验数据显示,幽默生成的质量与时长成正相关,也就是被试所用的反应时越长,所得幽默材料的诙谐度评分越高,但研究者指出,由于实验所得相关系数过于微小,不足以排除幽默生成过程中包含顿悟的可能性。此外,Feingold提出,相比言语形式的幽默表达,人们可能会因反复修改而消耗更多的时间在文字形式的幽默表达上(Feingold 1993:452)。因此,在幽默生成实验过程中若采用言语形式的幽默表达,可能会为幽默生成过程中存在顿悟提供更多的有力证据。我们计划在下一步的实验中使用言语形式的幽默表达来测量幽默生成与顿悟的关系,并且在行为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被试幽默生成过程中的神经活动进行测量。
4 神经科学的证据
近年来,研究者们采用现代脑电技术和神经科技研究方法,包括脑电图(EEG)和功能磁共振成像,用来探测关于顿悟和幽默各自的神经机制,以识别人们在欣赏幽默或者解决顿悟问题时被激活的大脑区域以及相关的神经活动。基于此类相关研究和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在幽默理解和幽默生成这两个加工过程中探讨顿悟在幽默加工中的神经机制。
4.1 幽默理解中存在顿悟的神经科学证据
研究者们采用多样性的任务来探索顿悟和幽默理解各自的神经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两者的神经机制有明显的相似性。相似的神经回路表明,在幽默理解过程中存在顿悟。我们对有关幽默理解和顿悟问题解决的相关研究进行比较,发现幽默理解过程与顿悟过程显现出的神经机制有3点共同之处。
第一,幽默理解和顿悟问题解决的神经机制都与大脑右半球的神经活动相关。顿悟类问题的相关脑电和功能磁共振实验都证明,与非顿悟问题相比,顿悟问题的解决在右半球出现更强的脑活动(Bowden, Jungbeeman 2007:87-99)。与此相同,幽默理解的相关事件相关电位(ERP)和功能磁共振(fMRI)实验也探测到在右脑有更强的神经激活。
第二,幽默理解和顿悟问题解决的脑电实验都发现,两者在400毫秒左右都出现明显的负波。幽默理解的相关ERP实验在失谐探测阶段检测到被试额中央区出现300-500毫秒的负成分,即N400(Coulson, Kutas 2001:71; Du et al.2013:149; Feng et al.2014:59; Ku et al.2017:49; Li et al.2019:260)。而顿悟问题解决的相关脑电实验也发现,顿悟的条件会引发一个在300-500毫秒之间的负波波峰,但不同的研究中显示的潜伏期不同,如N380(Mai et al.2004:261-270), N320(Jiang et al.2006:507-514),N450(Li et al.2013:61-72)和N350-500(Zhao et al.2014:203-211)。这一负成分反映出顿悟问题解决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步:认知冲突,或者说僵局的出现,而这一认知冲突在幽默理解过程中体现为失谐探测阶段。
有关的神经影像数据也显示,幽默理解和顿悟过程中存在着相似性。例如,幽默加工过程涉及脑区的神经活动更多地出现在前扣带回、前额叶和颞叶部分(Goel, Dolan 2001:237; Moran et al.2004:1055; Samson et al.2009:1023)。与此相似的是,顿悟问题解决过程所激活的神经活动也通常会出现在前扣带回、前额叶和颞顶联合区(Aziz-Zadeh et al.2009:908; Bechtereva et al.2004:11; Luo et al.2004:2013),但顿悟过程在其它一些脑区也有相应的激活。总体来说,幽默理解和顿悟问题解决在认知机制及相关的神经机制层面都有相似的大脑活动(见表3)。
通过对幽默理解过程和顿悟过程进行比较,我们发现两者在ERP实验中都有300-500毫秒之间的负波,且涉及的相关脑区相同,这两个加工过程在神经机制上的重叠表明,幽默理解过程中极有可能存在一个顿悟过程。
4.2 顿悟对幽默理解作用的神经科学证据
幽默和顿悟神经机制中的共同之处表明,幽默加工过程中顿悟的存在。那么,在幽默理解过程中顿悟的作用如何体现在神经活动层面呢?
4.21 来自ERP研究的证据
有关幽默理解的ERP研究从神经层面提供的证据表明,幽默理解中的顿悟作用主要与P600和LPP成分密切相关。在Ku等人(2017:49-62)的实验中,对幽默刺激高理解度的被试比低理解度的被试呈现出更大幅度的P600成分,即他们更成功地完成失谐消解。该实验根据参与者在实验过程中对幽默刺激的理解程度、惊讶程度和诙谐程度的评分,将他们分为高分组和低分组。理解度的评分和其呈现的脑电成分与P600成分相关,理解高分组的被试呈现幅度较大的P600成分,表明他们在失谐消解阶段更加成功地解决幽默中的不一致。而诙谐高分组的被试也展现出较大的LPP成分,这也说明和其他组相比,他们被幽默所取悦的程度更大。
由上述实验可以推测,包含顿悟的幽默理解过程可能比非顿悟过程引起更大幅度的P600,因为这一成分表明在失谐消解阶段相对更成功地重构新颖联系以及重新解读妙语。LPP则与幽默欣赏过程中的情感成分密切相关,故我们推断,有顿悟过程的被试所呈现的幅度更大,这是因为(在上述行为实验中提到过)包含顿悟的幽默理解过程表现为被试对诙谐度评分更高。
4.22 来自fMRI研究的证据
Amir等(2015:1405-1413)有关幽默理解的fMRI实验则显示,顿悟在幽默理解过程中起作用的表现为:颞区和前扣带回的神经活动明显增强。该实验利用卡通简笔画作为实验材料,在实验中,被试会看到配有幽默的文字说明、非幽默顿悟类文字说明以及普通的文字说明的简单线条画,对前两种简单线条画的理解都会使被试产生顿悟体验。结果表明,在幽默和顿悟条件下的加工过程中,颞极和颞枕联合区、前扣带回的神经激活都有明显增加。无论是幽默刺激还是非幽默顿悟刺激都包含一个新奇发现的元素和重新解读材料的过程,与非幽默无顿悟的文字说明理解过程相比较,前两者都体现为从前扣带回皮层背侧部分一直延伸到辅助运动区的高度神经激活,此区域的高强度神经活动表明重新阐释的认知功能。
其他幽默理解的神经研究数据则与颞叶区有所关联,即幽默条件下颞叶区的神经活动有所增强(Samson et al.2009:1023;Vrticka et al.2013:860)。这一结果证明,颞叶区与幽默理解过程中的失谐消解阶段相关。也就是说,大脑对高质量信息的整合导致这一脑区更强的激活。而在幽默与顿悟对比的实验中,幽默条件下比非幽默条件下颞叶区的神经激活明显更强。这一区域被认为是大脑右单侧腹侧注意网络的核心区域(Bechte-reva et al.2004:16; Kounios et al.2006:882),说明这一区域与远距离联想的信息整合相关。此外,前扣带回(ACC)脑区增强的神经活动在顿悟问题解决的相关实验中也有所显现,它表明思维过程中存在认知冲突。由此可以推断,幽默理解中顿悟过程相比于非顿悟过程会在前扣带回和颞叶区呈现更强的神经激活。
4.3 顿悟对幽默生成作用的神经科学证据
根据Amir和Biederman(2016:1-11)关于幽默生成的fMRI研究,我们可以推断顿悟在幽默生成中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该实验表明,幽默生成中顿悟作用与颞叶区和内侧前额叶皮质(mPFC)的神经活动有所关联。此项研究揭示大脑在幽默生成过程中的神经机制,其对专业和业余喜剧演员幽默生成过程的对比为我们提供一些有价值的证据。实验结果发现,在进行幽默创造的过程中,专业喜剧演员在纹状体和mPFC呈现相对较弱的神经激活,但在颞叶关联区出现较强的神经激活;而业余演员则在mPFC呈现出相对更强的神经激活。颞叶增强的神经活动意味着被试的大脑在幽默生成的过程中整合更多的关联信息以帮助生成幽默表达。颞叶区与远距离联想的信息整合相关,由此可以推断,顿悟作用下的幽默生成过程会在颞叶区呈现较强的神经活动。
而在mPFC区域,神经活动的减弱表明大脑对刻意搜索联想记忆的需求较少,因其更倾向于依靠自发的偶然性的神经连接而产生幽默的表达。当认知冲突引发前扣带回神经活动增加时,前额叶皮层会对此做出反应,即控制大脑的其它区域(Miller, Cohen 2001:167)。换言之,大脑一旦发现冲突,就会在前额叶皮层引发控制信号,这些信号限制求解者在处理问题时所考虑的可能性范围,以帮助其避免计算负担,并在众多的想法中把注意力集中在少量可行的解决方案上。在顿悟类问题解决的相关实验中也出现这一区域神经活动的减弱,这可能意味着大脑在创作过程中对认知控制的扩展(Aziz-Zadeh et al.2009:912)。业余喜剧演员在mPFC的神经活动引导他们通过联想来搜寻信息,而专业喜剧演员则更多地通过自发的、无意识的联想创造幽默,因此他们在这一脑区呈现的神经活动会相对减弱。这表明顿悟在幽默生成过程中起作用:减少大脑在联想记忆中的刻意搜索。
5 结论与展望
根据以上分析,幽默理解和幽默生成这两个加工过程中都存在顿悟,并且在加工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作用。我们将幽默理解和幽默生成中顿悟所起的作用及其神经机制进行总结,见图1。
从行为层面上来看,幽默理解过程中存在顿悟,且其对幽默加工起到关键性作用,有顿悟存在的幽默理解过程,反应时较短而幽默诙谐度评分更高;而对幽默生成来说,顿悟作用则体现为生成的幽默材料诙谐度评分更高。从神经层面上来看,幽默理解中的顿悟作用主要体现为颞叶区和前扣带回的神经活动明显增强,脑电数据则表明顿悟作用下的P600和LPP波幅较大;幽默生成中顿悟作用与颞叶区和内侧前额叶皮质(mPFC)的神经活动相关。
综上所述,顿悟存在于幽默加工过程中,并起关键性作用:顿悟直接影响幽默加工的失谐消解阶段和情感阶段。在幽默理解过程中,顿悟能使人在短时间内消解幽默材料中的不一致,使大脑快速解决认知冲突。在幽默生成过程中,顿悟能增强大脑自发性、偶然性的神经链接,减少对联想记忆的刻意搜索,扩展大脑在创作过程中对认知的控制。在实际生活中,一方面,幽默有助于顿悟能力的提高,从而提高在学习和工作中的创造力;另一方面,利用顿悟来提高对幽默的感知和创造力,从而有效地利用幽默来调节生活的压力与情绪。
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更多从顿悟瞬间和顿悟体验的视角去探索幽默加工及其神经机制。幽默研究一直关注个体差异在幽默加工中的影响,包括年龄、性别、智力和人格,今后研究另一个可能的方向是探索顿悟个体差异在幽默理解和幽默生成过程中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