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鼓励引导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
——以甘肃省水利水电工程局有限责任公司为例

2022-12-02赵阿龙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2年15期
关键词:工程局优秀人才甘肃省

赵阿龙

(甘肃省水利水电工程局有限责任公司,甘肃 兰州 730030)

1 主要做法

1.1 依托项目建设促进区域人才发展

近年来在相关政策的扶持下,我国的水利项目建设蓬勃发展。以甘肃省为例,引洮工程、引大工程、甘肃中部生态引水、白龙江引水等一大批民生水利项目处于竣工、在建或论证审批阶段。甘肃省水利水电工程局有限责任公司是具有水利水电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以多种方式不断促进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人才发展,积极落实各项惠农政策,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优质人才保障。

1.1.1 号召人才回原籍 2020 年甘肃省水利水电工程局有限责任公司承建的引洮供水二期主体工程施工63 标项目部位于甘肃省会宁县山区,地形地貌复杂,群众居住分散,项目部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制定实施方案,多举措促进项目发展和人才培育。为了确保项目进度采取集聚优秀人才干事创业的方式,以分公司为中心,号召“回原籍创业”,抽调一批施工经验丰富、综合素养良好、市场开拓得力的优秀复合型人才到引洮供水二期主体工程施工63 标项目部工作,通过聚集优秀人才回原籍创业的方式,提高人才干事创业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引导优秀人才回到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为家乡水利建设事业奉献自身力量。项目建设过程中属地原籍的员工以身作则,积极向当地群众介绍工程概况及建成后的惠农情况,同时大力宣传甘肃省水利水电工程局有限责任公司艰苦创业的奋斗史,深受群众好评。以工程建设为契机引导青年人才深入一线、深入基层,通过有针对性地培育培养,全面提高其综合能力,为公司人才梯队递补做足准备。

1.1.2 围绕乡村振兴培养人才 甘肃省水利水电工程局有限责任公司对口支援的舟曲县曲告纳乡木耶村、叉希村自然条件艰苦,为了助推乡村振兴工作人员以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为切入点对当地实际情况进行调研,因地制宜地组织农户开展农产品加工。以经过层层考核选拔的、有较强责任感和自信心的舟曲籍青年员工为项目推进工作人员,积极带领家乡群众推进产业升级,为后续工作开展积累实践经验。青年干部深入探索帮助群众快速致富的新路子,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示范基地+农户”的种植经营模式,引导群众种植羊肚菌8.533 hm2,平均收入达15 万元/hm2,有效激发了群众的内生动力。甘肃省水利水电工程局有限责任公司从长远考虑,开展“人才支援”工作,制定实施方案,为职工提供基层工作实践基地,促进优秀人才持续向基层一线流动,活跃基层人才发展氛围。甘肃省水利水电工程局有限责任公司以乡村振兴为平台,通过对口支援的方式,促进当地经济条件改善及农产品外销,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同时对青年人才进行考验,从政治素养、履职能力、身体条件等各方面进行综合考察,为公司青年人才选拔提供保障。

1.1.3 开展圆梦助学活动,鼓励优秀人才“回归”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及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人才、优秀人才逐渐向资源及设施齐全的城镇区域聚集。如农村生源学生,通过高考进入城市学习,经过本科、硕士、博士阶段的深造,毕业后基本留在城市工作生活,排斥回到农村工作生活。为了从根源上解决问题,甘肃省水利水电工程局有限责任公司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积极开展助学活动,对帮扶村的学生进行定向资助,通过发放助学金等方式鼓励大学生毕业后全面参与家乡建设,为建设美丽乡村贡献力量,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甘肃省水利水电工程局有限责任公司为考取本科及以上高校的职工子女发放爱心奖学金,提高企业员工的团结性和凝聚力及青年学生热爱学习的积极性,号召学子学成归来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民族地区退学率较高,主要原因是家庭收入低,教育支出占比高,甘肃省水利水电工程局有限责任公司在对口支援的舟曲县木耶村、岔希村开展圆梦助学活动,从源头上为民族地区培养人才。

1.2 号召边远地区和基层人才开展科研项目及成果转化

1.2.1 给予边远地区科研经费扶持 甘肃省水利水电工程局有限责任公司有针对性地进行科研经费投入,积极开展技术革新活动,推广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并创新施工工法,经常性地组织开展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牵头的QC 质量管理活动,申报的《提高绿滨垫块石护坡砌筑速度》《提高压力钢管焊缝X 射线探伤一次性验收合格率》课题分别获得水利工程优秀质量管理小组Ⅰ类成果,课题《降低新集水库坝基混凝土裂缝的发生率》《提高钻孔灌注桩成孔效率》分别获得水利工程优秀质量管理小组Ⅱ类成果。鼓励优秀人才在一线搞科研,带动基层一线科技进步,通过搭平台、建基地等多种方式全面支持边远地区开展科研工作。如:建立校企联合实践基地,与高校合作共同开发科研项目,有针对性的开展项目合作,对艰苦边远地区和施工一线具有科研价值的项目和具有科研潜力的人才给予专项科研经费支持。

1.2.2 鼓励一线专业技术人员进行项目课题研究通过建立实验室及专项项目科研小组鼓励人才扎根基层一线,同时在职称、职务晋升等方面给予一定倾斜,采取多项措施鼓励专业技术人员运用新技术、新工艺解决施工技术难题、创新施工技术方案,积极申报大禹奖、国家级工法、省级工法、科技进步奖等,形成良好的企业创新文化氛围,提高基层一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通过职称、职务、科研项目扶持等渠道加大对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施工人员的鼓励支持,坚定其扎根一线的决心和信心,进而激发其在基层一线干事创业的激情。甘肃省水利水电工程局有限责任公司承建的青海省贵德县拉西瓦灌溉工程六标段6 号渡槽,采用上承式空腹桁架整体吊装工艺,预制物件单跨重量200 t,根据实际情况用2 台各150 t 承载量的龙门吊吊装,历时5 个月全部完成吊装,该项目施工工艺属西北首例。参与本次施工任务的团队人员平均年龄30 岁,项目结束后项目部立即组织调度会,总结经验、整理资料、梳理施工过程,编制的《大吨位、大跨度双桁架整体吊装施工工法》获得省级工法及省厅级奖项。

1.3 健全人才帮扶协调机制,采取“组团式”帮扶措施

一是以人才协作培育、项目可持续发展为中心持续推动人才帮扶协作机制,深化人才交流,开展智力协作,促进区域项目高势头发展。甘肃省水利水电工程局有限责任公司从子公司抽调专业技术骨干,以“组团式”的形式赶赴新疆青河县萨尔托海项目开展为期3 个月的集对口支援、帮扶、学习为一体的项目实践活动。通过3 个月深入的项目实践互动活动,抽调的专业技术骨干人员通过学习现场施工工艺、内业资料编制等了解了新疆地区水利水电施工建设的特点,同时深入一线和项目施工人员进行交流,研究施工新工艺。通过“组团式”人才帮扶,加深了和新疆地区的人才交流,促进了人才帮扶方式朝着多样化发展。

二是选拔优秀人才支援艰苦边远地区,促进项目建设高质量发展。甘肃省水利水电工程局有限责任公司以承建大型水库、饮水渡槽及提灌工程为主业,项目建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民生资源有限,建设方施工组织管理水平较低。为了保证工程建设进度,全面提升管理水平,甘肃省水利水电工程局有限责任公司积极与建设方沟通协调,从公司内部选拔政治素质过硬、施工经验丰富的优秀青年人才输送到建设方单位工作,全力开展人才扶持工作,与建设方共同研究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等关键工程节点。工作过程中公司选派的人才向建设方工作人员分享先进的施工管理方案,并在施工现场实地传授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促使建设方工作人员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大型水利项目的工期一般为1~3年,通过持续不断的“植入式”人才帮扶,使一批帮扶对象成长起来,为当地建设水利项目提供人才保障。

2 存在的问题

一是艰苦边远地区人才引进、培育机制不健全,产业基础薄弱,资金缺口较大,帮扶过程漫长,产业唤醒难度大。加之艰苦边远地区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没有集中优势资源,受交通、自然条件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基础设施比较薄弱,生活条件差,大部分人才发展后劲不足。二是受各种原因的影响部分优秀人才不愿在艰苦边远地区开展帮扶工作。艰苦边远地区缺乏相对灵活的人才引导机制,导致部分人才宁愿在城市从事与其擅长专业不相符的工作,也不愿意去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三是科研成果落地转化率低,目前在建水利工程均为传统水电建设项目,施工条件成熟、施工难度相对较低,新工艺突破难度大,科研成果转出率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部分人员认为短期科研成果产出率低,同时受科研经费及平台的影响,不愿流动到一线进行科技研发。四是“组团式”帮扶开展频次低。受距离、交通等客观条件的影响,“组团式”帮扶机动周期长,人员过多会对帮扶对象会产生负面影响,同时增加经济负担。“植入式”帮扶空间有限,只能在愿意开展合作的区域开展,难以大范围落实。五是受行业性质、人员专业素养、硬件设施等的影响,鼓励引导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过程中部分实践活动不能全面开展,号召力较低。六是部分青年人才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吃苦能力不足,干事创业的决心不高,面对恶劣的自然条件缺乏勇于克服的勇气,导致艰苦偏远地区及基层一线人才存量不足。

3 促进人才流动的建议

加强艰苦边远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以产业发展为突破口促进人才流动。加大对优秀人才的培养力度,制定灵活的人才引进政策,在科研成果产出方面给予政策偏向,提高偏远地区科研人才成果产出率。以项目建设为依托大力开展“组团式”“植入式”人才帮扶活动,加大对青年人才赶赴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宣传力度,号召青年人才放眼未来、从基层做起、提升综合能力。

猜你喜欢

工程局优秀人才甘肃省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甘肃省机械工程学会
甘肃省发布第1号总林长令
甘肃省天水市泰安县桥南初级中学
水利第二工程局
水利第一工程局
建立党委联系优秀人才工作制度
水利第二工程局
水利第一工程局
戴春琳 汇聚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