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陇南市露天辣椒种植技术

2022-12-02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2年15期
关键词:辣椒种子温度

张 瑞

(甘肃省成县城关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甘肃 成县 742500)

辣椒为茄科辣椒属多年生或一年生植物。辣椒表皮中存在辣椒素,对疼痛神经产生刺激作用,并且可以刺激多巴胺的分泌。适量食用,可以增加食欲。除此之外,辣椒富含维生素C。辣椒不仅可以充当调味品用在餐饮业,还可以作为天然色素广泛应用在其他行业。甘肃省陇南市拥有充足的降水、光照资源,非常适宜种植露天辣椒。随着市场需求数量的大幅增多,传统栽种模式的弊端逐渐显现,种植规模扩大的同时辣椒品种不纯的问题逐渐显露,阻碍了陇南露天辣椒产业的健康发展。

1 辣椒产业发展现状

陇南市订单辣椒产业发展迅速,种植面积0.50万 hm2,其中礼县 0.16 万 hm2,文县 0.1 万 hm2,武都区 0.17 万 hm2,宕昌县 0.04 万 hm2,康县 0.03 万hm2,主栽品种有线椒、天宇、满天红、长虹、朝天椒、美人椒等品种。辣椒订单采用“企业+合作社+农户+技术员(企业)”的运营模式,充分发挥品牌优势、合作社联合社及龙头企业的联合作用,加强了种苗的统一管理和产品的统一收购,确保了辣椒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一是通过出台优惠政策,加强招商引资,促进辣椒产业的发展。同规模较大的公司或蔬菜市场签订订单,订单签订成功,能够保障种植辣椒农户的收入。二是加大资金投资力度,整合资本,扶持辣椒产业,成立辣椒种植基地及苗木加工育种点。三是创建产业指导员制度,聘请高级农艺师作为指导员,加强对种植农户的技术培训。

2 生长习性与环境条件要求

2.1 温度

辣椒喜温、不耐低温寒害和高温酷暑。种子发芽的起始温度为12 ℃,适宜温度为25~30 ℃,温度超过35 ℃或低于10 ℃时发芽不良或不能发芽;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0~30 ℃,以白天26~27 ℃,夜间15~16 ℃,温差10 ℃为宜;当温度低于15 ℃时生长发育受阻,持续低于12 ℃时就能受害,低于5 ℃则易遭寒害而死亡;开花结果期授粉结实的适宜温度为20~25 ℃,高于35 ℃因花器发育不全或柱头干枯不能受精而落花;果实发育和转色要求温度在25 ℃以上;辣椒整个生长期间温度适宜范围为12~35 ℃,低于12 ℃就会停止生长,超过35 ℃要通过浇水措施降温。

2.2 光照

辣椒是短光照作物,喜日光,不喜暴晒,对日照时间有较高适应水平。不管日照时间长短,只要有恰当的温度、优良的营养,辣椒便可以旺盛生长;光照强度过大容易导致辣椒出现日灼病;光照强度过弱、植株过密,容易导致掉花掉果;种子发芽需在较暗的环境下进行,但植株发育需恰当日照。

2.3 水分

辣椒作物既不抗旱也不抗涝,植株自身对水的需求量较少,但因为根系不发达,需定期浇灌。通常果型较大的品类对水分需求较多,果型较小的品类对水分需求较少;种子发芽需吸收充足的水分;幼苗阶段植株对水的需求量较少,地表见干见湿为宜;若土壤含水量太大会影响根系生长,导致根系纤弱;初花时期对水分需求量逐渐增大,但是湿度不恰当依旧会导致花芽掉落;果实膨大时期需确保水分充足,若水分供给不足会对果实生长产生负面影响;空气湿度太小会导致花果掉落。为此,确保水分恰当供应,维持地表湿润是实现辣椒丰收的有效举措。

3 辣椒种植技术

3.1 环境条件

辣椒生产基地要求周边环境没有污染,地势平坦,土壤肥力较高,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具备良好的灌溉设施和排水设施。辣椒栽种前应选取恰当的地块,其中沙地是露天辣椒栽种的首选地块,可选择3年以上未栽种过水果、蔬菜的地块,并且土层厚度较厚,土质较软。辣椒栽种应使用有机肥,根据土质选择恰当类型和数量的化学肥料,使土壤中的微量元素保持均衡。

3.2 品种选择

因陇南市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地理环境,高产量、抗虫害能力强、储存时间久的品种成为首选。螺丝椒如龙椒3 号、龙椒5 号、航椒5 号等,中椒5 号、地王天椒7 号、祁门天椒适合用来做配菜,而从美国引进的美国红品种主要用来做天然色素。种植农户应密切关注市场变化,根据市场变化更新品种。

3.3 栽培时间

陇南市是季风气候,横向分布上分为北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3 类。露天辣椒栽种的时间选在2 月中下旬,先在温室进行培育,在5 月中旬把其移种至户外露天地块,通常状况下在7 月中旬收获。

3.4 育苗

辣椒种子育苗需要在阳光充足的地方,根据实际情况,为了增加种子的活力,通常需要晾晒7 h 左右,有助于提升种子发芽率。将干辣椒种子分组,然后将1%的硫酸铜、2%的氧化钠、1%的硫酸钠进行配比,用配比好的溶液浸泡种子,时间不能超过10 min,最后把种子捞出来,进行冲洗来预防霉菌,然后将辣椒种子铺在湿滤纸或湿布上,并盖上一层,放在温暖的地方进行催芽。前18 h 温度控制在29 ℃左右,剩余的6 h 控制在18 ℃左右。除此之外,要定时翻种清洗,保证能够均匀发芽。当辣椒种子发芽率能够达到80%以上时,将种子转移到10 ℃环境中,适应7~8 h 即可播种。播种方法:用穴盘育苗模型,孔深约5 cm,孔直径长54 cm、宽28 cm。播种时每孔穴播种2 粒种子,播种深度为1.2 cm 左右。播种后撒培养基质,保证水能被种苗均匀吸收,促进辣椒苗生长。

3.5 定植

收获前茬作物后务必进行深耕,通过晾晒消除病虫。翻耕前按照施肥标准进行配肥,施磷酸二铵700 kg/hm2、有机肥 60 kg/hm2,施肥后进行翻耕,翻耕深度20 cm 左右,然后起垄覆膜,垄宽50 cm、高25 cm,先进行覆膜保温,温度控制在15~20 ℃。不同品种株距行距不同,中早熟品种行距控制在60 cm、穴距 23 cm 左右,每穴 1~3 株,采用“品”字形 2 行定植,密度15 万株/hm2左右。晚熟品种适当减少行距,控制在50 cm、穴距28 cm 左右,每穴2 株定植,密度14 万株/hm2左右。

3.6 田间管理

定植后开始浇水,7 d 后进行翻耕,耕作深度10 cm 左右。辣椒生长期间时刻关注门椒生长高度,到3 cm 时结合灌溉进行追肥,施磷酸二铵225 kg/hm2、尿素350 kg/hm2。注意进行剪枝工作,尤其是第一次分枝后的侧枝,越早剪掉越好,到生长后期要把衰老陈旧的枝叶去掉。

3.7 辣椒生长期间的管理措施

培育辣椒幼苗时应当注意温度的管控,幼苗出土前通常要求地表温度处于25~30 ℃,环境温度处于28~32 ℃;苗出土后白天温度管控在25~28 ℃,晚上温度管控在10~13 ℃;分苗环节温度需适当提高,白天温度管控在28~30 ℃,晚上温度管控在15~20℃;定苗前应对辣椒的温度适应能力进行培养,白天管控在23~25 ℃,夜晚温度管控在10℃左右。播种完成的辣椒盘苗应定时喷水,并用塑料薄膜进行遮盖,出苗后可掀开塑料薄膜。种植人员应依据盘苗基质状况喷洒适当数量的水,确保基质湿度达标,通常1~2 d 喷水1 次;在辣椒幼苗长出2~3 片叶芽后喷上0.3%的磷酸二氢钾混合溶液,每隔7~10 天喷 1 次,持续喷洒 4~5 次。

露天辣椒结果前是快速生长阶段,水、肥一定要及时供给,通常每隔2 周浇水1 次,同时施加适量的肥料。肥料施加标准:农家肥12 000 kg/hm2或硫酸铵150 kg/hm2。植株下端的果实应第一时间采收,特别是门椒,可恰当提前收获。浇水应注意水量不可过大,适当增加频次,大雨之后应将积水及时排出,提升土壤透气水平,让根系顺畅呼吸。雨过天晴应及时喷洒药物,避免疫病、炭疽病等病害出现。盛果阶段浇水应多次,水量不可过大,避免对土壤透气性产生不良影响。盛果期通常是温度高、降雨多的夏季,应及时追施肥料。另外,在植株底部培土,注意高度不能太高,通常在13 cm 左右。采收后期是辣椒产量非常关键的阶段,每隔7~8 天浇水1 次,且随水施加2~3 次肥料。处暑时节伴随浇水施加磷酸二胺300 kg/hm2,白露时节伴随浇水施加农家肥7 500 kg/hm2,秋分时节伴随浇水施加腐熟的农家肥4 500 kg/hm2。进入采收后期应第一时间将辣椒下端黄叶去掉,将徒长枝清除,改善通风透光条件。

3.8 病虫害防治

常见的辣椒病害主要有病毒病、疫病、炭疽病、青枯病等。防治措施:一般情况下辣椒病毒病往往发生在高温干旱时节,病毒主要通过种子、移栽产生的伤口以及蚜虫入侵干扰,主要是借助化学农药对病毒进行预防和控制。在辣椒播种前用10%三磷酸钠溶液先浸泡种子25 min,然后反复清洗后晾晒,可以有效避免种子带毒。出苗阶段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000 倍液喷雾,避免蚜虫和粉虱产生。如果发现病株,需及时拔除病株,避免病毒扩散。发病初期可用20%病毒灵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进行喷洒,每隔7 天喷洒1 次,连续喷洒3 次。

辣椒疫病主要为真菌性疾病,其病原体非常喜欢潮湿的环境。其卵孢子多存在于病体中或者土壤中度过冬季,然后依靠风力或者水力进行传播。对辣椒的根茎以及果实叶片都会产生严重的损害。如果辣椒感染,其根茎部分会呈现暗绿色水渍状或者软腐状菌斑,发病的部分会呈现倒伏现象,最终导致辣椒植株枯萎。辣椒疫病初期可喷施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 倍液以及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900 倍液、光合细菌菌剂300 倍液、64%噁霜·锰锌可湿性粉剂400~600 倍液或72.2%霜霉威盐酸盐水剂600~800 倍液进行防治。

4 存在的问题

4.1 集约化育苗水平不高

陇南市苗圃设施简陋,以垄沟苗圃为主,少有集约化穴盘。经常发生苗龄老化、苗变、幼弱、苗期枯萎等现象,不仅增加了苗期成本,还对辣椒的产品质量造成不利影响。

4.2 缺乏产品附加值

辣椒生产大型加工企业较为缺乏,大部分仍是小作坊加工,加工方法传统陈旧,加工工艺简单粗放,主要进行小型烘干、切碎等,缺乏精深加工生产线,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不强。

4.3 技术推广普及率不高

针对辣椒病虫草害、种植、育苗等方面的技术培训不够精确到位。外省聘请的专家由于培训时间短,加上对气候条件了解不够,较为成熟、先进的实用技术普及率低,导致种植效益不明显。

5 建议

5.1 建立长期合作机制

通过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把农户组织起来,进一步提升农户的合作共赢意识,促进行业不断发展。

5.2 避免盲目扩大

各地根据地域特点、加工能力等多种因素,做好辣椒产业中长期规划,适度发展,避免出现因盲目扩张而导致产品过剩。与此同时,要时刻关注市场需求情况,实时调整种植规模和选择品种。

5.3 投资建设集约化育苗中心

对取得一定规模或基础条件的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大对育苗中心建设的投资力度,通过引进先进育苗床、育苗基质、种子精量播种机、穴盘等材料和设备,推动辣椒产业规模化发展。

猜你喜欢

辣椒种子温度
一张票的温度
辣椒也疯狂
拣辣椒
桃种子
停留在心的温度
可怜的种子
测个温度再盖被
用26℃的温度孵化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