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栽培常见病虫害及预防措施
2022-12-02侯锡忠
侯锡忠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甘肃 武威 733000)
近年来,我国生物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食用菌栽培领域的发展和技术革新,各类新型栽培技术和管理技术层出不穷,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为了进一步提高食用菌的栽培水平,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且具有较高性价比的食用菌产品,要全面做好食用菌栽培工作,特别是针对食用菌的常见病虫害要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1 食用菌常见病虫害
1.1 病虫害种类
食用菌栽培过程中常见的病虫害种类可以分为3 种类型,分别是口器类、螨类及蛞蝓类、跳虫类。
口器类害虫会大规模繁殖,例如菌蚊类害虫等,幼虫时期对食用菌的栽培影响危害巨大,此类害虫的幼虫喜欢寄居于食用菌中[1],在繁殖期间吐出丝线笼罩食用菌,将其与空气隔绝开来,影响了食用菌的正常生长。口器类害虫的繁殖一般在夏季,如果气温逐渐降低,此类害虫的危害及影响也会逐渐降低。
螨类和蛞蝓类害虫的整体体积相对较小,与食用菌颜色相近[2],很难直接用肉眼发现,因此螨类害虫一旦繁殖和蔓延,很难及时发现并防治,甚至是当食用菌逐渐枯萎之后才会发现此类病虫害。螨类及蛞蝓类的害虫最易影响食用菌的生长过程,同时也具有较高的隐藏性,防治困难。
跳虫类害虫的繁殖及存活时间相对较短,每年的存活时间一般为4 个月左右,但是此类害虫有较强的动态变化,繁殖能力相对较强,跳动繁衍,一旦发生跳虫类害虫,则会直接影响整个食用菌栽培基地,造成难以预知的危害[3]。
1.2 病虫害特点
病虫害直接影响食用菌的栽培产量和整体质量。在食用菌栽培中,病虫害的主要特点首先是病虫害种类较多,除了前文论述的多种害虫之外,也有一部分软体动物,如蜗牛等也会影响食用菌的栽培及成长过程。由于食用菌为子实体食用蔬菜,在生长过程中缺少有力的保护组织,更加容易受到外界的侵害,一旦有病虫害发生,食用菌的生长就会受到影响[4]。各类病虫的繁殖除了会直接影响食用菌成长以外,也会带来其他多种类型的病毒,使得食用菌整体生命力和抵抗力严重下降,造成其他杂菌的传染和蔓延。
2 食用菌常见病虫害的预防措施
2.1 食用菌栽培环境方面的措施
2.1.1 菌种场地选择 在食用菌栽培过程中,菌种场地的选择尤为重要,菌种场需要远离仓库及饲养场等存在杂菌的环境,整体建筑设计要科学合理,保障菌种袋在灭菌之后可以直接进入接种间,避免受到外界杂菌的污染和影响[5]。菌种场地中的接种室和培养室等要注意打扫和全面消毒,定期巡检,如果发现有杂菌的污染要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杂菌和污染菌种不能随意乱丢,防止受污染的菌种再次繁殖。接种完成之后的菌种要保证无病虫、无污染。
2.1.2 保持栽培环境清洁卫生 食用菌的栽培场地要远离存在污染的饲养场、车间、垃圾场地等,要全面做好食用菌栽培室以及栽培场地的卫生清洁和消毒,避免各类杂菌的滋生和害虫的繁殖,减少人为传播病虫害[6]。门窗和通风用的洞口可以安装纱网,避免飞虫直接飞入。
如果选择在防空洞等相对阴暗潮湿的环境中栽培食用菌,要保障栽培室进出口有一定距离的黑暗环境,减少病虫害的滋生和传播。如果选择在露天的环境进行食用菌栽培,要提前清除栽培场地周边的枯枝落叶以及各类杂物,同时对室外的露天栽培场地进行全面杀虫,要特别注意栽培场白蚁的预防。
在室内环境中栽培时要提前清理干净,做好消毒,栽培室中的各类墙壁和栽培架、砖缝、架子缝等更加容易隐匿害虫,要加强清洁和消毒。如果栽培室曾经存在病虫害的污染情况,要做好熏蒸消毒工作,可以用高锰酸钾和福尔马林的混合溶液开展熏蒸,熏蒸过程中要保证栽培室处于密闭环境,熏蒸2 d之后通风换气并送入菌袋进行栽培[7]。
2.1.3 提高菌种质量和残菇消毒 如果菌种刚刚分离好,要对其进行试种和提前观察,着重分析菌种的经济性状和生长表现,提高菌种的质量水平,同时也可以按照原有的质量标准进行菌种选择。如果发现菌种受到污染,要第一时间清理,保障菌种的纯度。菌种要及时投入生产,避免发生老化,同时也要控制的传代次数[8]。在采菇完成之后要及时清理料面,摘除食用菌的根部以及腐烂位置,及时摘除各类被害菇类,采取集中深埋或焚烧的方法进行处理,不可直接扔弃。
2.1.4 做好菌菇的抑虫和抑病 食用菌栽培所使用的覆土需要进行消毒处理,在上床架之前要提前用漂白粉或甲醛等溶液进行病虫害的消杀。除此之外,针对不同类型的食用菌及其对应的生长条件,要采取相应的管理方法,合理控制菌菇栽培的温湿度、光线、营养成分等,确保菌菇有良好的生长环境,同时也能最大程度避免病原菌和害虫的繁殖和滋生。在进行灭菌时,可以采取蒸汽灭菌或高压灭菌方法。常压灭菌方法要保证4 h 内温度达到100 ℃左右,灭菌仓保持高温灭菌的状态,直至温度降至60 ℃以下即完成消杀和排气;而应用高压灭菌方法则可以在2 个大气压之下保持2 h 时的高温,注意进气和排气的速度。在进行食用菌接种之前要强化消毒处理,严格履行无菌操作规范,接种室和栽培室也要提前做好消毒[9]。
2.2 食用菌病虫害生物防治措施
2.2.1 水浸法 由于食用菌缺少保护组织,在进行病虫害的防治时,可以优先选用生物防治措施,部分害虫受到其自身繁殖特点的影响,如果直接浸入水中则可以使害虫因缺氧而死[10]。使用水浸法进行食用菌病虫害的生物防治时要提高食用菌栽培袋的密封性,确保浸泡2 h 左右不会分散。用水浸法开展生物防治可以提前将水注入栽培瓶或栽培袋内,如果采用块栽培的形式,可以将栽培块浸入水中,同时压入重物,避免栽培块浮起,维持浸泡时间2~3 h,将栽培瓶或栽培袋沥干水分之后,即可以进行下一步的食用菌栽培。
2.2.2 生物习性防治法 一部分食用菌的害虫生存方式相对特殊,例如菌蚊幼虫需要吐丝,并在网中进行群聚,因此针对此类害虫可以采取人工捕捉的形式。在食用菌的栽培过程中,如果发现菌袋已经出现虫害,可以将此类菌袋在阳光下暴晒或喷洒石灰粉,让幼虫干燥致死,降低虫害的密度,减少病虫害的蔓延和繁殖。部分鳞翅目的幼虫在生长成熟之后,颜色相对艳丽,一经发现可以直接捕捉和消灭,同时也可以利用害虫的趋光性对其进行捕杀[11]。部分幼虫在繁殖过程中会遗留爬行痕迹,食用菌栽培人员可以沿着此类爬行痕迹对幼虫进行有针对性的捕捉和消杀。针对食用菌的螨类及蛞蝓类害虫可以利用菜籽饼进行诱杀,例如在菇床上提前铺设纱布,并将菜籽饼均匀铺撒在纱布上,害虫受到习性的影响聚集于纱布中,工作人员可以直接将纱布浸泡在浓石灰水中杀死螨类害虫,此种诱杀措施可以进行多次,基本能够达到90%以上的诱杀效果。
2.3 食用菌病虫害化学防治措施
在食用菌栽培过程中并不提倡采取化学方法防治病虫害,主要是因为化学农药的喷洒容易使食用菌产生药害,过量的农药残留也会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但是如果必须采取化学药剂进行应急防治,则可以提前将菌菇采完,避免农药影响菌菇的食用性。例如,食用菌栽培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眼蕈蚊、粪蚊等害虫,可以喷洒500 倍敌百虫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如果跳虫危害相对严重,可以喷洒500 倍敌敌畏,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时要特别注意化学药剂的浓度[12]。除此之外,可以使用磷化铝进行病虫害的防治,此类化学药剂可以与空气中的水分相互作用释放硫化氢,在害虫的消杀方面优势明显,也可以提前密闭菇房用磷化铝熏蒸,工作人员要提前佩戴好消毒面具,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操作,密闭2 d后通风换气。
3 结语
食用菌的栽培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对我国农业发展有重要意义。为了进一步减少病虫害对食用菌栽培的影响,可以采取栽培环境预防措施、生物防治措施、化学防治措施等防治病虫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