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逐安而迁

2022-12-01李乔

中华瑰宝 2022年12期
关键词:珠玑大槐树家谱

中国历史上有过多次规模巨大的移民活动,家谱作为我国历史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记载有丰富的移民迁徙资料,除迁出地、定居地外,从家谱中还可以读出移民原因、性质、过程、路线、规模等信息,是研究移民史的重要资料。

中华民族自古有安土重迁的传统,然而由于自然灾害、政权更迭、战争冲突、加强统治,以及生存发展的需要等原因,导致人口迁徙和流动。伴随着移民的足迹,中华姓氏也被传播到大江南北,甚至世界各地。家谱作为记载家族世系和重要人物事迹的文献,其关于家族来源、迁徙以及先祖生平的记载,为移民史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历史上三次重要移民高潮

从频频见诸史籍的“徙”“发”“迁”“移”“实”“屯”等字眼,可以看出中国历史上人口迁徙活动很频繁。在这些人口迁移活动中,两晋之际永嘉之乱、唐代安史之乱,以及两宋之际靖康之变引发的中原流民南迁,不仅移民规模巨大,而且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格局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西晋末年,政治腐败,皇族间争夺政权,爆发八王之乱,内迁各族乘机纷纷起兵,匈奴贵族刘渊率众反晋夺权,建立汉国。永嘉五年(311年),汉军攻破洛阳,俘获晋怀帝,史称“永嘉之乱”。晋元帝渡江,建都建业(今江苏南京),中原士族相随南逃,史称“衣冠南渡”。此后匈奴、氐、羯、羌、鲜卑等民族为争夺统治权,在中原地区长期征战,中原士家大族及流离失所的百姓纷纷南迁,史称“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

唐玄宗后期,政治黑暗,藩镇握有重兵。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安禄山在范阳(今北京市区南)反叛,安史之乱爆发。历时8年的安史之乱,导致唐王朝由盛转衰,使黄河流域的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民不聊生。叛乱平定后,军阀割据,藩镇林立,时有战乱,一直到唐朝末年,不断有中原百姓南下,形成又一次大规模人口南迁的景象,史称“四海南奔似永嘉”。

宋代统治者实行的是“守内虚外”的政策,加之宋徽宗重用奸相,导致朝政日非,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大举南下,一时战火遍及黄河中下游地区,次年,金军驱掳徽、钦二帝和宗室北返,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变”。康王赵构建立南宋政权,后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逃避战争灾难,北方百姓又一次大規模南迁,形成我国历史上第三次人口南迁的高潮,史称“高宗南渡,民从之者如归市”。

上述三次重要移民活动不仅给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带来了巨大影响,还促使民族融合和姓氏文化的南迁。历次南迁的人,与当地人融合后,渐次形成客家人、闽南人、广府人等,他们秉承中原文化传统,保持中原地区的风俗和习惯,使用汉族姓氏,为姓氏文化的传播做出了积极贡献。

家谱反映的重要移民圣地

前述规模较大的移民活动,无论是正史,还是地方史志,甚至是家谱对其均有记载。但有一些移民事件,虽然正史和地方志都没有记载,却在家谱里有详细记录,而且迁徙过程中的一个小地名在移民的心目中有着无比崇高的地位,成为令他们及其后裔魂牵梦萦的心灵家园。

闽台祖地,光州固始。光州和固始在唐代具有隶属关系,固始为光州属县,即今河南固始县。光州固始连称,并成为闽南人的寻根圣地,与固始在唐代的两次较大规模移民入闽有关。一次在唐初,固始人陈元光父子率领中原将士入闽平乱,落籍闽南;一次在唐末,固始人王潮、王审知兄弟率乡民入闽建立闽国,并落籍闽地。两次大规模移民入闽,使得固始人成为闽地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宋代开始,不少闽人在谈及自己祖先时,都称来自光州固始,由此形成了“闽人称祖皆曰自光州固始来”的现象,固始也因此有了“唐人故里,闽台祖地”之美誉。

客家祖地,宁化石壁。地处闽赣交界的武夷山东麓的福建宁化石壁,是历代北方士民避乱南下的中转集散地。早在秦汉之际,就有中原士民避乱迁徙于此。宋代之前每遇王朝更迭、中原动荡之时,便有大量中原地区移民至此避难,在此繁衍生息,并与当地人融合,最终形成客家民系。后客家人又以石壁为中心向国内外迁徙,播迁到8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无论迁徙到哪里,客家人都不忘宁化石壁这个根。因此,宁化石壁被誉为“客家祖地”“客家民系的朝宗圣地”。

在广东、香港人心中,南雄珠玑巷是神圣的地方,在很多人的家谱中都记载祖先是从那里迁来的,珠玑巷因此被誉为“天下广府根源”。珠玑巷位于广东南雄市北9公里处的梅关古驿道上,是古代中原和江南通往岭南驿道上的重镇,是北方人南下入粤的必经之地。北宋末年,宋室南渡,南迁臣民落足南雄之后,为表达对故都的怀念,遂以故都开封的珠玑巷称呼此地。南宋末年,元军挥戈南下,为避兵燹,已移居南雄地区的北方士民继续顺北江南迁至珠江三角洲地区,由此形成今天的广府人。

广西南宁一带不少汉族、壮族人的家谱都记载祖籍为山东白马县。白马县为秦时置县,直到明代改名滑县(今属河南),境内白马津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历代在此都驻有重兵。北宋末年,广西部族首领侬智高起兵反宋,宋廷派大将狄青率领官兵从白马津出发前往镇压后,官兵留戍当地,遂成为广西人。这批官兵虽然不都是白马人,但白马县(津)却是他们共同的记忆,为使子孙不忘祖地,家谱中都记载先祖来自白马。

“问我祖先在何方,湖广麻城孝感乡”,从这一川渝地区广泛流传的谚语,不难看出麻城孝感乡在川渝人心中的崇高地位。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经过战乱的川渝地区,人口急剧减少,明清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吸引外地移民,其中以湖广行省人口最多,而在湖广行省入川的人口中,尤以麻城人为多,因此有“湖广填四川,麻城过一半”之说。而麻城孝感乡作为移民入川的起始地和集散地,在川渝民众心目中有着神圣的地位,也成了他们的祖籍地。

苏北民众心目中的移民圣地苏州阊门。阊门为苏州古城之西北门,邻近京杭运河,是古代江南最重要的码头之一,为江南通往江北的咽喉。元末明初,群雄并起,张士诚据有苏州,与朱元璋抗衡,其兵败被俘后,朱元璋遂“驱逐苏民实淮扬二州”。移民集中于苏州阊门,后被强制迁往苏北。阊门作为移民的集散地和出发地保留在移民的记忆中,移民将这份记忆口耳相传给后代,因此在苏北的家谱中都称先祖来自苏州阊门。

“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这首在我国河南、河北、山东、北京、安徽等地广泛流传的民谣,道出了山西洪洞大槐树在我国华北地区移民史上的重要地位。经历元末明初的战争,华北地区人口锐减,而山西受战争影响较小,人口增长较为迅速。为解决人口不平衡问题,明政府从山西移民,其中尤以洪洞县移民数量最多。由于移民是从洪洞县广济寺门前的大槐树下出发的,告别时的那棵郁郁葱葱的大槐树就成了他们的家乡记忆,因此都说自己是洪洞大槐树移民。

“北有大槐树,南有瓦屑坝”,瓦屑坝是鄱阳湖畔的一个古渡口。元末明初,江淮地区战事频繁,加上水旱灾害的侵袭,造成人口锐减,生产破坏,田地大片荒芜。而江西饶州路的鄱阳、浮梁、万年、乐平、景德镇等地,则较少受战乱波及,人口增长较快,人地矛盾突出。在明政府一系列激励政策措施的刺激之下,饶州路百姓纷纷北迁到安庆所属各县,形成一股移民浪潮。移民大都从瓦屑坝登船,迁徙至安徽、湖北、湖南等地,瓦屑坝因此留在了移民的记忆中。

今北京、天津以及河北保定等地的民众在追溯家族渊源时,多称先祖来自小兴州。这是因为明洪武年间,为恢复和发展北平地区因战乱遭受破坏的社会经济,明政府多次从燕山以北广大地区(俗称山后)向北平附近移民。燕王朱棣登基后,为进一步巩固、发展北平地区社会经济,确保京城安全,先后抽调长城以北27个卫所的将士5万人,在北京附近屯边戍守,同时,多次组织大规模的强制性移民。小兴州作为长城古北口外的第一重镇,是从山后南下北京的咽喉要塞,移民都要在此休整后再出发,因此小兴州就深深地留在了移民记忆中。

今安徽淮北、凤阳、阜阳一带的民众在谈及自己的祖先时,多称是从山东枣林庄迁来的,这与元末明初的移民有关系。元末明初,山东兖州府东部属丘陵山区,受战乱影响较小,人多地狭,而凤阳府(治今安徽凤阳)因长期遭受战乱、灾荒、瘟疫的破坏,人烟稀少,兖州地区百姓自发移居凤阳府,以求更好发展。枣林庄地处山东西南出省重要的陆路交通要道上,是移民南下必经之地,在他们的记忆中留下较深的印象,成为他们心目中具有特殊意义的一个地名符号,成为移民的祖籍地。

家谱背后的移民史研究信息

家谱作为我国历史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重要的文献价值,尤其是其关于本家族的来源、迁徙以及先祖事迹的记载,不仅比正史、方志更为翔实,甚至是唯一保存的史料,成为研究移民史的重要资料。

受安土重迁观念的影响,不是万不得已,人们都不愿离开长期生活的、熟悉的环境,选择到一个陌生、未知的环境中生活,每次迁徙必定有其迫不得已的原因。关于大槐树移民,华北一带流传着胡大海复仇、燕王扫北和三洗怀庆府等传说故事。战争血洗、瘟疫流行等,造成华北地区人口稀少,明朝政权遂下令从山西洪洞大槐树进行移民。关于珠玑巷移民,珠三角有关家谱记载,南宋咸淳年间,苏妃因得罪皇帝而私逃出宫,隐瞒身份逃至保昌县(治今广东南雄)珠玑巷居住,后因事泄,珠玑村民罗贵率村民外逃,转徙珠江三角洲各地。

按照移民动机,移民可分为政府组织的强制性移民和民众自發性移民。从家谱记载来看,大槐树移民从移民命令发布,“广济寺设局驻员,发给凭照川资”的前期准备,到迁徙途中的民众管理、定居地的安置,以及生产生活的安排都是在政府的组织下进行的。珠玑巷移民则是出于躲避战乱的需要,在罗贵等乡绅率领下自发性的移民,东莞英村《罗氏族谱》记载,“珠玑巷居民九十七家,贵祖密相通透,围集商议,以南方烟瘴地面,土广人稀,必有好处,大家向南而往”,罗贵等乡绅上疏朝廷,在获得政府许可后进行集体迁徙。

中国古代移民迁徙之路充满了心酸,洪洞移民从一开始就要面临由于官方的强行分配而与亲人分开的命运。牛川家族迁往河南时,牛家兄弟十八人不能同迁一处,恐日后子孙繁衍,互不识宗,遂将一口大锅砸为十八块,各自怀揣一块,永作纪念,使“打锅牛”成为一种认亲方式。有关脚趾甲复形、解手、背手的传说,道出了大槐树移民迁徙过程中的痛苦经历。为防止被迁移者逃脱,官兵用刀在每个人的小脚趾上砍一刀作为记号,此后,凡是大槐树移民的后代都有两瓣小脚指甲的特征;移民都是双手被反绑着押解上路,内急时,必须请求官兵把捆绑着的手解开,次数多了就产生了“解手”一词;而长时间背着手被捆绑,移民逐渐养成了走路背手的习惯。

家谱对于家族的迁徙路线都有比较清晰的记载。南海《鹤园陈氏族谱》记载珠玑巷移民情况时说:“民虑及难,各挈家逃窜荔枝山下者万余人,遂结竹为牌,顺水漂流……后抵连州水口,始各奠居,故我祖来寓于佛山。”对于孝感乡移民的迁徙线路,大邑《鲁氏支谱》称,鲁氏原籍山东,后迁湖广麻城孝感,“明末遭乱逃避入蜀,居天全灵关,清顺治时迁大邑”;桐梓《李氏家谱》记载,李氏原籍麻城孝感乡,“明中叶迁重庆府荣昌县”,其后裔分迁遵义、桐梓、南川、江津等地。

家谱还会记载移民规模,如珠玑巷移民,前引东莞英村《罗氏族谱》记载移民97户,共33姓,《珠玑村三十三姓九十七人流徙铭》列出的33个姓氏为:“珠玑流徙,罗湛郑张。尹文苏谢,陈麦卢汤。温胡赵伍,曹欧李梁。吴冯谭蔡,阮郭廖黄。周黎何陆,高发其祥。九十七人,开辟烟瘴。三十三姓,永镇南方。”南海《苏氏族谱》则记载珠玑巷曾先后两次移民,一次在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乡民因天灾流行,又奉旨取土筑寨,民惧集兵之扰,罗贵等九十八名呈请给引南迁”;一次在南宋景炎元年(1276年),元兵大举南下,为避兵燹而南迁。

由此可见,家谱作为移民史研究的重要文献,透过它可以看出一个家族的来源和迁徙等情况,了解先祖告别故土难舍之情、迁徙途中的艰辛、开创基业的不易,起到教育后人不忘先祖、珍惜当下生活的作用。

李乔,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猜你喜欢

珠玑大槐树家谱
王亚平
家即是国,钩沉史海乐为舟——“家谱文化的传扬者”朱炳国
作 品:珠玑古巷寻根
大槐树寻根
大槐树
大槐树
门前的大槐树
诗学会即兴(新韵)
谢氏宗亲对珠玑巷情有独钟
从《家谱》看吉林回族的源流与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