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桑椹菌核病防治试验初报

2022-12-01徐新春庄卫武季佩华

中国蚕业 2022年4期
关键词:病果果桑桑椹

徐新春 庄卫武 崔 晴 季佩华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蚕桑指导站,江苏南通 226300)

桑树的果实即桑椹,具有极其丰富的营养和多种医疗保健功能。在古籍药书如《中国大药典》《本草拾遗》中均有记载。中医认为,桑椹味甘性寒,药性平和,具有生津止渴、滋阴补血、明目安神等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桑椹有增强免疫功能、促进造血细胞生长、防止人体动脉硬化、促进新陈代谢等作用,长期食用桑椹可以延年益寿[1]。桑椹酸甜可口,已被卫生部列入“既是食品又是药品”[2]的名单,深受人们的喜爱和追捧。

果桑,是以结果为主,果叶兼用桑树的统称。果桑品种较多,有粤椹大10(以下简称大10)、白玉王、台湾长果桑等。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于2017年3月初,从原南通市蚕桑指导站栽培的果桑园中剪伐桑枝作为接穗条,采用嫁接育苗的方式,培育大10、白玉王果桑苗,于2018年进行了定植、树型养成、病虫害防控及肥培管理工作,培育主干,没有收果;2019年培养主干和支干,开始收果,并进行适应性调查。调查中发现,2020和2021年桑椹菌核病发病严重,2020年未采取任何防控措施,2021年虽进行了农用薄膜覆盖和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防治,但由于覆盖时间偏迟(3月14日),药剂防治晚(第1次喷药3月14日)、次数少(1~2次)等原因,大10、白玉王及叶用桑育71-1等3个品种的桑椹菌核病发病率极高,几乎达100%。桑椹菌核病的频繁发生以及造成的严重损失[3-7],极大地制约了通州区果桑生产的推广与发展,目前通州区仅在御润家庭农场、开心家庭农场等少数农场及农户有少量果桑栽植,果桑总面积不足2 hm2。

桑椹菌核病也叫桑椹白果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是桑椹肥大性菌核病[Ciboriashiraiana(P.Henn.)Whetz.]、桑椹缩小性菌核病[Mitruiashiraiana(P.Henn.)Ito et Imai.]、桑椹小粒性菌核病[Ciboriacarunculoides(Siegl.et Jenk.)Whetz.Et Wolf.]的统称[8-10]。本地发病多为桑椹肥大性菌核病。

2022年我们汲取了2021年采取地膜覆盖+农药防治未能取得防治实效的教训,选择杨明方等[11]经过试验筛选出的一些化学防治药剂,结合地布覆盖等物理防治措施,再次进行了该病的防治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试验桑树 果桑品种为大10、白玉王,树龄5年;叶用桑品种为育71-1,树龄9年。试验桑树均为低干树型养成,桑树长势较好,大10、育71-1枝条长度均在2.5 m左右,白玉王枝条长度在1.8 m左右,3个品种每株枝条均在10根左右。

1.1.2 试验地点 刘桥镇蒋一村40组王戴广家的桑园。栽植密度:大10、白玉王为株距0.90 m、行距2.05 m,育71-1为株距0.40 m、行距1.50 m;每667 m2栽植株数:大10为361株,白玉王为362株,育71-1为1 112株。选择该户同一地块的5行桑树进行防治试验,面积为332 m2。

1.1.3 供试药剂 430 g/L戊唑醇悬浮剂,浙江省杭州市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产品,商标“拜耳富力库”,农药登记证号为PD20110287,100 mL/瓶;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河北中保绿农作物科技有限公司产品,商标“中保康秀”,农药登记证号为PD20161392,100 g/瓶。

1.1.4 供试肥料 99%磷酸二氢钾,河北中保绿农作物科技有限公司产品,商标“宝易”,执行标准HG/T2321—2016,100 g/袋;硼肥,纯硼含量≥21%,四水八硼酸钠,含量≥99%,均为北京中保绿农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产品,商标“宝易”,执行标准NY428—2010,100 g/袋。

1.1.5 其他材料 地布(防草布)为可渗水黑色加厚塑料制品,配以20 cm地钉进行固定,均为沭阳县点隆百货店销售,每平方米覆盖成本在1元以上。

1.2 试验方法

1.2.1 试验设置 试验设A、B、C、D、E等5个桑椹菌核病防治处理区,每处理区设3个重复小区,每个小区选相邻的连续5株桑树进行试验,即A区为第1行大10品种桑树,南北朝向,株距0.90 m,一行共3段,每段约10株桑树,段间东西向挖有排水沟,每段选相邻的5株桑树设A1、A2、A3等3个重复小区。B、C、D、E区同上设置,即第2行白玉王、第3行大10、第4行育71-1、第5行育71-1各3段每段10株中选择相邻的5株分别设3个重复小区,A、B、C、D区之间的行间距均为2.05 m,D、E区之间行间距为1.50 m,土壤封冻前进行耕翻,地布覆盖在2月底前完成,具体试验处理如表1所示。

表1 5个桑椹菌核病处理区的防治措施

1.2.2 喷药方法 采用背负式手动喷雾机对桑树等均匀常规喷药。具体喷药及喷肥、喷清水时间如下:第1次喷药,3月8日下午C区(第3行)大10喷药,12日下午B区(第2行)白玉王喷药、D区(第4行)育71-1喷药、E区(第5行,对照)育71-1喷清水;第2次喷药及肥料,3月15日下午A区(第1行)大10喷药、C区大10喷药+肥,19日下午B区白玉王喷药+肥、D区育71-1喷肥、E区育71-1喷清水;第3次喷药,3月22日下午A区大10喷药、C区大10喷药,26日下午B区白玉王喷药、E区育71-1喷清水。选晴天喷药及肥、水;按规定浓度配制药液,不随意提高药液浓度,但要确保田间喷药量标准(每公顷桑园600 kg),确保桑树(枝、叶、花)、地面及其他生长物都喷到;仔细观察用药对桑花、桑椹生长是否有不良影响,并及时进行记载。

1.2.3 调查项目及方法 5月上旬至5月下旬,选择各处理区的5株桑树,调查成熟桑椹(大10、育71-1为紫红色,白玉王为乳白色)的产量及成熟桑椹平均单果质量(50粒桑椹的平均值)。在桑椹能够分辨病果时,对发病情况进行调查。

1.2.4 计算公式及分析方法 桑椹菌核病发病率(%)=病果数/总果数×100,校正防效(%)=(对照区病果率-处理区病果率)/对照区病果率×100。采用邓肯氏新复极差多重比较法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防治措施的桑椹成熟情况

2022年(栽植第5年)调查时间为5月6日、11日、16日。从表2可以看出:5月6日大10平均成熟率即达21.0%,而白玉王未见成熟桑椹;5月11日,大10平均成熟率达57.5%,白玉王成熟率16.8%,育71-1平均成熟率40.2%;至5月16日,大10平均成熟率达78.6%,白玉王成熟率47.5%,育71-1平均成熟率54.5%。大10成熟早而快,育71-1次之,白玉王成熟最慢。

表2 不同防治措施的桑椹成熟及发病情况

从叶用桑育71-1近几年的桑椹成熟情况来看,2022年由于前期日平均气温高,桑椹成熟比往年提前5 d左右(往年第1批成熟在5月16日左右,第2批成熟在5月22日左右,2022年分别在5月11日左右和5月16日左右)。2022年地布覆盖后,增高了果桑生长的环境温度,促使大10、白玉王桑椹成熟期比往年再提前5 d左右:大10成熟果往年第1批在5月16日左右,第2批在5月22日左右,2022年第1批在5月6日左右,第2批在5月11日左右;白玉王成熟果往年第1批在5月22日左右,第2批在5月28日左右,2022分别在5月11日和5月16日左右。采取地面覆盖措施防治桑椹菌核病后,桑椹成熟期拉长:大10品种桑椹本地从5月1日左右可持续采摘至5月底;白玉王桑椹可从5月10日左右持续采摘至6月10日左右;叶用桑育71-1桑椹可从5月6日左右持续采摘至6月6日左右。

从表2还可以看出,根据2022年调查,A区大10的5株桑树总健康果为5 431粒,产量为18 381.5 g,C区大10的5株桑树为3 584粒,产量为12 799.3 g。可以看出C区虽喷施磷酸二氢钾及硼肥,但并未增加果粒数和产量,仅仅增加了第1批成熟果的平均单果质量(3.45-2.96=0.49 g)。

2.2 不同防治措施的桑椹菌核病发病及防效情况

从表2、表3可以看出,2022年进行桑椹菌核病防治后,A区大10的病果率为7.1%,B区白玉王的病果率为2.3%,C区大10的病果率为5.9%,D区育71-1的病果率为11.4%,E区育71-1的病果率为17.4%,各处理区(A、B、C、D)病果率均极显著低于清水对照区(E)。B区校正防效达86.78%,在2020年试验区病果率均在92%以上,2021年病果率几乎达100%的情况下,这个防效已是相当理想了,C区采取了与B区同样的处理措施,校正防效仅为66.09%,与B区相比低了20个百分点,应该是不同果桑品种的差异所致,D区校正防效在35%以下,没有田间应用价值,即仅冬翻,不覆盖,虽喷药1次、喷肥1次,但防效很差。A区(地布覆盖,初花期、盛花期各喷1次药液),发病率要低得多(7.1%),校正防效为59.20%,低于B区、C区,说明多喷1次药还是有效果的。

表3 不同防治措施的桑椹菌核病防治效果

3 小结与讨论

桑椹菌核病病原菌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到次年春季桑树开花期间,若条件适宜,土壤中的菌核就会萌发产生子囊孢子,子囊孢子随风传播到雌花上,引起侵染。病原菌入侵雌花后,菌丝大量增殖并侵入子房内,最后由菌丝形成菌核,菌核随着病果落地,进入土中越冬,成为下一年的侵染源,菌核在不同的土壤湿度条件下,可存活1~3年不等[11]。本次试验的田块,2019年曾有桑椹菌核病发生,因病果率不算太高,且对此病危害严重性等认识不足,未采取防治措施,2020年发病率极高。本次试验,发现采取地布覆盖,果桑的成熟期有所提前(约5 d左右),所用药剂均未对桑花和桑椹的形状、色泽等造成影响,也未对桑树当年的后期生长造成不良影响。同时,最后1次用药在3月底前结束,与桑椹首批采摘收获相隔1个月以上,降低了农药残留风险。

本次试验采取地布覆盖,初花期、盛花期各喷1次药液(A区)措施后,仍有桑椹菌核病发生,校正防效未达到文献[11]所述90%以上甚至100%,可能与往年发病严重程度、3次用药是否完全都在防治窗口期、末花期未用药防治等有关,具体原因有待下一步试验验证。

本次试验再次表明,桑椹菌核病通过物理及化学的防治方法可以取得很好的防治效果。结合近年来的连续调查情况,我们认为采取药物喷洒防控措施防治桑椹菌核病的关键在于以下2点:一是防治药物及防治适期;二是田间喷药量。只有二者完美结合,才能取得最佳的防治效果。2021年防治失败,固然与所选择的防治药物——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防治桑椹菌核病效果不佳有关,同时没有很好地抓住防治适期及田间喷药量也是很重要的原因。此外,本地翻耕宜在冬季土壤封冻前完成,地面覆盖宜在2月底3月初完成,已覆盖的无需再进行冬翻。

另外,本次试验因试验田块面积偏小,所栽果桑行数偏少,故采用叶用桑育71-1作对照,尽管立地条件相同,前一年发病率也无多大差异,但试验结果仍可能存在一定偏差,有待以后试验改进。

种植果桑,符合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的发展模式,也符合当今人们的美食需求,只要认真做好桑椹菌核病的预防工作,给农民尤其是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带来的收益也是很明显的,减去各项成本费用等支出,每667 m2土地可创造出万元以上的净收益。

猜你喜欢

病果果桑桑椹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盐边县果桑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翠香’猕猴桃黑头病常温贮藏期间生理特性研究
桑椹(外一首)
桑椹
本是同根生
果桑篱架匍匐式栽培技术
核桃炭疽病空间分布格局及抽样技术
桑椹提取物对胰蛋白酶的抑制作用及对小鼠胰腺组织的损伤
果桑新品种引种试验及性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