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20年我国学历继续教育研究现状、热点与发展趋势
——基于CNKI期刊论文的可视化分析

2022-12-01穆卫军关庆镐毛燕梅

继续教育研究 2022年1期
关键词:主题词发文学历

穆卫军 关庆镐 毛燕梅

(1.北方工业大学 继续教育学院,北京 100144;2. 东北农业大学 语言能力发展研究中心,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6)

一、引言

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国内在学历继续教育的探索过程中总结出大量经验,并上升到理论层面,这些理论可以指导学历继续教育实践的进程、引导其迈向正确的台阶、推动其创新。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以2001—2020年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来源文献为样本,对学历继续教育研究的作者、主题词等进行聚类以及文献量、发展态势等方面进行量化分析,从多维视角管窥我国学历继续教育研究的逻辑脉络、现状、热点和发展态势,以期为推动我国学历继续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学历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二、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

采用美国德雷塞尔大学(Drexel University)计算机与情报学院陈超美博士开发的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分析我国有关学历继续教育话题的中文期刊文献。CiteSpace是基于“科学技术知识本身是不断变化的”这一基本假设,依照共引分析(cocitation analysis)理论和巡径网络算法(pathfinder network scaling,PF-NET)等对特定领域文献进行计量,以探寻出这一领域学科理论演化的关键路径及知识转折点,并通过一系列可视化图谱对此学科演化潜在动力机制和学科发展前沿进行探测[1]。将对生成的图谱进行多方面、多维度、多层级的分析和知识解读,分析的图谱类型包括期刊发文量统计图、高被引论文汇总表、主题词突现汇总表、发文机构合作图谱和聚类图谱。

(二)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于CNKI数据库,检索词为“学历继续教育”且篇名不包含“非学历教育”“非学历继续教育”,时间跨度设置从2001年到2020年,搜索结果显示共有873篇期刊论文发表,经过数据清洗,剔除会议述要、热点话题报道、笔谈、专访、重复论文及继续教育学院简介后,剩余746条有效数据。某一研究领域的发文量可以反映出该研究领域不同时期的研究情况。以时间、发文量分别为横、纵坐标,用数据分析软件Origin 7.5作图,对746篇文献进行时间统计(见图1),发现近20年来学历继续教育研究数量总体而言稳中有升,后10年的发文量比前10年的发文量略有增长,说明后十年学历继续教育领域的研究热度更高,但这期间论文并没有出现大量增长,原因在于在我国大学大幅扩招和科研人员大幅增加的大背景下,学历继续教育生源逐渐饱和,导致其发展缓慢甚至有些停滞不前,没能引起学者太多的兴趣。

图1 近20年学历继续教育发文量的年度分布

三、数据分析

(一)期刊发文量统计分析

统计上述746篇论文对应期刊可得到学历继续教育发文量排名前十的期刊(见表1),从中可以看出,继续教育领域的专业期刊发文量占比很大,《继续教育》《中国成人教育》发文量占比均接近论文总数的1/10,说明本研究领域的学者更偏向于在本领域专业期刊进行学术争鸣。此外,《继续教育研究》《成人教育》《高等继续教育学报》的发文量都达到了两位数,分别为39篇、26篇和12篇,在本研究领域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表1中还可以得到结论,除了该领域专业期刊以外,继续教育专业领域类的大学学报也是学者交流学历继续教育研究的重要平台。

表1 近20年学历继续教育发文量

(二)高被引论文统计分析

高被引论文能让读者快速了解某领域的核心文献有哪些,有利于学者更高效地进入某领域并开展研究。鉴于其重要性,我们对相关研究引文中高被引文献进行了梳理汇总,得到了被引频次排名前十的论文(见表2)。

表2 近20年国内学历继续教育研究十大高被引论文

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 继续教育概念的辨析。高志敏从继续教育的领域、对象、行为、内容和目的这五个方面对继续教育的概念进行讨论,分析了其概念的不确定性,将继续教育与高等学历教育(包括传统、正规途径的高等学历教育和非传统、非正规途径的高等学历教育)相区别[2]。

2. 对广播电视大学和开放大学的研究。杨志坚在2011年连续发表了三篇与广播电视大学和开放大学相关的文章,当时正值国家将广播电视大学改制为开放大学的关键时期,杨志坚时任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校长,他的这三篇文章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在其《历史视野中的广播电视大学》一文中简述了我国广播电视大学成立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以及其在学历继续教育和非学历继续教育工作方面作出的贡献,指出了国家依托广播电视大学创办开放大学的历史必然性[3];在《国家开放大学的历史使命》这篇文章中,作者指出国家开放大学要肩负历史使命,“通过自身努力和发展,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促进终身教育体系的建设,促进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形成,并根据国家开放大学的历史使命和战略发展目标提出了国家开放大学四个改革发展任务:积极稳步地发展学历继续教育;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促进现代科技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搭建全民终身学习‘立交桥’”[4]。

3. 各行业从业人员学历继续教育的专题研究。从表2中可以看出高被引论文中这类论文所占比例最高,共有5篇,涉及体育教练员、护士、养老机构护理人员和中小学教师等四个行业,不难窥见学历继续教育对个别行业从业人员个人发展的重要性。邢文华等人在《体育教练员继续教育的设计与实践》中指出我国已经形成了一个以学历教育为基础、以教练员岗位培训为重点、包括各类短期培训和信息服务在内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教练员培训体系[5]。孙小娅等人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护士群体参加职后学历继续教育的比例高达88%[6]。

(三)作者、机构合作网络分析

1. 作者合作网络我们采用g-index算法,path finder和 pruning sliced network裁剪,利用CiteSpace软件绘制了我国学历继续教育研究领域的作者及机构的合作网络。作者合作网络图谱中作者名字大小与其发文量成正比例关系,节点之间的联系表示作者之间的合作情况,线段粗细与其合作紧密程度成正比。由图2可以看出吴斌、苗文利、熊静、姜振铎、向丽红和周玉国等作者发文量最多,是图2中最为显著的节点。图2中的作者之间连接线段出现了吴斌、周玉国、刘萍、黄瓅等学历继续教育研究领域的学者合作群体,但总体而言作者连线较少,表明学历继续教育领域的作者彼此之间较少合作。我们进一步对作者的所属机构及其研究兴趣进行统计,得到了表3。由表3可知,各合作矩阵相对独立,矩阵内作者均系同一研究机构,这说明学者之间应该加强合作、取长补短,共同努力为我国学历继续教育研究贡献力量。此外,第一、第二、第四矩阵的合作者之间存在研究兴趣多元的特点,这说明跨学科的交流在学者之间是普遍存在的,不同学科都在尝试探索继续教育的发展新路径。

图2 近20年我国学历继续教育核心作者及其合作图谱

2. 机构网络合作。 采用与作者共聚分析相同的参数设定,我们进一步制作了合作机构共现图谱,结果如图3所示。

从图3中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学历继续教育研究领域发文量较大、影响范围较广的机构有华南理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中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等机构。对于发文机构的合作情况而言,同一研究机构的不同二级学院之间的作者互动较为频繁,比如,华中科技大学医药卫生管理学院和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天津中医药大学的研究生院和管理学院等,不同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有待加强,这个结论也可以从表3发文作者矩阵中合作者单位之间的关系得到验证。

表3 发文作者及其所属机构矩阵

图3 近20年我国学历继续教育发文机构及其合作图谱

(四)突变词分析

突变词是某一时间段内被引量骤增的关键词,可以反映一段时间内的研究热点。运用CiteSpace的突变词统计功能,参数设置为“Burstterms”,得到突变词汇总表(见表4)。

从表4可以看出,近20年来学历继续教育的概念一直都没能统一规范,在21世纪的前几年就陆续有“学历补偿教育”“学历教育”“成人学历教育”等多种说法,到了2015年前后,统一为“学历继续教育”“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表述,并且一直沿用至今。值得一提的是,由于2012年国家将广播电视大学升级改制为开放大学,在2011—2014年之间出现了开放大学学历继续教育的一个小高潮(如前文所述)。2011—2015年间在讨论学历继续教育的研究中出现了非学历继续教育的对照研究,使得非学历继续教育成为研究热词。2013—2016年,关于学历继续教育对策的研究成为热点,如尚琳琳和张锅红在《广东省成人高等教育发展对策研究》一文中提出了“搭建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科学平台、架构终身学习的‘立交桥’”等对策[7];朱小峰指出,学历继续教育应该在严格管理的基础上,“提质提效,提高办学的社会认可度”,“打造属于自己的继续教育品牌,引导学历继续教育步入规范化、特色化的良性循环”[8]。周妍以天津市为例,针对学历继续教育规模偏低、非学历教育亟待提高等问题提出了扩大继续教育规模、创新高等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等应对之策[9]。

表4 近20年学历继续教育研究突变词汇总

(五)聚类分析

运行CiteSpace软件,采用g-index算法,path finder 和 pruning sliced network裁剪,共迭代1540次,绘制了我国学历继续教育的主题词和聚类主题情况(如图4),主题词的大小与文献中所含该词数量的多少成正比:数据中包含该主题词数量越多,则该主题词的字体越大,我国学历继续教育研究的前10个主题热词依次为继续教育、学历教育、学历继续教育、成人教育、开放大学、成人高等教育、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对策、成人学历教育、终身教育。主题词频次越高,表示相关研究越有可能成为热点,因为继续教育概念的范围比学历继续教育更大,所以在数据库搜索“学历继续教育”相关文献时,主题词“继续教育”出现频次更高。

利用 CiteSpace软件,依据主题词之间的共现关系及其强度,采用LLR、MI聚类算法进行聚类分析,挖掘出主题聚类词,以探析学历继续教育研究各主题方向母聚集类及其子类,聚类以“#+编号+名称”的形式显示。结果显示,我国学历继续教育被划分为14个聚类,每个聚类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见图4)。通过二次研读文献,依据主题词基础性分析,并结合主题词聚类图谱,将我国学历继续教育研究发展分成4个主要主题方向,即学历继续教育相关概念、办学生态、在职人员培训以及发展对策。这4个主要研究方向构成了我国学历继续教育的研究生态,成为这一研究的基本盘。

1.学历继续教育相关概念。#0继续教育、#1学历教育、#3高等学历继续教育、#5学历继续教育和#7学历补偿教育都是与学历继续教育相近或十分相关的概念,几个概念混用的情况一直存在,直到近几年,学历继续教育这一概念才逐渐为学界所广泛接受。从表4可以看出,21世纪初前6—7年,学历补偿教育和学历教育这些概念经常被用作论文的关键词,达到了一个研究的小高峰,如奚凤兰研究体育成人教育存在的问题时使用的是学历补偿教育[10],潘启富在《论教育学院的学历教育与继续教育》使用学历教育这一概念探讨了教师教育一体化问题[11]。在最近五六年时间里,学历继续教育和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这些概念成为相关研究的突变关键词,且热度一直持续至今,表明研究者逐渐对学历继续教育这一概念的使用达成了基本共识,概念的统一、规范使用不仅有利于其所在研究领域的研究者之间相互学习、交流,还有利于所在领域学术研究的发展。

图4 学历继续教育主题词聚类图谱

2. 办学生态。#13普通高校、#2开放大学、#10自学考试和#14现代远程教育形成了我国学历继续教育的办学生态。目前,我国学历继续教育主要有成人高考、自学考试、网络教育和开放大学等四种办学形式,成人高考、自学考试、网络教育的办学主体主要在普通高校,国家开放大学和各省级开放大学是开放大学办学的主体。在上述四种办学形式中,成人高考的研究相对较少,没能形成单独的共聚词。通过对所分析的文献二次研读,发现聚类#14中的主题词现代远程教育即为网络教育,如刘芳等人在《传统成人高等教育与现代远程教育的融合发展探索——基于华南理工大学学历继续教育融合发展的实践》一文中提到的现代远程教育即为网络教育,作者以华南理工大学学历继续教育实践为例,阐述了传统成人高等教育与现代远程教育融合发展的必要性,指出了传统成人高等教育与现代远程教育融合发展的实践路径[12]。自学考试的研究重点主要在发展阶段、专业建设、战略规划等方面,如于信凤和马强将我国1981—2006年的自学考试分成了被耽误一代人的补偿教育、高中和中学毕业生的学历教育和大学后继续教育等三个阶段[13]。沈振锋等人针对我国自学考试现状,提出了通过增量改革、存量调整,从供需两端协调发力,增加自学考试的有效供给、创新供给、提高供给质量的发展路径[14]。开放大学的研究更多关注于课程建设、建设路径等主题的研究,张鲤鲤以江苏开放大学为例,从构建立体网络式的办学联盟,提升开放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实现学分制银行的畅通转换,构建更加开放、灵活、扁平的运行方式等四个方面阐述了江苏开放大学的建设路径[15]。

3. 在职人员培训。#6岗位培训、#9在职培训和#11军队院校是与在职人员学历继续教育密切相关的三个聚类主题词,这类研究主要聚焦于中小学教师、医院护理人员、体育教师、乡村医生、新生代农民工、会计人员以及军队军人等在职人员的学历继续教育研究。随着近2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如今上述大多数行业和领域从业人员的学历已经得到了大幅提高,对学历继续教育的需求已大不如前,如何更好地发挥学历继续教育对特定行业或特定群体的发展提升的作用,是值得关注的现实问题,比如,是否可以依托国家双创战略面向高新技术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开展高精尖产业技能培训,如何面向大城市的公交系统、地铁系统等特定行业和企业的职工开展定向学历提升教育,在国家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背景下面向高校所在城市的社区开展社区居民学历继续教育服务等,充分发挥学历教育的优势,将其全面融入国家学习型社会的建设中,为构建终身学习教育体系贡献力量。

4.发展对策。#12对策一直是学历继续教育研究的重点,尤其在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进步,学历继续教育发展面临诸多困境的情况下,研究者对其如何变革作出各式各样的探讨,与之密切关联的主题词有对策、发展、转型发展、思考、发展路径、策略、方略、新局面、发展路径、发展之路和探索等。对相关文献深入分析后,我们发现从事学历继续教育的研究者主要以学历继续教育从业者和专业研究人员为主,这些研究者对我国学历继续教育的现状都比较了解,对其中存在的问题也相对清楚,在我国学历继续教育现有定位没有大的变动的情况下,对其发展前景纷纷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和思考。何爱霞从办学规模、招生层次和成人高校办学条件等方面总结了2010—2016年我国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现状,给出了坚持新发展理念、注重内涵发展、促进内外衔接沟通和推动资源共建共享的发展建议[16]。李志轩针对高校继续教育教学质量下降、教学内容及方法较为僵化、教师专业性不够和教学类型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提出了跨界、融合、创新的改革道路[17]。张秋凤在2019—2020两年时间里连续发表了三篇以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转型发展为主题的文章,其在《困厄与出路:我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发展的策略研究》一文中明确提出了我国学历继续教育发展应融入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中、建立以服务为导向的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办学理念、改革教学模式以便适应成人学员的特点、树立质量为先的理念、加强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建设及实施专业认证的发展策略[18]。

四、结论与展望

综上所述,近20年来我国学历继续教育的研究总体比较平稳,2010年之后的十年比其之前的10年发文量总体有所增长,但未能呈现出成为显学的趋势。学历继续教育虽然在我国已经有很长的研究历史,但既未形成明显的核心作者群,也未出现明确的核心研究机构,研究群体之间缺乏横向交流,研究机构之间缺乏纵深合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研究的水平和质量。近20年来,该领域主要由学历继续教育相关概念、办学生态、在职人员培训和发展对策等四个方面组成,各研究方向环环相扣,共同推进学历继续教育研究发展。对所分析的文献进行二次查阅,发现相关研究基本以思辨研究为主,偶有一些个案研究和调查研究,既缺乏民族志、扎根理论等质性研究,也鲜见元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等定量研究出现,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学历继续教育的研究水平和质量。

虽然自2013年开始国内相关研究有用“继续教育”取代“成人教育”的趋势,但目前研究的话语体系中依旧是“继续教育”与“成人教育”两词并存的局面[19],研究人员在研究涉及学历继续教育内容的成人教育选题时,应将学历继续教育列为文章关键词,方便这一领域的研究者之间相互学习、交流;学历继续教育研究应加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区域培养单位之间的深入合作,如“双一流”高校与普通高校、东部高校与西部高校、高校与开放大学、继续教育专业研究机构与提供学历继续教育的专业机构之间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提升研究的理论水平和指导实际问题解决的有效性;学历继续教育研究者应认真学习国内外教育研究的先进经验和方法,开展各式各样的实证研究,把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提升到新的水平。总之,我国学历继续教育的研究也应该顺应国家教育高质量发展大势,以服务国家“2035年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为己任,依据国家战略目标和需求开展多类型研究,为学历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助一臂之力。

猜你喜欢

主题词发文学历
学历造假引发法律纠纷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学历军备竞赛,可以休矣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
以牙还牙
知识无力感
我校学报第32卷第6期(2014年12月)平均每篇有3.00个21世纪的Ei主题词
我校学报第32卷第5期(2014年10月)平均每篇有3.04个21世纪的Ei主题词
2014年第16卷第1~4期主题词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