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环境产品出口竞争力分析
——基于APEC清单

2022-12-01魏巍戚君蕊赵冬梅

关键词:出口额竞争力环境保护

魏巍,戚君蕊,赵冬梅

(大连海事大学 航运经济与管理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6)

一、引言

20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发展迅速,生态环境破坏日益严重,世界各国均意识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不分先后,谋求共赢才是最终目的。2015年底,全世界178个缔约方参与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并于2016年签署《巴黎协定》,旨在促进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各方共同行动、逐步实现减排或限排目标。自加入WTO后,中国因环境产品遭遇制衡而付出过极大代价,所以研究中国环境产品出口竞争力,以期提高中国在环境产品贸易中的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环境产品清单是在2012年APEC峰会上由21个亚太成员国经过磋商达成的,将环境产品分为四大类:可再生能源设备、环境监测分析与评价设备、环境保护型产品和环境友好型产品,共涉及54项商品(见附件)。此清单法简洁明了,使用最为广泛,所以本文选择基于APEC清单以用途为标准对环境产品进行研究。

近些年来,中国尤为重视环境保护,为共同推动世界环保产业发展,已经与多个经济体签署相关协定。2016年,中国与东盟成员国正式发布《中国-东盟环境合作战略(2016-2020)》,强调5年内,双方将优先加强环境保护领域的合作,以实现区域环境可持续发展。根据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绿色贸易发展报告》显示,我国在2017年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环境产品出口国,同时也是环境产品第二大进口国。2020年3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要求企业严格执行环境保护税法,支持环保产业发展,促进相关环境产品出口。在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环保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应该积极参与推动环境产品贸易的发展,以促进经济可持续性发展。因此,研究中国环境产品出口竞争力极其必要,对于促进中国绿色经济发展、贸易转型升级至关重要。

二、概念界定及文献综述

(一)概念界定

APEC环境产品清单产生之前,世贸组织框架下环境产品谈判停滞不前,近十年尚未达成一致意见,而APEC环境产品清单的成功制定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1]1763。APEC清单的四大类具体定义为:可再能源设备是指利用自然界中的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潮汐能等无害资源充当动力的设备;环境监测分析与评价设备是指用于监测污染物排放、促进生态系统向好发展的专用仪器;环境保护型产品是指可以通过过滤、净化等工序减少工业三废排放的相关设备;环境友好型产品专指竹制或木质已拼装地板类产品,是在产品生命周期内对环境友好的产品。综上,环境产品是指用于防治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设备和材料及环境监测专用仪器及在产品生命周期内对环境友好的产品[2]103。

(二)文献综述

目前,我国学者针对环保清单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普遍认为我国应积极参与推动环保清单确定,呼吁缓慢适度减少贸易壁垒、提倡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以维护我国乃至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利益。陈燕(2008)[3]37认为大多数WTO成员国使用的环境产品清单存在缺陷,所以应积极推进制定符合中国贸易利益的清单。李丽平,张彬(2014)[4]14研究发现APEC环境产品清单的制定涵盖多个领域,涉及中国多类环境产品,这对我国相关产品出口增长有一定推动作用,并且认为我国应积极参与推动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赵玉敏(2017)[5]30认为中国应抓住生态文明建设的契机,大力推动环境产业发展,积极参与国际环境产品清 单 制 定。师 华(2018)[6]120研 究 认 为《环境产品协定》谈判由于各国意见分歧导致进程缓慢,中国应坚持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实行差别化待遇,并积极参与环境产品清单制定。孙玉红,尚玉,姜宏玉(2021)[7]62研究环保条款对中国环境产品出口的影响,实证得出环保条款阻碍了环境产品出口,提出应参与环保条款制定的谈判、参加环境产品清单制定,为中国环境产品出口谋取更多利益。由此可见,我国学者整体对环境产品清单制定法持肯定态度,同时认为中国应积极参与清单制定。

张建民,龚清华(2014)[8]24认为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的实施可以促使环境保护、贸易额增多与可持续发展三者达成共赢,所以发展中国家应抓住机遇,积极推动实现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温珺,尤宏兵(2017)[9]34通过构建实证模型,考察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对发展中国家环境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发展中国家对本国环境严格管控的前提下,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会改善本国环境。徐慧(2017)[10]46发现减少环境产品贸易壁垒的进程仍然较为缓慢,鼓励中国积极参与环境产品谈判,提高规则制定的话语权。

谭卓(2009)[11]15研究发现加入世贸组织后,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限制措施对中国外贸发展带来较大挑战,针对具体情况提出应加大绿色发展,促进相关环境产品出口以维护中国贸易利益等对策。黄成亮(2019)[12]43通过对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环境产品贸易进行分析,发现我国环境产品出口竞争力仍然不足,提出应加大研发力度、完善市场机制等 对 策。Jiayue Liu,Jing Xie(2020)[13]4运用波特钻石模型实证研究环境规制对出口竞争力的影响,认为技术引进受到创新抵消效应的影响,环境规制有利于提高出口竞争力。Hu Yuanhong,Sun Sheng,Dai Yixin(2021)[14]3研究发现,市场激励性环境机制通过绿色创新渠道影响企业出口技术成熟度,该机制同时能够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的参与度,也能大大提高清洁生产技术和企业竞争力。王艳华(2020)[15]166通过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环境产品贸易的发展情况中得出中国环境产品总体竞争力不强,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张美云,王雪萍(2022)[16]16基 于APEC2012环 境 产 品 清单研究中国对东盟环境产品出口影响因素的动态分析,可探讨清单下四大类环境产品的具体分解情况,为促进中国环境产品出口提供了相关建议。

综上可见,目前针对环境产品的文献大多是从国际角度出发,比如研究环境产品清单制定和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虽然也有学者研究环境产品出口竞争力,但是从国家宏观层面进行探讨,并没有针对环境产品具体类别展开细微的研究。在中国大力建设环保产业的目标下,中国环境产品出口贸易的发展深受重视。因此,本文的边际贡献在于从四类环境产品角度出发,研究中国环境产品出口竞争力,并根据环境产品现有的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

三、中国环境产品出口现状分析

从国家层面具体来看中国环境产品出口现状,通过环境产品出口规模变动、出口市场情况以及出口结构来探究中国环境产品发展情况。

(一)出口规模持续扩大

由图1可知,中国环境产品出口额整体呈增长趋势,但增长率波动较大。根据出口额及其增长率的大致变动情况,本文将其划分为五个阶段:增长期、衰退期、回暖期、停滞期、再增长期。2004-2008年为“增长期”,出口额由115.89亿美元增至529.69亿美元,年均增长率高达54.4%;2009年由于金融危机带来了经济的停滞落后,出口额减少,增长率为-8%,因而将其划分为“衰退期”;2010-2012年为“回暖期”,此次增长是由于2009年9月,我国将环保产业确立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政府对其提供技术与资金支持,因而环境产业在政府支持下发展迅速,在金融危机后进入“回暖期”,出口额由2010年的731.28亿美元增长至2012年的842.67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21.3%;2013-2018年期间,我国环境产品的出口额仅有极小幅度的波动,称为“停滞期”;2019-2020年为“再增长期”,2019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环保政策的出台落实对我国环保产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环境产品出口额增长,2019-2020年年均增长率为12.5%。

图1 2004-2020年中国环境产品出口额及增长率

(二)出口市场相对集中

据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UNCOMTRADE)统计,近些年来,中国环境产品出口市场较为广阔,涉及200多个国家或地区。本文选取17个我国环境产品的主要出口国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

由表1可知,从洲际层面来看,亚洲是中国环境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2004-2020年的年均出口市场份额高达25.59%;其次是北美洲,近17年的年均出口市场份额已达13.7%;最后是欧洲,年均出口份额为12.76%。从国家层面来看,2004-2020年间,我国环境产品主要出口国家是美国和日本,平均占比均高于7%;其次是德国和韩国,平均占比高于5%。由此可见,我国环境产品主要是出口到亚洲国家的日本和韩国,而对欧洲国家的出口主要集中在德国,在北美国家的出口市场主要是美国。因此,我国在各大洲的出口市场分布并不广泛,主要集中在某一两个国家。其中,我国环境产品出口的第一大市场是美国,对其出口额逐年增加,对美国市场依赖程度也逐渐加深。

表1 2004-2020年中国环境产品出口市场(单位:亿美元;%)

(三)出口产品结构失衡

从环境产品类别来看(见图2),2004-2020年可再生能源设备出口额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在我国环境产品出口中占比最大,但出口额不稳定。可再生能源设备作为环保设备产量较大,且相关设备产生的碳排放极低,所以能为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做出较大的贡献。环境监测分析与评价设备、环境保护型产品的出口额整体呈增长态势,但在环境产品出口总额中的占比较低。环境友好型产品在四类环境产品出口中占比最小,其在2017年之前只涉及HS编码为441872的其他竹制多层已拼装的地板类产品,2017年之后,分为已组装竹质多层地板以及已组装木质多层地板两类,因涉及商品种类非常少,故出口额极少,占比极低,因此在图中的变动趋势并不明显,几乎与横轴重合。由于环境友好型产品属于资源密集型环境产品,其出口量下降既反映出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增强导致相关需求减少,也反映出环境产品贸易结构的变化。

图2 2004-2020年中国四类环境产品出口变动

四、中国环境产品出口竞争力分析

本文从产品层面,即通过APEC清单划分的四大类环境产品具体来看中国环境产品出口竞争力情况。沿用传统惯例,采用前人学者常使用的贸易指标评价法[15]165,从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TC指数)、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MS指数)、出口增长优势指数四个方面对中国环境产品出口竞争力状况进行分析。

(一)中国四类环境产品RCA指数比较分析

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是指一国某特定产品或服务出口额占该国出口总值的份额与世界出口总额中该种产品或服务出口额所占份额的比值。RCA的值越大,表明一国该产品或服务的国际竞争力越强。

由图3可知,2004-2008年我国可再生能源设备的RCA指数呈下降趋势,均值为2.26;2008-2020年,可再生能源设备的RCA指数整体呈稳定态势、波动较小,界于1.5-2之间,远高于其他三类环境产品的RCA指数,该指数大于1.5,说明我国环境产品中的可再生能源设备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由于可再生能源设备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我国又是人口大国,比大部分发达国家更具有劳动力优势,与发展中国家相比又具备技术优势,所以我国生产的可再生能源设备竞争力较强。另外,环境监测分析与评价设备和环境保护型产品的RCA指数围绕0.5波动上升,竞争力在缓慢增强。2007-2020年,环境友好型产品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近似呈“倒U型”,自2014年以来出现下降态势。由于我国对环境保护非常重视,2014年以后国家加强保护林业资源,而环境友好型产品为资源密集型竹制产品,属于国家环境保护范畴,国家管控以及国内需求增多都直接导致此类产品出口减少,最终引起RCA指数下降。

图3 2004-2020年中国环境产品细分子类RCA指数

(二)中国四类环境产品TC指数比较分析

贸易竞争力指数是指一国某特定产品或服务进出口差额与该种产品或服务进出口总额之比。TC指数的取值范围为[-1,1],若TC大于0,则表明该国特定产品或服务具有竞争优势;若TC小于0,表明该国特定产品或服务具有竞争劣势。

由图4可知,可再生能源设备由TC指数反映出的竞争力较低,这是由于TC指数测算中包括进口状况,而我国此类环境产品的进口量较多,所以导致TC指数偏低。具体而言,2004-2014年可再生能源设备的TC指数为负,不具备竞争优势;2015-2019年其TC指数在0-0.3之间波动,具有微弱的竞争优势;2020年TC指数已达0.34,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环境友好型产品则恰恰相反,我国此类产品的进口较少,TC指数在四类环境产品中最高,2006-2014年,其TC指数均高于0.6,具有极强的竞争优势;2014年以后,我国对林木资源管控更为严格,需要更多的进口以满足国内需求,TC指数呈明显下降趋势。环境监测分析与评价设备和环境保护型产品的TC指数均值小于0,说明其在国际市场上暂不具备竞争优势。因为这两类环境产品是技术密集型产品,而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技术水平有限,仍需大量进口来满足国内需求,所以此类产品不具备竞争优势。

图4 2004-2020年中国环境产品细分子类TC指数

(三)中国四类环境产品MS指数比较分析

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是指一国某特定产品或服务出口额与世界该种产品或服务出口额之比。MS指数取值范围是[0,1],数值越大,说明市场占有率越高,代表特定产品或服务的国际竞争力越强。

整体来看,2004-2020年我国环境产品中的可再生能源设备、环境监测分析与评价设备、环境保护型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而环境友好型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见图5)。具体而言,可再生能源设备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最高,其MS指数提升较为显著,从2004年的10.01%提高到2020年的36.7%,在16年的时间里提高了26.7个百分点。环境监测分析与评价设备、环境保护型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变化趋势相当,前者由2004年 的2.1%提 升 至2020年 的9.93%,后者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则由1.66%增长到15.77%。环境友好型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同其RCA指数变动趋势相同,均呈“倒U型”形状,从2014年开始显著下降,由2014年的7.22%降至2020年的2.24%。我国自身对环境友好型产品需求增多,以及国家对环境的保护政策均有可能对其出口产生影响,进而导致国际市场占有率下降。

图5 2004-2020年中国环境产品细分子类MS指数

(四)中国四类环境产品出口增长优势指数比较分析

出口增长优势指数是指特定产品或服务出口增长率与总的贸易增长率之差。差值越大,说明出口优势越大。

表2显示,2004-2009年,我国四类环境产品的出口增长优势指数均为正,说明竞争优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2008、2009年的指数为正,说明我国环境产品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较强。中国自2001年加入WTO后逐步开放贸易,比较快速的适应了国际贸易环境,产出水平与贸易额均有了大幅度提升;而且我国非常重视生态保护,强调经济可持续发展,环境产品生产及出口额都大幅增加。2012年以后,我国可再生能源设备出口增长优势指数整体为负,出现了严重的倒退现象,且其在我国环境产品出口中占比最大,进而导致了2012年以后我国环境产品出口进入了“停滞期”。2004-2020年环境监测分析与评价设备、环境保护型产品的出口增长优势指数整体为正,由于我国重视技术发展,增加技术创新投入,促使这两类技术密集型环境产品出口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环境产品出口结构失衡问题。环境友好型产品的出口增长优势指数在2014年以前几乎为正,2014年之后明显下降并且基本为负。

五、中国环境产品出口竞争力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对亚欧及美国市场依赖度过高

我国环境产品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据UNCOMTRADE数据库统计,我国四类环境产品出口主要面向美国、日韩、德国和英国等一些对环保产业要求较高的国家。出口市场过于集中在某几个发达国家给我国此类产品出口带来惯性依赖,这种贸易依赖存在许多隐患,发达国家可通过贸易制裁来限制中国环境产品出口,进而不利于中国环境产业发展。

(二)劳动力密集型环境产品出口面临瓶颈

可再生能源设备作为中国四类环境产品出口占比最大的一类,自2010年以来出口额趋于停滞,面临出口瓶颈。由于该类产品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品,而且中国在早期具备人口红利的相应优势,所以出口额增速快。近些年来,中国老龄化现象严重,而东南亚地区由于更为廉价的劳动力迅速占据市场,吸引了发达国家投资,进而导致了我国可再生能源设备出口遭遇瓶颈。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与东南亚国家的低廉劳动成本相结合,可生产出相同价位下更有优势的产品,对我国可再生能源设备出口造成了威胁,因此我国劳动力密集型环境产品面临被其取代的风险。

(三)技术密集型环境产品缺乏技术优势和政策支持

整体而言,环境监测分析与评价设备、环境保护型产品的RCA指数、TC指数均较低,说明其竞争力不强。由于二者均为技术密集型产品,而我国相关产业起步较晚,技术并不成熟,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我国应该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来提高此类环境产品的竞争力。

另外,我国不仅是环境产品出口第一大国,更是进口第一大国,存在长期贸易逆差。鉴于我国劳动力密集型环境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极高,可满足国内市场基本需求,所以我国进口的环境产品多为技术密集型。但是目前我国对环保产业的扶持力度不足,对环境产品出口缺少保护,尤其是缺少对竞争优势较弱的环境产品的保护,如果将相关产品推向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中,就会阻碍本不成熟的相关产品竞争力的提高。

六、中国环境产品出口发展对策

(一)政府层面

第一,积极争取环境产品谈判权。随着技术的更迭及环保需求的变化,环境产品清单将不断更新改进。目前WTO成员国关于环境产品贸易自由化的谈判着力于环境产品清单扩容,在环境产品贸易谈判中,发达国家往往掌握主动权。首先,中国应该抓住机遇,在多边谈判中主动争取谈判权,积极参与推动环境产品清单确定,申请将可再生能源设备列入环境产品清单内,我国具备竞争优势的产品列入清单,可在一定程度缓解其出口瓶颈问题。而且,新时代开展能源革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大任务,可再生能源设备生产及出口的增多必将促进我国生态环境向好发展。其次,谋求环境监测分析与评价设备、环境保护型产品等竞争力较弱的环境产品的关税减免,为其释放潜力争取时间,这两类环境产品可监测或过滤污染物,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为我国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第二,为技术密集型环境产品提供政策支持。政府应积极出台相应政策并督促落地。首先,出台优惠招商引资政策、放松外汇管制,吸引优质FDI进入中国环保产业,为我国环保产业发展提供资金与技术支持,从而提升环境产品出口竞争力。与此同时,鼓励我国环保产业走出去,与技术先进国家企业合作,实现共赢。其次,制定多元化、多渠道的税收及融资政策。提供优惠的关税政策,促进环境产品出口;放宽相关产业融资要求,为环境产品出口企业解决资金周转困难的问题;制定规范制度,为我国环保产业发展创造良性竞争环境、保障优质市场秩序。最重要的是,应巩固环保产业的新兴战略地位,对环境监测分析与评价设备、环境保护型产品等竞争力较弱的产品设置贸易壁垒,避免其在国内市场受到过大的市场压力。政府政策会在一定程度上激励环保产业发展,促进技术密集型环境产品出口,在拉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保护了环境产品,进而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共赢。

第三,加大环境治理的资金投入与政府采购力度。环境监测分析与评价设备和环境保护型产品是缺乏技术优势的环境产品,竞争优势不强。首先,加大环境治理的资金投入将会加大国内市场对于这两类相关产品的需求,适当提供购买补贴将为相关环境产品提供市场,有利于竞争优势的培育。其次,政府采购要求较高的品质,加强政府采购力度有利于促进可再生能源设备、环境监测分析与评价设备和环境保护型产品提升自身质量,提高竞争力,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出口量。

(二)企业层面

实现经济效率与环境保护的“共赢”,不仅是国家、社会的共同追求,也是企业提升自身出口竞争力的现实需要。相关环境产品出口企业可以通过加大产品的研发投入、结合市场调研优化出口布局等途径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第一,重视技术密集型环境产品创新研发。由于环境监测分析与评价设备、环境保护型产品在生产技术上落后于发达国家,导致其缺乏竞争优势,在国际市场上的销量较低。因此这两类环境产品的相关生产企业,首先应该重视研发,加强资金投入,招揽研发人员;与上下游企业形成产业链条,技术共享,进而降低研发成本。其次,相关企业应寻求政府帮助,借助相应政策来推动产品研发,主动与研发机构、高校等达成创新联盟。企业对技术密集型环境产品研发的重视必会提高其竞争力,相关环境产品生产增多,有利于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第二,以出口差异化策略优化出口布局。由于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差异,对产品的需求也千差万别。首先,中国企业可以通过调研或信息共享等形式获取各国消费者偏好,关注各国环保制度的变化,根据差异化策略及时调整产品结构,扩大市场规模。而且出口不应过度依赖亚欧、美国市场,而应该继续开拓,推动出口市场多元化发展,优化出口布局。其次,企业可依托“一带一路”倡议,开发“一带一路”周边新兴市场,相比发达国家市场而言,这些国家与我国有着政治共识,在环境产品的出口问题上更容易达成一致意见,有利于提高销量,可为中国环境产品出口市场的持续扩大打下基础,有助于缓解我国环境产品对亚欧及美国市场依赖度过高的问题。

猜你喜欢

出口额竞争力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
墨西哥农产品对美出口额将达218亿美元
2020年玩具出口额逆势增长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W2018015 2017年巴西铜精矿出口增长29.9%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2017年7月塑料制品出口额同比增长11.1%
日本竞争力
新《环境保护法》解读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