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施肥处理对蒙城县砂姜黑土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2022-12-01李治林

农技服务 2022年10期
关键词:蒙城县施氮黑土

李治林

(蒙城县种植业发展中心,安徽 蒙城 233500)

近年来,蒙城县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种植面积和单产稳步提升。2015年,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0.14万hm2,单产平均为1145.4 kg/667m2,2021年,种植面积增加到0.29万hm2,平均单产提高至1 324.5 kg/667m2。目前,蒙城县马铃薯基地建设已初具规模,脱毒种薯利用率较高,新技术应用更加广泛,基本上实现了全程机械化生产。蒙城县主要土壤类型为砂姜黑土,具有易旱、易涝及瘠、僵、粘等特点。近年来,有关科研院所对砂姜黑土地区作物种植技术、施肥技术、综合治理技术等方面进行相关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部分种植户为片面追求产量,过量施肥和盲目施肥现象仍然存在,不仅造成肥料的浪费,而且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化肥减量是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绿色高效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此,在2021年进行了马铃薯不同施肥水平肥效试验,通过小区试验,研究砂姜黑土地区马铃薯的优化施肥方案,进一步提高蒙城县马铃薯产量和效益,为深入推进科学施肥和化肥减量增效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蒙城县马集镇李魏村农户承包地进行,试验地地势平坦,肥力均匀,能灌能排,土壤类型为砂姜黑土,质地为壤土。

1.2 材料

1.2.1 作物 马铃薯,品种为中薯20,高产优质品种。

1.2.2 肥料 尿素(N 46%)、过磷酸钙(P2O512%)、硫 酸 钾(K2O 50%)、48%(16-16-16)硫酸钾复合肥。

1.3 方法

1.3.1 试验设计试验设5个处理。处理1,不施氮肥处理(CK);处理2,氮肥减量30%;处理3,优化氮处理;处理4,氮肥增量30%处理;处理5,常规施肥处理。其中,处理3的氮肥、磷肥、钾肥总用量分别为14.0 kg/667m2、6.0 kg/667m2、14.0 kg/667m2,处理2、处理3、处理5除氮肥用量与处理4不同外,磷、钾肥总用量与优化施氮处理一致,处理5的氮肥、磷肥、钾肥总用量分别为16.0 kg/667m2、16.0 kg/667m2、16.0 kg/667m2。各处理N、P、K肥全部基施,不追肥,各处理的N、P、K用量见表1。各处理1个小区,小区面积20 m2(3 m×6.67 m),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

表1 各处理的肥料用量 kg/667m2

1.3.2 试验实施与田间管理 试验地于2021年1月21日施肥整地起垄,施肥整地前取混合土样。2月1日采用机械覆膜起垄方式播种,垄宽1 m,株距30 cm,密度为4 000株/667m2。马铃薯于6月3日收获,实收计产。在田间管理期间,观察记录不同施肥处理马铃薯的生物学性状及抗逆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施肥处理马铃薯的生物学性状及抗逆性

据田间观察记载,处理3(优化施氮)和处理4(氮肥增量)处理的马铃薯前期生长稳健,叶色浓绿,根系发达;后期表现为抗块茎黑心、空心、畸形、裂口等生理性病害病。从表2可知,处理3的单株结薯、单薯重、抗旱系数、抗旱指数、叶功能期、商品薯率均最大,分别为5.2个、115.2 g、0.76、0.92、68.2 d、80.4%。处理2和处理4的商品薯率分别较处理5高2.2百分点和0.8百分点。处理5的株高、单株结薯、单薯重、抗旱系数、抗旱指数、叶功能期均高于处理1,但其商品薯率与处理1的商品薯率相差不大,较处理1低0.1百分点。

表2 不同施肥处理马铃薯的生物学性状及抗逆性

2.2 不同施肥处理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由表3可知,处理3的马铃薯产量最高,为1 482.3 kg/667m2,处理5其次,处理1的产量最低;处理3较处理2、处理4、处理5分别增 产364.0 kg/667m2、251.6 kg/667m2,204.0 kg/667m2,增产率分别为32.5%、20.4%、16.0%;处理5较处理2、处理4分别增产160.0 kg/667m2、47.6 kg/667m2,增产率分别为14.3%、3.9%;处理4较处理2增产112.4 kg/667m2,增产率为10.1%。

表3 不同施肥处理的马铃薯产量

F测验结果(表4)表明:处理间F>F0.01,说明各处理间马铃薯产量差异明显,达极显著水平;重复间F<F0.05,说明试验重复间差异不明显,各重复之间土壤肥力较为均匀。

表4 马铃薯产量结果的方差分析

注:×表示不显著,*表示显著,**表示极显著。

2.3 不同施肥处理马铃薯的经济效益

由表5可知,处理3的纯收益及新增纯收益均最高,分别为1 686.5元/667m2、648.4元/667m2;其次是处理5,分别为1 486.8元/667m2、448.7元/667m2;处 理2最 低,分 别 为1 237.0元/667m2、198.9元/667m2。处理3的产投比最高,为2.70∶1,其次是处理5,为2.56∶1;处理2最低,为0.92∶1。说明优化施氮处理不仅节约肥料,而且增产增收。

表5 不同施肥处理马铃薯的经济效益

3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N、P2O5、K2O施用量分别为14.0 kg/667m2、6.0 kg/667m2、14.0 kg/667m2的优化施氮处理的马铃薯生长健壮,根系发达,全生育期无脱肥、早衰现象发生,抗旱、抗病等综合抗性显著增强,延长了马铃薯后期叶片功能期。

优化施氮处理与其他施肥处理相比,有效改善了马铃薯的产量形成因素,产量达1 482.3 kg/667m2,纯收益为1 686.5元/667m2,产投比2.70∶1,增产效果明显,经济效益显著,可大面积推广示范。

针对砂姜黑土特性,为兼顾产量、品质和效益,结合化肥减量增效、耕地质量提升行动,建议在马铃薯生产中,在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N、P2O5、K2O经济施用总量分别为13~15 kg/667m2、5~7 kg/667m2、10~12 kg/667m2,且氮肥合理追施后期辅以叶面喷肥,可达到提高产量、改善品质、节肥增效的目的。

猜你喜欢

蒙城县施氮黑土
自然资源部:加强黑土耕地保护
我国将对黑土耕地“建档保护”
自然资源部:加强黑土耕地保护 严格耕地用途管制
施氮对不同耐氮性甘薯品种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及产量的影响
蒙城县农机化技术推广培训的主要做法及建议
施氮量及氮肥运筹对超级粳稻生长发育和氮素利用特性的影响
蒙城县小麦秸秆全量还田试验效果及启示
2014年蒙城县花生品种展示试验
均匀施氮利于玉米根系生长及产量形成
蒙城县玉米品种比较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