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可持续发展策略
2022-12-01朱东文君
朱东文君
(广东海洋大学,广东 湛江 524088)
随着社会不断地发展,我国的各项行业都在不断地进步,我国水产养殖也不例外,但是,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不断发展,相关的问题也随之产生,越来越多的环境污染等问题迎面而来,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减少我国水产养殖对环境的影响是大家都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本文主要从水产养殖废弃物和水产养殖饲料对环境的影响两方面分析了我国水产养殖对环境的影响,并且从合理规划水产养殖、科学投饲饵料,减少药物使用、建立监管机制,提供科学技术支持、积极培养和引入水产养殖人才四方面阐述如何降低我国水产养殖对环境的影响,促进我国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1 水产养殖对环境的影响因素
1.1 水产养殖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
我国的水产养殖者一般都是通过人工投饵进行喂食,而投放饵料的量不是固定的,有时候量会很多,有时数量会很少,在数量多的情况下就会造成部分的饲料无法被水产生物所食,在数量较少的情况下就会造成水产生物不够食用,影响水产生物的正常生长,当水产生物食用了饵料等吃食之后,就会把大量的粪便和分泌物排放到水体,这样就会给水产生物的生活水域环境带来了极大的环境污染。另外,由于水产养殖规模的增加,对水的使用率、仪器设备的投入越来越多,污水和废弃材料也在不断地增加。如果这些用水和废弃的仪器设备不能更好的处理,不仅造成水环境的污染,同时也会给水产养殖场周围的环境带来严重的破坏,更有甚者会影响到周边居民的生活水平和人体的健康[1]。
1.2 水产养殖药物对环境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水产养殖中的对于水产生物的病害防治和清除主要采用的药物有饲料添加剂、抗生素、农药等,而这些药物当中都含有化学成分,如果长期使用这些化学物质,对水产养殖的周边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如果水产饲养者没有专门的饲养知识,在饲养的过程中针对上述药剂使用不当,或者进行了添加,就会导致在水产生物体内残留过量的饲料添加剂、抗生素、农药等化学物质,并由此直接危害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而且,水产生物也会通过新陈代谢二次排除含有化学物质的药剂,使水域环境再次受到破坏,进而影响水产生物的健康与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2]。
2 水产养殖影响环境的原因
一是片面追求产量和效益,导致投饲量和换水的比例加大,如此一来,残饵、排泄物增加,提高了对水体的压力,换水量的增大,部分未经处理的养殖尾水外排也会给外部环境带来污染。二是仍然有不少的水产饲养单位和个人存在盲目选用退化的鱼种,使得养殖生产过程的药物、饲料添加剂用量增加等对水体环境形成了污染。三是在不适合使用微生物制剂的生产中大量采用该方式,最终造成无法有效解决水体污染的现象[3]。
3 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3.1 合理规划
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规范化的管理模式,各相关部门要严格控制、管理和监督湖泊水库的水产生物养殖数量,对于养殖的面积也有一定的限制,适当的减少粗放型水塘养殖面积,一些较大规模的粗放型塘沼水产养殖的面积可以逐渐减少,并且将减少的这部分面积改建成人造沼泽等[4],起到一个保护自然生态的作用。同时将剩余的那部分粗放型水塘养殖改造成集约化、高生产的水产养殖,并对其实施集中化、精准化管理,以形成较完备的农业污水处理处理体系,与人工湿地配合开发,以实现农业生产污水在人工湿地的完全自净能力,以确保水产养殖可持续化发展目标。大力发展建设精养化的水产养殖,实现了规模化经营、规模化管理,形成了完善的污水处理体系,发展将水产养殖和水域保护有机融合起来。重视发展集约化工厂化养殖,工厂化集约化养殖将是今后的发展重点,而工厂化集约化养殖好处就是能够提高生产率,同时可以高效使用有限的水利资源,并且还能够制造出更多的名特优水产品,对环保和提高水产品安全也是十分必要。
3.2 科学使用饵料与药物
水产养殖者在给水产生物投饲饵料时,必须科学合理的搭配,以确保能够满足水生物养殖过程中所需要的基本营养物质,从而增加其抗病力。在投喂时坚持少量多次的投喂原则,这既能够减少水体中饲料残留,又可以全面监控水产生物的摄食情况,在提升养殖效率的同时,还能够比较有效减少养殖水域中被生物污染。此外,针对目前的水产养殖技术采取使用绿色药物的投喂方法不仅能够预防相应的动物病害,还可以降低对自然环境所产生的破坏[5]。借助于现代先进的生物制药技术,绿色药品不但能够有效的预防并改变水产养殖生物的病害状况,而且能够减少化学药品残留的状况发生,因此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增加养殖户的效益。
3.3 完善监管机制,提供技术支持
降低水产养殖对环境并让其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可谓是水产养殖工作的重中之重,相关部门一定要制定健全的监管制度并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完善和创新,一方面,在内部分工清楚的前提下,监督部门要严格执法,对于不符合法律监管、不符规定的水产养殖户,予以处理,并对养殖户开展法制教育。另外,有关主管部门应定时对养殖户开展环境评价、水域排污状况监测等,利用监测报告的数据来判断养殖户有没有认真履行监督管理制度,依照合理的养殖方法进行养殖,随时随地履行保护环境的职责,由此来确保水产养殖业的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来说,我国在水产养殖的环境污染方面还没有科学完善的方法进行防控,也没有强有力的科学技术提供支持,导致防护效果并不明显,这就要求政府或者相关的部门把水产养殖的环保问题纳入管理内容的范围之内,予以关注并给予高度的重视,必须从水产养殖技术和环境二个方面增加投入力量,通过研发环境适宜的新科技,使水产养殖技术能够得到更长远的可持续发展。而对于环保条件比较好的区域,也能够通过对养殖户进行相关技术的培训,为水产养殖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技术支持,从而实现了水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3.4 积极培养和引入人才
高水平、高技术、高素质的养殖工作人员是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的主体,也是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前提,为此,必须重视对水产养殖人员养殖技术的培养,首先,国内的各大高校在现有的教育基础上,应该加大对水产养殖人才的培养,通过优化课程体系,让学生能够了解到水产养殖业对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其次,学校应该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块和教学方法,重点培养学生的核心技能,结合水产养殖行业各方面的需求,设立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操课程等,让学生通过这些课程能够够好的应用和操作,最终将学生培养成一个复合型技术人才。最后,水产养殖企业或者单位可以通过从各大高校引入高技术、高素质、高水平的复合型水产养殖人才,对他们进行培养,并且经常开展技能培训,继续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同时也可以参加国内外比较知名的水产养殖交流会,结合自身要求,引入一些我国或者其他国家先进的水产养殖技术,并且对与引进的水产养殖技术进行完善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