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2-12-01刘晓东
刘 晓 东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给国家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冲击和社会影响,党中央及时做出决策部署,准确判断了疫情发生走势,科学制定了有效防控措施,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两项重要任务,做到两手抓、两不误,提出了现阶段经济社会的工作总要求,专门强调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努力克服由于疫情带来的各种不利因素。 把“稳就业”“保居民就业”摆在“六稳”“六保”工作中的首要位置,这是实现稳定社会、稳定民生的“压舱石”,无论对社会、家庭还是个人均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大学生是社会就业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毕业生规模庞大,数量呈逐年递增趋势。2022 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076 万人,同比增加167 万人[1]。 加之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叠加影响,大学生就业竞争明显加剧,形势更为不容乐观,存在着诸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因此,在特殊背景下高校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国家全面启动复工复产,经济复苏回暖,社会秩序平稳,目前疫情防控已经步入了常态化阶段,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是大学生走出校门,真正踏入社会的关键一步,决定着今后人生路径的选择,触及民生最根本利益。 如何应对疫情防控新常态背景下的就业工作,高校需要努力适应复杂多变的就业环境,积极调整优化工作思路,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就业工作的深入分析研究,全面把握疫情对大学生就业带来的显性和隐性影响,不断提出科学有效的教育举措,为大学生成功就业创造条件。
一、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呈现新形势
(一)大学生就业选择呈现多元化
全面深化改革的持续推进,现代产业结构的日趋完善,经济体系优化的锻造升级,国家对就业政策的不断调控,为促进大学生多元化就业提供了机会,进一步拓宽了各类型就业发展渠道。
一是新就业形态的涌现。 如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新兴产业迅速崛起,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融合,使得新技术、新业态、新经济蓬勃发展,尤其是多渠道灵活性就业政策的出台,支持拓展新就业形态,平台经济增长迅猛,个体经营规模扩大,非全日制就业机会明显增多,大学生实现就业变得比以往更加灵活多样,有了更多选择。 二是政策性岗位的增量。 面对严峻复杂的就业形势,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在千方百计拓展市场性就业岗位的同时,全力开发落实政策性就业岗位,以政策性岗位的吸纳作用稳住高校毕业生就业“基本盘”[2]。 自疫情以来,通过对某高校二级学院近三年毕业生的就业意向调研统计和数据比对分析可见,以考研、考公、考编、基层就业、参军入伍、国企就业等方式实现就业的大学生仍占有较大比例,其中以考研、考编的大学生比例最高。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20 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90%以上,好于预期。 其中,公共部门提供了大约300 万个岗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三支一扶”和地方补充项目吸纳了约4 万名高校毕业生[3]。 另外,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驱动下,“双创”政策逐步完善,大学生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得到提升,在校或是毕业后选择创业的大学生人数增多,以创业带动就业,已成为实现高质量就业的重要渠道之一。
(二)大学生就业招聘呈现网络化
处于常态化防控阶段的疫情远未彻底退去,尤其在国内某些地区还时常出现反弹迹象,线下各项社会活动必须严格遵守疫情防控的规定规范开展,大学生就业求职也不例外,线上求职招聘在现有环境下发挥出积极作用,有效弥补并拓展了线下招聘的固有模式,迎来了大学生就业求职向纵深发展的新契机。
一是校园网络招聘广泛开展。 高校校园内人员密集,为防止疫情扩散,适应当前疫情常态化的就业形势和需要,相关就业主管部门主动打破原有工作模式,改变过去以线下校园招聘为主要渠道的招聘格局,向网络招聘模式切换,校园“云”招聘、“云”宣讲活动的增多以及与线下招聘形式的有机结合,尽可能减少由疫情带来的影响,确保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有序进行。二是社会网络招聘资源得到整合。 为顺应社会信息化发展趋势,2020 年,由教育部联合各大网络公司共筑“24365”就业招聘平台,并与各省市级平台建立起关联,线上就业招聘活动得到了升级与整合,规范化、标准化程度显著提升,为大学生网络招聘提供了更为安全、可靠的支撑。 此外,网络招聘减少了在空间上、时间上的限制,可以足不出户完成在线简历投递、笔试、面试、签约等各项就业招聘环节流程的操作,在某种程度上为用人单位和大学生节省出更多的人力、物力、精力成本。
(三)大学生就业市场呈现区域化
“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 没有人才优势,就不可能有创新优势、科技优势、产业优势”[4]。人才作为第一生产力,是推动区域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所在,谁下好人才的“先手棋”,留住人才、用好人才,谁就赢得了发展的主动,就业市场的区域化作为一种发展趋势,正在不断走向成熟。
一是区域发展的现实需要。 “十四五”期间国家确定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基调,促进大学生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既是国家战略实施和地方经济发展的紧迫需要,也是高校毕业生资源优化配置的客观要求。 各省市人才招引政策的相继出台,彰显出地方吸纳人才的能力,招才、引才、育才力度可谓空前,为大学生区域内就业创造了条件。 高校与地方经济建设的结合,是促进大学生就业区域化的基础,在校地融合发展政策影响下,校产对接更加紧密,合作领域不断拓宽,地方优质企业纷纷走进大学校园,招聘场次与岗位数量供给明显增多,为大学生就业市场区域化构建提供了保障。 二是人才培养的靶向聚能。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人才输出的集结地,人才培养的质量决定了人才属性的高低程度。 近年来,高校立足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增长,努力强化人才培养特色,积极打造校城融合共同体,加强了高质量人才培养的精准定位,聚焦地方核心产业的目标靶向也更加明确,为区域经济持久发展提供了不竭的人才来源,注入了新生力量。 以山东省淄博市2021 年驻淄高校毕业生留淄率统计为例,截至12 月31 日,驻淄高校毕业生留淄人数达到9485 人,比去年增加1633 人,增幅20.8%;留淄率达到36.5%,比2020 年提高10.5 个百分点①具体内容参见:«2021 年驻淄高校毕业生留淄率实现历史性突破»,网址链接为http:/ /www.zibo.gov.cn/art/2022/1/6/art_11_2245158.html。。
(四)大学生就业指导呈现全程化
就业指导是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提升就业竞争力、缓解就业压力等方面开设相关课程,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辅导,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全方位指导。 随着高校就业工作连续性、循环性特点的愈发凸显,就业指导工作呈现出全程化走势。
一是招聘周期提档增速。 受到当前经济与新冠疫情的双重影响,高校就业形势、招聘周期与往年相比均发生了较大变化。 高校方面,为了适应就业节奏,持续巩固开拓优质市场资源,不断将大型就业双选会举办时间前提、同时频次增加。 用人单位方面,想在最早时间遴选优秀人才,以最快速度招到最优秀毕业生,于是在上一轮招聘周期结束后,随即展开了新一轮的招聘季活动,有些国有大型企业的招聘在秋季学期开学时已经启动。大学生方面,出于个体发展需要,二年级下学期对考研、考编、就业的意向分化趋于明显,对大学生发展规划尤其是就业指导要提前介入。 二是就业周期逐渐延长。 就业是一个持续动态变化的过程,大学生选择了在不同类型岗位就业,类型不同决定了其在资格审查、笔试面试、签订合同、档案转递等方面都存在差别,各环节在时间上会有所交叉、延迟,而且也存在着很多岗位方面的调整变数。 大学生在毕业离校时许多就业流程并没有随之结束,要根据现实情况,进一步做好毕业后较长一段时间的就业跟进指导服务工作,解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需求。
二、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现状
新冠疫情趋于稳定,就业环境持续向好,国家、地区强化就业优先政策等为大学生就业创造出了诸多优惠、便利条件。 面对政策的变化,环境的改变,大学生需要努力应对,积极调整,但现实中在就业的思想认识、能力拓展、心理调适、经验积累等方面,部分大学生还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疫情环境下就业形势与规律发生了潜移默化改变,亟待在推进就业工作过程中加以解决。
(一)大学生思想认识不充分
一是就业认知需要提高。 首先,部分大学生脱离了自身实际,未能从时代发展趋势与要求出发,对就业形势做出深入系统分析,尤其是对所在专业领域就业形势掌握不全面,判断不准确,对当前就业形势的严峻性预估不足,对就业结构调整,就业环境改变带来的影响感受不深刻。 其次,对国家、地区出台的一系列新政策、新文件,需要拿出时间,投入精力学习,吃透其中的核心要义,做到活学活用,仅仅通过有限的就业课堂或是指导讲座集中学习,途径方式过于单一。
二是“非理性”选择偏差较大。 部分大学生仍抱有传统“一步到位”“从一而终”的就业观念,就业思维并没有跟随社会发展变化而适时改变。对大城市的偏爱,对国内外知名企业、大企业的追求,对公务员等“金饭碗”的热衷,都表现出大学生在岗位选择过程中的非理性特征。 很多较具发展前景的企业往往因为非国企性质、知名度低、地处非中心城市、规模较小等因素被广大毕业生冷落[5]。 另外,家长的态度对大学生就业认知理解会产生较深影响,尤其是当下独生子女家庭数量增多,家庭条件普遍较之以前得以改善,部分家长带有“求稳”“求好”的思想,让孩子较早踏入社会的意愿并不是非常强烈,也是造成大学生“非理性”选择偏差的原因。
(二)大学生能力拓展不充分
一是网络环境适应能力需要增强。 随着就业网络化发展,网络平台功能不断完善,所涵盖的岗位供给、就业政策、职业测评、求职指导等信息内容丰富,数据充实,为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拓宽了学习渠道。 目前而言,大学生对线上平台、求职类APP 应用还不充分,没有形成正向匹配,需要进一步对线上招聘模式做出适应,熟练运用各类就业网络平台,收集真实可靠的就业信息,整理挖掘出平台提供的优质资源,促进线上就业技能的学习开展。
二是岗位综合能力需要提升。 首先,疫情冲击与产业结构调整中,用人单位的岗位与计划需求发生了变化,新经济业态衍生的岗位对大学生素质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这些新情况出现而产生的变化,部分大学生没有及时做出合理的规划调整,积极更新就业技能,不能完全达到岗位所应具备的条件。 其次,大学生普遍较为注重对专业能力的塑造,而对体现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强弱的其他显性因素,例如团队精神、实践能力、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综合素质在不同程度上有所忽视,学习紧迫感有待提高。 大学生应注重培养自己的内涵和品质,把职业所需的知识、能力、经验、心理素质、健康体魄、归属感等方面作为求职的标准,以便更能适应将来社会的需要[6]。这些方面的能力同样要在大学期间强化培养,加以锻炼。
(三)大学生心理调适不充分
一是缺乏勇于挑战、不怕挫折的心态。 在就业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失败,首先,大学生要树立一颗平常心对待遇到的各种困难,积极调整就业心态,合理确立就业期望值,注意克服脱离实际的攀比、从众、依赖等心理情绪干扰,力戒自身就业心态不稳定而导致“有岗上不了、有业就不了”的情况。 其次,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取向。就业价值取向是人们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在就业过程中对职业价值追求、定位、评价和选择的一种倾向性态度,是其人生价值观在就业过程中的现实表现,对大学生的择业行为产生重要影响[7]。要避免盲目地东挑西选,或过于精挑细选,也要根据岗位实际、发展环境等,做好逐步调整职业发展的长期打算。
二是过度焦虑影响就业心态。 部分大学生没有做好充分的就业心理准备,暴露出了焦虑等心理特征。 过度焦虑产生于对自身能力、素质的不够自信,认为个人的综合素质、沟通能力、反应能力等不够突出,不被认可,害怕被拒绝。 过度的焦虑使得大学生在求职中很难正常展现自身的全部才能,影响正常发挥,失去就业机会,也会使大学生对自身职业规划模糊不清,造成求职方向混乱,在经历多次的求职挫败后,部分毕业生甚至会对找工作产生恐惧感[8]。
(四)大学生经验积累不充分
一是就业实践经验偏少。 首先,受到疫情、地域、时间等因素条件限制,进入用人单位进行就业顶岗实习实践的机会较少。 其次,部分大学生实习时机选择不恰当,有的处在常规课程学习阶段,要平衡来自学业与实践的冲突与矛盾,由于不能做好兼顾协调,致使实习效果打了折扣,没有达到锻炼目的。
二是把握机会经验不足。 首先,部分大学生缺少探寻就业机会的主动性,容易在消极等待中延误时机。 如果把就业比作是一场比赛,大学生同场备赛的周期是一样的,机会是均等的,舞台是相同的,有的大学生能积极参加求职招聘,在就业过程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求职经验,不断谋求更多机会,为后续发展打好基础。 也有部分大学生行动缓慢,在哪个地方就业? 在哪个行业领域就业? 心目中的单位是什么? 个人目标定位迟迟不能确定,没有明确“保底”就业选项,更不必谈机会的创造和把握。 其次,部分大学生就业抱有观望态度,思想上的差别反映到具体行动上,表现为对岗位选择的犹豫不决,总认为以后还有更好的就业机会,反而错失当前机会。 所以,在机会把握上应当尽可能让自己多做“多选题”“判断题”,少做“单选题”“填空题”。
三、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有效对策
疫情给经济发展、就业带来的诸多困难正在逐步缓解,但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实现大学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要发挥人才资源与学科专业优势,增强校地合作,加快高质量发展,通过加强在全员化参与、精细化统计、精准化指导、多元化推动的四个维度提出科学有效对策,为大学生就业助力护航。
(一)注重全员化参与,汇成工作合力
就业工作要集合高校、用人单位、家庭以及政府等各方力量全员参与,协同推进,筑好同心圆。一是激发“院为实体”在促就业中的主导作用。建立以学院班子成员+辅导员/专业教师+学生骨干为主的工作体系,定期组织就业工作研讨,加强就业形势分析研判,召开专项工作推进会,明确分阶段目标任务,制定切实可行的落实措施。 党员干部要在推动就业工作中担当作为,做出表率,体现出“领头羊”的作用,经常性带头联系企业、深入企业,帮助大学生对接优质资源,促成校企常态化的良性合作,为大学生提供高质量就业岗位。二是广泛动员教师参与就业。 教师队伍是高校的重要组成,要注重发挥出广大教师群体在产学研结合中促进就业的作用,面向教师开展高质量用人单位的推荐与统计。 鼓励毕业设计指导教师、任课教师、研究生导师参与就业指导,引导大学生树立就业信心,广泛调动起教师参与大学生就业的热情与积极性。 三是有效争取用人单位、校友、家长参与。 用人单位中有着高校的许多杰出校友,可通过校友力量对接校外优质教育资源,遴选、聘任一批企业导师、校友导师、学业导师,增进与高校各学科专业间的交流。 同时,要加强家校联动,发挥好家长的协同作用,督促大学生成功就业,形成“齐抓共管、双向推进”的工作格局。 四是发挥朋辈“传帮带”作用。 通过选树优秀就业创业典型,讲述就业创业的生动故事,营造良好氛围,加大对整体就业情况较好班级、宿舍宣传的力度,形成示范效应。 以学生党员、学生骨干、网格员群体带动就业,主动收集、筛选、发布有效就业信息,在率先解决自身就业前提下,带动更多大学生就业。
(二)开展精细化统计,强化数据运用
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逻辑归纳,是用于表示客观事物的未经加工的原始素材。 开展精细化统计,可以为更好开展就业工作提供更加详细充实的数据来源。 一是加强往届就业去向统计。 以就业“产出”为导向,要注重对各专业大学生毕业后三至五年就业去向的专项统计,切实提高数据采集效率与精确度,掌握横向比对数据并做好分析,形成对毕业生培养质量调查与外部评价反馈的短、中、长期结合的完整机制,做到持续改进人才培养质量。 二是开展应届就业意向统计。 采取分类分层的动态化统计方式,摸清应届大学生就业“存量”与“变量”的底数,及时更新就业数据,掌握未签约大学生动向,对“慢就业”“缓就业”“不就业”的大学生做到“一生一档”,耐心倾听就业需求侧的“真声音”,加以排解疏导。 三是数据引用推动就业进程。 数据统计的结果,可以为更好制定就业决策提供依据。 一方面,要定期对就业进展情况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加以分析,让毕业班辅导员、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研究生导师等了解所指导学生的就业进程,督促尽早就业;另一方面,要完善第三方评价机构评价数据内容,加大在生源分布、生源质量、人才培养、行业趋势、职业能力、就业心理等多项度核心指标的调查、统计与分析,生成分学科分专业年度就业质量评价报告。
(三)增强精准化指导,提升帮扶效果
就业指导作为高校就业教育的主要内容,同时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高校要把精准指导贯穿于就业全过程。 一是精准做好动员宣讲。 针对新冠疫情期间国家出台的优惠政策,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应做详细解读,帮助学生根据自身条件选择相关就业渠道并做好职业规划[9]。动员大学生充分利用好在校的宝贵时间,摆正就业心态,提高把握就业机会的能力,在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多参加就业招聘活动。 通过开展区域人才政策专场宣传、优质企业进校宣讲等不同方式,积极引导大学生增强就业创业意愿,鼓励更多大学生融入、参与到地方经济发展建设中去。二是精准开展指导辅导。 围绕学生在考研复试调剂、教师考编、选调生、西部计划、三支一扶、企业就业等多方面的现实需求选择方面,邀请青年博士、有经验的校友等对毕业生进行专题性指导。加强毕业生简历制作、笔试面试、签约解约等方面技能培训,组建“一帮一”就业互助小组,开展大学生就业模拟面试,不断积累就业经验,形成“比、学、赶、超”的良性互动。 加大经常性“一对一”谈心力度,缓解疫情下大学生的就业压力、焦虑情绪。 三是精准特殊群体帮扶。 加强对建档立卡、少数民族、患有疾病、家庭变故等群体大学生的就业帮扶,关注特殊群体大学生就业择业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建立好工作台账,实行销号管理。
(四)实现多元化推动,促进体系完善
就业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要不断创新内容,做好衔接,推动就业工作体系走向完善。 一是推动教育实践前置。 大学生就业要创设好环境,做好教育前置引导,把就业理念融入职业生涯规划、创新创业、就业指导课程,不断优化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为大学生就业锻炼留出足够空间,有效利用大学生社会实践、专业实习、就业见习等环节,为大学生就业广泛搭建实践平台。 依靠政府,联合企业设计开发就业类主题活动,打造一批“叫得响、立得住、传得开”的知名就业实践活动品牌,有效吸引非毕业班学生的参与,提高大学生对就业及未来发展规划的关注度。 二是推动市场开拓更新。 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立足地域、行业,以人才招引为载体,加大推荐优秀毕业生的力度,注重依靠校友力量,不断挖掘、拓展就业市场资源,不断创造更多合作机会,建立一批有实力、有影响的就业实践基地和实习基地。 同时,筛选一定数量的重点单位定期进行对接走访,开展供需洽谈,听取单位用人意见建议,达成深度合作意向,建立起稳固的就业市场资源。 三是推动线上线下招聘。 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就业招聘的措施应对,对就业信息提前预审把关,关注大学生线上线下求职安全。 有效引导大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线上招聘会,用好网络招聘服务及就业平台,发挥好院系就业招聘组织“小、快、灵”的特点,经常性举办小型招聘会,有效促进就业优质岗位供给与需求平衡,构建起立体化招聘渠道。 四是推动就业跟踪服务。 做好就业信息注册、网上签约等就业服务保障工作,最大限度保证大学生利益。 为持续做好服务,还要建立大学生离校后的就业跟踪追踪长效机制,及时补充更新就业数据。 一方面,持续做好暂未就业大学生帮扶工作;另一方面,为下一年度,推动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提供更为真实、准确的一手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