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面向东盟的语言服务能力提升研究
2022-11-30付妮
付妮
(1.首都师范大学 文学院,北京 100089;2.广西财经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6)
语言服务能力是以语言为工具,帮助组织、个人解决不同语言之间相互转换,或者提供跨语言、跨文化交流所需的知识、技能、产品或者服务的能力,其可分为国家语言服务能力、社会组织机构语言服务能力以及个人语言服务能力[1]。语言服务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国家治理能力、国家文明程度和国际竞争力,是国家综合实力和国家形象的一种体现[2]。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如何提升面向东盟的语言服务能力,不仅事关中国—东盟深化合作,也关系着“一带一路”建设发展。
一、“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提升面向东盟语言服务能力的现实需求
“一带一路”是中国从实际出发提出的一项倡议,旨在推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的经济发展,实现共同繁荣。这一倡议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通过积极发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命运共同体。而作为交流思想、消除偏见、传播文化的载体,语言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实现经贸往来、文明互鉴的工具[3]。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积极提升面向东盟的语言服务能力,是促进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政治互信、经贸合作与人文交流的现实需求,也是“一带一路”建设取得预期成果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障。
(一)完善话语构建服务,实现政治互信的要求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赢得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的支持与参与,引起了世界各国高度关注,但也出现了一些抹黑、妖魔化“一带一路”的论调,如“地缘博弈论”“债务陷阱论”等。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西方社会为维护其既得利益和所谓的“国际秩序”,试图挑拨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的合作关系,制约中国发展。二是我国对外话语体系仍有待改善。部分媒体、宣传机构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解读、宣传有待进一步加强。对于东盟来说,中国与东盟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存在不同,在语言文字、话语风格、阅读习惯上也存在差异。在对外交流的过程中,如果我国语言无法得体外译、精准阐释,将容易导致“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局面。特别是在西方意识形态的干扰下,容易导致东盟国家民众对我国产生误解和偏见,阻碍政治互信,影响合作发展,不利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因此,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提升面向东盟的语言服务能力是基于完善话语体系构建、实现政治互信、打破不友好论调的需要[4]。
(二)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多领域合作的需要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东盟成为中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成果最显著的地区,中国也成为东盟最强劲的资源消费市场与人文交流地区。截至2021年,中国已经连续12年成为东盟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无论是在经济贸易、基础设施建设还是人文交流方面,双方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以老挝为例,自1961年中老建交以来,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中老关系正常化以后,中老合作步入新的历史纪元。在经济合作方面,2007年开始,中国已成为老挝最大的外资来源国,2009年中老关系升级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21年,中老贸易增长21.4%。目前,中国是老挝第二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出口国,是老挝最大的投资国①该资料来自中国经济新闻网发布的《中国—老挝经贸合作呈良好态势》,参见http://www.chinaaseanbusiness.org.cn/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6&id=42274。。在教育合作方面,20世纪90年代,中老双方签订《中老教育合作交流计划》,此后两国之间一直互派留学生,合作建设高等学府。在人文科技交流方面,中老合作举办了澜沧江—湄公河大学生友好运动会、“中老旅游年”、老中科技产业合作发展论坛等活动,并共建了中老铁路。经贸的往来、教育的合作、人文科技的交流都离不开坚实过硬的语言服务能力。一方面,以上合作项目和文化活动的有效开展需要具有精通双方语言的人才;另一方面,合作项目和文化活动的策划、宣传与推广都需要以相应的语言衍生产品为媒介。此外,为保障这些合作项目和文化活动的顺利进行,相关协议签订、政策制定也离不开语言的记载与表达。因此,只有不断提升面向东盟的语言服务能力,才能培养更多精通东盟语言的人才,开发出更多语言衍生产品,加深对东盟国家语言、文化、历史的了解,进而促进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合作交流,推动经济发展。
(三)深入推进人文交流,实现民心相通的手段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跨文化的认同是国家和地区之间深入持久合作的基础[5]。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既要讲求经济合作,更要厚植民意根基。因为只有在民心相通的基础上,各国人民才能产生思想上的共鸣,才有可能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取得宝贵的共识[6]。以老挝为例,虽然中老两国在经济发展水平、历史文化传统、宗教信仰习惯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两国在经贸合作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阻力,但我国在与老挝加强经贸合作的过程中,也十分注重文化的交流融通。文化交流融通离不开语言的作用,通过提升语言服务能力,以语言的互通增进国家间相互了解与友谊,进而促进文明互鉴与彼此认同,是中国增强自身文化软实力、与东盟国家达到民心相通的必要手段。
二、“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面向东盟语言服务能力提升的制约因素
(一)语言服务理念滞后,规划意识不强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虽然国内语言服务行业面向东盟的语言服务能力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与经济社会发展对语言服务的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
首先,面向东盟的语言服务理念滞后。目前,面向东盟提供的语言服务主要集中在东盟语言翻译、东盟小语种教学等传统服务层面上,而发展语言产业、语言经济等现代语言服务的意识不强,无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该如何释放语言红利,让语言服务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增长点,为中国—东盟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与支撑?许多人对此认识不足。东盟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面向东盟的语言市场相对较小,这使得不少高校、企业面向东盟进行语言产业的升级开发、优化语言服务的积极性不高。从目前市场来看,面向东盟开展语言服务的企业多以语言翻译、语言培训业务为主,尚未形成产业化、现代化的服务模式。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其语言服务能力与水平也是良莠不齐。
其次,面向东盟语言服务的规划意识不强。自“一带一路”建设以来,面向东盟的语言服务需求不断增长。但在这一过程中,面向东盟的语言服务规划意识有所欠缺,主要表现在尚未成立面向东盟的语言服务管理机构,对当前东盟各国语言状况与语言政策的研究不多,对面向东盟语言服务的需求与现状了解不够;未能出台面向东盟的包含语种规划、人才培养规划、产业发展规划、技术创新规划、风险防范规划于一体的语言服务规划。这就导致面向东盟的语言服务缺少有力的指引和导向,制约语言服务能力的提升。
(二)培养力量不足,缺乏优质语言服务队伍
人才是语言服务的基础与核心。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面向东盟语言服务能力的提升首先要解决人才队伍问题。长期以来,我国聚焦于欧美语言服务人才的培养,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的语言关注不够[7]。虽然近年来面向东盟国家的语言服务人才培养规模有所扩大,但因培养力量不足,影响了语言服务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仍缺乏优质语言服务队伍,无法满足“一带一路”建设的需要。
首先,语言人才培养的高等教育力量不足,缺乏高水平、复合型的语言人才。高等院校是语言人才培养的基地,从目前高校东盟语言服务人才培养规模来看,其数量和质量还不能满足中国—东盟合作交流的语言服务人才需求。以老挝语为例,通过统计发现(见表1),目前国内开设老挝语专业及研究方向的院校仅有8所(不包括解放军外国语学院等性质特殊的学校),每年全国合计招生不到200人,招生层次以本科和专科为主。培养的最高层次为硕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招生学校只有北京外国语大学、广西民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3所,并且招生名额非常少,导致高水平、复合型的老挝语人才缺乏。而中国与老挝的经贸发展成绩斐然,目前中国是老挝第二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出口国,是老挝最大投资国。由此形成贸易结构与人才结构的不平衡、不匹配,老挝语人才无法满足中老两国进一步开展多领域合作交流的需要。此外,这些学校师资力量有待加强,高职称、高学历的教师有待增加,这也是影响老挝语服务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
表1 我国现开设老挝语专业及研究方向的院校一览表①该数据源于这8所高校招生就业信息网,统计时间截至2021年11月30日。
其次,语言人才培养的社会力量不足,语言服务队伍力量薄弱。语言服务不仅需要高校积极培养语言人才、加强理论研究,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目前,社会上语言人才培养多以英语、日语等语言为主,开展东盟语言培训的不多。从市场上的语言培训机构来看,新东方、环球雅思教育等国内十大外语教育培训机构均未开设东盟语言课程,而开设了东盟语言课程的培训机构大多规模较小,且水平良莠不齐。这些都不利于语言服务人才的培养,也不利于打造优质语言服务队伍,更不利于面向东盟语言服务能力的提升。此外,理论研究人才不足也是制约优质语言服务队伍构建的因素。优质语言服务队伍构建不仅需要有高水平语言服务人才的支撑,还需要有深厚的理论研究作为基础。然而,当前面向东盟的语言服务研究队伍力量还比较薄弱,关于东盟语言服务的研究不深、成果不多,这也是制约面向东盟语言服务能力提升的因素。
(三)资源挖掘不深,多元语言优势未能充分发挥
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也是语言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全国56个民族共有130多种语言,涵盖五大语系,拥有得天独厚的语言资源优势。然而,目前对语言资源的挖掘尚处于语言资源保护、语言资源数据库建立的阶段[8]。对语言衍生资源的挖掘,特别是对我国民族地区语言自然资源、语言衍生资源的挖掘不足,利用不够,导致丰富多元的语言资源没有充分实现有效的价值转化。以广西为例,广西语言种类繁多,除普通话外,汉语方言有48种,民族语言有18种[9]。然而在面向东盟合作过程中,广西的语言资源优势未能充分发挥。
首先,在自然语言资源方面,汉语方言、民族语言的口头语言资源、书面语言资源挖掘与传播不足,部分语言处于濒危状态。如仡佬语是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仡央语支的一种语言,主要分布在中国的贵州、云南、广西等地和越南北部,是典型的跨境语言。广西境内的仡佬语分为3支方言,其中仡佬族的俫语使用人口为1000人左右、哈给方言使用人口为300多人、多罗方言使用人口不到100人,且这些方言的使用者多为老年人[10]。虽然近年来国家已经加大力度开展濒危语言保护工作,如开展濒危语言调查、推广双语教育等,但这些措施更多地停留在语言的活态留存与保护层次,还不能充分发挥语言资源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价值。
其次,在语言衍生资源方面,虽然“东盟情歌汇”、中国—东盟戏剧周、“刘三姐走东盟”等民族语言文化交流活动的举办,“中华文化东盟多语种全媒体传播平台”的建设,以及中国影视剧的东盟语言译制、展播等,都是语言衍生资源挖掘的良好示范,但这些资源的挖掘还不够深入,涉及面比较窄,没有形成特色和品牌。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应进一步提升面向东盟语言资源的挖掘能力,开发特色的语言服务资源,发挥语言资源优势,实现语言资源的价值转化。
(四)服务方式单一,现代化语言服务技术运用不够
语言服务能力的提升是一项长久、繁重且见效慢的工作,需要多方合作,持续施力。现代化的语言服务技术能突破语言服务的时空限制,大大提升语言服务的实效。因此,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技术创新语言服务方式,是提升语言服务能力的关键。而当前面向东盟的语言服务以东盟语言教育培训、语言翻译为主,并且主要采用传统的线下授课、纯人工翻译等单一方式,利用现代技术提供语言服务的不多,特别是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提供面向东盟语言衍生资源服务的方式不足。有学者对2016年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实证研究发现,中国展商方面,没学过东盟语言的人数达40%,设备未安装东盟语言输入法的更是多达80%。虽然第十一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已推出可以翻译东盟七国语言的“一铭翻译云”软件,但使用该软件的展商不多,使用汉语—东盟语互译产品的中国展商不到25.45%。东盟展商方面,没学过汉语的人数达33.64%,设备安装了中文输入法的为59.81%,使用汉语—东盟语互译产品的为46.73%[11]。这充分说明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提高现代化语言服务技术、提升语言服务的效率和多样性势在必行。
(五)配套制度不健全,缺乏有效的联动监管机制
目前来看,面向东盟语言服务的相关配套制度还不健全,这影响到面向东盟的语言服务能力的提升。首先,面向东盟语言服务能力提升的联动机制尚未建立,政府、高校、社会企业在面向东盟语言服务中的协同工作机制还未形成,导致其在语言资源挖掘、人才队伍建设、语言技术开发等方面无法形成合力,不能合理配置资源,实现协同创新。例如,广西与云南作为提供面向东盟语言服务较为活跃的省份,目前尚未构建良好的协同联动机制,面向东盟语言服务的共同体意识也未形成。其次,面向东盟语言服务的评估、监测机制没有建立健全,这使得当前对东盟语言服务市场的分析研判不足,语言服务存在一定的供需错位,造成资源的浪费。此外,面向东盟语言服务的行业指导与市场监督机制不健全,各类语言服务的标准还未明确,语言服务市场定价标准不一,市场准入门槛较低,行业内部缺乏规则约束,导致语言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影响该领域的健康有序发展。
三、“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面向东盟语言服务能力提升的策略
(一)更新理念,增强语言服务规划意识
“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面向东盟语言服务能力的提升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政府、高校、企业的高度重视与积极参与,也需要社会各界达成传承文化、服务社会、齐心协力的整体意识。
首先,坚持现代化的理念。语言服务能力应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满足国家层面的发展需求。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面向东盟的语言服务已不再局限于语言交流等简单活动,而是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语言需求。因此,提升面向东盟的语言服务能力,应树立现代化的理念,以现代化的理念引领语言服务参与者更新思想、提高技术、创新方法。
其次,树立语言服务规划意识。精准的规划是提供良好语言服务的前提,国家有关部门应牵头成立面向东盟的语言服务管理机构,负责语言服务的统筹规划与监督管理工作;应基于东盟国家语言种类较多的客观实际,加强对东盟国家语言状况、语言政策、语言使用习惯的研究,加深对东盟各国语言特点的了解;要开展面向东盟语言服务市场的调研,全面把握语言服务的具体需求,对当前面向东盟提供语言服务的产业规模、人才队伍等进行摸底调查,建立动态数据库。在此基础上按照系统性和科学性原则,立足实际情况,做好面向东盟的语言服务规划与政策的制定、实施。
(二)整合力量,打造优质语言服务队伍
构建优质语言服务队伍是提升语言服务能力的基础。“一带一路”建设中,面向东盟语言服务人才队伍的打造,可从以下方面整合力量资源。
首先,发挥院校优势,加强高水平、复合型语言人才培养。“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面向东盟语言服务涵盖的领域较多,涉及政治、文化、管理、法律、金融、科技等多个领域。这就要求语言服务人才同时拥有宽泛、专业的知识储备。因此,一方面,相关的语言院系需要加强与其他院校、院系的交流合作,以语言服务的人才需求为导向,发挥各院、各系的专业资源优势,使学生精通东盟语言的同时,掌握相关专业领域知识。如可以开展“双学位”培养模式,培养“双专多能”型的语言服务人才。另一方面,发挥院校主观能动性挖掘校外语言教育资源,创新语言人才培养模式。例如,与有关翻译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开拓校外实习基地,组织学生校外实习,形成理论与实践学习相结合、本地化与国际化相结合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一批语言能力突出、熟悉“一带一路”沿线东盟国家国情、具备经贸、金融、管理、科技等专业背景的高端复合应用型人才[12]。
其次,吸收社会力量,增加语种培训数量,建立面向东盟的语言人才库。近年来,我国外语培训依然以英语为主,其他语种特别是东南亚语种较少,这无法适应“一带一路”建设的需要。因此,可根据“一带一路”建设中面向东盟语言服务需求对专业布局进行适当调整,同时发挥社会力量开展东盟语言的培训,增加语种数量,培养优质语言服务人才。此外,可对全国范围内各高校、企事业单位的语言人才进行调查摸底,建立语言人才档案,并利用相关行业协会,发挥其在整合人才资源、搭建供需桥梁上的优势,建立面向东盟的语言人才库,方便根据需要进行语言人才储备,打造优质语言服务队伍。
(三)挖掘资源,充分发挥多元语言优势
语言是文明的结晶,是文化的外壳。一种语言代表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关系到这一民族文化的消减存亡。加强语言资源的挖掘是保留文化多样性、提高语言服务能力、拓宽语言服务范围的一种方式。“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要深入提升面向东盟的语言服务能力,就应加强语言资源的挖掘,充分发挥多元语言优势。
首先,应不断挖掘民族语言资源,特别是要保护、挖掘中国与东盟跨境语言资源。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有不少跨境民族,如分布在我国广西、云南等地的壮族、傣族、布依族、京族、苗族、瑶族等为跨境民族,挖掘这些跨境民族语言资源,有助于面向东盟语言服务能力的提升。以越南语来说,广西的京族所讲的京语与越南越族所讲的越南语基本相同[13],生活中交流起来基本不需要翻译,这为广西提升越南语服务能力提供了便利。例如,以广西的京族语言文化为基础进行越南语言文化的学习,可以提高效率,节约时间和成本[14]。
其次,应整合民族地区语言衍生资源,推动其价值发挥与提升。民族地区是语言资源的“基因库”,应发挥其语言资源的独特优势,整合语言衍生资源,如面向东盟挖掘民族语言的民歌、民间故事、传说、戏曲,编写跨境语言的字典、词典、教材、文学作品,拍摄以跨境民族为内容的影视作品,开发使用跨境语言的电子娱乐产品等,不断提升跨境语言的社会和文化价值,构建与东盟国家彼此文化认同意识,促进区域发展共同体的打造。
(四)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搭建智能化语言服务平台
语言服务能力的提升离不开语言服务方式的完善。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面向东盟语言服务能力提升的关键就在于改变过去单一的服务方式,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搭建智能化语言服务平台。
首先,利用现代化技术与大数据平台,挖掘语言资源并分析面向东盟语言服务市场的潜力。某种意义上说,语言服务能力主要体现在语言资源挖掘能力与语言市场需求分析能力以及语言产品转化能力上。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提升面向东盟的语言服务能力,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技术不断挖掘语言资源,并将其转化为语言服务衍生产品;可以利用大数据平台分析面向东盟语言服务市场需求,为语言服务产业发展提供参考。以老挝语为例,一方面利用现代语言信息处理技术对语言资源进行发掘利用,形成语言数据资源。另一方面利用大数据平台,如中国—东盟科技合作与成果转移平台分析面向老挝的语言服务供求情况,并利用该平台的项目合作信息以及政府、高校、商业机构的力量,加强面向老挝的语言服务衍生产品的开发。
其次,融合新科技,打造智能化语言服务平台。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不仅为语言资源挖掘利用提供了新的方式,也对面向东盟语言服务能力的提升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可以对我国和东盟国家的语言进行数据化搜集、处理与分析,形成面向东盟的语言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利用5G、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搭建融合智能翻译、语音识别、语言学习、译员共享等功能的智能化语言服务平台。
(五)强化制度保障,建立联动监管机制
“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面向东盟语言服务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需要有完善的语言服务配套制度,并在强化制度保障的基础上建立联动监管机制,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
首先,构建政府、企业、高校“三位一体”语言服务联动机制。由于面向东盟语言服务能力的提升既需要政策、资金保障,也需要教学与科研的同步跟进,还需要社会企业的积极参与。因此,需要政府从总体上做好面向东盟语言服务能力提升规划,并从政策上予以支持、从资金上给予保障;企业要积极利用“一带一路”建设机遇以及面向东盟语言服务的需求,做好语言服务产业建设工作与语言技术研发工作;高校要积极承担面向东盟语言服务的人才培养、基础理论研究和行业发展分析任务,通过政产研协同合作,实现面向东盟语言服务的创新发展[15]。
其次,建立面向东盟语言服务能力提升的评估机制和监测机制,以及面向东盟语言服务的行业指导与市场监督机制。面向东盟语言服务能力的提升不能停留在理念层面,需要通过语言服务评估机制和监测机制的完善,把握当前语言服务能力的现状以及服务的实际,全面了解面向东盟语言服务的行业需求;通过行业发展监督,规范语言服务行业与产业的服务行为,完善面向东盟语言服务市场制度,推动统一的服务标准的建立,促进语言服务产业良好秩序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