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产业高质量发展助推长三角一体化

2022-11-30周明勇

唯实 2022年11期
关键词:长三角区域发展

周明勇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重大经济发展战略。作为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和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通道,长三角集聚了国内丰富的资源,2021年长三角地区GDP占全国近四分之一,已成为全国高质量发展的新抓手。2020年以来,上海、江苏等地自觉提高站位,相继出台实施方案,高质量协同打造强劲活跃增长极。其中高质量产业发展以及以产业转型升级为指向的科技创新,既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动能,也是成功推进这一国家战略的关键所在。

产业发展是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动能

产业一体化发展是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推进的重要动力源泉,产业发展的集聚与外溢为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要素资源,进一步夯实长三角“聚焦高质量,聚力一体化”的发展基础。

产业发展能够加速人力和资本集聚,强化一体化要素支撑。产业发展带来的人才红利、资本红利会降低引才、引资成本,减少信息传输障碍,也会提高要素资源配给效率。同时,区域间产业发展的资本、人才政策,能够促进各方相互学习借鉴,推动建立健全人才共享机制、资本流动管理机制,展现要素流动一体化新面貌,有效助力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目前,长三角地区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占全国近60%,生物医药和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均占全国约1/3,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国38%。2021年,长三角地区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四大产业链联盟揭牌,通过努力打造优势产业集群,不断提升长三角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产业发展能够倒逼区域政策跟进与落实,筑牢一体化制度基础。健全完善的产业发展政策是产业发展的基础保障。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重要前提是良好的政策法规环境营造。一方面,产业发展需要及时响应市场需求,但需求与供给间的迟滞容易导致盲目跟进、资源错配。另一方面,宏观政策引导有助于从区域发展全局为产业发展锚定方向,微观政策调节有助于在产业无序发展时及时纠偏。区域产业发展不是“闭门造车”,更不是“隔岸观火”,加速各地区间要素流动与融合,加强区域间政策协同,一体化的产业发展政策法规体系的构建是区域产业发展的基础。而制度环境的一体化又是长三角一体化的基础。近年来,138个政务服务事项在长三角地区41座城市跨省市通办,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38项制度创新成果已向全国其他有条件的重点地区复制推广。

产业发展能够精细产业分工、引导产业溢出,促进一体化红利实现区域共享。长三角城市间产业发展的阶段和层次均存在一定差异,同一产业发展路径难以适用于所有城市,需要根据各城市产业发展阶段、发展层次、地区适应性,以及传统产业、支柱产业、特色产业等个性化因素,推动区域内核心城市聚焦优势、细化分工、协调联动,共促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同时,充分发挥产业溢出效应,辐射周边城市群,实现要素资源在核心城市间、核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群间充分流动,促进具备较高区域竞争力的产业链、供应链加快形成。当前,以产业合作、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产业发展联盟为重要范式的产业发展模式蓬勃发展。2021年,长三角自由贸易试验区联盟成立,沪苏浙皖自由贸易试验区货物进出口总额达3.1万亿元,占全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46.2%,实际使用外资1042.6亿元,占全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48.9%。

长三角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路径

2019年1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长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 (以下简称《纲要》)要求加强产业分工协作,共同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合力发展高端服务经济、引导产业合理布局,共筑协同创新产业体系建设。

落实产业发展规划,增强区域发展合力。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产业发展进程中,传统产业与社会发展新需求的矛盾,必然引起产业升级。产业升级又不可避免地带来产业转移,产业集聚又是产业升级的前章、产业转移的续曲,整个过程中产业升级、产业转移、产业集聚共同形成区域产业生态环境。如果处理不好产业升级与产业转移以及产业转移与产业集聚之间的矛盾,区域内资源耗散、产业发展效率降低的问题就会出现。长三角一体化对区域内产业资源集聚有着较高要求,形成产业分工明确、发展阶段清晰的区域产业发展生态环境,有助于长三角一体化进程高效推进。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区域产业发展规划,以增强发展合力。以航空工业为例,2022年7月国产大飞机C919完成取证试飞,在其研发生产过程中,特一(上海)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芳纶蜂窝被用于行李架、顶板等,为大飞机“瘦身”;合肥江航飞机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为大飞机提供机组和旅客的氧气系统;苏州市政府与中国商飞签约,在航空产业集聚和培育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围绕C919上百万个零部件形成了分工明确、各扬所长的区域产业链,在产业高度聚集的同时加速推进了长三角航空产业转型升级。长三角主要城市应结合各自功能定位,合理规划产业布局,以实现区域内产业协同发展,减少同质化竞争,提升产业发展聚合力,促进高质量产业发展。

借助数字经济引擎,加快科技赋能传统产业。数字经济需要更大的市场、更丰富的应用场景和更庞大的用户群体,长三角区域无疑为满足这一需求提供了基础条件,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不仅是长三角发展的潜力所在,也有利于消除长三角发展的协同障碍。当前,数字技术和数字优势正在成为长三角动力转换的新引擎,要素自由畅快流动的助推器。特别是传统产业与数字技术的融合,更是传统产业发展的新型动力,也是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推动力。

关于数字农业发展。农业农村部已在多个省份开展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示范工程,开展了苹果、大豆、棉花、茶叶、油料、橡胶等品种的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试点,农业数字化水平不断提高。长三角区域中的苏北、皖北有着丰富的农业资源,通过数字化赋能,建立区域一体化的农产品展销展示平台,促进农产品加工、流通,实现价值增值,是乡村振兴背景下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长三角数字化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可以围绕技术保障生产标准化,利用信息网络畅通人力资源与产品供需信息共享,建立公共集中采购平台,实现农产品供需信息高速流动。

关于数字文旅发展。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文化旅游”进入手机等终端。传统旅游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更加生动、全面地对外展示,形成独特文旅品牌,成为文旅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推动文化产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是“十四五”规划的重要内容。从要素体系构成、既有产业发展基础和产业升级条件来看,长三角无疑具有先天优势。长三角拥有众多历史文化名城和5A级景区,GDP排名全国领先。苏州昆曲、南京白局、安徽黄梅戏、浙江越剧,长江、淮河、大运河和新安江景观,环太湖、杭州湾、海洋海岛、江南水乡古镇和皖南风光为长三角文化旅游产业奠定了良好基础。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赋能文旅产业发展,实现现代技术与传统产业高质量融合,是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的重要部分。

锚定未来产业方向,积聚先行发展势能。高质量产业发展不仅要关注传统产业的升级更新,还要关注未来的社会发展。能源、养老等问题已经日益成为社会发展的困扰。类脑智能作为前沿科技已成为产业发展所亟须关注领域。目前,长三角区域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正日益呈现集群化发展的态势,特别是量子通信、聚变能等一些前沿科技正在不断突破,涌现出“九章”“墨子号”等一批前沿科技成果,在未来产业发展方面已经显露实力。

关于绿色能源发展。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七十五届联大会议上表示,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碳中和”要求社会经济发展改变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长三角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对传统能源的消耗比重较大。在保持经济发展绝对贡献值的前提下,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长三角力量,需要长三角各主要城市持续加快推进绿色能源发展,落实长三角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战略举措,这也是体现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打造先进制造集群的重要一步。促进长三角绿色能源产业发展,一方面,需在调查研究基础上明确绿色能源发展名录,完善配套政策法规体系。另一方面,在完善体制机制建设的基础上,建立健全绿色能源发展生态圈,贯穿生产、储存、运(传)输、使用、交易等各环节,完善产业发展生态,初期注重宏观调控,后期依托市场供给。同时,加强安全保障。诸如氢能源等高效的绿色能源,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关于养老产业发展。养老产业是人口老龄化消费需求推动的新兴产业。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逐步实现养老产业一体化是重要目标。当前三省一市经济发展层次、资源供给水平的差异化,均是养老产业一体化的桎梏,需要从长计议。通过不同区域不同层次养老产业的发展,逐步提升产业成熟度,降低产业运行成本,促进普惠性养老产业发展。发挥长三角资源高效共享区域优势,完善异地养老体制机制,实现空间资源、人力资源的高效利用,以养老产业发展助推长三角一体化。

关于类脑技术发展。作为未来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前布局类脑产业有利于提升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根据《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区域竞争力评价指数(2021)》显示,长三角总评分101.90,位列四大经济圈首位,京津冀100.52分,位列第二,珠三角65.50分,位列第三,川渝24.71分,位列第四。与2018—2020年的评价结果相比,长三角首次超过京津冀,位列第一。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进程进一步提速,类脑产业发展已具有先期优势。为进一步发挥类脑产业在促进长三角一体化中的突出作用,有必要建立长三角类脑技术研发中心,加速资本、人才、技术、信息等要素集聚,引领区域类脑产业发展风向。结合当前类脑技术主要发展城市,成立类脑技术分中心,发挥各自既有技术优势。整合高校、院所研发优势,加快成果转化,建立项目培育基地。加快类脑产业政策体系建设,联动三省一市制定发展规划,提供顶层设计。

夯实社会发展支柱产业,筑牢产业革新基础。2021年,长三角地区获评国家科学技术奖137项,在全国占比超过50%;获得发明专利18.2万件,在全国占比约26%;国家重点实验室数量达104家,在全国占比约20%。长三角区域应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优化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持续强化科技创新合作平台机制建设,通过科技资源更高水平的开放共享,实现产业发展的不断革新和突破。特别是在汽车制造、生物医药等支柱产业方面,应加快革故鼎新,追赶世界前沿水平,成为全球同类产业的龙头和支柱。

关于汽车工业产业发展。《纲要》中提出要围绕汽车等十大制造业领域,建设形成若干世界级产业集群。当前,相比于底特律等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长三角在汽车产量规模、集聚水平、产出效率上还需提升。受地缘因素影响,上海的创新优势、江苏的制造水平、浙江的产业链供应能力、安徽的创新资源等未能有效结合,尚未形成一个拳头。在共建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过程中,政策机制还不健全,跨区合作政策未落地。为此,有必要建立完善政策扶持体系与合作机制。同时,结合国家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打造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汽车研发科创中心。加速产业链整合,明确分工,优化要素资源配给;加快产业链和创新链衔接,促进创新成果高效转化。发挥汽车产业基金在助力企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通过市场筛选高潜力企业。推进物联网等共享中心、共享平台的建设,提升产业保障能力。

关于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均提出要聚焦生物医药等领域,加快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国内重要生物医药企业已扎根长三角、辐射国内外,但仍旧面临诸多问题。例如,生物医药企业金融支持不足、人才流动成本高、创新水平与世界级药企存在差距、创新链公共服务平台不充足、同质化竞争明显等。为此,有必要发挥长三角区域生物医药产业链生态优势、金融资本优势,细化产业链、创新链分工,转变既往单一企业封闭式创新局面,实现开放合作共享,促进生物医药原始创新加速形成。有必要搭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实现优势互补。集中力量打造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加快有利于生物医药企业创新研发的政策措施落地落实。

长三角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保障措施

在以高质量产业发展推动长三角一体化过程中,政府、科研院所、企业、高校以及其他智库组织均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产业发展基本单元的各参与主体,从内部应当不断加强适应产业发展的能力;宏观调控部门从外部加快政策制定与落实,统筹要素资源配给。

优化政府服务,打造最优营商环境。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长三角区域要瞄准国际一流标准打造更佳的区域营商环境,实现更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成为吸引海内外资本和人才聚集的“强磁场”,成为联通中外市场、产业和创新的纽带和桥梁。特别是要不断完善长三角产业发展政策法规体系,为产业发展提供具体指引。加快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破除行政区域隔阂,通过区域顶层设计,促进要素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促进产业发展协调性以及资源配给能力的提升。

完善创新体制,推动成果高效转化。科技创新体制是影响创新主体活力的重要因素。作为我国创新资源的重要集聚区,长三角应加快完善以制度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创新体系,为高质量产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机制,落实创新激励补偿,鼓励成果专利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健全科技创新资源跨区域流动机制,形成人、财、技术的高效流动,促进科技创新服务网络区域一体化,加快形成分工明确、资金密集、合作突破的区域科技创新生态。

优化产业政策,促进区域产业协同发展。将区域协同发展的思想贯穿到产业政策的底层逻辑、顶层设计、具体实践和执行保障,全方位打破地域限制、破除政策藩篱。立足纾解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痛点难点,加强对区域内各省市产业发展战略的谋划,深化区域产业合作载体建设、强化省际产业分工协作、提升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水平、降低区域内产业合作的行政门槛和交易成本,推动区域内产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风险分担、机会均等,不断提升区域产业一体化水平。

完善人才培养,集聚产业发展人力资源。结合长三角区域产业发展布局,制定紧缺人才培养目录,建立人才培养中长期发展规划,培养一批适应区域产业发展的现代化紧缺人才。加快构建跨区域人才流动服务政策,形成对标国际水平的科研条件。针对人才普遍关心的公共服务与保障问题,协调跨区域人才制度衔接,促成长三角人才服务体系一体化,以引才、引智推动产业人才集聚。

猜你喜欢

长三角区域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紧扣一体化 全面融入长三角
分割区域
“首届长三角新青年改稿会”作品选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区域发展篇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长三角瞭望
长三角瞭望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