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歌曲创作研究(2000-2020)

2022-11-30

音乐生活 2022年10期
关键词:辽宁创作音乐

王 旭

音乐创作是音乐发展的原动力。创作始终是音乐家的中心任务,作品始终是文艺工作者的立身之本。辽宁是音乐大省,特别是歌曲创作方面。新中国成立至今,辽宁音乐家们创作了一批在全国传唱广泛、有影响的优秀歌曲作品。近二十年来,辽宁省音乐家协会发挥其特殊的平台作用,积极地将全省专业院校与专业院团中的主要作曲家、词作家团结起来,常年坚持创作、带队伍、培养人才,结出了丰硕的艺术成果。这些成果值得深入研究与评价,以期更好地为今后的辽宁音乐创作起到推动作用。

研究者对2000年之后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归类。目前出版的主要歌曲集、专辑有:《庆祝辽宁省音乐家协会成立60周年2007-2017原创歌曲专辑》;《辽宁创作歌曲选(2006-2011)》;相关的主要报道、时评有:敏达(2014)《搭建平台 凝聚队伍 激励创作——辽宁省音乐家协会近期歌曲创作总结交流会综述》;敏达(2012)《赞歌献给党——辽宁音乐界喜迎党的十八大原创歌曲音乐会创作实录》;范哲明(2014)《寻找温暖与真挚》;刘晖(2016)《事迹与精神是创作之源 感受与体验是灵感之泉—— 〈你的故事〉创作谈》;吴家军(2016)《探寻灵魂深处谱写丰美词曲——歌颂党和人民的好干部毛丰美先进事迹歌曲创作综述》;杨竞(2021)《第一代辽宁音乐家创作的歌曲奏响时代的强音》等;专著、论文研究主要有:辽宁省文联(2009)《改革开放30年音乐卷:辽宁文艺成果与研究》;张力伟、贾妍竹(2010-2012)《1949-1999年辽宁音乐创作评论研究(一、二、三)》……

综上可以看出,近二十年辽宁省歌曲创作的研究目前对创作现状、会议综述、作品总结、获奖情况、时评等部分进行了梳理,对于歌曲作品的分类、音乐创作手法的详细作品分析以及这些作品在全国的比较分析较少。本文力求在这两个方面着重进行音乐理论层面的分析研究。

一、辽宁歌曲的红色基因

不同的时期,歌曲所反映的内容是不同的,而不同的内容又能够产生不同的社会影响。歌曲的社会影响力会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而发展衍变,每一个阶段的经典音乐都满足了这个历史阶段个人乃至整个民族更深层次的精神需求,在社会的文化层面发挥着影响力。

辽宁歌曲创作有着良好的基因传承:延安精神、鲁艺精神、时代精神。在延安时期、鲁艺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初期,辽宁歌曲创作深深影响了几代中国人。这些歌曲分别在战争年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起到了鼓舞士气、振奋人心的积极作用。

(一)延安精神

音乐艺术作为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文艺与政治宣传的主要工具:确立了“艺术服务于人民,服务于政治”的革命文艺方针;“有效地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思想,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是中国革命文化的重要精神力量。”[1]延安时期的红色音乐鲜明地体现了人民大众性、革命斗争性、阶级批判性等特征,不仅在历史上唤醒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民族认同感和阶级意识,在时代的变迁中展现了强大的艺术生命力,这些音乐思想对后期我国音乐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延安时期的鲁艺,大量优秀的红色音乐作品集中涌现,也集结和涌现了大批音乐家。在艰苦的条件下,延安鲁艺培养了马可、安波、郑律成、李焕之、刘炽等一大批优秀音乐家,创作出一大批经典的音乐作品。歌曲《团结就是力量》《延安颂》《南泥湾》等优秀作品,反映当时人民的精神面貌。著名作曲家冼星海创作的大型声乐套曲《黄河大合唱》,成为中国音乐的经典代表作品,为抗日战争取得胜利起到了重要的宣传作用。

(二)鲁艺精神

抗日战争结束后,鲁艺随军迁至东北,将各文工团合并,迁址沈阳重新恢复教学。东北时期的鲁艺在艺术人才培养、音乐作品创作、演出艺术实践、音乐理论建设、民间音乐挖掘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这一时期涌现出了李劫夫、傅庚辰、谷建芬、秦咏诚、雷雨声等大批杰出音乐家,创作出了很多歌唱新中国人民大众崭新精神风貌和抗战题材的歌曲作品,如《歌唱二小放牛郎》《我们走在大路上》《革命人永远是年轻》《地道战》《闪闪的红星》等作品。这些音乐作品面向广大人民群众实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当时的街头巷尾、田间地头到处飘荡着鲁艺音乐的旋律,其中的很多作品流传至今”[2]。特别是由秦咏诚、张藜共同创作的歌曲《我和我的祖国》,更是唱遍大江南北,掀起了文艺创作繁荣发展的新高峰。

(三)雷锋精神

辽宁是雷锋精神的发祥地。在辽宁的3年零9个

月,雷锋完成了从工人到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的转变,生命中最闪亮的时光在辽宁展现。以雷锋名字命名的雷锋精神在辽沈大地生根发芽,代代传承。有被人民群众誉为“爱心使者”“雷锋传人”的郭明义,用生命践行航空报国梦想的罗阳,履职尽责、许党报国的中船重工抗灾抢险英雄群体……他们在岗位上坚守,无私奉献、发光发热,以不同的方式续写着雷锋的故事。刘利民的清唱剧《雷锋》、李延忠的清唱剧《梨树花开》和大型交响组歌《新时代的精神脊梁——辽宁英模颂》,以及歌曲《榜样》《像雷锋那样》《把幸福给你》《跟着郭明义学雷锋》等作品,都已深深融入辽宁振兴发展的血脉之中。

(四)时代精神

新的历史时期,以“长子情怀,忠诚担当,创新实干、奋斗自强”为表述语的新时代辽宁精神,是激励辽宁振兴发展的精神支撑。新时代辽宁精神不仅能够有效凝聚辽宁人民的精神力量,更是为辽宁的艺术创作提供了新的方向与创作源泉。“在时代发展的召唤下,在改革开放大潮的推动下,这一时期辽宁的歌曲创作蓬勃发展、不断创新,呈现出技法多变、风格多元的‘百花齐放’态势”[3]。围绕“五个一工程”奖、中国音乐“金钟奖”“十八大”主题歌曲、跟着郭明义学雷锋、歌颂英雄罗阳、“中国梦”全国原创歌曲等重大题材,创作出如《祖国赞美诗》《哦!我的大东北》《有梦的中国》《梦想的翅膀》《小雨点的歌》等一批优秀作品。

辽宁的歌曲创作有着明确的时代烙印。辽宁的音乐家们善于把握时代脉搏、时代精神和正确的价值取向,深入生活,贴近人民,感受时代的气息,用高于生活的标准来提炼生活,这也是艺术创作的基本态度和基本能力,真正创作出有时代特征、反映时代精神的作品。

二、近二十年辽宁歌曲创作现状综述

歌曲创作一直是辽宁音乐的强项。近二十年受市场经济的影响,辽宁音乐工作者面对弱化的创作环境,探索如何坚持自己的创作优势,如何在创作上找

到传承与创新的结合点,如何在人才建设上打造“老中青”结合的梯队,如何发挥省音乐家协会特殊的引导作用,走出一条百花齐放、异彩纷呈的辽宁音乐创作之路,做了大量有效的创作实践工作。

(一)作曲家、词作家

从新中国成立至今,辽宁的歌曲创作以不同的音乐方式呈现了不同风格,并且在保持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特别是主旋律题材、群众题材、工业题材等歌曲的创作更是独树一帜。辽宁在主旋律词曲创作上涌现出一批全国一流的曲作家与词作家:以马登弟、李延忠、范哲明、潘兆和、胡宏伟、刘聪、高虹等为代表,在全国有影响的优秀老一辈词曲作家开拓了辽宁歌曲的广阔创作空间,体裁上以艺术歌曲、群众歌曲为主;以吕威、刘晖、贾铮、杨国兴等为代表的知名词曲作家,是目前辽宁歌曲创作的中流砥柱,题材上以民族风格、流行艺术歌曲为主;同时以李昊朗、隋永明、谭杨等为代表,新一代的辽宁青年作曲家也迅速成长起来,他们的创作更加偏向流行音乐风格,也更加符合青年听众的口味,技术上日趋成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

(二)歌曲作品

辽宁老中青歌曲创作者向全省人民交上了一份生动的答卷,我们的词曲作家在新时期与祖国同步伐,与人民同呼吸,细心把握人民群众的心跳,积极捕捉新时期的音乐形象,创作了一批有代表性的经典曲目。有歌唱中国梦的《有梦的中国》《梦多美》《丝路梦》《鼓舞》《再走丝绸之路》等,有歌唱党和祖国的《旗帜》《珍惜好日子》《中国路》《亲不过共产党,好不过老百姓》《中国赤子》《感恩祖国》《把你选择》等,有歌唱人民和英雄的《党员小高》《榜样》《我的郭大哥》《你从我心上走过》等,有歌唱家乡的《源》《我们的大东北》《大辽河》等,有歌唱亲情的《报一声平安》《又要过年了》《粗茶淡饭》等,有歌唱传统文化的《水袖》《中国筷子》《中国印》等。这些歌曲都以不同角度、不同表现形式、不同创作风格,歌颂了党和祖国,歌颂了时代的英雄楷模,歌颂了新时代的美好生活。近二十年来,辽宁歌曲创作记录了辽宁人民与时俱进的气息,佳作频出硕果累累。歌曲《旗职》获第十五届全国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奖(2014);歌曲《月圆的时候》获第七届中国音协“金钟奖”(2014);歌曲《感谢》获中国音协“中国梦”全国原创歌曲征集活动最佳作品(2014);歌曲《丝路梦》《鼓舞》《想你也是幸福》入选中国音协“听见中国听见你”优秀歌曲(2017年度、2021年度);歌曲《报一声平安》获中央文明办第一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歌征集优秀作品奖(2017);歌曲《有梦的中国》获2016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及2019年度国家艺术基金滚动扶持项目;歌曲《在爱国统一的旗帜下》获全国政协征歌优秀奖(2019)等等。

三、辽宁歌曲作品研究

由于篇幅所限,本研究分别选取艺术歌曲、流行歌曲艺术化、民族歌曲、群众歌曲类中的4首代表性作品进行音乐分析,对其创作手法、艺术特征进行归纳与提炼,探究近二十年辽宁歌曲创作总体音乐特点。

(一)艺术歌曲《源》

女高音花腔作品《源》是由词作家贾铮与作曲家李延忠于2015年底创作,歌唱家胡珅演唱的歌曲。歌曲描绘了深山之泉的源水,通过生命之泉绵绵不绝,歌颂生生不息、润泽万物和一往无前。歌曲采用AB两段体结构,主歌段4/4拍,f小调,由四个非方整乐句a(4小节)+a’(4小节)+b(2小节)+c(4小节)构成。旋律由安静的低音区开始,描绘水源“静静地在这深山里”。节奏以八分后十六结合二分音符形成大切分式的松紧对比型为主,采用材料模仿、对比展衍等手法展开。副歌段由三句4/4与2/4交替的乐句构成,为d(5小节)+d’(5小节)+b’(部分再现5小节),旋律起伏悠扬,加入♯VI进行和声色彩的变化,带有b材料的再现与发展,作为结尾。歌曲最后再加入女高音的花腔结尾句,既可以展示演唱者的技巧,给予发挥空间,又作为尾声描绘泉水在山间流淌跳跃之景。这首作品是女高音艺术歌曲的经典作品之一。

(二)流行歌曲艺术化《古莲》

2017年由吴善翎作词、刘晖作曲的学院风艺术化流行歌曲《古莲》由赵丽丽演唱录制完成。歌曲唯美大气,荡气回肠又不落俗套,通过描绘古莲从千年梦中醒来,几度轮回熬过长夜,浴火重生再绽放,暗喻古老的东方大国苏醒复兴,几经沧桑终将再次辉煌。歌曲从空灵古老的鼓声中开始,仿佛 “从一个遥远的梦里醒来”,材料上使用音阶上行五音组与四、五度跳进为主,F羽调式。结构上为两段体,主歌段由a(4小节)+b(5小节)+c(4小节)构成,b、c乐句中的间奏在第二段中去掉,使得后面的音乐更加紧凑。c乐句是带有转折性质的连接句,采用五度—六度—七度扩大式手法,引出副歌段。高潮句“一梦千载芳心难改”起伏跨越九度,大线条有辨识度的旋律与歌词极为贴切,令人过耳不忘,激荡的音乐仿佛盛世再现,戏曲唱腔的衬字又带有沧桑与历史感。这首作品是流行音乐艺术化的典型代表,非常值得细细品味。

(三)民族歌曲《中国赤子》

《中国赤子》是金河作词、吕威作曲、宋艳红演唱的一首民声作品,是新时期中国主旋律民歌的典型代表。宏大的管弦乐+合唱开场,深情又大气。歌曲创作于2020年,展示了中华儿女在疫情面前,凝心聚力,众志成城,以赤子情怀奉献无私大爱。采用同主音大小调交替的写法:主歌选用略显悲伤的e小调,突出疫情中“危难、哭泣、泪滴、疼痛”的基调,副歌中转入坚定明亮的E大调,用深情有张力的旋律,饱满地歌颂“中国赤子,你的情像泉水清澈见底,跟着你向希望的明天奔去。中国赤子,你的爱像红烛温暖天地,跟着你中国明天更壮丽。”这首作品是辽宁众多抗疫歌曲中的成功范例,既有时效性,又兼具艺术性,代表了辽宁主旋律民族歌曲的较高水准。

(四)群众歌曲《我们的大东北》

由胡宏伟作词、潘兆和作曲的歌曲《我们的大东北》是典型的群众合唱作品。歌词突出自豪与光荣,节奏方整坚定有力,进行曲风格。结构上采用一段体,由4个8小节的乐句及一个重复扩充句组成,组成a+b+c+d+d’的结构,F大调。首尾句在材料上有所呼应,d乐句结尾建立在阻碍终止上,引出d’扩充乐句,最终停在完满终止,结束全曲。歌曲延续了辽宁红色歌曲坚定有力的写法,表现东北人民奋发向上的昂扬状态,以及新时代为推动东北全方位振兴的信心与决心。

以上几首作品在作曲技术理念、手段上均有不同的创新点与代表性,是近二十年我省歌曲的旗帜性作品,值得更加深入分析与研讨。词曲作家们在创作观念上的不断碰撞,思想、创作技术手段的不断交锋,对作品进行广泛的交流,相互启发、借鉴,又能够保持自己的创作个性与艺术特质。省音协搭建的平台,为词曲作家们营造了良好的交流氛围,只有处在常写、常练、常评议的状态,才能更多碰撞出创作的火花。

四、结语

近二十年来,辽宁歌曲创作的优势在于突出主旋律主题,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深刻的时代印记,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讲好辽宁故事为主要创作方向。站在新时期,研究新问题,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新时代需要辽宁歌曲创作与时俱进,需要相关文化宣传部门给予重视、支持和引领,以优秀的艺术作品来满足今天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提高大众的艺术审美观。

辽宁音乐薪火相传的接力棒已经传到了青年一代的手上,如何做好今天的歌曲创作工作,是每一位辽宁音乐人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我们对近二十年辽宁歌曲创作进行总结、研究与梳理,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研讨,探索未来辽宁歌曲创作的方向。为新时期的精品音乐创作做好理论研究铺垫,对我省的音乐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注释:

[1] 石苏平:《论延安时期音乐艺术的历史贡献》,《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1年版。

[2] 董亲学:《鲁艺精神的传承发展之路——以音乐传播载体的发展为切入点》,《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21年。

[3] 同上。

猜你喜欢

辽宁创作音乐
辽宁之光
读辽宁 爱辽宁
读辽宁 爱辽宁
辽宁舰
《一墙之隔》创作谈
音乐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