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命运共同体的理论涵义与实践逻辑

2022-11-30胡长生段婷婷

关键词:共同体命运文明

胡长生,段婷婷

(湘潭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0)

当前全球发展遭遇严重的生态危机,推动全球生态共治,构建生态命运共同体是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生态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和生态文明思想相结合创造性提出的观点,旨在推动全球生态治理和保护,重塑国际生态秩序。生态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将会成为引领全球生态治理发展的一种新探索,开辟一个生态治理的新时代。生态命运共同体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是中国针对全球发展面临的生态瓶颈提出的创新性解决方案。其着眼于世界共同的生态状况,立足于人类发展的总格局,从人与自然的本质关系出发,对人类文明发展阶段和走向赋予新的内涵。

一、生态命运共同体的理论涵义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上提出“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1]即强调了要在政治、安全、经济、文化、生态五大领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生态领域而言,习近平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和新举措,形成了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蕴涵着“生态命运共同体”的理论涵义,我们通过学习和领会其中的内涵,提出“生态命运共同体”概念,以便推进相关的学习研究。所谓“生态命运共同体”,本文认为是指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共识,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而形成的新时代生态治理模式,是人类社会多样性与自然多样性之间自觉有机结合形成的共同体。生态命运共同体理论是生态文明思想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有机结合,是我国新时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创新。核心内涵主要包括自然是生命之母论、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论。

(一)自然是生命之母论

习近平说过,“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2]在人类生产生活的过程中,自然是人的母体,为人类提供各种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如肥沃的土地、茂密的森林、充足的水资源等等。自然构成人类生命生存的基本条件,人类爱护自然,自然也一定会回馈人类,人类要是恶意破坏自然生态,必将会遭受自然的惩罚。在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其实人类总是依附于自然的,人本身就是自然的产物。马克思曾提出“自然界优先地位”的观点,指出自然先于人类历史而存在,人类依靠自然界生活。在原始社会中,人类以自然为家,衣食住行皆来自于自然的馈赠,自然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逐渐增强,社会的发展经历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直到资本主义社会,自然的优先地位一步一步被资本剥夺和抛弃,资本妄图将自然界变成自身谋取利润的工具。人类对自然的态度从敬畏自然到肆意索取和破坏,对自然的破坏程度已经严重超出了自然本身所能承受的限度,因此近些年来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自然灾害频发。人类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并在可见的未来都会是人类永恒的母亲。当我们损害生态环境,无度地攫取物质利益时,大自然扮演的又是一个公正且无情的裁判者身份”。[3]在推动社会发展进程中,要摒弃之前全然不顾环境保护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明确自然与生命个体之间的关系,即自然是生命之母,是人类文明之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就是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重视自然的优先地位,始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也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发展战略的基本路径。

(二)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论

众所周知,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自然生态环境诸要素是天然联系在一起的,自然中的山水林田湖草沙各部分从来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各部分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习近平在讲话中曾指出:“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林和草,这个生命共同体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4]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在会见内蒙古代表团时强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这里要加一个‘沙’字。”“沙”字的加入体现出治沙在整个生态系统治理中的重要性。从斗沙到固沙再到用沙,宜沙则沙,我国对沙漠治理的方式方法在不断更新,说明我国生态治理系统在不断完善,不断进步。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山水林田湖草沙命脉相连,其中哪一个部分遭到破坏,其他部分也必然会受到影响。在保护和修复生态系统的过程中,要坚持“共同体”的原则,从整体着手,把握内在规律,提升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习近平提出的“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这一思想,既是对马克思主义自然生态观的继承和丰富,也是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创新性指导。在推进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不能人为割裂自然环境要素,不要试图只修复或者保护其中一部分即通常所说的“头痛治头,脚痛治脚”,这样会更加不利于生态治理和保护。树立生态系统观,始终坚持统筹兼顾,注重协调山水林田湖草沙诸要素之间的系统性,加强保护自然要素各部分之间的生态循环系统,在实践治理中要遵循环境要素之间的客观规律,保护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三)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论

习近平在谈话中曾多次提到:“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这一思想强调了人与自然之间形成的不可分割的亲密关系,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联系。正如马克思在谈到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就曾说:“历史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5]人与自然的关系,既是正确处理自然生态发展问题的前提,也是正确解决人类社会发展问题的重要基础,人类社会的发展依赖自然,生态兴则文明兴。在解决生态问题的考量上,要高度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问题。人与自然的良性共生是生态命运共同体的核心要义,是推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真正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保障。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思想是对马克思提出的“真正共同体”思想的延伸和深化,是对中国传统思想中“天人合一”自然观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正如《庄子》中说到的“万物与我同根,天地与我同体”,人与自然万物本就是一体的,人类的生存发展和自然的生长繁衍是息息相关的,因此人与自然要实现一种系统的全面的和谐共生。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论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创新,为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可行的路径选择,也为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正如此次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再一次警示人类,如果人类再继续不加节制的破坏生态,忽视人与自然之间的发展规律,最终人类面临的将是自身的毁灭。

二、生态命运共同体的实践逻辑

(一)实践意义:人类的永续发展

第一,化解全球生态危机的最优路径。经济全球化在带来全球经济、政治、文化高度融合发展的同时,也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制造生态危机。面对生态环境危机,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全球生态治理的责任主体。全球生态治理不是哪一块海域,哪一片森林的问题,而是涉及全球的生态系统包括水循环、大气循环、生物链等等,世界各国在生态系统治理方面具有高度依存性,一损俱损,因此这是一个全球性的难题,需要全球携手共同治理。建构生态命运共同体的目标之一就是共同治理全球生态系统,解决全球性生态危机,形成一种新型的生态文明范式,开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局面。

第二,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构建生态命运共同体最终是为了实现地球的可持续发展,是为了整个人类的生存繁衍。工业革命以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自然资源被加速消耗,各种生态环境问题接踵而至,人类的生存和整个地球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并不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等到自然资源使用殆尽的那一天,高悬在人类及其子孙后代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终将无情落下,到那时,伴随着自然资源终结而来的必然是“类”意义上的人的终结。”[6]因此,破除当前发展困境,维系地球的可持续发展,是摆在全人类面前最迫切的任务。生态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优解决方案,竭力争取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统筹利用全球生态资源,推行绿色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最大限度节约地球自然资源,实现地球的可持续发展。治理环境问题、解决生态危机是当代人的使命和责任,不仅是为当前人类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为了子孙后代可以有一个赖以生存的家园。

第三,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基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总体思路是重塑新的文明范式,将人类文明由当前的工业文明推向生态文明,从而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生态命运共同体既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的现实基础。生态环境与人类命运紧密相连,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生态命运共同体主要是以生态环境为基础、以统筹自然生态资源为手段使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自然界中的生命得以生存,人类文明得以延续。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终实现打造良好自然生态环境,夯实物质基础,推动人类社会向更文明、更协调、更高级的阶段转化。

(二)实践依据:生态价值理念的普遍认同

第一,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深入人心。从我国国内来看,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届领导人都十分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建国初期积极植树造林,绿化荒山,倡导农林牧副渔协调发展;改革开放时期着力加强生态法治建设,颁布了多部有关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法规,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法律保障;本世纪初确立了可持续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强了生态环境保护以及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生态建设摆在国家建设的突出位置。直至今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和不断完善,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全过程。由此可见,我国始终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建国七十多年来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并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和赞赏。国外来看,1962年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发布,为人们敲响了生态环境保护的警钟。1972年在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的报告《只有一个地球》,再次警示和呼吁人类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20世纪80年代开始,西方发达国家开始着手治理本国的生态环境问题,尽管只是非根本性、区域性的,且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生态文明实践,但不可否认,形成了一些可资借鉴的做法与启示。生态文明建设理念逐渐被人们熟知和接受,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注意到生态问题,也逐渐在付诸行动。

第二,生态命运共同体符合全人类共同利益。生态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是以人类的共同利益为出发点,归根到底是为了人的生存和发展,为了保护人类的共有家园,为了全人类的幸福。中国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原则,一切的发展都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人民的事就是最大的事,危及人民的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在构建生态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获益的群体不是单一的哪一国人、哪一区域的人,而是整个人类。因为全人类共享一个生态环境系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思量的是整个人类如何同自然界和谐友好相处,要实现的是全人类的生态福祉。“构建人类生态命运共同体就是要摒除资本逻辑,以协商对话、合作共赢的方式在国家间建立真正平等的、互利的共同体,协调人类的共同生态利益和不同民族国家的特殊生态利益间的矛盾,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7]

第三,中国生态治理方案逐渐获得世界认同。构建生态命运共同体有助于世界各国的生态治理和建设,西方发达国家的生态治理只是着眼于本国的生态环境,将造成环境污染的相关产业转移到落后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尽管西方发达国家阶段性成功地克服了他们的环境问题,但在其环境实践中,没有、也不可能包括当时正处于工业化早期的众多发展中国家。”[8]生态治理从来都不是几个国家、几块区域的问题,而是涉及全球的生态系统,世界上各个国家都应该参与到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来,最终共同享受生态文明成果。构建生态命运共同体正是秉承着这一思想,习近平曾经多次在各大国际会议上发出倡议,各国共同携手化解生态危机,共享美丽家园。近年来,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的众多成就,赢得了联合国和国际社会的广泛称赞和认同:《美国经济学与社会学杂志》主编克利福德·柯布称赞中国在生态建设领域开辟了新路;柬埔寨参议院主席赛冲表示,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提出一系列新举措,令人钦佩;德国弗莱堡大学终身教授胜雅律认为,中国有资格引领世界走生态文明的道路等等。[9]这些肯定和赞赏都表明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得到了世界的认同,再加之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人类对生态建设问题尤为关注,引发了越来越多人的思考和讨论,人类生态命运共同体的实现愈加具有可能性。

(三)实践理念:人类是命运共同体

针对全球发展遇到的种种难题和瓶颈,习近平早在中共十八大报告中就提出要倡导共同体意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深刻体现出了中国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的智慧和担当,同时也表明中国不仅着眼于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更着眼于人类文明的未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立足于当前社会发展状况的重要考量,也是对人类社会未来发展模式的路径思考。“人类是命运共同体,保护生态环境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和共同责任。”正如习近平提出的一样,整个人类的命运是紧密相连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面对生态环境恶化这一危机,需要全世界携起手来共同承担、共同战胜。“人类与自然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是人类社会发展当前面临的两大难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本身和解的最佳选择,也是实现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必经之路。当前人类社会发展出现瓶颈,迫切需要一个新的发展方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给予了世界一个新的路径选择和发展方案。应对全球生态难题,要始终把实现人类生态利益最大化放在首位,始终坚持各国共商共建共享,共同探寻人类社会发展新模式。

第一,实现人类生态利益最大化是前提。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渐深入,越来越多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如全球气候变暖、湿地退化、森林乱砍滥伐、臭氧层空洞、能源资源严重短缺等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对于当前面临的生态危机,要以寻求生态“最大公约数”为逻辑起点,努力实现全球生态利益的最大化,世界各国各地区要从大局观、整体观出发,着眼于全人类共同的生态利益,形成一个同舟共济、休戚与共的生态治理有机整体。世界各国之间的价值取向、利益追求、发展方向、战略规划当然依旧存在差异,但就全球生态治理问题而言,各国要跨越这些差异和隔阂,将全球生态利益最大化作为治理起点,积极承担生态治理的国际责任,共同谋划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生态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融合,共同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

第二,世界各国要始终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基本理念。对于当今世界面临的诸多难题,中国始终坚持的理念就是共商共建共享。构建生态命运共同体,建设人类绿色家园,这是关乎人类生存和未来的重大举措,要求世界各国要共同探索有效的全球生态治理合作模式,共同参与到全球生态治理之中,真正做到共商共建。世界各国要摒弃之前“各扫门前雪”的狭隘生态治理观念,各国加强合作协商。发达国家要摆脱之前旧思维的束缚,摒弃其“生态帝国主义”的野蛮行径,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一定的帮助,实现真正的共赢。世界各国要遵守国际公约的相关规定,深化在科技、人才、平台等多方面的交流,加强合作创新,建构多边合作机制,积极探索全球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道路,实现全球生态持续健康发展,让世界各国人民都能享受到生态文明的美丽成果。

(四)实践原则:共同但有区别地承担责任

生态危机是全球共同的挑战,保护生态环境是全世界共同的责任和义务,全球生态治理需要各国共同谋划、共同努力,应该积极发挥全球生态治理合力。同时按照国际环境保护“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世界各国要主动承担应尽的生态治理国际责任,不断促进全球生态环境的共同治理,真正彰显全球生态正义。

“共同”这一原则表现为全球积极发挥生态治理合力。当今人类社会之间的联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深入和紧密,各个国家之间的交往也日益频繁和广泛。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事情需要各国一同协商,人类面临的诸多挑战也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合力解决。正如习近平所说:“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10]面临全球生态危机,必须始终秉承合作共赢的原则,强化合作共生的共同体意识,积极发挥世界各国的生态治理合力,重塑全球生态治理新格局。首先,联合国要发挥全球生态治理的主导性作用。联合国应当为全球生态治理提供一个交流合作平台,保障各国在信息、技术、资源等方面的充分交流和协作,健全监督监管体系,协调各国利益,为构建全球生态治理体系保驾护航。其次,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国际生态法律体系。通过相关法律规定和明确各个治理主体的责任与义务,规范和引导各主权国家的生态行为,激发各主权国家参与生态治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保障国际生态治理秩序的有效运行,维护全球生态平衡。“构建全球生态治理体系,是一个机遇、挑战、利益与责任交织的过程”。[11]在这一进程中,就更加需要世界各国的协调努力,需要各民族的共担共治,需要各国人民的团结合作,从而形成全球生态治理合力,应对生态环境危机。

“区别”这一原则表现为各国主动承担应尽的生态治理责任。实现全球生态共治的进程中,世界各国应该要有所区别的承担责任。一是因为每个国家的国情状况和生产力发展水平都各不相同,有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分,因此各国应该根据自己的能力承担应尽的国家义务。二是因为发达国家消费和损耗了全球更多的资源,有数据指出,占世界人口六分之一的发达国家人口,消耗了全球近乎七成多的资源,而且这些发达国家在之前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不惜以破坏环境为代价,以污染促发展,甚至将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严重破坏了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生态环境。同时,发达国家利用自身的资本优势对发展中国家进行生态资源掠夺,严重破坏了全球生态平衡。因此,在重建全球生态治理体系的过程中,西方发达国家应该承担更多的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的责任,为解决全球生态危机提供更多技术援助和资金支持。发展中国家也要继续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继续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两手一起抓”的发展路径。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要明确自己的治理职责,摒弃分歧,在自己的治理领域发挥最大作用,真正做到“各施所长,各尽所能”。

(五)实践路径:以绿色行动促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

解决生态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就是要形成绿色发展方式,摆脱“先污染后治理”的错误发展模式,在保护中求发展,在发展中促保护,两者要做到相辅相成,相互统一。就像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的:“绿色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作用,是全方位变革,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12]高质量发展的“高”不仅要体现在经济总额上,更要体现在发展水平上。高水平发展就是指经济发展、生态保护、社会进步三者的有机统一,要在高质量发展同时实现高水平保护,从而实现生态保护和社会发展的融合共赢。

第一,坚持倡导绿色发展理念,在保护中求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有关发展理念与发展方式的重大转变,是一场涉及人类社会发展模式的伟大变革。在这场伟大变革中,思维转变与理念支撑起着基础性的作用,要用新的发展理念引领行动。要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到国家发展建设的各个部分,渗透到民众生活的各个方面,引导整个社会树立绿色健康发展的意识。一些国家由于经济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民众的生态教育严重缺乏,整个国家环保意识薄弱,从而导致生产方式的畸形发展,例如滥砍滥伐、过度开发、肆意排放污染物等等,严重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系统。长此以往,整个国家的生产秩序混乱,社会发展停滞不前。因此,树立和培养绿色发展理念是整个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抓手。习近平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评价,标志着中国的生态文明理念开始走向世界,同时也为世界各国提供了绿色发展的路径启示。倡导绿色发展理念,不仅有利于转变社会生产方式,更加有利于社会发展模式的转型。

第二,坚持践行绿色发展方式,在发展中促保护。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提出,“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倡导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发展方式是以绿色为核心,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其实质就是以环境承载力为基础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有机统一。“根据联合国的统计,在不到25年的时间里,最富的国家的消费已经增加了6倍。占人口20%的最富有者正在消费比他们的父辈大约多6倍以上的食物、能源、水、运输、石油和矿产。”[13]在世界发展进程中,发达国家对地球资源的消耗和浪费几乎失去控制,走着一条以消耗资源为代价而换取利润的“发展”之路,这条道路的尽头只会是地球资源的枯竭和人类的灭亡。中国倡导和践行绿色发展,其目的就是想要改变过去那种“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排放”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从而促进经济循环健康发展。践行绿色发展方式是解决我国环境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只有从生产方式这一源头抓起,生态环境质量才能得到彻底的改善。调整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生产过程中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和生产剩余。同时在老百姓的日常衣食住行中要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提倡节约、绿色、低碳,杜绝奢侈浪费。通过生活方式绿色革命,倒逼生产方式绿色转型。[14]

构建生态命运共同体,要求世界各国要建立起平等协商,相互尊重的伙伴关系,始终坚持对话协商、交流互鉴。各国要积极主动转变发展模式,始终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不断完善全球生态治理体系,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

第一,各国应积极开展对话协商。在同世界各国对话协商方面,中国始终积极主动,身体力行。目前为止,中国已经与100多个国家联合开展生态交流与合作,与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近 150项合作文件,并且不断推进和加强各领域、各层次的生态治理协商合作,建立合作机制,形成共建共商共享的长期合作关系。应对国际气候变化,中国大力加强节能减排、推进绿色低碳、控制污染排放,在国际上先后同美国、欧盟、印度、巴西等国家针对全球气候变化相关问题发表联合声明,并在“国家自主贡献”文件中也明确做出应对气候行动规划。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始终注重生态保护,同沿线国家一道共同打造“绿色丝绸之路”。“‘一带一路’生态建设是跨国界、跨区域的生态治理合作,这是中国从全局考虑全球环境治理,将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结合的重大实践创新”。[15]“一带一路”生态建设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不同发展程度、不同发展轨迹的国家的生态建设以及经济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生态命运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为整个国际社会营造一种绿色和谐的生态文化氛围。

第二,各国要主动转变发展模式。在推动世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强调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发展,世界各国要结合本国国情主动调整和转变发展模式,坚持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向绿色转变,社会关系和自然关系向和谐迈进的原则。我国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和贡献者,始终致力于完善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和实践,根据国情和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需求适时调整发展战略。建国初,我国提出“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发展思想,改革开放后又提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等思想,再到如今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我国发展思想的逐步演进,既是针对不同发展阶段问题的创新性应对,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国家发展模式的不断探索和进步,旨在不断完善国家治理机制,推进我国可持续发展。当前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理应承担更多的治理责任,中国政府深刻认识到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将绿色发展的理念渗透到我国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地球卫士奖”连续三年花落中国,中国为全球贡献了近四分之一的“新绿”,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在12年间下降近一半等等实践成果,[16]都体现出了我国在推动构建人类生态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所做出的中国贡献,让世界看到了中国解决全球生态问题的决心和力量,也给许多发展中国家提供了绿色发展的中国方案。在国际上,中国积极推动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积极履行国际环境公约,提出将于2030年左右使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两成左右。习近平在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还曾提出,为非洲实施50个绿色发展和生态环保援助项目,大力推进南南环境合作。这些承诺并不是中国做的空口协定,而是实实在在体现在行动上的。在国内,中国切实加强生态治理,“三北”防护林工程、塞罕坝林场建设、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库尔齐沙漠治理等等,都是中国用实际行动向世界描绘出的生态文明的丰硕成果和景象。国际社会逐渐认可和肯定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学习中国经验,借鉴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案例。中国所做的众多努力让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为可能,让转变社会发展模式成为可能,让中华民族永续健康发展成为可能,让人类文明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成为可能。

总而言之,生态危机是一场人类文明危机。恩格斯早就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17]构建生态命运共同体,是人与自然的和解,也是人类的自我救赎。中国总结了世界历史上由于生态环境危机而消逝的文明的惨痛教训,深刻认识到整个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生态环境问题关乎人类未来,只有世界各国共同致力于生态保护,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构建生态命运共同体,才能守护人类共同的绿色家园。中国始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理念,始终坚持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绿色发展之路。过去十几年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中国所做的探索和努力,在全球生态治理中所表现出的担当和魄力,为构建生态命运共同体所贡献的中国智慧,都表明中国在世界环境保护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始终作为推动者,竭力促进世界的繁荣发展,也必将增益人类福祉。

猜你喜欢

共同体命运文明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命运的更迭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论《飞越大西洋》中的共同体书写
命运秀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