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关于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的逻辑理路

2022-11-30谢东俊

关键词:网络空间价值观工作

谢东俊

(福建商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012)

随着网络信息科技的日新月异,网络以其开放性、即时性、社交性的特点和优势,突破了传统媒介的藩篱,成为人们信息沟通和思想交流的重要场域。亿万网民通过网络进行思想观念的传递、集散、交流、交锋,其求知途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产生也被网络深刻影响和改变,进而深刻影响着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产生活方式。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0.4%”。[1]中国互联网普及率强势“领跑”全球,是世界上互联网使用人口最多的国家,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也已成为中国社会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网络空间汇集着海量多元的信息和民意,真实的与虚假的并行不悖,主流的和非主流的同时并存,先进的和落后的相互交织。此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其掌握的网络技术优势和话语优势,通过网络散布和炮制历史虚无主义、宪政主义、普世价值、民主社会主义等,搬弄是非、颠倒黑白、造谣生事的论调,不遗余力地调整策略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和围堵,在网络空间掀起意识形态渗透一波又一波浪潮,使得意识形态的斗争由传统现实场域向网络虚拟场域延伸。所以,在这个全球互联、技术赋能的时代,可以说互联网不止是载体,而且已经被深深地意识形态化了,以致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直接关系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

中国共产党历来就有重视意识形态工作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这是对党的长期革命实践和丰富执政经验的深刻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提出了“互联网日益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主阵地、最前沿”[2]的重要命题和重要判断,通过召开一系列会议、出台一系列文件、作出一系列宏观思考和战略布局等方式,对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原则、制度、立场、内容、方法提出了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是新时代做好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原则遵循和实践引领。

一、习近平关于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以坚持党的领导为根本原则

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坚持党性原则,这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观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观点。同时,深入考察和分析中国意识形态建设历史进程,可以发现,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是意识形态建设不断推进的根本保证和决定性力量,这也是总结国内外意识形态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而得出的必然结论。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也不例外,正如习近平反复强调的“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动摇坚持党管互联网”,[2]10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牢牢把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政治属性,多次强调要牢牢掌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主动权、话语权。

首先,党对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属性决定的。坚持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有其内在的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发展史充分证明,与中国历史上任何政党相比,中国共产党是眼光最远大、胸怀最广阔、政治上最先进的政党,没有任何政治组织能够取代中国共产党的成就和地位,历史、人民和时代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有国家最高政治领导权的中国共产党,自然对隶属于国家空间主权疆域的网络同样具有合法的最高政治领导权,这也是由它的本质属性和根本使命决定的。而网络意识形态功能,是互联网的互联互通本质所衍生出的系列功能之一,因此,党对互联网的领导理所当然也包括了对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所以,党对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有其内在的合法性基础。其次,党对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是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需要。2014 年 2 月,习近平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指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对一个国家很多领域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要认清我们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充分认识做好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2]89习近平在分析了我国当前互联网发展的总体态势后,作出了“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2]3的重大论断,进而把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国家意识形态和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予以高度关切。面对一个如此重要的工作,面对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工作,如果没有一个坚强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证,没有一个保持高度政治敏锐性的政党来治理网络意识形态,势必会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社会认同造成冲击。中国共产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意识形态自觉,并且能总览全局、协调各方,所以中国共产党最有能力从组织上、宣传上和实践上对网络空间中的参与者进行引导,能调动资源和力量形成推进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强大合力。最后,党对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是巩固党长期执政地位的必然选择。中国共产党从诞生起,就与各种社会思潮进行不断斗争,也正是在与各种非主流意识形态展开激烈的斗争的过程中,逐步确立和夯实了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筑牢了执政的思想根基,由此巩固和加强了党的长期执政地位,可见,思想巩固是保证党长期执政的重要前提,也是党长期执政的必然选择。进入网络信息化时代,网络成为社会思潮的集散地,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同样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特别是进入新时代,网络舆论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和传播,引发了一轮轮的网络舆论风暴,其中不乏暗含敌对力量借机攻击党和国家、造谣生事、散布虚假信息的不良网络言行。在如此变幻莫测、纷繁复杂的网络环境中,更加需要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力量保证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更加需要坚持党对网络意识形态的领导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坚持党的领导,首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动摇。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习近平要求“网上宣传工作必须牢牢坚持党性原则,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2]75只有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及价值取向,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网络意识形态问题,理直气壮地批评网络上挑战马克思主义的现象,进一步增强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力和说服力,才能为防范化解网络意识形态风险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反之,如果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在网络空间的指导地位,会使原本就思潮交织纷争的网络意识形态领域失序、失神。其次要坚持党管媒体原则。在新兴技术的助力下,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各种媒体、各种终端等崭新的媒介形式层出不穷,各种错误思潮、有害观点、模糊认识沉渣泛起、兴风作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管媒体,不能说只管党直接掌握的媒体。党管媒体是把各级各类媒体都置于党的领导之下,这个领导不是“隔靴搔痒式”领导,方式可以有区别,但不能让党管媒体的原则被架空。要把党管媒体原则贯彻到新媒体领域,所有从事新闻信息服务、具有媒体属性和舆论动员功能的传播平台都要纳入管理范围。”[2]1最后要建立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度。习近平一再强调,要积极实施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通过明确各级党委(党组)为责任主体、健全工作制度体系、细化岗位人员职责分工等做法,实现了网络意识形态责任主体从点到面的全覆盖,明晰了把每条战线每个领域每个环节甚至个人的责任,抓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积极性,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履职, “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2]51从而保证了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始终置于党的领导之下。

二、习近平关于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以完善工作制度为关键举措

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把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纳入法治化、制度化的轨道,推动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开拓新局面。首先,完善的工作制度是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有效延续的有力支撑。“经国序民,正其制度”,制度具有规范、约束、引导作用,对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来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意义。只有逐渐构建起一套成熟定型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制度,才能确保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目标、要求和部署的权威性和延续性,确保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始终有明确的建设内容、科学的建设方法,从而促进目标、要求和具体部署的有效落实。所以习近平强调“要抓紧制定立法规划,完善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等法律法规,依法治理网络空间”,[2]34其次,完善的工作制度是推动网络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作为国家治理的有机组成部分,网络这个复杂的大舆论场和最大的变量,给意识形态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也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带来更加深刻的影响和考验。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完善坚持正确导向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3]这为新时代党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指明了路径。通过完善工作制度,有效应对网络意识形态风险,既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对当前我国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现实回应。

完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制度,首先要完善互联网工作体制机制。习近平指出,当前我国互联网管理体制尚存在“多头管理、职能交叉、权责不一、效率不高,网上媒体管理和产业管理远远跟不上形势发展变化”[2]89等问题。要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管理、企业履责、社会监督、网民自律等多主体参与,经济、法律、技术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治网格局”。[2]56为此,党中央专门成立了以习近平牵头的工作机构,健全工作协调机制,形成推动网信工作的强大合力,有效解决了“九龙治水”等问题。近年来,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各级党政部门的大力推动下,从中央到地方,综合运用法律、行政、技术等手段,全面加强网络舆论生态治理,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一盘棋”的态势基本形成,初步确立了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新格局。其次是健全网络治理的法律法规体系。习近平提出要“继续加快制定完善互联网领域法律法规,推动依法管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确保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2]45网络空间是虚拟的,但运用网络空间的主体是现实的,网络空间不能游离于法律之外。在习近平的关怀下,党和政府先后颁布和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战略》《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关于规范党员干部网络行为的意见》、“微信十条”“账号十条”等涵盖了从责任、内容、传播、人员、技术等方面的网络法律法规与相关制度性文件,构建了不同层级的制度体系,为良好网络环境的治理提供遵循并给予强制性保障,对破坏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行为具有强大的震慑作用。

三、习近平关于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以人民立场为价值旨归

人民群众既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又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是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经验。只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才能始终坚持新时代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展方向。首先,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把满足人民利益确立为治国理政的核心价值,是中国共产党一如既往的执政为民理念的彰显与不懈追求。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其他意识形态的本质区别也在于,它始终代表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延续了中国共产党历来把人民群众的切实利益放在最高位置的优良传统,把这一理念贯穿于党和国家的全部工作之中,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也不例外。习近平指出,“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4]习近平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从不同角度多次强调新时代做好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确保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始终有坚实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其次,以人民为中心是提高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质量和水平的关键。人心是最大的政治,网络意识形态斗争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思想战,各种论争争夺的目标都是人民群众。网民对网络供给的需求是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内容和方法创新的最好参照和重要动力。在具体实践中,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只有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相信和依靠群众,适应人民期待和需求,与人民的心愿和心声同频共振,才能被人民普遍接受和广泛认同,才能获得活力源泉和动力根基,进而发挥其凝聚人民力量、维系社会团结的作用,从而成为在错综复杂的思想文化斗争中,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有力思想武器和实践武器。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首先要走好新时代网上群众路线。人民群众的这一重要地位,决定了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做好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必然要求。习近平强调“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2]4“让互联网成为了解群众、贴近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新途径,成为发扬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的新渠道。”[2]12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坚持“面对面”“键对键”相结合,在线上为走好群众路线开渠引流,让网络群众路线直通民心,使网上网下贯通,党心民意同声,进而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说服力、引导力和感召力。其次, 要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以人民为中心不只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现实问题和实践问题。习近平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5]习近平从不同角度,就如何在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中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提出了明确的实施路径和实践要求,切实回答了人民的利益和发展问题。网络空间是现实社会的映射,在利益诉求和思想观念领域呈现日益多元化趋向,网络不可避免地成为各种利益诉求的集散地。在帮助网民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加强对网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的解疑释惑外,也要结合网民的实际需要,及时提供网民关心的重要讯息,及时解答网民关心的各种问题,主动回应现实利益状况的变化,通过解决网民实际问题来解决网民思想问题,防止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内容空洞、脱离实际生活,从而增强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实效性,使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上体会到更多获得感。

四、习近平关于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思想基础

打造清朗网络空间,除了通过制度设计和执行刚性管理,还要注重软性机制建设,通过外部约束和内在养成,形成营造良好网络风气与舆论氛围的合力。习近平多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网络空间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加以论述,不仅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内在耦合关系,而且以“灵魂”的重要定位凸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导向和引领作用。习近平指出: “要创新改进网上宣传,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2]6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蕴含的生命力、聚合力和感召力,是凝聚共识、滋养人心,整合社会意识的重要源泉,与主流意识形态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手段,更是目的本身和必须为之努力的价值追求。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夯实人民思想基础的现实要求。2016 年 4 月,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互联网是一个社会信息大平台,亿万网民在上面获得信息、交流信息,这会对他们的求知途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会对他们对国家、对社会、对工作、对人生的看法产生重要影响。”[2]69“如果一个社会没有共同理想,没有共同目标,没有共同价值观,整天乱哄哄的,那就什么事也办不成。”[2]70开放的互联网空间,各种新事物和新理念层出不穷,思想和观念千变万化,使网络空间既有“阳春白雪”,也“藏污纳垢”,文化攻击、信息垄断和语言霸权等都严重影响着网络的健康发展,使得社会意识出现碎片化、差异化的现象。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实反映了人民的价值诉求,能够在最广范围内、最大限度上凝聚社会共识,所以在网络空间里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凝心聚力,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夯实网民价值认同的基础,显得尤为重要。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提升网络话语权的关键要素。一个国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胜的重要要素在于其思想文化力量。对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而言,影响最深远、最持久的力量,是其核心价值观力量。习近平在2018年8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展形象,就是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4]339西方国家通过网络进行花样翻新的意识形态攻势,极尽所能地进行了文化、思想、政治、经济等方方面面的渗透,特别是对中国政治体制和价值观等意识形态进行抹黑和诋毁,其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搞乱国人尤其是年轻人的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判断,让国内外特别是西方世界的公众对中国意识形态失去好感,甚至产生厌恶。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通过网络这个便捷的方式,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价值观走出去,向世界真切展现中华民族的价值体认和价值追求,让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知晓与认同,从而不断增强“中国声音”在国内外的说服力、感染力和影响力,促使中国在国际社会获取更大的信任,维护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安全。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思想基础,首先要以核心价值观引领网络文化建设。习近平指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2]71这就要求我们在网络文化的构思、创作、策划等实践过程中,注重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资源与心灵养份,培育广大网民的网络素养和对错误思潮的“免疫力”,弘扬新时代网络文化的主旋律。其次,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传播与弘扬。通过在话语体系、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队伍等方面发力,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网络中的出场率、存在感,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虚拟社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网络最强音。

五、习近平关于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以理论承续为鲜明特色

没有继承就没有基础,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方法科学与否,深刻影响着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效果,在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中,要处理好总结经验与工作创新的关系,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赢得主动权。首先,继承好的经验做法是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指出,“经验来之不易、弥足珍贵,是做好今后工作的重要遵循,一定要认真总结、长期坚持,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4]16重视并善于总结经验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大特点和优势。做好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也要坚守党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宝贵经验。习近平发扬中国共产党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坚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网络空间的指导地位,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于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全过程,坚持人民至上原则等,这些工作理念和思路,是在继承中国传统意识形态观、马克思列宁主义意识形态观和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观的基础上形成发展的,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理论基础。其次,创新是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时代要求。意识形态工作引领时代风气之先,必须在继承优良传统基础上不断与时俱进。习近平指出, “随着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和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有些做法过去有效,现在未必有效;有些过去不合时宜,现在却势在必行;有些过去不可逾越,现在则需要突破”。[6]习近平与时俱进地将意识形态斗争延伸到网络空间,并结合新时代国内外网络意识形态面临的实际情况,在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上推进思路理念、体制机制、目标要求、原则方法、话语体系等方面,都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原创意义的理念和论断,为做好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对抵御西方网络意识形态渗透和攻击具有重要作用。

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首先,要坚守党在意识形态建设中的工作优势与宝贵经验。要遵循马克思主义开辟的主题和道路,遵循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关于意识形态问题的根本观点和重大原则,一以贯之,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和解决当前我国的网络意识形态问题。其次,在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实践中要不断创新。要推动理论创新,如习近平高瞻远瞩,开创性地提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为网络空间治理新秩序的构建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要进行制度创新,根据社会实践和网络发展的新特点,积极调整变革工作流程和方法,赢得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要重视技术创新。网络意识形态是因为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带来的问题,所以必须从技术本身加以审视。对此,习近平强调,“互联网核心技术是我们最大的‘命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最大的隐患”。[2]108要充分利用5G、物联网、人工智能和量子通信等信息技术革命性成果,探寻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奠定技术基础,推动网络技术治理迈向纵深发展。

综上,习近平关于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组成部分和我国社会实践经验的结晶,具有严密的架构,彰显了深邃的逻辑内蕴。深入研究把握习近平关于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重要论述蕴含的逻辑理路,对于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展望未来,最终臻于清朗网络生态的实现,进一步推动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具有重要意义。立足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我们要时刻把握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的新特点新趋势,及时总结经验,深入把握规律,不断在网络空间凝聚起中华民族团结奋斗、勇往直前的强大精神力量。

猜你喜欢

网络空间价值观工作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网络空间安全》订阅单
《网络空间安全》订阅单
《网络空间安全》订阅单
不工作,爽飞了?
推动形成网络空间新生态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