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高职院校高层次人才集聚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2-11-30李小辉

人才资源开发 2022年17期
关键词:专任教师博士广西

□李小辉

近年来,广西高职院校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大力开展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高层次人才集聚效应初显,有力推动了高职院校的学科建设和内涵发展。但就广西高职院校高层次人才集聚的现状来说,整体上表现为各院校人才引进成效参差不齐,人才集聚仍显不足,而影响其高层次人才集聚的因素主要为区域经济发展相对比较落后、综合环境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强以及人才集聚机制不完善等。本文采用调查研究的方法,对当前广西高职院校高层次人才集聚现状和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一些探讨,以期能够为广西高职院校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

一、广西高职院校高层次人才集聚现状分析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发布的数据,截至2021 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共有高职院校43 所,教职工24370 人,专任教师18877 人,双师素质专任教师比例50.11%,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专任教师比例26.51%。从目前广西高职院校的师资保障情况来看,在教师数量方面基本能够满足高职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一般性专业人才的引进、培养取得较大进展,从2014 年到2021 年,专任教师的总数从9585 人增长到了18877 人。在高层次人才引进方面,从各大院校公布的师资队伍结构数据来看,各院校均在高层次人才引进方面采取了多种途径和方法,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如南宁职业技术学院2020 年以来,共引进12 名正高职称人员、博士、行业企业大师名匠等优秀拔尖人才;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在近三年内柔性引进高层次及高技能人才35 人(其中包含院士2 名,自治区级以上非遗传承人、技能大师14 人,学院重点建设专业群领域博士/教授10 人),全职引进高层次及高技能人才39 人,集聚了一批与学校发展定位相匹配的高层次及高技能人才;柳州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已引进博士3 名、引进硕士60 名,其中在2021 年度共引进和正在引进知名专家学者和高层次人才10 余名;广西水利电力职业学院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有11 人,2021 年引进高层次优秀博士2 人,引进紧缺人才66 名,选拔5 名青年教师攻读博士研究生学历学位。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从2020 年9 月至今,引进专业领军人才5 人,高技术高技能人才8 人,建立博士工作站2 个,科技协同创新中心9 个。北海职业学院2021 年通过商调方式引进高层次人才12 人,从行业企业引进专业技术人才55 人。

从广西各高职院校发布的《2022 年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来看,高层次人才引进均是各大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与保障工作的重要内容,但从现状和结果来看,显然并不尽如人意,人才集聚仍显不足。除南宁职业学院、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水利电力职业学院和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少数几家院校外,其他院校的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成效并不明显,如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拥有博士研究生学历的专任教师只有3 人,在全部专业教师中占比仅为0.66%;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博士研究生6 人,广西理工2021 年引进和培养1 名博士。很明显,当前广西高职院校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集聚主要体现在了一些处于区内高职教育“领头雁”的院校,即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水利电力职业学校、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等。从目前广西高职院校高层次人才引进的途径和方式来看,引进博士研究生学历人才、高技术高技能人才以及企业优秀人才是主要类型,而在引进方式上,则是直接引进与柔性引进并举,其中,柔性引进在高职院校高层次人才引进中已占有重要地位。

二、影响广西高职院校高层次人才集聚的相关因素分析

(一)区域经济因素是影响高层次人才集聚的重要因素

根据美国学者默菲等人的研究结论,经济因素是驱动人才流动的关键因素。由于经济发达地区的社会劳动报酬率要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因此,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总是从经济欠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广西地处我国华南地区,东界广东、西与云南毗邻,东北接湖南。根据广西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1 年广西全区GDP24740.86 亿,实际增速7.5%,在全国31 省中排名第19 位。从经济发展规模上来看,广西在全国排名属于中下,但GDP 几乎是邻居广东的零头,与湖南相较也相去甚远,甚至不及云南。高层次人才的流动选择基本是着眼于全国范围,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和省份对于人才的吸引力是毋庸置疑的。此外,高层次人才的流动还存在一个客观因素,就是从弱势行业向优势行业流动,在这一点上,广西相较于广东、湖南也不具备优势,无疑也对其人才集聚产生重要影响。

(二)人才集聚机制不完善是影响高层次人才集聚的关键因素

1.高层次人才引进方式缺乏创新。目前广西各高职院校的高层次人才引进,主要途径包括直接与各大高校联系招聘应届毕业生、在各类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发布招聘信息、参加区内外各种人才招聘会来进行人才招聘、学校教职工和其他人员推荐介绍引进等;引进方式主要采取入编、人事代理、挂职锻炼、校外借用以及特聘等。这些高层次人才引进的途径和方式基本都属于常规操作,其他省份的高职院校也在使用,那么在广西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具备优势的情况下,高层次人才的集聚自然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效。

2.高层次人才引进缺乏长期性、系统性的战略规划。就目前广西各高职院校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的开展情况来说,明显存在主动性不足、规划性不强的问题。高层次人才属于一种稀缺资源,其引进吸收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制订长期的战略规划才能取得实效。以从高校直接招聘应届博士研究生来说,在招聘季拼待遇、拼福利、拼政策,显然广西各高职院校并不具备优势,甚至可以说存在先天劣势,拼到最后可能出现的结果就是只关注人才的学历条件,而不得不放宽学校的学科和专业建设需求,导致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的质量大打折扣。高层次人才引进的一些短期行为,缺乏长期的目标人才库建设、跟踪评估等,严重影响了广西高职院校在高层次人才市场的竞争力。

3.高层次人才集聚的质量评估存在不足。广西高职院校目前在高层次人才的引进过程中,重点强调的是对人才学历、职称等指标的考核,而忽视对工作经验、能力以及其他综合素质与能力的评估;在人才质量评估过程中也比较模式化,基本遵循材料考查、笔试、面试的流程,在考核程序设置和流程环节的把控上也不够严谨,实质上并不能真正对人才质量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考核。

三、结语

总的来说,当前广西高职院校在高层次人才集聚方面已经形成一定的效应,各院校通过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吸收,极大地推动了学科建设和内涵发展。但就现状而言,存在的不足也是比较明显的,高层次人才集聚在量、质两个方面均有待进一步加强,集聚效应只能说初见成效,与广西高职院校在“十四五”时期所要实现跨越式发展目标的人才队伍建设要求仍有较大差距。针对影响广西高职院校高层次人才集聚的相关因素,各院校还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总结经验和不足,积极探索更为有效的高层次人才引进、吸收的新路径和新模式,从而为高层次人才的集聚打开新的局面。

猜你喜欢

专任教师博士广西
广西贵港
《广西戏曲》
“十三五”回顾系列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
森博士作战室
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北京高校专任教师结构(1991年—2017年)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
平博士密码
博士蚊
北京普通高校的教师队伍及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