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舞蹈表演专业课群体系建设现状的分析

2022-11-29张自清

南北桥 2022年16期
关键词:专业课舞蹈院校

[ 作者简介 ]

张自清,女,黑龙江牡丹江人,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乐舞蹈系舞蹈教研室主任,讲师,本科,研究方向:舞蹈教育。

[ 项目名称 ]

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重点课题:基于OBE教育理念的高职舞蹈表演专业课群体系建设研究,课题编号ZJB1422246。

[ 摘要 ]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职舞蹈表演专业课群体系已经不足以适应现阶段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要重视课程体系建设的改进和提升,培养更多符合行业需求的专业舞蹈表演人才。本文就高职舞蹈表演专业课群体系建设的现状以及解决策略进行了分析,旨在更好的指导高职舞蹈表演专业课群体系的建设。

[ 关键词 ]

高职舞蹈表演;课群体系建设;现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2.16.063

舞蹈表演是一门发展较早、较成熟的专业,舞蹈表演专业为行业培养了大量的专业舞蹈表演人才,为国家的艺术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当前,高职院校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现有的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高职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要进行深入的改革和创新,保证培养的人才符合行业的需求。高职舞蹈表演专业要充分研究和分析现阶段的发展趋势,从课程体系建设方面进行改进,才能保证培养的人才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1    高职舞蹈表演专业课群体系建设的现状

1.1  课程设置内容不符合行业发展的需要

高职院校培养的目标是专业的技术型人才,并使之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因此,高职院校在舞蹈表演专业课程内容设置过程中要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出发点,选择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内容,保证人才培养的专业性,培养应用型的舞蹈人才。一方面,高职院校舞蹈表演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要建立在行业需求的基础上,培养符合行业需求的专业型人才,促进行业的发展和舞蹈表演专业人才的就业。目前,高职院校在设置舞蹈表演专业的课程内容时,没有对行业的需求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无法充分掌握行业需求的变化,不能根据行业需求进行细致的划分和归类,导致课程内容的选择没有明确的方向,课程设置缺乏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出现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的现象[1]。另一方面,课程内容和课程目标的矛盾性。课程目标是课程内容设置的基础和前提,高职院校在舞蹈表演专业课程内容的选择过程中要充分结合课程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保证舞蹈教学的质量,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高职院校的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性,保证学生在未来更好地就业。高职院校在舞蹈表演专业课程内容的设置上不能有效做到学生专业性的培养,虽然开设多种类型的舞蹈表演课,但无法保证学生学习每种舞蹈的时间,导致学生对舞蹈的学习不够精,专业性较差,从而影响了学生未来的就业。课程内容和课程目标之间的矛盾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不良的影响。高职院校要充分认识到这一问题,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解决,保证学生在不断地学习过程中逐渐实现课程的目标。

1.2  教学模式和方法不够完善

高职舞蹈表演专业课程的顺利开展需要舞蹈教师正确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只有合理的、科学的教学方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现阶段,一些高职舞蹈教师在教学中一直沿用最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进行教学方法的改进,导致学生课上学习的效果较差,影响了学生水平的提高[2]。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是影响高职舞蹈表演专业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高职舞蹈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结合舞蹈表演专业的发展和课程需要适当地改进教学的模式和方法,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促进舞蹈表演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另外,高职院校在转型初期还处在逐渐完善的阶段,工作的重心是高职院校的生存和发展,对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改进还没有充足的研究时间,导致舞蹈表演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和方法的老旧,影响了舞蹈表演专业的进一步发展。

1.3  实践课程的设置不合理

高职舞蹈表演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借助实践课程的开展,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目前高职院校舞蹈表演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对实践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充分认识到实践课程的重要性,实践课程的安排较少,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机会较少,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差。实践课程的开展需要高职院校投入较多的人力和物力,不仅需要较大的场地建设,还需要准备充足的舞蹈表演道具,是一笔不小的投入[3]。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为了节约成本,会减少实践课程的开展,从而降低学校的资金投入。另外实践课程的开展对教师的要求也较高,舞蹈教师不仅要具备专业舞蹈表演的技能,还要有良好的組织和管理能力。目前,高职院校的部分舞蹈教师综合素养不高,在实践课程的开展中不能有效地进行组织和管理,导致实践课程的效果不佳,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1.4  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不高

高职院校舞蹈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直接关系到舞蹈表演教学体系的建设,只有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和较高的综合素养,教师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完善教学体系建设。目前,一些高职舞蹈教师的专业水平比较落后,一直沿用传统的舞蹈教学理念,对先进的舞蹈教育理念和知识的了解不够,不能掌握舞蹈表演专业的发展趋势,导致舞蹈表演课程体系建设的落后,无法满足现阶段行业的需求。另外,一些舞蹈专业教师的综合素养较差,缺乏专业的管理能力,在教学工作中缺乏不断学习的意识,不能及时获取舞蹈表演专业的前沿信息,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舞蹈表演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总之,高职舞蹈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方面的差异是影响舞蹈表演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高职院校要重视教师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的提升。

2    高职舞蹈表演专业课群体系建设的策略

通过对高职舞蹈表演专业课群体系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与研究,高职院校应从优化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设置,完善舞蹈表演专业课群的建设;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提高教学的质量;加强实践课程的开展;提高舞蹈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等几方面出发对高职舞蹈表演专业课群体系进行优化建设。

2.1  优化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设置,完善舞蹈表演专业课群的建设

高职院校舞蹈表演专业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设置要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基础,通过相关课程的开展和教学,逐渐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的。一方面,高职院校课程的选择和设置要与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高职院校在舞蹈表演专业课群体系建设过程中会开设不同种类的舞蹈课程,目的是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这样的课程设置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之间存在矛盾。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专业的舞蹈表演人才,专业性是人才培养的关键,高职院校学生的在校学习时间较短,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要提高自身的专业性,就必须将大部分时间投入到某一课程的学习中,不能同时学习过多的科目。高职院校在舞蹈表演专业课群体系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二者之间的矛盾,在舞蹈表演专业课程设置过程中要突出课程体系的重点科目,保证重点科目充足的课时安排,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性。高职院校在舞蹈表演专业课程设置过程中可以根据课程重点科目选择与之关联性较强的辅助性科目,这样的形式既可以对重点科目的学习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还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在舞蹈表演课群体系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察行业的需求。随着舞蹈表演行业的不断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在逐渐发生变化。高职院校要深入到舞蹈表演行业中进行调查和研究,充分了解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掌握行业发展的趋势[4]。高职院校在课程体系建设要结合行业的需求制定人才培养的目标,然后根据人才培养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从而不断培养符合行业需求的舞蹈表演专业人才。

2.2  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提高教学的质量

高职舞蹈表演专业课群体系建设过程中,教学模式和方法是重要的内容之一,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会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从而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高职教师要重视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进。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各种先进的教学设备被应用到教学中,不但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还能大大提高教学的质量,高职院校要加大教学设备方面的投入,引进先进的教学设备,为教学模式和方法的改进提供充分的物质支持。高职舞蹈教师在教学中要学习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保证教学模式的多样性,从而调动学习的热情,不断提高舞蹈教学的质量,保证学生良好的学习效果[5]。比如,在民族舞的教学中,舞蹈教师在课程开始阶段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关于民族风俗习惯的相关视频,让学生对民族舞发展的背景有充分的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怀,在舞蹈的学习中能够更好地体会民族风情,更好地展现民族的特色。

2.3  加强实践课程的开展

高职舞蹈表演专业课群体系建设过程中,实践课程的开展必不可少,适当的实践课程的开展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对学生未来的就业有很大的帮助。实践课程的开设既需要专业的场地建设,还要充足的舞蹈表演道具,需要高职院校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高职院校要充分认识舞蹈实践课程的重要性,在学校建设中将实践基地的建设纳入重点建设项目,保证充足的资金投入,建设高质量的实践基地,为学生实践课程的开展提供优质的条件。高职院校在舞蹈实践基地建设过程中可以向国家申请一部分的资金支持,减轻学校的资金负担。同时高职院校要保证相关设备和设施的先进性,保证舞蹈表演道具充足,让学生通过实践课程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为将来的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高职舞蹈教师也要不断学习,在保证自身专业水平的基础上,学习更多的实践知识,保证自身良好的实践能力,在学生实践课程中更好的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保证实践课程的质量。

2.4  提高舞蹈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

高职舞蹈表演专业课群体系建设过程中,舞蹈教师是关键的参与者,起着决策和指导的作用,因此,舞蹈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至关重要。高职院校要重视舞蹈教师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的培养和提升。高职院校要根据舞蹈教师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师参加相关专业的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舞蹈教师的专业水平。高职院校还可以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将舞蹈教师的专业知识培训和综合素养培训列入培训计划,按照培训计划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学习,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舞蹈教师队伍。高职院校不仅要重视教师的专业水平,还要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比如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思想道德水平等方面,高职院校要充分了解舞蹈教师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培训和学习,不断提高舞蹈教师的综合素养。另外,高职院校在舞蹈教师的招聘过程中,要明确招聘的要求和标准,对教师的专业、年龄、教学经验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规定,保证人才招聘环节的质量,从而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和综合素养。总之,高职舞蹈表演专业课群体系建设过程中,要重视教师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的提升,通过学习和培训的途径不断提高舞蹈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

3    結语

总之,现阶段高职舞蹈表演专业课群体系的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课程内容的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不符,舞蹈教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过于传统和守旧,舞蹈表演专业实践课程的开设流于形式,无法真正发挥实践课程的作用,舞蹈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有待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要积极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不断完善舞蹈表演专业课群体系的建设。

参考文献

[1]童晓琴,蔡雅康.高职院校舞蹈表演专业现状调研与分析[J].四川戏剧,2021(11):155-158.

[2]张格.高职舞蹈表演专业建设的困境与对策[J].陕西教育(高教),2020(01):79-80.

[3]索丽娜.浅析高职舞蹈表演专业的困境与建设[J].戏剧之家,2018(35):191.

[4]曹亮红.浅析高职舞蹈表演专业的困境与建设[J].黄河之声,2017(21):22-23.

[5]栾亚敏.高职院校舞蹈表演专业课程设置问题及对策研究[J].艺术教育,2014(06):116-117.

猜你喜欢

专业课舞蹈院校
冰上舞蹈搭档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我和舞蹈
服务学习在高职社会工作专业课内实践教学中的探索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
关于大学专业课排座位的思考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