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华中地区46 367名健康成年人外周血白细胞随年龄变化情况分析

2022-11-29胡友涛孙建斌郑慧玲孙雪荣

解放军医药杂志 2022年9期
关键词:青壮年白细胞粒细胞

余 磊,胡友涛,孙建斌,郑慧玲,孙雪荣,宋 玉

白细胞是人体外周血中常见的三大类细胞之一。目前,根据白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将其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粒细胞、嗜碱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当机体被细菌、病毒等感染,或者出现其他无菌性炎症时,经常会通过白细胞数量及其形态的变化而表现出来。因此,外周血中的白细胞计数(WBC)及其形态特征的变化一直备受关注。本文收集了2019年于我院体检的表观健康人群血常规数据,详细分析白细胞各成分随年龄变化情况,为进一步建立我国成年人群白细胞参考区间提供实验室依据,为观察和研究白细胞相关疾病提供更精准的理论基础。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1—12月在武汉市第三医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成年人46 367名,其中男25 677名,女20 690名,按年龄分为18~29岁组26 565名,其中男14 328名,女12 237名;30~39岁组10 173名,其中男6221名,女3952名;40~49岁组3642名,其中男1993名,女1649名;50~59岁组3283名,其中男1836名,女1447名;60~69岁组1786名,其中男855名,女931名;70~79岁组631名,其中男307名,女324名;≥80岁组287名,其中男137名,女150名。

1.2排除标准 表观不健康;患有恶性贫血、急慢性白血病、淋巴瘤、白细胞减少和粒细胞缺乏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血液系统疾病者;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螺旋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或其他病原微生物感染者;6个月内服用免疫抑制剂或有严重过敏史者;患有严重心脏病、肝衰竭、肾衰竭等其他系统疾病者;1个月内有手术史或明显外伤史者;进行血常规检测时,出现脂血、溶血、黄疸、釆血量不符等异常状态的标本者。

1.3研究方法

1.3.1标本采集与检测:体检人群均为上午8:00~10:00采集空腹静脉全血2 ml,置于EDTA-K2抗凝管中,立即颠倒混匀5次,静置30 min~1 h,应用迈瑞BC5390 CRP仪器检测,人工监测血细胞分析图,如遇白细胞分类图谱异常或分类不清晰者,同时应用迈瑞BC5390 CRP仪器和帝迈D7 CRP仪器复查,并监测血细胞分析图,仍分类不清者,立即制作成血涂片由工作经验丰富的检验技术人员在显微镜下进行WBC及分类检测。检测指标:WBC、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eut#)、淋巴细胞绝对值(Lymph#)、单核细胞绝对值(Mono#)、嗜酸粒细胞绝对值(Eos#)、嗜碱粒细胞绝对值(Baso#)、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淋巴细胞百分比(Lymph%)、单核细胞百分比(Mono%)、嗜酸粒细胞百分比(Eos%)、嗜碱粒细胞百分比(Baso%)。

1.3.2仪器与试剂:WBC及分类由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迈瑞BC5390 CRP和由深圳市帝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帝迈D7 CRP进行检测,前者采用阻抗结合激光法,后者采用激光散射法,均使用配套的试剂盒。

1.3.3质量控制:每日项目开始前进行统一仪器调试校准,在使用中应用厂家配套质控品进行检测,以确保仪器检测的一致性及结果的重复性好。血涂片镜检工作由有经验的检验技术人员进行,以保证形态识别的质量,每一份血涂片由3名专业人员核验确认方可通过。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不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M)、2.5百分位数(P2.5)和97.5百分位数(P97.5)进行描述,不同年龄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相同年龄不同性别间的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α=0.05为检验水准。

2 结果

2.1不同性别各年龄段成年人群白细胞变化情况 不同性别成年人群,WBC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不一样的变化规律。总体中性粒细胞数量始终随WBC的变化而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男性WBC、Neut#及Neut%在青壮年期(18~59岁)无明显变化,步入老年期(>60岁)后呈现增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女性在青壮年期,WBC、Neut#及Neut%随年龄增长而降低,步入老年期后表现出与男性一样的规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年龄增长,男性和女性Lymph#及Lymph%均缓慢降低、Eos#及Eos%均缓慢增高,Mono#及Mono%在老年期缓慢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aso#及Baso%始终无明显变化。见表1。

2.2不同性别相同年龄组间白细胞变化情况 健康成年人群中,每个年龄段男性WBC、Neut#及Neut%、Mono#及Mono%、Eos#及Eos%均较女性略高(P<0.05);青壮年期,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WBC与男性差距越来越大,至50~59岁年龄段女性WBC与男性差距最大,女性中位WBC较男性低。Lymph#在18~69岁男性较女性高,≥80岁年龄段较女性略低;Lymph%在18~39岁男性略高于女性,在≥40岁年龄段男性低于女性(P<0.05)。相同年龄段不同性别Baso#及Baso%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成年人各年龄段白细胞参数分布情况[M(P2.5~P97.5)]

2.3老年人群白细胞分布特点 进入老年期后,男性和女性白细胞分布特点趋于一致,WBC、Neut#、Mono#、Eos#均呈现增高趋势,Lymph#随年龄增长缓慢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WBC增高的速度稍快,从初入老年期时低于男性到90岁后基本与男性持平(图1)。老年人群外周血中可见幼稚粒细胞和异型淋巴细胞。晚幼粒细胞较常见,每个年龄段均可见,男性略多;中幼粒细胞较少见;异型淋巴细胞主要为不规则型和幼稚型,年龄相关性不明显。男性中Mono%>10%者及Eos%>8%者所占比例均高于女性(P<0.05)。见表2。

图1 老年人群白细胞计数趋势图

表2 老年人群异常白细胞的例数及比例[例(%)]

3 讨论

本研究中,从所有受检人群人数来看,青壮年时期,男性较女性多,特别是30~39岁年龄段,参与体检的女性仅为男性的65%。由于人们的工作学习压力大,晚婚晚育现象多见[1],较多女性在30~39岁选择生育,进行的是妊娠相关检查,而非普通的健康体检。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进行健康体检的人数逐年降低,至≥80年龄段,全年参加体检的人数男性和女性分别仅为100余名。大部分老年人群进入疾病状态,而非健康体检[2]。

本研究中,表观健康成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Neut#和Neut%随WBC变化而变化,Eos#和Eos%缓慢增高,Baso#和Baso%基本无变化,Lymph#和Lymph%缓慢降低,Mono#和Mono%在青壮年期无明显变化,老年期缓慢增高。成年男性WBC在青壮年时基本保持不变,而成年女性WBC则在青壮年期随年龄增长而降低,步入老年后不同性别人群WBC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多项研究表明,人体白细胞各项参考指标受年龄、性别、精神因素、饮食、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3-6]。成年女性受妊娠、月经和雌激素的影响,WBC变化较大,特别是围绝经期(45~55岁)[7]。

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功能减弱,自身的调节作用已无法修复损伤,则会出现衰老性炎症。衰老性炎症是指个体生长发育成熟后,在年龄增长过程中固有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功能改变,机体中的促炎因子,如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水平升高,引起机体的慢性低度无菌性炎症状态[8-9]。本研究中老年人群WBC、Neut#和Neut%、Mono#均略增高,分布规律与李宝玲等[10]和江虹等[11]的报道相一致。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老年人群Eos#和Eos%也略增高。提示可能与地域性存在一定的关系。

本研究对所有标本进行外周血细胞形态的观察发现,老年人群外周血中出现幼稚粒细胞和异型淋巴细胞,而青壮年健康人群极少见。本研究共收集46 367名健康体检数据,但大部分数据都分布在18~29岁年龄段,60岁之后人群相对较少,老年人群数据可能存在偏差,结果仅供参考。本课题组后续将进行更深入的白细胞相关指标及衰老性炎症的相关研究,希望为人类健康研究及老年慢性病的管理提供一定的依据。

猜你喜欢

青壮年白细胞粒细胞
罕见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伴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儿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相关疾病研究
白细胞
心力衰竭患者白细胞介素6、CRP表达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探讨
中性粒细胞在稳态和病理状态下的免疫调节作用
白细胞降到多少应停止放疗
白细胞减少是免疫力降低了吗?
陕北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失现象调查研究
步入青壮年时代的“劳模”火箭
青壮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Garden Ⅲ、Ⅳ)的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