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学前教育研究知识图谱简析
2022-11-29王光文
张 曦,王光文
(1.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贵州 贵阳 551400;2.泰国班颂德昭帕亚皇家大学,曼谷 吞武里 10600)
一、数据来源与分析工具
数据的主要来源为中国知网(简称CNKI),对所需数据进行制图和分析。在CNKI中进行高级检索,通过主题词“乡村振兴”并含“学前教育”进行不限年份的检索,仅得到了2018年到2022年的相关文献[1]132,其他年份均无此相关主题的文献。经详细的阅读和剔除,最终余下111条可使用的文献。然后采用Ref-works格式,将导出的数据作为基础,则具有一定的可视化操作意义。此外,通过使用CiteSpace软件III(5.8 R3 64-bit),对相关文献展开具体的文献计量和可视化处理。利用该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得到三种类型的科学知识图谱,分别是机构知识图谱、作者知识图谱、关键词知识图谱。每一个知识图谱类型都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如机构图能够详细罗列研究机构、学科力量的分布,看起来简单明了;作者图可以清晰地看到科学研究的人物、科研领域等学科社群;关键词图则是对于相关文献的内容整理,在研究主题、学术热点上得到体现,从而有利于找到不足之处,为科学研究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二、研究概括与学人社群
(一)整体文献概述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知识体量也一直呈现出增长的态势[2]80,并且与科学文献量的增长也具有一定的联系。根据分析可以了解到,相关文献量的不断变化,使得科学知识量也随之变化,两者相互影响,互相促进,紧密结合在一起。利用CNKI对“乡村振兴”并含有“学前教育”的研究文献(不限时间)绘制的发文趋势可得到图1。
图1 发文量趋势图
由图1可知,有关“乡村振兴”并含有“学前教育”的研究始于2018年。在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3]28,从2018年开始,关于“乡村振兴”并含“乡村教育”相关的发文量持续上涨,在2021年达到了最高点,且2022年的预测值为49篇,可见该研究的热度还在一段时间以内持续下去。“乡村振兴”并含有“学前教育”发文量的持续上涨,其在知识基础方面的动因可能是2018年始,华南师范大学的葛新斌教授发表的一篇名为《乡村振兴战略:农村教育究竟能做什么?》的文章。该文指出我国乡村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阻碍,呈现出落后的态势,不论是在社会转型,还是产业特性,亦或是国家政策,均受到了一些影响,使得乡村急需改进。教育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其在社会发展中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所以乡村教育要承担起应有的责任。这一观点也引出后续学界内的大讨论。文章在学界相关领域起到了较大的奠基作用,其39的被引次数也能佐证于此。2019年贵州师范学院的黎平辉教授等发表的一篇题为《从同一到融合:论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学前教育发展价值主体的价值取向》的文章。黎教授提到了农村学前教育的价值主体,以及同一化背景下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现状等。这篇文也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二)核心机构分析
通过对发文核心机构的分析和了解,对相关问题做出的统计,进而在 CiteSpace软件中选择“Institution”作为“Node Types”,设置“Time Slice”为1,“Threshold”为前50,经过进一步运行后得到68个节点和0条连线的核心机构共现知识图谱[4]103(见图2)。
由图2可看出,我国各大高职院校在乡村振兴的主题研究中扮演着比较重要的角色,能够将教育的作用有效发挥出来,使得教育在乡村中得到广泛参与和体现。根据规则,节点越大,相关成果越多,从图中可知,高等院校,尤其是985、211等重点高校亦是核心机构的代表。节点间的联系是机构研究主题相关序列的体现,在图中的节点连接点越少,说明他们之间的相似度越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方面,每个机构都有自己独特的研究焦点,具有较多的特色,有利于全部研究的各异发展。例如贵州师范学院的研究多集中在乡村振兴的价值中,这主要是由于课程的设置与教学研究目的的不同。因自然地理等的原因,贵州发展仍存在特殊困难,与全国存在一定差距,这也是贵州省教育学界学者们持续在关注讨论此问题的原因。又如,北京师范大学的研究多以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学前教育治理与审思为研究方向,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发展专业优势,将北京师范大学的校级重点学科进行展示,不仅如此,其还是国内学前教育学专业重要的教育与科研基地之一。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学术资源比较常见,并不需要进行相互间的科学研究。这也从侧面体现出了各高校间没有联系,在学术内容方面也是尚未有过具体的合作。图2信息中还包括对发文量的统计,排名前十的机构中,多数分布在中东部地区,属高等院校,而少数分布于西部地区,其中三所是高职院校(见表1)。
图2 核心机构共现知识图谱
表1 发文量排名前十的机构
(三)代表作者分析
通过对代表作者的相关信息统计和分析,利用CiteSpace 软件,在其中选择“Author”为“Node Types”,设置“Time Slice”为1,“Threshold”为前50,经过运行后得到88个节点和34条连线的核心机构共现知识图谱[4]104(见图3)。
从图3中可以得到一些信息,当中包含了李雪峰、刘小红、程芳、李鹏等一些文献发表较多的作者。他们经过了软件的条件筛选,从众多作者中凸显了出来。同时节点越大则说明作者的相关研究成果越多。于是,经过详细的作者信息统计,加之被引用的频次做出了顺序排列,最终得到表2。在表2中,发文量排序明确,其信息与图3相互吻合,没有出现其余的信息。另外需注意的是,被引用的总频次与发文量排序大不相同,这一点是具有较大差异性的。
表2 发文量排名前10的作者及其被引总频次
图3 代表作者知识图谱
无疑,对于某一主题高产的作者,被引平均次数有可能出现低值,然而某一位具有较大反响的作者,其一定会有较高的平均被引数(如表3所示)。由此所展现出的现象,十分符合学术贡献H指数的相关含义[5]126。总之,我国在乡村振兴的研究演进中,学前教育的研究也在进一步升华,选择该主题且获得较大影响的作者包括姚松、黎平辉、吴佳莉、李涛、翟连贵等。他们的研究对于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学前教育研究具有着一定的基础作用以及参考价值。后续想要研究这一主题的学者,势必会以这几位作者的研究文献作为基础,进一步地展开讨论和深研。
表3 被引次数排名前十的作者
由以上分析可知,近些年很多学者都将乡村振兴作为研究的重点,并且开始关注学前教育的发展,由此造就了不少相关的发文量。此时,作者合作不可避免,然而合作也是需要一定法则的。所谓的“合作法则”是指作者的合作度和合作率是否存在外在合作。由 CiteSpace 软件所提供的数据计算,111条文献共有作者90人次,平均每条是0.81人次,也即是乡村振兴背景下学前教育主题的作者总体合作度为0.81(人/条)。111条文献中有独立作者的文献59条,其余的52条皆属合著文献。经进一步计算,作者总体合作率为46.85%,其中2人合著占21.62%,3人及以上合著占25.23%[6]26,然而此结论,似乎与前述机构合作的结果大相径庭。仔细研究可以得到国内的合作几乎都是作者之间在同一机构的合作,更准确的说是导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所以几乎可以推翻合作关系这种说法,更多的是指导关系。由此断言,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学前教育研究合作程度亦较低下。
三、主题热点与研究走向
(一)关键词共现分析
针对代表作者进行处理和统计,是在CiteSpace软件中选择“keyword”为“Node Types”,设“time slice”为1,“threshold”为前50,运行后得到126个节点和156条连线的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见图4)。图中的节点和连线都较为丰富,且数量极多,足以说明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学前教育研究具备了热点议题,许多学者绕之而展开述析。
图4 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
如图4所示,由关键词检索的知识图谱[4]106能够看出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学前教育发展概况。在关键词共现图中,节点中心表示一定的关键词,其大小与频次相关,其字体越大表示出现的频次越高;关键词之间的连线,其意义在于能够看出它们之间存在着联系,且相互影响,同时连线粗细能反映联合研究的次数可能呈现正比关系[4]106,如“学前教育”,类似的关键词有“公共服务”“师资供给”“师资队伍”等。节点间连线的颜色则代表先后到达顺序,主要是指联动起来研究的时间点先后顺序。在关键词连线的颜色中进行分析,“乡村振兴”的关键词下,“学前教育”最先与其进行了连线,并由此引申出了“乡村教育”“农村发展”等方面,后来又与幼儿园建设发生联系。由图4可看出其演化经历了一个过程,即研究乃是以“乡村振兴”“学前教育”“乡村教育”为重点进行研究和展开的,并且相关联动趋势是随时间的流逝而被逐渐发掘出来的。很明显,以这些为关键词的研究主要是立足于乡村发展的现状和建设问题,在新时代的引领之下,农村发展至关重要,其中的学前教育更是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相关的主体部门,例如各级政府及各界教育工作者,为农村发展及农村学前教育人才的培养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从表4能够获知,关键词的频次排序是按照从高到低进行,而且排序内容分别为“乡村振兴”“学前教育”“乡村教育”等,其与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能够匹配。从理论角度进一步剖析,中心性高的关键词代表着学者在某一时间内研究的关键词是否为高频词,亦可解释为该研究主题是否为一段时间以内的热点问题[7]78。可见,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学前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三大领域:乡村教育、乡村发展与乡村建设。
表4 高频共现排名前10的关键词及其中心性
(二)关键词聚类分析
关键词能够展示一篇科学文献的主要内容,对科学文献关键词的问题展开详细的分析,从更为客观的角度对研究的热点给出归纳性的揭示。某一研究领域中的关键词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关键词具有阶段性,关键词聚类分析也因此可以根据关键词变化的规律对研究的前沿主题进行预测。
就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学前教育研究的前沿,针对其高频关键词做出聚类处理和分析。对乡村振兴背景下学前教育研究的关键词进行检索,并以文献的关键词为节点,对每个年度的时间段做出分析,此时将阈值项选择为“TopNper slice”,取N=50,利用聚类和关键词,在辅之以LLR算法,使得相关文献的关键词呈现出阶段性可视化的状态,让分析更加具体而深入,进而获得关键词聚类的知识图谱(详见图5)。通过图5中的左侧信息可知模块值Q=0.73,表示聚类的结构较为显著;平均轮廓值S=0.92,则说明聚类具有真实性;而调和平均值(Q,S)=0.8158,寓意聚类呈现较好的状态。
图5 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
表5 聚类分析
通过词频分布可以分析出研究热点:
聚类0#:轮廓值S=0.825,说明该聚类具有说服力。起始年份2018年,平均年份2019年,主要高频词是乡村振兴(权重16.92)、建设(权重3.89)、乡村教育(权重2.95)、农村贫困地区(权重1.93)、巩固脱贫攻坚(权重1.93)。分析这一聚类中文献可知,2019年与乡村振兴相关的研究热点是乡村治理模式与治理主体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在乡村治理环节中,国家不断加强治理能力,从上至下进行转变,在村民自治等方面进行改进,让乡村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局面。与此同时,在治理上也体现出了多元化的特点,满足于乡村治理的发展。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各界开展相关主题的培育工作,应对参与度不足的情况,不断提高道德与法治的建设,从而增强乡村治理的能力。
聚类1#:轮廓值S=0.998,说明该聚类具有说服力。起始年份2019年,平均年份2020年,主要高频词是乡村振兴(权重11.75)、学前教育(权重5.06)、乡村教育(权重2.77)、农村幼儿教师(权重2.77)、师资供给(权重2.02)。分析这一聚类中的具体文献可知,2020年与学前教育相关研究热点是围绕同词进行的,也即是不断加强贫困县乡村学前教育政策研究内容的理论化、系统化。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中指出,乡村要重视学前教育的发展,确保每个乡镇能够拥有至少一所公办幼儿园,让农村幼儿能够有学可上[8]132。同时,要完善农村的学前教育网络以达到公共服务的目的。《“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对贫困地区的学前教育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要求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从幼儿园开始进行改进,让贫困地区的适龄儿童能够走进园校,接受良好的教育。《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也强调了学前教育的发展十分重要,需不断加快教育脱贫,关注学前教育的发展及普及。诸上这些规划都充分指明了当前研究主题的前沿方向。
聚类2#:轮廓值S=0.916,说明该聚类也具有说服力。起始年份是2019年,平均年份2020年;主要高频词是乡村教育(权重11.79)、均衡配置(权重3.82)、农村普通高中(权重3.82)、强特色(权重3.82)、基本办学条件(权重3.82)。分析这一聚类中文献可知,乡村教育的研究热点是围绕着办学条件展开的,也是围绕贫困县乡村教育政策研究方法的突破与创新展开的。我国一直积极推进乡村振兴的建设,其中包含了许多的重大决策,均有利于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并且能够为乡村教育提供服务,使得乡村教育不断地发展壮大。但目前乡村教育仍然面临着师资匮乏的问题,尤其是幼儿教师的匮乏。乡村教育的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也是构建美好乡村风貌的重要途径。[9]83乡村教育对于我国的发展十分重要,在助力乡村实现更好建设的同时可以助益提升我国教育的整体水平。
聚类4#:轮廓值S=0.986,说明这一聚类具有说服力。起始年份2018年,平均年份2019年;主要高频词是乡村发展(权重6.02)、学前教育立法(权重6.02)、教育品质(权重6.02)、农村幼儿园(权重6.02)、监管机制(权重6.02)。由这一聚类中的具体文献可知这些年与乡村发展有关研究的热点主要是围绕乡村教育的发展与建设来展开的。研究利用了资源的优化以及明确的管理内容来辐射到乡村发展的要素,进而对乡村的建设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聚类6#:轮廓值S=0.995,说明此一聚类也具有说服力。起始年份2018年,平均年份2019年;主要高频词是城镇化(权重6.42)、对策(权重6.42)、挑战(权重3.73)、机遇(权重3.73)、农村学前教育(权重3.73)。由这一聚类中的具体文献可知,这些年与城镇化相关的研究热点主要是围绕着城镇化进程的对策研究而进行的。城镇化是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基本前提,在城镇化的背景下,我国经济才能持续、快速地发展[3]36;而党和政府对学前教育的发展开始重视,同时进行科学、合理的区域布局;教育公平与其均衡发展为我国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三)节点与脉络分析
时间轴视图(Time Line)可以从时间维度上展现乡村振兴背景下学前教育研究的演进发展情况,其中时间轴视图主要是以横轴为时间点,展示关键词在不同时间内不同的研究点,从而使得人们明确时间热点和研究内容。在节点与节点的连线中也可看出关键词的变化路径,根据其改变的规律,为未来研究的热点判断给出依据,节点位置的关键词首次出现的时间,连线的数量以及连线颜色的深浅代表着关键词之间的活跃度,连线越多并且颜色越深即证明该关键词在所属聚类或领域越活跃。通过图6可以明晰,在过去一年里我国乡村振兴背景下学前教育的研究热点是围绕人才引进及乡村教育的建设和发展而展开的。国家在2022年初所提到的“幼有所育”主题中也充分证实了发展乡村教育是实施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这一观点。
图6 时间轴知识图谱
四、总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发展学前教育是实施和实现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幼有所育不仅只是要作为一个观点进行研究,更需切实落地实践。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需要一定的文化根基,而乡村文化又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发展乡村教育也是发展乡村文化,而不是完全照搬国外、简单粗暴地让乡村转变为“类城市”的模式。每个地域应该发掘属于自身特色且健康有益的本土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可持续、特色化的乡村文化生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将本土文化规定为教育内容的重要成分之一。就此,乡村学前教育更需要被重视起来,针对本土的发展历史和底蕴文化,适当融入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促使本地学前教育能够涵盖本土的文化底色。在乡村教育的建设方面依托本土化乡村文化资源的同时,还应紧随时代发展的步伐,与世界先进教育思想对接,做到文化的普适性发展,以文化的发展促进精神文明的提升。这样,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学前教育的发展定将欣欣向荣,呈现更好的发展态势,并能够扎根地方且与时、与世俱进,做到与社会发展相匹配,为乡村振兴的更好实施与全面实现伏笔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