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古代哲学与治水实践的关系探讨

2022-11-29李,居

关键词:都江堰水利水利工程

丁 李,居 瑶

(1.安徽财经大学艺术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2.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上海 200072)

我国是典型的农业文明国家,而水利则是农业发展的命脉。《管子》中记载:“食之所生,水与土也”。因此,我国的发展与治水实践密不可分。通过对古代水利工程的分析,挖掘其中所包含的古代哲学思想,立足史料与史论,以治水实践为切入点,力图探寻古代哲学与治水实践之间的关系及两者的相互作用。

一、古代哲学思想与治水实践的影响

在中国古典哲学中,老子的“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是关于“利”与“害”相互转换的经典言论,表现出我国早期的辩证法思想。在早期的治水工程中,首先遇到的就是泥沙与水流之间的矛盾。[1]先人在治水实践中,牢牢抓住泥与沙之间的矛盾,从对立与统一的关系中看到两者之间的联系,并促使它们相互作用、相互转换。从辩证思想来看,我国古代哲学对治水实践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水害与水利的转化 在常温的状态中,水属于液体的状态存在,具有流动性与平衡性的特点。春秋时期的管仲在看到雨水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洪水与河流之间的关系后,提出“惟无不流,至平而止”的思想,这就是我国最早关于水利与水害相互转化的论述。虽然水利与水害在一定程度上处于相互对立的关系,但是只要客观条件满足后也能够相互转化。明代的水利专家徐贞明在其著作《潞水客谈》中提出“水在天壤间本以利人,非以害之也。……弃之则害,而用之则利”,并进一步提出水害如同人体内的血液,本有利于人,但如果发生堵塞,就会影响人体健康。[2]而水害的发生也是如此,只需要人们去积极治理,将泥沙清除、疏导,则能够将水害转化为水利,造福百姓。徐光启在其著作《农政全书》中指出,兴修水利是将水害转化为水利的关键所在,积极主张在田间开挖沟渠,当降水量大的时候可以在田间蓄水,以此减少黄河地区的水患灾害,将水害转化为水利。

(二)“修”与“守”的相互转化 治水和修堤是处理河务工作中的两大分支,其中“修”与“治”、“防”与“守”成为保证水利工程长期有效的重要原则。一方面,可以疏通河道、加固堤防、及时堵塞住缺口;另一方面,通过制定科学、完善的堤防养护与制度,加设护堤工作人员,并广泛种植柳树,能够起到很好的防御洪水等危害的作用。在这一方面,水利专家陈潢、靳辅等人认为,修筑堤坝是治河的先决条件,同时也是防止水害、治理河流的保障,这种对河流的辩证认识体现出鲜明的刚柔相济、以柔制刚的辩证观点。

(三)对水与沙的辩证认识 从我国古代的治水实践上看,对于黄河与淮河之间的处理关系也体现出我国古代辩证法思想。[3]例如,公元1194年,黄河决堤,黄河与淮河在安徽省淮安清口交汇。在明清之交,淮安的清口也成为治理黄淮水患的关键之处。明代水利专家潘季驯在前人的实践经验基础上提出“以淮入黄”这一治水方案,通过将淮河的清水注入黄河之中,以此提升黄河下游水流加沙的能力。清代时期水利专家陈潢、靳辅所提出的“蓄清刷黄”、“以黄济淮”等治水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处,大大提高了洪泽湖的防洪御水能力。正是由于前人看到了黄河与淮水之间的辩证联系,同时采取积极的治水态度,将两者之间的矛盾紧密结合,从而变害为利。

二、古代哲学中的系统思想与古代治水实践

(一)安丰塘与系统思想 安丰塘位于安徽省寿县以南,于公元前598年至公元前591年修建而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之一,也是淮河流域的一项著名灌溉工程。它由人工修建而成,类似于现在的水库,其中包含了我国古代哲学观念中的系统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在选址方面

安丰塘位于大别山的北麓,而大别山被北麓地势较为低洼,每逢梅雨季节往往容易形成山洪,以及水涝。而在少雨时节,时常出现旱灾。楚国水利专家孙叔敖依据这一地形特点,经过长期的实践与考察,将安丰塘的选址定在大别山北麓的低洼处,与其他几个水渠相连,这样不仅保证了安丰塘的蓄水量,同时也能够调节水患,减少旱涝灾害,便于百姓耕种和灌溉,体现出系统思想中的相互协调、和谐发展的观点。[4]

2.在使用状态方面

安丰塘四周安设五座水门,以控制和调节水量,分别是东北角的井门、东边的渎口门、西边的羊头溪口门、西北角的香门以及南面的纳水口门。此外,在上世纪5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安丰塘附近挖掘出汉代溢流坝遗址。其作用在于当安丰塘水位过高时,溢流坝能够与水门相互配合,使安丰塘这一大水利系统始终保持在一种动态平衡的状态之中,从而使安丰塘能够“灌川万顷”。

可见,早在春秋时期,古人已将系统思想观念应用进水利工程建设之中,虽然仍处于探索时期,但为我国水利工程的发展以及后期的架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郑国渠与系统思想 战国时期,各国重视农业发展,兴修水利工程。郑国修筑的郑国渠为这一时期水利工程中的典型代表。秦国位于黄河中上游地区,虽无水患,但由于长期干旱少雨,因此农业灌溉成为一大难题。泾水与渭水途经关中平原,但由于地势低缓,降雨量较少,从而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而关中的东部地区,由于地下水位较高,经过曝晒之后,地面会出现盐碱,抑制了农作物的生长。[5]因此,战国时期的水利专家郑国以疏通的方式,用泾水灌溉关中平原,泾水含有大量泥沙,灌溉后可以洗碱降盐。郑国渠修建于公元前246年,完工于公元前237年,其规模与时长远超过之前的水利工程,特别是在渠首位置设计以及截断小河的横绝技术都运用了系统的思想观念,使郑国渠成为一个完整的水利灌溉系统。[6]

从郑国渠渠道工程结构方面来看,水利专家郑国就地取材,利用立石囷的方式修筑堤坝,利用堤坝自身与河流的所形成的夹角减轻山洪对堤坝的冲击力,同时也可以适当调节水量,不仅能够保证渠道安全,提升排沙能力,使郑国渠成为一个完整的灌溉体系,以维持其在不同水情与不同状况之下都能够顺畅的运作。

在水渠的系统布局方面,郑国渠充分利用地势东南略低、西北略高这一地形特点,最大程度地拓宽灌溉区的面积,使其灌溉区面积高达4万顷,是都江堰的两倍多。

在水渠的系统调控方面,郑国渠所采用的横绝技术能够保证渠内的水量始终处于充沛状态,这一技术类似于现今的拦河滚水坝修建方式。当渠内水量较高时,可以将雨水退入南岸的退水渠。[7]横绝技术大大扩展了郑国渠的水量来源,同时能够确保渠内水流能够正常运行,又增加了灌溉面积。

从渠道系统功能方面来看,郑国渠不仅能够起到灌溉农田的作用,还有利于消减盐碱地,抗抵抗洪涝灾害。在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下,极大地提高了土地的肥力与农作物的生长速度。同时,由于郑国渠改变了周边河流的方向,将周围小河的下游开辟为农田,以此扩大灌溉面积,也促使这一地区在遇到山洪时,能够将洪水引流,不至于对下游的农作物以及人民造成威胁。

(三)都江堰与系统思想 都江堰与郑国渠的修建时期基本相同,在我国水利工程中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经过不断的维护、修建,至今仍然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水利工程。同时,也是我国古代哲学观念中系统思想在水利工程中逐渐完善的具体体现。都江堰地处岷江中游,河床倾斜,水流湍急,且沙石较多,每到夏秋时节,冰雪融化常导致山洪暴发。因此,排沙和防洪是水利工程所面临的主要问题。都江堰的系统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整体与部分相辅相成

都江堰由多个部分组成,各要素之间能够相互合作、协调配合、彼此支持,使都江堰总体功能大于各个部分的功能之和。例如,宝瓶口出口狭窄,拦截过多江水流入灌溉渠,将其引流至伏龙潭。鱼嘴将岷江分为两段,并在上面设有竹笼,以此控制内外江的入水量。此外,飞沙堰也是都江堰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卵石堆砌而成,在江水过多时,便于泄洪、排洪,保障农田的安全。都江堰各个部分相互配合、布局合理,符合系统思想的观念,使整体功能大于各个部分之和,从而促使都江堰成为一个有机的水利工程整体。

2.各部分都具有多重功能

从实际使用情况来看,都江堰的各部分都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功能。例如,飞沙堰有排沙、泄洪、调节内江水量的作用。鱼嘴具有分洪、分泥沙的作用。伏龙潭有蓄水、分水、沉沙的作用。[8]百丈堤具有护岸、逼水等作用。在我国古代哲学思想中,同一系统的各个部分之间彼此联系、彼此协调,并且各部分具有多重功能,使得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促使都江堰成为一个组织严密、系统功能强大的水利灌溉系统。

3.面对不同水情维持系统效益的最大发挥

在运作实践的过程中,都江堰能够针对不同的水情调节整体功用,使系统能够在不同水情面前维持稳定的功能。竹笼杩槎具有调节水量、维护堤岸的作用。其中,杩槎由三根直径为18-24厘米,长6-9米的硬质木材捆扎而成,多组排列,横木相连,一般会高出水面半米,能够起到拦截水流,保护鱼嘴的作用。四川地区多产竹,因此竹笼杩槎才可以就地取材,成本低廉,设计出的形状不同,则能够发挥出不同的作用。

水则是我国古代水利工程中常见的水位标尺,据史料记载,都江堰设立的水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也是最完备的水位标尺。并且,宝瓶口的开凿与运用也在古代水利工程中较为奇特,这些部分的组合能够使都江堰在面对不同的水情状态之下,其综合效用可以得到良好的发挥,经过两千多年的延续经久不衰。

可见,都江堰充分利用和完善了我国古代哲学中的系统思想。在具体运转过程中,对洪水的导流、排沙以及后期的灌溉,都是系统思想的具体体现,既强调了整体部分的协调,同时又强调了空间结构的协调,堪称古代水利工程中的典范。

三、古代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与古代治水实践

(一)天人合一思想的形成与远古时期的治水实践 我国水利工程的开发与实践具有悠久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尧舜禹时期。其中,大禹治水开创了中华民族与水患灾害斗争的历史先河。“大禹治水”一方面表明了中华民族战胜水患灾害的伟大气魄,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古人在治水实践中所运用的哲学思想。“大禹治水”的成功反映出古代哲学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夏商两代,自然崇拜与宗教神学盛行,这是原始哲学的萌芽。在此之后,随着水利、农业、社会等生产实践的发展,原始天人合一的神秘感逐渐消失,其哲学意味不断浮现。《周易》提出“生生之谓易”、“天地之大德曰生”,反映出古人对天人合一的理解,一方面在生产实践与社会实践中应当遵循自然规律,另一方面又重视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二)天人合一思想的发展与春秋战国时期的治水实践 在儒家思想中,孔子从天道和人道两个方面整体看待与考察人的行为,用道德的态度对待自然,将山水与仁、智等德行相连,主张效法自然、效法天道,积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统一,这一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水利工程中都有所体现。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在水利工程的选址与营造上独具匠心

选址对于水利工程来说十分重要,在开展水利工程之前,技术人员往往需要走遍整个流域,寻找最为合适的地址。以都江堰为例,我国西南地区多雨,常有山洪,被称为“西蜀漏天”,降水量常集中在夏季6、7、8三个月。这里群山环抱,形成天然的环状地势与水势,将水利工程的地址选在这里,能够体现出古代水利专家的独到眼光。

我国古代的水利专家已经掌握了一定程度的水流规律以及理论,例如渠道比降理论、倒虹吸现象、湾流理论等等。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建设正是利用“凸岸排沙”、“凹岸取水”等原理所修建,而郑国渠的渠首也选择在渭北平原二级阶梯的最高点,在降低含沙量的同时,能够尽可能地扩大灌溉面积,延长使用寿命。

2.用料就地取材、化繁为简

在还没有出现钢筋混凝土等技术的古代,如何提升水利工程的坚固性与永久性,同时降低成本,这需要古代水利专家不断的思考与实践。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等思想开始逐渐体现在我国古代水利实践活动之中。例如,北方的水利工程常用卷塌、塌坝,而南方的水利工程则常用竹笼杩槎、卵石等等。这些材料都符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就地取材、造价低廉,且技术简便等特点。都江堰位于我国西南地区,竹子茂盛且数量较多,河中的卵石也较为丰富,竹笼、卵石,杩槎等十分广泛。这些材料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能够起到节水分流、维护河道、保堤护岸等重要作用。并且,在整个修筑过程中不应用任何机械,属于生态型的截流技术,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三)天人合一思想的成熟与两汉时期的治水实践

1.汉武帝时期的失误案例

在汉武帝时期,神鬼、宗教、巫术之风盛行,汉武帝数次泰山封禅,追求自我的长生不老,偏离自春秋以来天人合一的理念,倡导“君权神授”、“天人感应”之说,从而导致这一时期的治水屡屡受挫。以黄河决口堵塞为例,公元前134年到公元前129年,黄河数次决口,造成大量百姓流离失所,汉武帝听信宠臣蚡的谗言,不封堵黄河决口,而是在次年泰山封禅时亲眼看到黄河洪水来势汹汹、河道废弛、百姓四处流离才决心堵黄河决口,但此时黄河决口以有21年。正是因为汉武帝等人对“天人合一”的思想发生了曲解,忽视了人在其中的主动性,而消极地依靠天与神的庇佑,摒弃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传统,给国家的经济与百姓的生活带来沉重的灾难。

2.两汉以后天人合一思想的发展与治水实践

汉代时期以董仲舒为代表的“天人感应”理论具有浓重的神秘主义色彩。在整个汉代,经学思潮盛行,东汉时期的哲学家王充则批判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观,并认为自然灾害只是遵循自然的规律,与人类社会毫无关系,不存在天人感应。到了唐代,柳宗元、刘禹锡等人继承与发展了春秋时期荀子的“天人合一”思想,并对其进行了实践与改革。例如,柳宗元认为“其事各行不相预”,摘去强加给自然世界的伦理色彩。而刘禹锡所提出的“万物之所倚,为无穷者”这一著名理论,将天人合一的观念描述为辩证统一的过程,认为如果人类失去了对自我的主动选择,只能屈从于“天”。因此,这一时期频频兴修水利工程,提升了人们对于战胜自然灾害的信心。

结语

纵观我国古代的治水实践,其中蕴含着深刻的系统思想以及天人合一的理念,显示出中华民族对于水患灾害的科学认识,以及对自然规律的合理利用。由于我国历代以发展农业为主,古代哲学思想的发展往往与治水的活动密切相关。这就形成了治水实践与古代哲学之间紧密的联系,在广度与深度等方面,都远超于其他学科。另一方面,长期积累的治水实践又反过来为古代哲学的发展提供了实践场所与自我审视的机会,从而促使古代哲学不断完善与优化。

猜你喜欢

都江堰水利水利工程
拜水都江堰
探究水利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及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
水利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工作重点探究
低碳经济下水利行业的发展
信息技术对水利规划的作用研究
小型无人机在水利工程勘测中的应用研究
彩铅画《锦鲤》
水利工程监理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探讨
水利预算绩效管理问题分析
李冰与都江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