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形成缘起、核心要义与时代价值

2022-11-29张铨洲

关键词:安全观总体国家

张铨洲

(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4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与密切关注国家安全问题。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实施国家安全战略,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 把安全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 防范和化解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各种风险,筑牢国家安全屏障。 ”[1](P17-18)这不仅代表着党中央对新阶段国家安全问题的全新认识, 还突显着国家安全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中的重要地位。 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治国理政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 归纳总结其形成缘起、核心要义以及时代价值,整体把握这一思想生成的三重向度、包含的内容要旨、具有的本真意蕴,对于新时代做好国家安全工作、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形成缘起: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三重向度

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植根于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 涵养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国家安全智慧,生成于中国共产党人的国家安全思想,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着眼国家现实需求、与时代发展齐头并进, 始终保持着理论对实践指导的系统性与科学性。

(一)理论基石:马克思主义国家安全理论

马克思主义国家安全理论是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论基石, 其所蕴含的关于国家安全的相关理论为我国维护国家安全、 筑牢安全屏障提供了丰富的方法与经验, 是我国国家安全思想的理论来源。马克思、恩格斯对国家安全问题并没有进行直接明确的论述, 与国家安全相关的理论及内容主要体现在对国际和平观的阐释之上。 马克思、 恩格斯曾指出:“不恢复每个民族的独立和统一, 也不可能有各民族为达到共同目的而必须实行的和睦的与自觉的合作。 ”[2](P397)意在指明每个国家自身的真正独立是深入推进国际合作的基础, 亦是维护世界和平的保障。 在指导全世界无产阶级的解放运动中,马克思、恩格斯逐渐认识到“要保障国际和平,首先就必须消除一切可以避免的民族摩擦,”[3](P450)主张国与国之间要友好交往,避免摩擦生事,加强国际合作,促进世界和平。 马克思还预见性地分析了意识形态的重要作用,他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 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2](P9)群众对国家所倡导理论的真切认同, 对国家的长治久安有着积极的影响,群众一旦出现信念缺失的现象,就难以避免会对国家政权和安全造成消极影响。 对于传统国家安全中的国防安全, 马克思也有过针对性的论述, 他指出:“必须先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才可能实现这种变革, 而无产阶级专政的首要条件就是无产阶级的军队。”[3](P362)意在表明要有相当规模的军事力量才能够更好维护国家主权、 更好保障国家安全。 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就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国家安全理论的基础上, 结合本国国情和时代特征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 是与马克思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

(二)历史溯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国家安全智慧

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形成是有其内生基因的,它深深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是对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中所蕴含的国家安全智慧承继和发展的结果, 也是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表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蕴含着民本思想、居安思危思想、生态哲学思想、大同社会思想等,这些都为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借鉴。就民本思想而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内容。 如《尚书》所说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至今仍在沿用。 儒家孔子的“仁者爱人”,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道家老子的“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等等,这些著名的论断都是将人民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 就居安思危思想而言,我国文化古来有之。 《周易》中的“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警醒着后人要时刻保持居安思危。 北宋的欧阳修也曾提出:“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也是居安思危思想的一种表现。 古代思想蕴含着丰富的忧患意识, 告诫后人要做到居安思危;就生态哲学思想而言,古人对自然生态的认识极为丰富。 庄子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唯一”,西汉刘安的“孕育不得杀,壳卵不得采,鱼不长尺不得取,彘不其年不得食”等等,都体现着古人对自然生态深刻认识, 还体现着古人对自然规律的遵循,更体现着古人对自然生态的保护。就大同思想而言, 中国人追求的天下大同自古至今依然延续。 孔子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老子的“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更是堪称经典,到近代康有为的《大同书》,孙中山提出理想社会的方案等等,都是对天下大同思想的发展和延续。 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中的人民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共同安全等等都能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找到其理论的源头, 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国家安全智慧也为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丰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和理论基础。

(三)实践依据:中国共产党人的国家安全思想

新中国自成立以来, 党中央就格外重视国家安全问题, 密切关注与国家安全相关的领域和范畴, 历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根据不同时期的国内外局势和环境形成每一时期特有的国家安全思想,中国共产党人的国家安全思想为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形成提供了直接理论来源与依据。 二战结束后,整个世界划分为美苏两大阵营,革命与战争成为时代主题。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首要任务就是保卫新中国政权的稳固、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随时做好打仗的准备。这一时期,对内彻底清除国民党反动派的残余势力, 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剿匪和清除特务的安全工作;对外维护我国国家主权、国家利益与领土完整,被迫进行抗美援朝、对印自卫反击战、珍宝岛自卫反击战等, 有力打击了国外反对势力对我国新生政权的绞杀和威胁。 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科学判断国内外发展大势,得出和平与发展才是时代主题, 将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以发展促安全。邓小平指出:“国家的主权、 国家的安全要始终放在第一位。 ”[5](P348)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为解决香港、澳门、台湾问题提供了借鉴。 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苏联解体、 东欧剧变的国际背景和复杂多样的国内局势下提出“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主要内容的国家安全思想,并不断谋求建立国际安全新机制。江泽民的国家安全思想已经开始包括经济安全、政治安全、生态安全等各个领域的内容,为逐步形成更加全面、更加系统的国家安全奠定基础。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准确把握新世纪的国内外发展局势,提出“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共同构建一个和谐世界”的诸多主张,倡导世界各国和谐共处、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新时代,以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承继历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国家安全思想的基础上,审视新时代出现的新特征、新情况、新问题,丰富和发展了国家安全的思想,形成了体系完备、系统科学的总体国家安全观, 为解决国家安全问题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和指南。

二、核心要义: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容要旨

2014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 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6](P200-201)这一论述立足全局角度、战略高度对我国国家安全工作作出总体部署和系统规划, 对我国国家安全问题的切实解决提供了科学指导, 是准确把握总体国家安全观内容的主要依据, 也是推动总体国家安全观实现创新发展的理论基础。

(一)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最高宗旨

“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真正夯实国家安全的群众基础。 ”[6](P201)这一论述凸显了人民群众是保障国家安全的基础性力量, 揭示了人民安全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最高宗旨。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的各项事业和工作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国家安全的终极目的也是为了保障人民安全服务的。马克思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是推动社会变革的根本力量, 中国共产党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始终深入广大人民群众,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密切关注各个时期人民群众的真切需求,从而能够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广大人民是国家能够世代延续的根本所在, 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国家就像是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甚至是不复存在,人民安全与国家安全的关系亦是如此。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和基石,是国家安全的根本追求和最终目的。 只有依靠好亿万人民群众, 切实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汇聚起保障国家安全的强大力量,筑牢维护国家安全的人民防线, 从而为保障国家安全奠定坚实基础。

(二)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根本前提

“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不仅体现了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政治安全在国家安全中的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 更体现了政治安全在国家安全中所处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 政治安全对于国家安全来说是至关重要、不容忽视的。 究其原因,政治安全是保障国家安全的根本, 维护国家安全就必须维护好本国政治权力的安全。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面临着一系列的威胁和挑战, 诸如东西方政治认同的差异致使西方妄图再行“和平演变”之策,宗教势力通过渗透干预我国宗教事务、瓦解民众认同感企图分裂国家,西方国家通过政治手段改变对华的经济政策以遏制我国的快速发展,恐怖组织、环境问题、走私贩毒等非传统性的政治安全因素也在威胁着我国的国家安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我国的政治安全,采取诸多措施保障政治安全,在继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上持续推进协商民主的深入发展,不断巩固爱国统一的战线,下大力度推进党的建设等, 这些举措的实行对保障我国政治安全是卓有成效的。当然,政治安全的维护必须依赖于广大人民群众, 只有真心实意的为人民办实事、解难事、谋幸福,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让人们切实享有国家发展的成果,人民才能真心支持和拥护党的领导, 国家政权才能从根本上稳固,才能更好维护政治安全、保障国家安全。

(三)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坚实基础

新时代,虽然我国经济实力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综合国力得到巨大提升,但我国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要有雄厚的物质基础, 亟需强大经济实力的保障,因此,必须以经济安全为基础,才能保障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繁荣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 我国经济的发展面临着诸多威胁。 其一,自然资源的匮乏致使对外依赖程度的加剧。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自然资源的消耗速度较快,对关系国计民生的一些资源受国外影响较重, 往往会出现受制于人的现象。其二,我国科技人才较为短缺,对国外高新技术的依赖程度不断加深。科技人才的不断流失和短缺致使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断下降,以“芯片”为主的高新技术受制于国外,致使国家安全受到挑战和威胁。其三,我国粮食安全与农业安全也面临着威胁。一方面,由于我国城市化的深入推进,导致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粮食生产大不如从前;另一方面,国外先进技术应用于农业领域,大大提升了粮食的生产力,使得国际市场的粮食价格低于我国粮食价格, 不断冲击我国农业的发展。 新时代,党中央密切关注经济安全,始终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以保障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为国家培养后备人才, 不断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以提供科技支撑,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等。只有保持国家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经济的安全才能够得到保障, 整个国家才拥有长治久安的深厚支撑。

(四)国际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依托

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样化的深入发展, 整个世界日益连成一个密切相关的整体,面对安全问题,任何国家都不能置身事外。 为维护国际共同安全, 中国用实际行动表明自己的真切意愿。 首先, 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习近平指出:“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其他国家也都要走和平发展道路,只有各国都走和平发展道路,各国才能共同发展。”[6](P249)中国始终积极与世界各国和平共处、共谋发展,不仅重视维护本国的国家安全与利益, 注重世界各国的共同安全, 而且将本国人民的利益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利益结合起来, 促进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和进步。其次,中国始终倡导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当前“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 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6](P272)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着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面对着全球性的挑战,一个国家的力量已难以对抗,亟需世界各国一起努力, 携手应对全球性的风险与挑战,只有以此为基础,才能够为世界上的各个国家建立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实现共同发展。

(五)军事、文化、社会安全是国家安全的保障力量

国家安全的保障需要各个领域、 各个方面的支持与努力。 随着对国家安全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化,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把安全发展贯穿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1](P18)这深刻揭示着国家的总体安全需要各方面的保障和支持。 其一,军事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军事力量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着国家安全的好坏,也代表着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大小,要想国家安全不受威胁,必须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在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下形成强大的军事力量,以保障国家安全。其二,文化安全在现今世界占据着愈发重要的地位。 西方国家通过网络技术将其价值观念、社会思潮等传入中国以侵蚀国人思想,影响我国文化安全。为消解不良影响,必须追根溯源, 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源去找寻中国的精神命脉,并且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自身的文化软实力, 从而切实增强我国的文化安全。其三,社会安全也是保障国家安全必不可少的环节。 “我们党高度重视社会安全,始终把维护社会安定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 ”[7](P125)随着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更加渴望,只有人民的需求得到满足、问题得到解决、事情得到处理,人民才能切实获得幸福感、满足感,整个社会才能够安全健康发展。因此,必须保障好军事、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各个领域的安全,才能从总体上保障整个国家的安全。

三、时代价值: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本真意蕴

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 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 是在继承的基础上与时俱进的创新性成果, 它的发展壮大不仅有利于丰富深化马克思主义国家安全理论, 也有利于构筑和平稳定的国家安全环境,更有利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有利于丰富深化马克思主义国家安全理论

国家安全自古至今都是人们始终关注、 高度重视的问题。不论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还是中国共产党的历代领导人,都十分重视国家安全,并付诸于实践来维护国家安全, 逐步形成了丰富的关于国家安全的理论和思想。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国家安全思想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国家安全智慧、 汲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国家安全理论的基础上, 结合时代发展大势和我国现实状况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 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是与马克思主义国家安全理论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成果。 总体国家安全观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深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它拓展了国家安全的内涵与外延,丰富了国家安全的相关理论。习近平最初提出11 个领域安全于一体的体系,即:“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 ”[6](P201)随着对国内外安全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化, 又相继提出海外利益安全、太空安全、深海安全、极地安全以及生物安全在内的五个领域的安全,这16 个重点领域安全的构建, 有利于构建全面系统的国家安全体系, 从而为保障国家的长治久安构筑坚实的安全屏障。第二,它为国家安全工作的深入展开提供了方法上的指导。 习近平指出:“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完善国家安全制度体系,加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8](P19)意在要求我们对于国家安全问题不仅要运用科学的思维和方法,还要辩证的看待各个领域的相关安全问题, 从而为国家安全问题的解决奠定方法基础。 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不仅是对中国国家安全理论的创新发展,更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安全理论的丰富深化,为今后我国安全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思想基础和科学指南。

(二)有利于构筑和平稳定的国家安全环境

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对国家安全进行全局性、系统性、总体性的谋划和规划,是深入开展国家安全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根本遵循, 它的提出有利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构筑和平稳定的国家安全环境。就周边关系而言,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周边关系, 始终与周边国家保持密切交流与联系, 与周边国家建立良好的战略伙伴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是要同地区各国以及国际社会一道,维护好亚太和平和安全。 ”[9](P18)这不仅是在理论上的发声和倡导, 并且还付诸于实践的解决。诸如在与印度边境争端的问题上,我国始终保持克制,敦促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在朝鲜半岛问题上,我国始终坚持对话协商解决问题,以保证东北亚地区的和谐稳定。为了进一步巩固周边关系,加强团结与合作,习近平还提出“一带一路”的倡议,使得周边国家共同享有中国发展的福利,与中国一道实现共同发展、保障共同安全。就大国关系来说,我国积极推进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与其建立良好的合作基础。对于美国,我国与美国进行多次会晤,建立多个高级对话机制,促进两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实现中美关系的良性互动与运转。对于俄罗斯,中俄两国高层多次进行会晤,始终保持政治互信,夯实政治基础,不断促进中俄关系的友好健康发展。就西方国家所进行的“颜色革命”,我国坚决打击和遏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6](P153)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 保障我国意识形态的安全。对于近段时间的“港独”问题,党中央高度关注, 随即颁布香港国安法以打击港独分子和不法活动,为香港的发展和稳定提供了根本保障。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以全面的、 系统的视角看待国家安全, 针对不同领域的安全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和策略, 使得我国国家安全得到更好保障、更好维护,为我国持续健康发展构筑了和平稳定的国家安全环境。

(三)有利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唯有凝聚共识的思想,方有拨云破雾的穿透力; 唯有洞察未来的远见, 方有指引前行的感召力”。[10]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是凝聚世界各个国家共同认识的思想,因此它能够拨云破雾,能够洞察未来, 促使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认识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真正价值。 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不仅以理论的形式面世, 更是将其运用于解决国内外安全问题的实践之上, 它的深入发展和不断完善有利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其一,既重视国内安全, 又重视国际安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打造命运共同体,推动各方朝着互利互惠、共同安全的目标相向而行。 ”[6](P201)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倡导维护自身利益,保障国家安全的同时,又注重维护世界各人民的共同利益,与世界各国携手共同努力,以实现互利互惠、保障共同安全。 其二,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 当今世界,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日益交织在一起, 必须深刻认识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的矛盾关系, 正确处理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的问题。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构建囊括着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在内的一系列安全问题, 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为解决安全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世界各国只有摒弃偏见和争端,紧跟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才能实现共同的安全、共同的发展、共同的繁荣。其三,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安全是发展的前提, 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安全和发展要同步推进。 ”[11](P51)发展和安全犹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任何一方都不可或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 不仅使得世界各国一道为共同发展而努力, 也促使世界各国齐心协力保障世界的安全与和平。 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所代表的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安全观,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的一种科学理念, 它的深入发展有力推动了在世界范围内构建共同安全、共生意识、共同利益、共同繁荣的命运共同体。

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 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6](P200)因此,必须以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坚持系统思维构建“大安全”的格局,为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和健康发展筑牢安全屏障, 进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保障。

猜你喜欢

安全观总体国家
王毅:秉持践行正确的民主观、发展观、安全观、秩序观
王毅:秉持践行正确的民主观、发展观、安全观、秩序观
高分多模卫星总体概况
巧用视频资料进行《认识总体国家安全观》教学
宪法修改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和原则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图解
直击高考中的用样本估计总体
把国家“租”出去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