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育人·思政引领:新时代高校传统文化育人教学与研究展望
2022-11-28代大为张梦雪
代大为,张梦雪
(安徽理工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1)
重视文化育人,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易经·贲卦·彖传》),“以文教化”成为中国传统教育的典型模式,而强调文化,即是强调传统文化核心价值在育人与治国中的显著功能。自20世纪20年代起,我国传统文化教育政策历经了探索、迷茫、误批、反思、继承和重视等阶段[1]。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突出强调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中的地位和作用。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随后,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2]。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七条又明确规定“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事实上,“优秀文化与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文化深度滋养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又会为文化的发展与人的行为提供正确的导向和规范。”[3]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入新阶段,相关研究也随之蓬勃发展。那么,新时代以来文化育人相关研究有何特征?新时期高校如何更好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的“兴文化,育新人”重要思想?这正是研究的价值所在。
一、传统文化育人在新时代的多层面价值
(一)国家:实现价值引领,增强民族文化软实力
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蕴着的丰富的思想内涵和价值理念融入课堂,引领当代大学生自觉肩负起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主要途径,也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内在使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华人文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与构建要素全、层次多、维度广的社会发展有机体系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党和国家始终重视在社会文化领域强化价值引领,着力提高中华文化感召力,提高社会凝聚力,聚焦价值吸引力,发挥思想影响力,继而奠定民族文化性格,丰富国家文化内核,增强文化软实力,提升国民的民族自信心、认同感和荣誉感[4]。
(二)社会:培育德才兼备、守正创新的时代新人
当前,随着平台经济等新兴行业领域的纵深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因此,人才培养应“借鉴历史,立足实际,面向未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专业知识与道德规范两手并抓,既练就过硬技能提高业务水平,又要培养信义明礼强化道德与诚信建设[5]。高校应多管齐下强化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入为基本要求的思政课建设,努力践行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教学实践,助力同构“三全育人”新格局,落实“五育并举”新举措,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以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德才兼备、守正创新、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三)个人:发挥育人功能,树立正确“三观”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全球文化交流浪潮下,大量他国文化涌入国内,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消极思想观念也充斥其中,严重影响我国大学生群体正确理想信念的树立[6]。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能高校思政课堂,将仁、义、礼、智、信等德育资源有机渗透于当代思政教学中,是新时代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德润天下”思想的重要路径。“德润天下”思想的出发点就是运用德所具有的整体优化特性为正向价值引导,教化人走向道德、理性、真善美[7]。新时代,高校应借助互联网平台积极打造丰富多样的思政课堂,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思政理论课,提升受教者学习能力,使青年大学生能够切实做到真学、真懂、真用,实现文化规范深入人心、文化知识牢记于心、文化修养浸润人心,真正发挥强大的育人功能,帮助青年大学生提高道德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基于CiteSpace的新时代传统文化育人研究回顾
(一)研究方法、目的与数据来源
本文以CiteSpace可视化软件为分析工具,对中国知网中主题为“传统文化育人”、发表时间为2012—2022年、文献来源为北京大学《中文核心要目总览》来源期刊(以下简称“核心期刊”)的264篇学术论文进行系统梳理和可视化分析,以了解当前学界关于传统文化育人研究的现状、热点,进而探讨新时代高校如何更好地开展传统文化育人教学与研究。
(二)发文量趋势分析
某一学科领域的年度发文量能够一定层面上反映出该领域当下的科学研究水准及其发展速度。由于传统文化育人研究成果2007年方出现,为更鲜明地呈现该领域研究成果的变化状况,本文收集整理了该领域2007—2022年的学术研究成果,并利用CiteSpace软件获得发文量趋势图(见图1)。
图1 2007—2022年传统文化育人研究发文趋势图
从图1可知,传统文化育人研究年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尤其是2016年以来,年均发文量均超过10篇,说明之后传统文化育人成为研究热度,社会关注度相对集中。故我们可以2016年为节点把传统文化育人研究分为两个时间段:2007—2015年为第一阶段。此阶段年发文量呈缓慢增长趋势,最少为0篇,最多为12篇。其中,2008年和2014年发文量为0,与总体发文趋势略有不符,需要给予针对性关注。2016—2022年为第二阶段。此时期年发文量呈快速增长趋势,最少为17篇,峰值达到50篇。2016年前后,党和国家有关部门持续发文强调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程。本文认为,2016年之后传统文化育人研究年发文量呈快速增长趋势与此有很大关联。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3月18日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不但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堂进一步明确了方向,而且也激发了有关学者的研究热情,促进了传统文化育人研究的蓬勃发展。
(三)作者合作图谱分析
在Cite Space参数选取面板设置“Threshold”(阈值设置选择):top 10 per slice,运行后可获得研究所需的作者合作知识图谱(见图2)。
图2 2012—2022年传统文化育人研究作者合作知识图谱
作者合作图谱中学者之间有连线,代表他们在相关文章上有合作关系。由图2可知,2012—2022年在传统文化育人研究方面仅刘艳、彭雪梅和郭元祥之间,刘培路与房广顺之间存在连线,说明较少有学者存在合作研究。
作者在某领域发文频次越高,学术贡献越高。根据统计数据,冯刚2016年作为独立作者发表了5篇高水平学术论文,在该领域学术贡献较为突出;郭元祥、张敏、张利明、张健、莫忧等学者,积极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思政教学研究,或独立发文,或合作发文,对该领域也具有较大学术贡献和学术影响力。总体来看,学者合作发文的较少,合作网络较稀疏,大多为独立发文。
(三)机构网络分析
表2统计了2012—2022年传统文化育人研究国内发文前10名机构。从中可以看出,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是研究的主力军。
由图3可知,国内不少研究机构在传统文化育人研究方面存在合作关系。其中,北京师范大学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之间存在连线,成都理工大学团委、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之间存在合作网络,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也与其他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诸多高校间形成了较为密切的合作发文关系,构成了较密切的合作研究网络。同时,由表1可知,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发文5篇,数量最多;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成都理工大学团委、绍兴职业技术学院和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等在此方面学术贡献也较大。
表1 2012—2022年传统文化育人研究国内发文量前10名机构
图3 2012—2022年传统文化育人研究机构发文知识图谱
(四)关键词分析
1.关键词共现分析。在Cite Space主页面选择“Node Types”中的“Keyword”,设置“Node Lables”中的“Threshold”为6,运行后可得到清晰的文献关键词共现可视化图谱(见图4)。关键词中心性越高,越是研究领域的重点所在。
图4 2012—2022年传统文化育人研究关键词共现图谱
就图4来看,关键词节点最大的是文化育人,其次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德树人等。借助Excel表格对关键词出现频次进行统计,得到词频排名前10的统计表(见表2)。
表2 2012—2022年传统文化育人研究关键词共现统计
由表2可知,关键词出现频次排名1-3的分别是文化育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立德树人,这与知识图谱中显示的节点大小排序一致,说明节点越大,关键词出现频次越高。其他频次较高的分别是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自信、传统文化等,均在10次以上。
2.关键词聚类分析。在Cite Space主界面,通过提取聚类关键词,选择“Use Keywords”,聚类方法“LLR和LSI”,运行后得到文献关键词聚类图谱(见图5)。
图5 2012—2022年传统文化育人研究关键词聚类图谱
图5显示出2012—2022年传统文化育人研究有不同的关注点,9个标签代表着11个聚类,每个聚类的标签又都是共现网络中的关键词,聚类序号的数字越大,聚类中所包含的关键词越少。每个聚类都有各自的轮廓值(Silhouette),轮廓值大于0.700,说明聚类结果具有可靠性;反之,聚类结果的可信度较低。
利用Excel表格,汇总图5中的聚类内容,得到表3。由表3可知,11个聚类的轮廓值均大于0.800,说明本次聚类结果具有信服力[4]。
综合图5和表3中的聚类内容可知,当前传统文化育人研究的热点是文化育人、立德树人、接班人以及思政课教学,关涉传统文化育人主体、客体、方式、途径等,呈现研究对象多体性、研究内容层次性和研究方式多样化局面,说明当前传统文化育人研究多点开花,蓬勃开展,正在向纵深发展。
表3 2012—2022年传统文化育人研究关键词聚类统计
3.关键词时区分析。在Cite Space控制面板选择“Layout”,设置“Visualizations”为“Timezone View”,其他选项保持默认,运行后可得到关键词时区图谱(见图6)。
图6 2012—2022年传统文化育人研究关键词时区图谱
由图6可知,核心关键词首次出现的时间依次为:文化育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德树人、高校、新时代、红色文化、文化传承和传统文化传承,内容主要聚焦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红色文化重要内容以及文化传承重要方式等方面。而且,出现最早的3个核心关键词文化育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德树人,节点最大、频次最高,说明3者是当前传统文化育人研究的热点所在。
4.关键词突现分析。在Cite Space控制面板选取“Burstness”,设置“The Number of States”与“Minimum Duration”为“2”,其他保持默认,运行后选取突现词为“12”,可得到排名前12的突现词分析图谱(见图7)
图7 2012—2022年传统文化育人研究关键词突现图谱
突现词分析是通过考察关键词的时间分布,从中探测出频次变化率高、增长速度快的突现词,进而分析学科的前沿领域和发展趋势。由图7可知,关键词“以文育人”2016年开始激增,2018年骤降,突现强度为1.63,2016年存在较强的研究热度;“职业教育”和“载体”2017年开始激增,突现强度都为1.13,激增的原因与相关国家政策的实施密切相关;“接班人”“社会主义建设者”的突现强度都为1.11,受教者名称的多样性体现出明显的时代特色;“文化自信”从2020年开始激增,2022年骤降,突现强度为1.21;“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增时间为2021年,2022年骤降,突现强度分别为1.69和1.41,这说明传统文化育人功能得以发挥的主体与主要途径得到了学者的广泛关注。
三、新时代高校传统文化育人教学与研究展望
根据上文可以发现,尽管2016年之后我国传统文化育人研究呈现蓬勃发展趋势,但整体来看,仍存在以下需要改进之处:学者之间的团队建设、高校之间的合作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理工科院校学者的研究力度有待进一步提升,传统文化育人的热点内容有待进一步深化,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教学实践研究不足,在新时代仍有很大拓展空间。
文化育人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实现人与文化之间的双向建构等方面,有其重要的时代和战略意义[8]。新时期,如何更好地发挥传统文化育人功能,拓展其育人功能的实现路径?基于对已有文献的整体回顾及时代发展需求,本文认为,高校主要应从两大方面拓展传统文化育人研究:一是理论研究,主要是指进行学术探讨,提升文化育人的理论支撑;二是教学实践,主要是指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实践探索,实际上,就是深入探索如何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堂,文化入心,立德树人。
(一)理论研究方面
1.采取有效措施,激励团队建设,开展校校合作研究。由作者合作共现图谱可知,学者多为独立发文,双边合作、多边合作极少。团队合作更有利于学术研究,冯刚、郭元祥等学者尽管学术贡献力度较大,但发文量都不高于5篇,后续如能开展团队合作,发展空间仍很广阔。由机构合作共现图谱可知,传统文化育人研究的主力机构为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不同学院之间、各高校之间虽有合作关系,但合作连线稀疏,网络不密集,机构间的合作发文有待进一步深化。针对这方面问题,从学者层面来看,应秉持互利双赢原则,明确自身研究现状,积极组建跨院所、跨学科团队,集思广益,拓展研究视野,开展团队研究,形成传统文化育人合作研究新氛围。从高校层面来看,一方面可以通过举办学术研讨会、学术论坛、学术年会、主题征文等活动,激励相关学者积极开展文化育人理论研究热情;另一方面,应积极创设有利环境,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加强高校间、内部组织机构间的合作与交流,织密传统文化育人研究合作网络,为传统文化育人研究的纵深发展营造互通共享、互联共进的学术氛围。
2.理工科院校需进一步加强文化育人研究力度。根据图2和图3,师范类高校或其下属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是传统文化育人研究的主要发文机构,作者也主要来自这两类机构,出自理工科院校的作者极少。因此,展望新时代文化育人研究,一方面,师范类高校及其马克思主义学院仍要发挥主力军作用,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加强团队建设,开展校校合作,扩展合作网络,促进高校间文化资源互换,更好地达成文化育人目标。另一方面,理工科院校急需加强传统文化育人研究。相较文科类高校,特别是综合类高校,理工科高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的氛围不浓厚,理工科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知不足,所以理工科高校文化育人工作相对难度较大,较少有相关成果出自理工科高校即是明证。因此,理工科院校更需要加强传统文化育人研究,要通过制定一系列有效措施激励教师,尤其是理工科专业课教师深入探索并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专业课程的方式方法,积极开展文化育人教学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
(二)教学实践方面
无论多么深刻的理论研究,都源自于无数次的社会实践,实践才能出新知。新时代,各高校不仅要持续强力开展文化育人理论研究,更重要的是要采取多方举措进行文化育人教学实践探索,通过实践探索检验已有理论研究成果效果,同时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探索创新理论研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源泉,是“以文育人”的重要素材,是以德育人的重要资源,因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大思政课”课程群,已成为学界与教育界的共识。作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及当前开展得轰轰烈烈的课程思政建设是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开展“以文育人”的主要途径,更是新时代高校实现育人目标的重要手段。因此,强化思政课教学与课程思政建设应成为今后各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育人价值,实现以文育人、立德树人、文化育人,树立文化自信。
1.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扣时代热点开展文化育人研究。高校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根据上述研究回顾,立德树人始终是新时代高校传统文化育人研究的热点、重点,今后也仍将是研究的热点与重点。因此,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深入挖掘文化育人元素,聚焦时代热点积极开展文化育人研究仍是高校今后的中心工作之一。首先,应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探索如何更好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学与课程思政,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育人功能,凝聚立德树人的强大合力。其次,深入探索、开发具有历史文化积淀和时代特色的校本课程,构建体系完备、特色鲜明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独特优势。最后,积极思考如何营造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环境,如何挖掘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当前,很多高校希望通过搭建文化长廊、举办传统文化讲座、邀请专家解读经典以及其他多种方式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增强传统文化育人的趣味性和有效性,不可否认,形式十分丰富,实践探索很有成效,但很可惜均缺乏系统理论总结。
2.紧抓文化育人研究时代热点,开展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文化育人教学探索。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文化育人从满足青年学生文化需要发展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化和科学化不断增强[9]。根据前文可视化分析,文化育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德树人等是传统文化育人研究的高频词,根据时代发展趋势,今后这些关键词仍将是文化育人研究的热点所在。除此之外,各高校、有关学者还应紧密结合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关于文化育人的最新文件精神,紧抓文化育人时代热点,深入开展思政课教学和课程思政建设,检验理论研究成效,创新理论研究成果,以更好地提升传统文化育人成效。
2022年7月,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下称《方案》),指出要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不断增强针对性、提高有效性,实现入脑入心。由此可见,强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文化育人过程中的价值引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理论的依据,是将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的根本遵循。根据《方案》要求,“高校要统筹全校力量,结合自身实际,重点围绕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强军思想、习近平外交思想以及‘四史’、宪法法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设定课程模块,开设选择性必修课程”[10]。那么,如何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以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如何更好地保证传统文化与新时代实践相结合、与中华民族复兴时代主题相契合等课题,不仅是当前文化育人研究重点,也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传统文化育人研究的重大课题。因此,在思政课和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深化传统文化蕴含的时代精神解读,积极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模块或必修课,或者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专业课程教材中,推进传统文化进课堂、入脑入心,已经成为当前高校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的必然要求。在“大思政课”背景下,各高校应把这些时代重大课题与思政教学和课程思政建设紧密结合,以丰富多样的教学实践,推动文化育人等时代重大课题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