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生产促进园林生态循环研究概述
2022-11-28李梦秋丁玉峰刘世林孙亚新王艺然陈招荣
李梦秋 丁玉峰 刘世林 孙亚新 王艺然 陈招荣
(天津农学院园艺园林学院,天津 300384)
如果将园林看作小型生态系统,园林物质循环即指组成生物体的C、H、O、N等元素,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食用菌生产在园林生态循环的两个环节起到重要作用:一是以园林废弃物为食用菌栽培基质,减轻环境压力的同时降低食用菌的生产成本,提升经济效益;二是食用菌菌糠二次利用,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园林废弃物是绿地或林地中绿化植物在自然生长或养护过程中产生的乔灌木修剪物、草坪修剪物、杂草、落叶、枝条等废弃物[1]。食用菌在园林生态循环中充当分解者,将园林废弃物及动物残体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释放到环境中,园林植物作为生产者利用阳光、二氧化碳、水和土壤中的无机盐等,通过光合作用等制造有机物,为园林中各种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动物或人类(消费者)以园林植物为食,物质和能量一部分转移至下一级消费者,其余能量流向分解者。在整个生态循环系统中,食用菌是连接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的桥梁,促进园林动植物残体的循环,使其转变为无机物被植物生长利用,维持园林生态系统的运作(图1)。
图1 园林生态循环图解
1 园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现状
传统的园林废弃物处理方法主要是焚烧或填埋,废物利用率极低,且严重污染环境,增加环境压力,非处理良方。寻找高效解决园林废弃物的方法是目前绿废处理工作的一个重点。
国外一些国家对园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研究起步早,并在试验中总结相关的处理方法,如堆肥[2−3]、生物覆盖[4]、微生物降解[5−6]等,以政策法规等形式在公众中普及园林废弃物的价值,提高民众参与度,因此废弃物利用效率较高。美国各州对收集本地区内园林废弃物有专门的规定,提倡根据季节和地区的实际情况,将树枝、草和叶分类收集或同时收集,从而提高堆肥质量[3];加拿大由于地广人稀,经常采取地面铺设的循环方式自然降解园林废弃物,即将树枝落叶粉碎后,直接用作地面覆盖物,起到保湿和保肥的作用[4];德国利用生物降解袋收集城市园林废弃物,保证资源化产品品质[5];日本对废弃物减量化和再生资源化进行调查、指导和事业补助,加大高效微生物菌剂(EM菌、酵母菌、玉垒菌等)降解技术研发力度,以加速园林废弃物堆肥化处理进程,提高堆肥的质量[6]。
目前我国园林绿化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主要是在一些大城市试点,多为有机肥堆制和土壤覆盖,资源化利用程度总体较低,目前大部分城市园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低于10%[7]。相比之下,国外一些国家成功的绿废收集处置经验,可以为我国处置园林废弃物提供借鉴。
园林废弃物体量与日俱增,以生物堆肥和土壤覆盖为主的处理方法带来的经济效益不如作为食用菌栽培基质高。园林废弃物中含有食用菌生长所需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等成分,可以用作栽培食用菌基质[8],因此,探究园林废弃物种类、来源以及合适添加比例对所栽培的食用菌的产量、品质以及营养价值等方面的促进作用,具有一定实际意义,在提高经济效益和“绿废”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加快其分解速度,推动园林生态循环进程。
2 园林废弃物用于栽培食用菌
2.1 竹副产品栽培食用菌
竹为禾本科竹亚科Bambusoideae植物,种类繁多,生长迅速,是园林中常见的绿化植物。竹屑、竹枝、竹叶等竹副产品中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经过发酵处理,可用于栽培大球盖菇[9]、竹荪[10−11]、香菇[12]、秀珍菇[13]等。白会超[10]以不同比例的竹木料和农作物秸秆混合料栽培竹荪试验表明,60%竹屑加40%木屑的培养料栽培竹荪,菌丝生长、菇蕾数、产量、生物学效率等都优于其他3种培养料,蛋白质营养价值较高。应国华等[11]将竹木加工下脚料作为主料筛选栽培棘托竹荪适宜配方,结果50%木片加50%竹片的混合料配方栽培棘托竹荪产量最高,经济效益最佳。
2.2 果树枝条废弃物栽培食用菌
利用果树枝条栽培食用菌,资源化利用林业副产物,既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又保护生态环境。研究表明,无花果枝木屑栽培秀珍菇、猴头菇[14],桃木屑栽培大球盖菇[15],桑枝葡萄枝木屑栽培杏鲍菇[16],梨木屑栽培平菇[17],枣木屑栽培香菇[18],均可获得良好的效果。张锁峰等[19]分别用杂木屑、桑木屑、苹果木屑、枣木屑栽培香菇,结果不同栽培基质在相同氮含量水平条件下,枣木屑、苹果木屑香菇产量、菌棒中氮磷钾含量、养分利用率均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金鑫等[20]分别以桃树、梨树和苹果树枝屑栽培灵芝,发现枝条屑质量分数控制在15%~60%的培养料均能栽培灵芝,灵芝产量排序为苹果树枝屑>桃树枝屑>梨树枝屑。柳丽萍等[21]比较桑枝屑栽培大球盖菇的配方,结果以80%桑枝屑加20%砻糠效果最好。高瞻[22]分别以苦楝木屑、桑枝屑、青蒿渣为主料栽培猴头菇,结果桑枝屑39%加棉籽壳39%培养料栽培的菌丝生长速度快于其他处理,产量和经济效益最佳。
2.3 其他阔叶树枝条废弃物栽培食用菌
蔡婧等[23]以刺槐木屑培养料栽培香菇,发现栎树木屑50%,刺槐木屑30%,麸皮19%,石膏1%的配方菌丝生长快,满袋早。刘连成等[24]用意杨木屑、棉籽壳混合料栽培香菇,结果以意杨木屑52%,棉籽壳24%配方料栽培的香菇菌丝生长最好,产量最高,生物学效率为89.40%,这为香菇栽培原料的选择和意杨综合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2.4 树叶废弃物栽培食用菌
树叶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包括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等有机成分以及钙、磷、钾等无机成分[25]。王延峰等[26]用晒干后的银杏叶栽培平菇,结果粉碎成粉末状银杏叶处理组产量明显高于切碎叶和原状叶,同时,也表明银杏叶栽培平菇可行。徐瑞雅等[27]用北方杨树叶栽培姬松茸获得成功,总生物学效率为89.56%。张昌伟[28]用杜仲叶渣替代棉籽壳栽培平菇,确定杜仲叶渣替代棉籽壳的最佳比例为40%。潘茂华等[29]结合实践总结如何利用柞树叶腐殖质栽培羊肚菌的关键技术,拓宽栽培羊肚菌基质来源途径。
3 菌糠再利用
菌糠是由食用菌菌丝残体及经食用菌酶解、结构发生质变的粗纤维等成分构成的复合物[30]。随意丢弃菌糠会造成环境污染,而菌糠再利用,不仅符合可持续发展和循环再利用的绿色环保理念,还可提高经济效益。
3.1 菌糠作园林培养土配料
菌糠的营养成分种类齐全且含量较高,碳水化合物种类多,可提供植物生长发育需要的各种营养元素,促进苗木生长;菌糠疏松质软、孔隙多,有利于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并保持土壤微生物的活性,提高土壤肥力,是良好的土壤改良剂[31−33]。王兴国等[34]用黑木耳菌糠配制矮牵牛培养土试验表明,随着培养土中菌糠比例的上升,土有机质和氮磷钾含量逐渐增加,矮牵牛生长加快,开花数增加,其中以菌糠3份加土6份加河沙1份的配方土矮牵牛生长发育最好,可见菌糠是一种有望代替腐殖土来配制苗木培养土。
3.2 菌糠二次栽培食用菌
菌糠可以作为食用菌栽培的部分替代料。李忠等[35]用灵芝菌糠替代部分木屑栽培金针菇,结果表明,采用20%灵芝菌糠替代木屑栽培金针菇,其生物学效率最高,经济效益增幅最大,为灵芝菌糠的合理利用提供数据支撑。杨丽琴等[36]研究金针菇菌糠替代杂木屑栽培玉木耳的效果,结果用10%~20%金针菇菌糠替代杂木屑栽培玉木耳,可促进其菌丝生长,缩短菌丝满袋时间,提高产量,其中添加20%金针菇菌糠的配方表现更优,袋均生产成本降低并且利润提高。张娣等[37]分别以灵芝、鲍鱼菇的菌糠为培养料栽培黑木耳,结果黑木耳培养料中灵芝菌糠体积分数为30%时栽培效果最佳,显著优于掺入鲍鱼菇菌糠的各配方(P<0.01),因此灵芝菌糠可二次利用栽培黑木耳。
4 林下栽培食用菌,促进节约型园林建设
以园林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依托,在林下栽培食用菌,从园林景观规划和设计、养护及管理、健康可持续发展等环节可最大限度地节约各种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的消耗,获得生态、社会、经济和美学效益,促进节约型园林建设[38]。
按栽培方式的不同,林下栽培食用菌可分为覆土畦栽、地栽、立体栽培。覆土畦栽中覆土材料及厚度对食用菌的产量与质量有影响。李丽君等[39]在北方林地进行大球盖菇覆土试验,发现50%林地土加50%草炭土混合后覆土,覆土厚3 cm,大球盖菇菌丝生长快,出菇早,产量高,质量好。林间地栽培食用菌不仅节约土地资源,也可提高食用菌的产量及营养价值。杨杰[40]在毛竹林下仿野生栽培竹荪试验表明,毛竹林下栽培竹荪出菇时间晚于田间栽培竹荪,但有效采收时间明显增加,产量提高47.2%,竹荪粗脂肪、氨基酸等含量均有所提高。
近年来,在园林景观设计中逐渐应用盆栽食用菌,合理搭配不同形状与颜色的食用菌,促进盆栽食用菌与整体空间的协调与统一,增添视觉效果,既满足市民对其食用性的需求,又具有观赏性与科普性,前景广阔[41]。
林下栽培食用菌,将林下经济和食用菌景观结合起来,既自然环保,又能体现出循环经济和空间科学利用的理念[42],有利于实现“近期得利,长期得林,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的良性循环。
5 小结
就经济效益而言,园林废弃物及菌糠的使用降低食用菌生产的原料成本,提高经济收入;就生态效益而言,园林废弃物成为栽培食用菌的新原料来源,降低森林木材的消耗,避免菌林矛盾;食用菌生产合理利用园林废弃物,加速“绿废”分解,菌糠作园林培养土配料返林,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园林营养物质循环。就社会效益而言,盆栽食用菌及林菌模式的实践,增添园林景观的视觉效果,体现美学效果,满足人们对美的需求,兼具欣赏性与食用性。
综上,食用菌生产有利于促进园林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对构筑园林生态循环系统具有重大意义,林下栽培食用菌以及利用园林废弃物栽培食用菌前景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