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素养立意的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策略初探

2022-11-28陈红梅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2年10期
关键词:课标口语交际

文|陈红梅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2022 年版课标)中的“表达与交流”与过去课标中的相关内容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理念层面看,2022 年版课标立足于核心素养,更加注重课程内容的整合,以及基于真实生活的学科课程实践。在四大核心素养中,“语言建构与运用”至关重要,是学习活动的基础。在四种语文实践活动中,2022 年版课标又将以往的“口语交际”“写话”“习作”整合为“表达与交流”。

一、素养型课程目标与学业质量

“核心素养”是贯串2022 年版课标修订的核心理念。从总目标到学段目标、课程内容(任务群),再到学业质量,核心素养是一以贯之。本文以低年级“表达与交流”中的“讨论”为例,尝试进行梳理(见表1、表2)。

表1 “表达与交流”(讨论部分)的课程目标

表2 “表达与交流”(讨论部分)的学业质量表现

结合上表,2022 年版课标在目标和内容上,“总目标”“学段目标”“学业质量”等板块之间采用的是多线对应关系,基本体现的是从概括到具体再到关键表现,相互联系,这是一种各有侧重的逻辑思维方式。

二、低年级“表达与交流”(讨论部分)要求:自信说

从口语交际方面看,2022 年版课标中“表达与交流”的学段目标大致从态度、能力两个方面来描述要求和变化,在口语交际的态度和能力方面体现了“自信说—主动说—乐于说—得体说”的要求。

聚焦到低年级则是自信说。在2022 年版课标中,低年级要求“有表达交流的自信心”“能认真听”“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而这些大多是关于语言心理和兴趣的基础要求。“说普通话”“复述”“讲述”“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等是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

三、基于素养立意的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的策略

基于对2022 年版课标的理解,工作室在学校进行了素养型口语交际课的课例研究。分别由四位教师提供了四节口语交际课例:二年级上册“看图讲故事”和“商量”,二年级下册的“推荐一部动画片”和“长大以后做什么”,教师以素养立意为导向,根据课标、教材,对所执教的口语交际的内容进行了深度挖掘,创设了不同的情境,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活动,以满足交际的需要。

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梳理了基于素养立意的低年级语言交际教学策略(见表3)。

表3

1.课前“三研”

(1)研话题,明类型。研究相关文献发现,口语交际一般有独白类、介绍类、交往类、表演类、讨论类五种类型。

(2)研情境,明功能。对统编本教材口语交际话题的功能进行梳理发现,统编本教材的一个创新点是,其功能指向明确,学生学什么一目了然。

第一,交际类口语交际主要表现为接听电话、邀请、问候、求助等功能类型。第二,独白型口语交际话题一般以观察画面、观察实物、观察生活、实验制作、描绘、复述的形式出现,其功能指向是指导学生观察,进行叙述。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获得交际内容材料,然后通过思维加工,完成口语交际。这些功能导向的口语交际对学生的语言组织和逻辑表达能力要求较高。第三,介绍类话题四册书中有两篇,通过研究话题,发现其功能指向都是介绍类。

(3)研小贴士,明要求。教材的每一个话题都有一些教学提示,以明确这个话题学生应该掌握的能力。所以教师应该关注小贴士,根据小贴士的要求,制订教学目标,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在情境中交际

2022 年版课标指出:“创设真实而富有意义的学习情境,凸显语文学习的实践性。”

(1)模拟真实的情景。课堂教学只是一个有限的教学环境,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话题内容,模拟贴近学生生活的真实情景,让学生根据日常经验进行口语交流,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打电话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发生的事,但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偏小,语言表达还不够系统,听电话也不能完全掌握重要信息。教师可以模拟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情况,引导学生表达。

(2)活用教材,再现情境。低年级学生喜欢生动的视频音乐画面,多媒体教材有播放音频视频等功能,生动形象的视频画面可以再现日常情境,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快速进入情境。

以“打电话”话题为例,在开课前,用马季的相声“打电话”视频引进,相声幽默,引得全班哄堂大笑。学生瞬间进入了打电话的状态,和同伴像相声演员一样争先恐后地想打电话。“用多大的声音”一课,教师可以把教室设置在图书馆、电影院、办公室等不同的场景中,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

(3)师生互动,进入情境。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要做好指导、评价,不能把口语交际教学作为阅读课。教师要相信学生,大胆放手,搭建学生表现的舞台。通过大量的课文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很多知识。这时,教师应该大胆放手让学生表现出来,积极地与学生交流。

3.加强以示范为主的教学

针对儿童善于模仿的特性,教师一定要起到很好的示范引导作用。以下从语言、方法、思维方式三个方面示范引导。

(1)语言示范。低年级学生年龄偏小,语言表达还缺乏规范体系,有的学生口语表达不太流畅,对有些教材内容比较生疏。所以,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示范作用。在学习新话题之初,教师应起到示范作用,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使学生更容易直观理解,进行模仿表达。

(2)方法引导。除了示范指导外,口语交际教学也应该教给学生基本的方法。学生可以通过掌握一些方法来应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二年级上册口语交际中的“商量”一课,教学目标是面对问题时用商量的语气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想法,解决问题。首先,根据教材情景,提出任务。“今天是我值日,但是今天又是我的生日,我想早点回家……”然后,教师给了一些提示,让学生思考。“找谁说?该怎么说呢?”学生在情境中尝试自己解决问题。再和学生一起总结办法“要用商量的语气,说话要有礼貌”。学生只要掌握了这些方法,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就不会为“商量”而烦恼了。

(3)前置指导。低年级学生的语言表达还处于发展和形成阶段,有些男生的语言发展缓慢,在交谈时会不知所措,语言会堵塞。为此,教师应尽量提前对这类学生梳理思路,帮助他们打开思维。

4.口语交际教学的多元评价

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师要丰富评价主体,大胆“授权”学生自我评价和同伴互评。

评价形式多样化。注重激励性,突出导向性。教师在评价学生口语交际时,应以激励为主,注重具体指向性。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的语言规范、思维逻辑、仪表举止进行具体评价,要重视准确性。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要准确指出哪里好,为什么好。不好,哪里有问题,怎么修改好,体现新颖性。例如,把批判性的评价变成故事、角色扮演,甚至是看视频进行对话的方法,进行比较、举例、假设等,让学生通过情境感受到表达的问题。

低年级学生正处于口语练习的初始阶段,教师重视口语交际教学,要以素养立意为导向,抓住课堂教学的主阵地,适当延展课外空间,创设多元化的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在丰富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语言表达技巧,提高语言倾听、表达和交流水平,利用日常教学积累的丰富的语言素材,充分保证口语交际生活化情况教学的实效性。

猜你喜欢

课标口语交际
情景交际
口语步步高 说一说“洗”
依托课标 夯实基础 精准备考
交际羊
两块磁的交际
高中生物新旧课标比较——以实验版课标和2017版课标为例
酒中的口语诗
2016年全国课标卷透视与2017年备考展示
“转化策略”在课标卷选考题中的应用途径探析
口语对对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