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大人一起读”情趣化教学的探索

2022-11-28储爱美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2年10期
关键词:花样妞妞儿歌

文|储爱美

“和大人一起读”中选编了学生耳熟能详的故事、儿歌,提倡无压力亲子阅读。这是语文教材首次把课外阅读纳入到课程体系中,旨在为刚刚入学的学生营造一种温馨的阅读环境,让学生感受到阅读无处不在,成为自己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从而由阅读走向“悦读”。

怎样才能发挥“和大人一起读”栏目的实效呢?笔者认为可以充分创编多种“花样”牵着学生的手走在阅读的路上,让书香成为学生最温情的陪伴。

一、“花样”朗读,轻启“悦读”之门

“和大人一起读”中选用的是一些富有节奏感的儿歌,这些儿歌读起来朗朗上口,充满了童趣、童真。教学中,教师依据儿歌的文体特征采用了“花样”读法。在“花样”朗读中,儿歌对于学生来说不再是冰冷无声的文字,而是充满活力的音符,这些灵动的音符会轻启“悦读”之门。

1.诵唱结合

节奏感十足的儿歌可以谱成曲唱出来。在充满趣味的歌唱中,学生能轻松地由口头语言过渡到书面语言,真正体会到“我能读”的喜悦,继而在他们心中播下爱阅读的种子。

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和大人一起读”中选用的是《小白兔和小灰兔》这个故事。为了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我摒弃了让学生一字一句读的做法,而是穿插了诵唱结合的读法。上课伊始,我用多媒体播放了朗读视频,动感的画面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眼球,他们情不自禁地哼唱起来。等学生熟悉故事后再进行分角色表演,男生扮演大灰狼,女生扮演小兔子。分角色表演让学生感受到了儿歌的趣味,更重要的是获得了阅读的快乐。

2.配上动作读

一年级学生天性活泼好动,他们喜欢在读儿歌中加入动作,让儿歌随着自己的身体动起来。教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和大人一起读”的《谁会飞》时,我先让学生想一想“鸟儿飞翔、小马奔跑、鱼儿游泳”的画面,又对学生说:“你们能用动作把它们运动的样子表现出来吗?”学生一听,乐不可支地用身体模仿起来。在此基础上,我和学生带着动作来读这首儿歌,嘴里读着,身体扭动着,教室里成了欢乐的海洋。

3.读读回声

根据回声的特性,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用类似回声的方式读童谣。“回声读”就是将童谣每一行后面几个字反复,声调延长,给人以回声的感觉。在教学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和大人一起读”的《春节童谣》中,我加入了回声。

“小孩小孩你别馋”改成“小孩小孩你别馋,你—别—馋—”

“过了腊八就是年”改成“过了腊八就是年,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改成“腊八粥,喝几天,喝—几—天—”

“哩哩啦啦二十三”改成“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

加入回声后,童谣更具有娱乐嬉戏性,非常符合学生天真可爱、活泼爱动的性格。让一部分学生读回声前面的文字,一部分学生读回声部分。这样,学生诵读的声音更加层次分明,余音缭绕,给人一种循环往复之感。

二、“花样”创编,点燃“悦读”之趣

“和大人一起读”里安排的童话故事贴近学生生活,能引起学生的喜爱。但由于这些童话故事篇幅较长,对于识字量较少的一年级学生来说有些力不从心。久而久之,他们会慢慢失去读下去的勇气。这时,教师就要对这些童话故事进行重组,用创编后的文本来吸引学生的目光。

1.课本剧,演一演

“和大人一起读”中有一部分故事人物语言形象、情节生动有趣,比较适合编成课本剧,可以让学生来演一演。在演一演中,这些故事就会温润学生的心田,让学生在童话故事的世界里获得成长。

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和大人一起读”中的《拔萝卜》是一个反复结构的童话故事,既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又充满了童趣。我对学生说:“你们愿意成为故事里的人物吗?让我们来演一演这个故事好吗?”学生纷纷表示愿意。“要想演好,我们就要把故事读熟练。”学生投身于朗读故事中,不再觉得读故事是一种负担。等学生读熟练了,就可以兴致勃勃地戴着头饰来演课本剧了。特别是当演到“嗨哟!嗨哟!拔呀拔,拔不动!”时,台上的学生和台下的学生一起喊着、拔着,就这样一边演着,一边读着,故事就读到了心里。

2.加一加,读一读

“和大人一起读”中,有些儿歌在不改变原意的基础上可以加入一些衬字,加入衬字后的儿歌不仅读起来朗朗上口,还能给学生带来一种新鲜感,这样学生就会投入激情,卖力地读起来,用声音表达自己对儿歌的喜爱。在教学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和大人一起读”中的《妞妞赶牛》时,我尝试加入了衬字:

妞妞赶牛(那个)河边走,牛牛要吃(那个)河边柳,妞妞护柳扭(呀扭)牛走,牛牛扭头顶(呀顶)妞妞,妞妞拗(呀拗)不过牛牛,低头捡起(那个)小石头,吓得牛牛(那个)扭头走。

当我把加入衬字后的儿歌读给学生听时,学生乐不可支,有些学生竟不由自主地跟读起来,这就是加入衬字的魅力。

3.仔细听,讲一讲

阅读不仅有读和看,更有听和讲,只有多种感官参与其中,阅读才会丰满,才会立体。当学生听着教师或者大人讲童话故事,沉醉在幻想中的那一刻,正是他们与故事世界融为一体的时刻。听后再让他们讲一讲故事,那故事中的语言就会内化成他们自己的语言,当鲜活的语言源源不断地从学生的口中流淌出来,童话故事也就镌刻在学生心中了。如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和大人一起读”中的《猴子捞月亮》,我采用了“听一听,讲一讲”的方法来唤醒学生阅读的欲望。上课伊始,我用音频将这个故事连续播放了两遍,用听觉让学生与故事紧密相连。为了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我又示范讲了一遍,才让学生练习讲故事,学生稍稍准备后便登台讲故事。虽然学生的语言稚嫩,但这个故事却在学生的童声童气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三、“花样”督促,引领“悦读”之旅

“和大人一起读”是将课内阅读延伸到课外阅读的桥梁,是让阅读延伸到家庭的美妙路径。为了让“和大人一起读”走进学生的家里,我开展了“花样”促读,引导学生踏上“悦读”之旅。

1.微信分享

微信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分享的重要媒介,我借助班级微信群来引导学生在家里体会阅读的快乐。微信分享有两个板块,第一板块是教师分享。在学生刚刚接触阅读时,我朗读“和大人一起读”中的儿歌,并录好发到班级微信群里。到了晚上,学生在家人的帮助下打开微信就可以听一听,让学生找到儿歌的节奏与韵律。第二个板块是学生分享。学生将故事音频或视频发到微信群里,我适时地做一些点评,第二天将读得有进步或读得流利的音频放给学生听。学生在听到自己的声音时都特别兴奋,晚上回去读得更卖力了。这样,微信分享既督促了学生去阅读,又满足了学生好表现的心理。

2.打卡激励

“一日读书一日功,一日不读十日空。”可见,阅读贵在持之以恒。为了让学生在“和大人一起读”这个栏目中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我制订了班级课外阅读打卡表。这份阅读打卡表由阅读日期、阅读书名、阅读时间、自我评价、家长鼓励五个部分组成(见表1)。

表1

为了这项活动能有效落实,我会给学生一些小小的奖励。对于一个星期里都能完成阅读的学生奖励一个大大的“赞”贴画;坚持认真阅读半个月的学生发给他一张“阅读之星”的表扬信;一个月都能做到认真阅读的学生则颁发“读书好少年”的奖章。就这样一步一步地激励学生将阅读融入自己的生活,使他们幸福地走在“悦读”的路上。

在用多种“花样”玩转“和大人一起读”时,我感觉“和大人一起读”就像一朵飞行的花丰富了我和学生的生活色彩。我愿大手牵着小手一起去触摸文字的温度,用更多的“花样”和学生一起亲近母语,朝着诗和远方迈进!

猜你喜欢

花样妞妞儿歌
薮猫妞妞减肥记
薮猫妞妞减肥记
没关系
花样童年
洁齿的花样
睡觉儿歌
咕噜牛和小妞妞
绽放花样
儿歌绝唱
3月,花样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