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法复位与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成型术联合治疗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探析

2022-11-28仇近远

中华养生保健 2022年23期
关键词:压缩性功能障碍椎体

仇近远

(扬州市江都中医院骨科,江苏 扬州,225200)

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为骨科疾病,以胸腰段功能障碍及持续性疼痛等为主要特征,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对患者生活造成严重影响[1]。如高处坠落砸伤患者的头部、肩部与背部,力量从上向下传导,进而导致患者腰椎出现骨折。患者腰骶部肌肉剧烈收缩,加剧椎体损伤,或出现严重神经系统损害,进而导致患者出现腰椎压缩性骨折。直接暴力导致的腰椎压缩性骨折原因较为少见,多因交通事故、腰部打击所致,一旦出现骨折,就会加剧患者脊髓的损伤,进而导致患者出现瘫痪症状。由于部分老年人的骨质疏松状况比较严重,轻微损伤也可造成腰椎骨折,如坐车颠簸、平地坐倒等。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能够减轻疼痛、恢复伤椎高度,促进伤椎骨折愈合,维持脊柱稳定性,但单一治疗患者恢复比较缓慢[2]。手法复位是中医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一种常见治疗方法,其治疗具有无创性、便捷等优势,在临床骨折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3]。近年来,有学者提出使用手法复位和软枕进行固定复位,可以显著减轻患者的痛苦[4]。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扬州市江都中医院收治的40例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分析手法复位与PKP联合治疗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21年1月扬州市江都中医院收治的40例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0例。参照组男10例,女10例;年龄50~98岁,平均年龄(69.96±8.67)岁;跌倒受伤10例、车祸受伤5例、其他原因受伤5例。观察组男9例,女11例;年龄53~99岁,平均年龄(69.52±1.44)岁;跌倒受伤5例、车祸受伤7例、其他原因受伤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扬州市江都中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患者及家属知晓此次研究,自愿参加,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的依从性较好;②患者未见神经根受损;③患者未见脊髓压迫现象;④经过X线、CT、MRT检查技术,患者均确诊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均为新鲜骨折,骨折部位包括:第11胸椎(T11)、第12胸椎(T12),第1腰椎(L1)和第2腰椎(L2)[3]。

排除标准:①患者中途退出、死亡,患者依从性不佳;②患者存在手术禁忌证;③患者存在先天性脊柱畸形;④患者存在意识、语言与精神障碍;⑤患者患恶性肿瘤,影响本研究结果的疾病。

1.3 方法

参照组单纯实施PKP治疗,在C型臂X线机下展开手术,X线投照方向要和终板平行度持平。透视下定位伤椎,对双侧椎弓根实行体表投影处理并标记,消毒后铺巾,在标记外侧5 mm处做局部浸润麻醉,深度至骨膜,麻醉效果满意后做一纵向切口,长度为1.5 cm。使用穿刺针穿刺,C型臂X线透视下可见穿刺针位于椎弓根外缘中点时,T11-L2骨折位置以15°进针,L3-5骨折位置以20°进针,借助C型臂X线机透视,朝椎体后缘前实施针刺操作,若穿刺针正位并未超出棘突中线,取出穿刺针芯后插入导针。侧位检查后钻头尖至椎体1/2处时,正位应显示钻头尖未超出椎弓根和棘突连线的1/2,若检查发现椎体前缘有钻头,正位应显示钻头尖端接近棘突边缘。导针进入到椎体前缘后部5 mm时退出穿刺针外套管,沿导针插入工作套管后将导针取出,通过丝攻方式对骨道进行清理,置入可扩张球囊,采用相同方式处理对侧。C型臂X线机透视下加压扩张球囊,球囊支撑椎体到理想位置后,立即停止增压扩张操作,并取出球囊。将骨水泥注入到椎体内,在其即将溢出时停止注入,透视下对骨水泥灌注情况进行观察,确定无外漏后继续观察30 min,待骨水泥硬化之后缝合切口。

观察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增加手法复位,实施手术前,先进性手法复位。患者取俯卧位,在胸部位置、骨盆位置放置20~30 cm垫棉枕,叮嘱患者放松,深呼吸,持续30 min。术前评估患者脊柱、双下肢神经反射,手法复位定位之后,触及骨折椎体棘突位置,操作者重叠双掌,掌根与患者骨折棘突位置重叠,加力按压,矫正后凸畸形。一个助手双手放置在患者双膝下部位实施牵拉,另一个则放置在患者脚踝位置实施牵拉,促使身体与床面保持45°角。整复期间,注意观察患者情况,保持3~5 min牵拉后,检查患者骨折部位,发现后凸畸形消失,则表明手法复位成功,之后行PKP术,方法与对照组一致。

护理期间,要帮助患者翻身,按摩受压面,保证受压面肌肤血液循环,避免发生褥疮。叮嘱患者补充每日所需水分,每日饮水量≥1 500 mL。在患者大小便之后,使用温水清洗患者的阴部,协助患者勤换内衣裤,必要时可使用0.25%碘伏清洁。当患者出现坠积性肺炎时,要指导患者有效咳嗽,深呼吸重新咳嗽,排出深部痰液。

1.4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临床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

对患者的并发症情况进行详细记录,主要包括迟发性神经损伤、临近节段退变、支柱块移位。并发症发生率=(迟发性神经损伤+临近节段退变+支柱块移位)例数/总例数×100%。

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随访3个月后的伤椎Cobb角、SVA距离、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①伤椎Cobb角、SVA距离(矢状面层C7铅垂线与骶骨后上缘间的水平距离)采用影像学检查,如X线片、CT、三维重建技术等进行检查。②VAS评分为疼痛等级评分标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标准为使用10等分尺子,0为不疼,1~3为轻度疼痛,4~6为中度疼痛,7~10为重度疼痛,分值与疼痛程度正相关[5]。③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包括疼痛的强度、生活自理、提物、步行、坐位、站立、干扰睡眠、性生活、社会生活、旅游10个问题,每个问题涉及6项,最高分值为5分,最低为1分。若问题均回答,计分:实际得分/50(最高得分)×100%;若回答部分问题,计分:实际得分/45(最高得分)×100%,得分越高表明功能障碍越严重。

1.5 统计学分析

实验数据统一通过Excel 2021表格进行整理,选择SPSS 23.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其中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应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的临床各项指标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临床各项指标比较 (±s)

表1 两组的临床各项指标比较 (±s)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住院时间(d)参照组 20 51.84±4.88 22.07±4.11 8.00±1.11观察组 20 57.16±5.16 15.34±5.14 6.50±1.34 t 3.350 4.573 3.855 P 0.002 <0.001 <0.001

2.2 两组并发症情况比较

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情况比较 [n(%)]

2.3 两组伤椎Cobb角、SVA距离、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比较

治疗前,两组的伤椎Cobb角、SVA距离、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后,观察组的伤椎Cobb角、SVA距离、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均小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伤椎Cobb角、SVA距离、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比较 (±s)

表3 两组伤椎Cobb角、SVA距离、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比较 (±s)

注:与同组治疗前对比,*P<0.05。

组别 例数 伤椎Cobb角(°) SVA距离(mm) VAS评分(分)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分)观察组 20 治疗前 20.53±5.47 3.85±0.54 8.31±1.45 28.43±5.37治疗3月后 7.08±1.24* 1.06±0.12* 2.18±0.54* 8.38±1.82*参照组 20 治疗前 20.51±5.44 3.82±0.46 8.25±1.42 28.15±5.37治疗3月后 8.52±2.04* 1.58±0.27* 3.25±0.79* 11.64±2.73*t 2.697 7.871 5.001 4.443 P 0.010 <0.001 <0.001 <0.001

3 讨论

目前,微创手术已成为老年胸腰椎压缩骨折外科治疗的主要手段,如Ops Mesh椎体成形术及Sky骨扩张系统后凸成形术等,在实际应用中,获得了令患者及医生满意的效果,为老年胸腰椎压缩骨折的治疗开辟了一条全新途径[6]。在局部麻醉下就可完成微创手术,手术后患者疼痛得到明显缓解,由剧痛降到轻度疼痛甚至无痛;并且骨折复位及后凸畸形改善程度明显优于保守治疗,还可以防止骨折椎体进一步压缩、塌陷,明显降低患者术后慢性腰背痛的风险;术后12~24 h患者可在外固定支具保护下离床活动,并恢复到伤前生活方式,尽量避免卧床造成的并发症,包括心肺系统的疾病、下肢静脉血栓等。

本研究结果显示,和参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组临床各项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功能指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可能是老年人的身体状况较差,机体骨质量、骨强度与骨密度下降,出现腰椎压缩性骨折后,多见身体畸形、腰部疼痛、背部疼痛、日常活动受限等,且会压迫患者神经,导致患者下肢瘫痪、大小便功能损伤等。PKP为微创手术,对比经皮椎体成形术,该治疗方式在扩张球囊骨水泥注入前可以有效复位塌陷椎体,矫正后凸畸形脊柱,促进脊柱序列尽快恢复[7]。同时其还可以恢复伤椎高度、减轻患者痛苦,手术对机体损伤较小,且手术用时较短,术中患者的出血量较低,患者术后1 d即可下床活动,可以有效避免长时间卧床所引起的并发症,进而促进患者恢复[8-9]。但是患者治疗后可能出现骨水泥渗漏现象,尽管渗漏早期患者无显著不适症状,一旦管内、硬膜外及椎间孔出现骨水泥渗漏,就会对神经根造成压迫,严重者可能引起肺栓塞,给患者生命安全带来威胁[10-12]。手法复位是一类简单却较为传统的治疗方式,能够最大化地复原被压缩椎体的高度[13-15]。操作时手法轻柔,用力稳缓,有效降低腹胀情况的发生,同时防止患者出现手术过程中呼吸受阻、局限脊柱后伸的情况,以免影响复位的效果[16-18]。将两者联合应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治疗中,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综上所述,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选择手法复位联合PKP治疗,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病情恢复,降低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治疗效果明显。

猜你喜欢

压缩性功能障碍椎体
核素骨显像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诊断价值
提防痛性瘫痪——椎体压缩性骨折
PKP在老年人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CT引导下椎体成形术骨水泥渗漏的控制策略探讨
超声检查胎儿半椎体1例
椎体内裂隙样变对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骨折疗效的影响
高血压与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健康宣教在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