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000针“东方油画”上海绒绣《梅兰芳》的工作量
2022-11-28
艺术品鉴 2022年28期
左图:上海绒绣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唐明敏的作品《梅兰芳》
右图:上海绒绣艺术大展
在日常生活中不太常见的上海绒绣是宏大议事厅的“常客”,人民大会堂很多议事厅背景墙上的巨幅作品都是上海绒绣。
上海绒绣是在西方毛线绣花的基础上结合了中国传统刺绣技法发展而成的艺术门类,是以针为笔、以线作画、以全棉网眼布为画板的“东方油画”。它最初流行于欧洲,后传入上海,在中西文化的交互滋养下诞生,在海派文化的熏染中开始了长达百年的辉煌历史。2011 年,上海绒绣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如今的上海绒绣作品明暗对比显著,又不反光,从任何角度看都气势恢弘,适合表现巨幅风景和人物肖像,被誉为“东方油画”。
上海绒绣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唐明敏曾领衔为人民大会堂制作了多幅巨幅绒绣画。9 月27 日开幕的上海绒绣艺术大展中,她最为人称道的一幅作品是《梅兰芳》,曾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别看这是一幅黑白肖像,观众只看到黑白灰三色,其实,仅一个灰色里面就分好多种颜色,偏黄的灰、偏蓝的灰等等,都要手工进行染色,毛线的颜色多达1000 多种。传承人还要根据自己对肖像照片的理解进行再创作,为了更好地表现肖像面部的明暗关系,往往要在一针里面用上好几种颜色,最多的一针用了8 种颜色,而整幅《梅兰芳》肖像唐丽敏绣了86000 多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