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探析
2022-11-28刘玲,齐诚
刘 玲,齐 诚
(兰州城市学院图书馆 甘肃 兰州 730070)
信息时代科学技术水平快速提高,人民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种信息载体开始逐渐向数字化转变,数字化将成为承载知识的主流形态,这使得传统以纸质资源为主要载体储存信息的图书馆受到了严重冲击与挑战。对此,图书馆需积极调整发展方向,抓住互联网+发展的时代契机,与新信息技术不断融合,创新文献资源建设策略,推进信息资源建设。
1 跨界融合对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影响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于2021年8月27日在北京发布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为《报告》),据统计,截至2021年6月,中国的网民规模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参与人数10.11亿,普及率达到71.6%[1]。随着入网门槛一降再降,各行业资源加速整合,使得信息的交流得到了很大提升。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给图书馆的资源建设也带来了巨大冲击,图书馆原有的管理与服务模式已远远落后于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因此,图书馆必须重新定位发展方向,加快信息资源建设步伐。
1.1 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建设现状及特点
1.1.1 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现状
互联网+时代传统图书馆很大程度上已无法满足用户的各种信息需求。为了能够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国家积极加大各省市级数字图书馆建设,连续三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突出强调“全民阅读”,这充分说明了国家对数字阅读的重视,为图书馆界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发布的《信息基础建设与科技法案》的研究报告中,对数字图书馆的功能与大体范围就做出了明确界定,这也是有关数字图书馆最早的记录。中国对数字图书馆的研究相对也比较早,1995年,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便开始了对数字图书馆的相关研究,而2004年11月,北京大学举办的“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化图书馆(CADLIS)”项目建设启动暨成果汇报会,标志着中国高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正式进入了快车道[2]。李蓉梅等[3]指出虽然部分图书馆数字资源的获取在总体数量上达到了一定规模,但质量并不高,而且没有合理地结合自身优势进行资源建设,数字图书馆还有待加强特色资源建设。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全国省市级数字图书馆工程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逐步形成了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稳步提升的新局面[4]。
1.1.2 数字资源建设的特点
随着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数字资源呈现出以下主要特点:一是数字资源类型涉及面广,为用户信息的获取和科研工作提供了方便;二是全文数据库逐渐增多,有利于用户对各种信息资源的获取,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学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三是数字资源建设参差不齐。中国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比较大,在图书馆资源建设方面也有着明显的体现,如北京、上海等城市的数字资源建设在质量和速度方面要远远高于经济相对落后的城市,雄厚的经济实力,使得他们引进的数据库比较多,涉及的面也比较广泛,几乎占到了全国数据库的一半左右。
1.2 数字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
数字资源是信息时代数字化技术和电子出版技术发展的产物[5]。互联网+时代,数字资源迅猛发展,图书馆呈现出了边缘化的倾向。同时,伴随着互联网+涌现出大量种类复杂的信息,涵盖了文本、音频、图像等,打破了时空与学科界限,又呈现出明确的广阔性。信息数字化的迅猛发展,困扰着数字资源的加工等,给传统图书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只有对数字资源通过采集加工后的有序组织,用户才能有效地利用,图书馆才能得到更广阔的发展。
1.2.1 数字资源质量不高
互联网时代繁杂庞大的信息资源,使图书馆馆藏得到了很好的充实,但由于网络环境不稳定,资源质量没法保障,尤其在选择信息资源的内容、信息资源的加工处理等方面没有统一的指标体系,好多资源重复建设,也造成了比较严重的资金浪费,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完善和建设。
1.2.2 数字资源缺乏有效的整合和传播
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资源,各级各类图书馆都应从实际出发,优化资源配置,加大数字资源的整合力度,才能满足用户对信息的多元化需求,使资源利用最大化。另外,图书馆员还应充分认识到图书馆藏书建设的重要意义,通过对数字资源的最大优化,提高数字资源的广泛传播,在最终意义上实现数字资源的综合性发展[6]。
1.2.3 对数据的处理和备份需求高
在互联网+时代,数字资源占据了图书馆的大量空间,尤其是图片、视频等,同时对图书馆的资源利用也造成了一定难度。当前许多图书馆在数据处理和备份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不能很好地满足互联网+时代图书馆数据处理和备份的需求。
1.2.4 数据的安全保存问题
互联网+时代的用户具有动态性,云计算也比较繁杂,这使得互联网环境仍存在不稳定性,用户的信息很有#能会泄露,图书馆的数据信息也存在安全隐患,这对个人和图书馆来说都有着重大影响。因此,在用户信息和图书馆数据信息的安全方面,图书馆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强监管,在为用户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的同时,进一步促进图书馆的长远发展。
1.2.5 缺少适应互联网+思维的专业技术人员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图书馆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必须做出新的调整,这要求馆员在具备图书情报方面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各种操作,具备分析和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但是,图书馆目前严重缺乏这方面的人才,而且人才流失现象比较严重,这对图书馆处理数据信息、提高服务能力提出了挑战,建立能够及时适应新环境、具有综合素养的人才就显得尤为重要。
1.3 跨界融合对图书馆资源建设的推动作用
伴随着社会各界的相互渗透、融合,传统图书馆发生了巨大变化,信息数字化以及跨界整合,推进了图书馆的发展。移动互联网技术出现后,用户对信息资源的种类和要求不断提高,尤其是人们阅读方式的变化,促使图书馆不断改进服务模式,加强管理。
1.3.1 跨界融合丰富了图书馆的馆藏资源
互联网+时代图书馆的文献资源结构产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不再以实物形式存在的纸质资源为主体,引进了更多存取方便的数字资源,并一跃成为图书馆的主要馆藏资源。随着信息社会的深入发展,信息资源拥有程度不仅会成为衡量一个图书馆的主要指标,也必将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7]。
1.3.2 跨界融合改变了图书馆的服务理念
未来图书馆的发展,必然会走跨界融合的新出路,这将对图书馆的服务理念有着很大的影响。要想打造图书馆服务新境界,就必须转变观念,实行跨界思维,才能跟上时代步伐。对于图书馆管理者来说,超越本位、换位思考是必须的,只有以打造利益共同体为目标,才能开放共享促融合共赢[8]。
1.3.3 跨界融合提升了图书馆的服务能力
互联网+促进了各行业及各种媒体之间的融合,移动数字图书馆就是媒体融合下出现的新形式。移动数字图书馆借助于移动通信技术,以及网络架构技术等,#以灵活地通过移动终端查询信息,不再受时空限制,在为广大用户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服务的同时,满足了用户不同方面的信息需求,深受广大用户的喜爱。
1.3.4 跨界融合促进了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整合
随着用户对信息服务需求的多元化,图书馆根据用户需求,将不同类型、不同形式的资源进行创造性地整合,形成了一个全新、系统的有机整体,尤其要重视资源整合的横向广度和纵向深度,这样才能为用户提供更加合理的信息服务。
2 互联网+背景下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策略
网络时代图书馆的核心任务就是实现虚拟与现实空间的融合,以业务重构与流程优化推动传统行业发展创新[9],并提供稳定访问渠道,使所有馆藏资源能够得以传播,惠及所有人。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信息环境比较开放,图书馆应把握这一时代潮流,应用好互联网平台,积极转变观念,加强资源整合,通过资源共享实现图书馆的跨越式发展。
2.1 数字资源整合策略
对数字资源进行整合是为了将各种信息资源进行加工组织,以有序的方式为用户检索、利用提供方便。互联网+时代开放的信息环境,不仅向用户提供了新的数字资源,也扩大了信息获取的途径。但是,传统图书馆封闭式的资源系统,加上不同类型的信息资源在组织方式、存在形式以及检索途径等方面的不同,使用户在获取信息资源时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互联网环境下要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信息,图书馆必须做好资源整合,尤其在资源建设方面要突出特色,加强纸质资源与数字资源的协调发展,同时,要合理规划空间布局,实现资源转型,提升服务能力。由于各地区经济水平不同,资源建设的程度也千差万别,所以对资源进行整合时必须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同时要从各自的馆藏实际出发,积极有效地推进图书馆的创新发展。
通过对数字资源的整合优化,使其成为一个新的更加有序的整体,方便了读者检索,也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首先,应统一数字资源整合的规范与标准,便于检索与利用;其次,强化数字资源检索系统的#操作性,争取用户的认#度和满意度,提高数字资源的利用。最后,要密切关注本地区的一些龙头产业和部分高校的学科建设情况,建立和完善图书馆专业数据库以及特色数据库,为用户提供相关方面的参考咨询服务。数字资源通过整合,既避免了资源的重复购买,又减少了经费的支出,实现了资源共享,也提高了资源的利用。
2.2 数字资源优化策略
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中心,其馆藏量非常大,传统图书馆在数字资源管理过程中,由于管理体系相对单一,导致资源出现了浪费现象。而在信息快速发展的今天,图书馆要加强网站建设,将高端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进行融合,拓宽服务渠道,优化阅读平台,为读者提供更加快捷高效的服务,从而实现文献资源的优化管理与利用。
2.2.1 推进馆藏资源结构合理化
以往图书馆的文献资源主要以纸质资源为主,某种程度上不利于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因此,图书馆应选择流通量大、利用率高的资源进行数字化建设,根据服务资源、服务项目分门别类地进行科学安排,要有助于用户迅速准确地查找与利用。还需要图书馆及时更新资源,将最新的信息动态展现给用户,便于用户及时获取。
2.2.2 加强跨界融合下的信息交互能力
加强图书馆与用户之间的互动性,提高用户对信息资源的利用。随着国家对新媒体跨界融合的不断推进,图书馆与各行各业之间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推动了图书馆的进一步发展
2.2.3 借助互联网平台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图书馆主动走到用户前面,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通过各种途径与渠道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定制服务,既方便了用户对资源的获取,也有利于信息资源的传播与利用。
2.2.4 争取技术支持,加强信息化管理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数字资源的保存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有利于整个资源的管理。中国高等教育信息保障系统(CALIS),就是将先进的数字技术手段与图书馆丰富的文献资源进行整合,从而实现信息资源的共建、共知、共享,使其社会效益最大化。
2.3 数字资源保存策略
数字资源的开放存取是数字资源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必将推动图书馆的发展与进步。数字图书馆在业务开展过程中,资源存取程度以及共享程度是权衡开放存取实现程度的核心指标。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便利了数字资源的获取,且容易传播,但海量信息的猛增,以及更新速度快速发展,使得图书馆在自动化管理,以及如何保存与利用这些资源方面遇到了一定的难题。而有些图书馆的存储空间小,存储载体又比较老化,普通的服务器与技术更新得缓慢等,都对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存储产生了不利影响,阻碍了图书馆服务的提升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因此,图书馆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多方位寻求解决数字资源保存的途径与方法。
2.3.1 加强对数字资源的管理
面对不断增加且数量庞大的数字资源,图书馆应合理规划其存储问题,同时,要考虑到不同年龄段用户知识、兴趣爱好的不同,选择性地对数字文献资源进行系统性的整理、保存和利用。图书馆#以根据数字资源的学科类型、应用范围等进行存储,既提高了数字资源的利用率,又#以保证其存放的安全性。
2.3.2 提高数字资源的存储水平
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使得媒体之间不断融合发展,也深刻影响着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建设,也对其存储的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由于数字资源存储体系与软件的不同,其存储地与检索途径相对比较混乱,没有统一的形式,不利于信息交流以及资源间的共建共享,也不便于用户获取信息资源。另外,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所出现的计算机病毒、木马病毒等破坏数字资源的不良问题,以及信息技术的更新、变迁等对资源的获取也带来了一定的困扰,信息资源存储的安全问题迫在眉睫。这要求图书馆必须提高技术水平,创建和完善适合数字图书馆全面发展的综合安全防护方案,对广大用户开展实名认证,以及给特许用户实现合适的特殊访问权限,也#以通过对部分数据加密处理来防止不法分子非法盗取。
2.3.3 加大数字资源建设力度
信息时代对数字资源的保存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技术支持外,还需要有大量的资金支撑,这样才能保障数字资源的存放与发展。目前,我国大部分图书馆的建设资金基本都依赖于国家财政,部分图书馆能够争取到出版商的赞助,资金的短缺明显阻滞了数字资源的发展和利用。为了强化数字资源的保存,需要从各个方面加强和完善资金支持,制度科学合理的资金需求,在资源购买和利用方面避免重复浪费。
3 互联网+时代图书馆数字资源融合的保障机制
作为人类文献信息资源中心的图书馆,在人们的学习、工作以及能力提升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对图书馆资源的利用却出现了下降趋势。数字化阅读时代,如何应对信息技术发展所带来的改变,是图书馆目前亟须解决的问题。
3.1 转变观念,积极调整文献资源采购方式
近年来,随着教育部对新建本科院校生均拥有图书的要求,部分图书馆在文献资源采购方面加大了力度,馆藏得到了充实,但是在学科规划与院校设置方面严重脱节,缺乏针对性与指向性,并没有从根本上提高文献资源的利用率。信息时代,用户对信息资源的质量等要求越来越高,图书馆要想保持其文献信息的中心地位,就必须从用户的需求出发,改变传统的不符合时代潮流的采购方式,提高文献资源采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进而改变整体的馆藏结构,提高文献资源的利用。图书馆还须成立专业的文献资源采购人员,通过专业培训,积极培养互联网+思维,提高文献资源采购人员的素养,以及在数据采集、处理与分析等方面的能力,形成以图书馆为核心的学科化文献资源建设模式。
3.2 完善法律,加强资源管理
法律法规是促使图书馆数字资源融合更具合法性,是图书馆数字资源融合顺利进行的制度保障。在数字资源融合过程中,知识产权、信息安全、用户隐私保护等问题都存在着安全隐患,相关政府部门必须根据图书馆的办馆实际,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才能有效保护数据安全与用户的隐私,才能保障图书馆数字资源融合发展的顺利进行。同时,图书馆数字资源的融合发展还需要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机构以及政府的支持。图书馆须从各个方面考虑加强管理,实施统一的标准,对数字资源融合进行合理规划与科学布局,有效推进数字资源的融合。
3.3 合理配置纸质资源与数字资源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信息的数字化、全球化特征越来越明显,用户的信息需求也呈现出多元化发展。互联网+时代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人们不再单纯地从书本上获取信息,数字图书、视频、有声图书等成为现代社会人们阅读的主要形式。因此,图书馆的馆藏结构应积极做出调整,加大数字资源建设的采购力度,提高数字资源的专业性和质量,以满足信息时代人们的不同需求。
3.4 加强特色资源建设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图书馆也越来越重视自身馆藏的建设与发展,自建特色文献库便成为每一个图书馆的发展目标。目前,许多图书馆都非常重视特色资源建设,资金投入力度也不断加大。但是受地域等条件的限制,大多数图书馆的特色文献库只是内部使用,对外不开放,资源不能共享,实际利用率相对比较低。另外,馆藏资源要进行数字化本身难度较大,加上数据备份,对图书馆工作者的要求就越来越高。
3.5 培养人才,改进技术
能够适应新环境、具有互联网+思维的专业性人才是图书馆数字资源融合开展的重要保障。新时代信息的快速发展要求图书馆员必须具有更高的职业能力和素养,在具备基础服务与资源处理能力的同时,还要掌握数据挖掘与分析、应用等方面的能力。有了专业化的人才队伍,才能为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建设提供技术支持,解决数字资源在信息存储、数据安全等方面的问题。
3.6 建立并完善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互联网+时代使得跨界融合、资源共享成为一种趋势。数字图书馆的建设越来越受到政府等部门的重视,新的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构建,能将资源更好地呈现给用户,进而提高资源利用率。但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建立需要大量资金,全靠政府拨款很难支持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因此,图书馆还需进一步加强与数字资源商之间的合作,争取更多的经费支持,建立一个能够容纳多种信息资源的共享平台,使用户能够获取异地或国内外其他图书馆的信息资源,这样既减少了开支,也提高了资源利用率,避免了重复建设。
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传播和推广的平台,其资源建设和有效利用非常重要[10]。信息时代,数字化必将成为承载知识的主流形态,图书馆应把握时代潮流,借助新媒体与新技术不断进取,构建图书馆新的发展思路,培养具有互联网+思维的新型人才,不断推进图书馆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