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甘薯黑斑病中毒的防治探讨
2022-11-28龙亚玲
龙亚玲
(石阡县畜牧产业发展中心,贵州 石阡 555100)
0 引言
甘薯作为产量高、用途广的作物,在我国很多地区都有种植。除了供人食用,也是喂养牛的重要饲料。甘薯黑斑病是甘薯沾染黑斑真菌,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下,真菌快速繁殖,让受感染的薯块部位发黑变质,产生大量能够引起急性肺水肿、间质肺泡肿及皮下气肿的毒素[1]。一旦牛误食感染黑斑病的甘薯及其副产品,将出现严重的中毒情况,致死率极高。
1 甘薯黑斑病概述
甘薯黑斑病是由甘薯长喙壳菌引发的病害,具有较强的传播性和毒性,严重危害甘薯产量。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每年因黑斑病损失的甘薯产量约占总产量的5%~10%,在严重发病时,损失掉的甘薯产量超过总产量的20%。可见,加强对甘薯黑斑病的认识,做好相关预防工作非常重要。
1.1 病原特征
甘薯黑斑病的病原物是甘薯长喙壳菌,生长繁殖能力非常强,一旦处于适宜的环境中,在短时间内就能侵害整个薯块。该菌体在初期无色透明,成熟后呈深褐色,广泛寄生在甘薯细胞内。该病菌可以进行无性繁殖,产生内生分生孢子和内生厚垣孢子。分生袍子无色,呈圆筒状或棍棒状。每个孢子自行发育,随时萌发芽管。这些芽管可持续串生孢子2~3次,生成菌丝。内生袍子可以形成厚垣孢子,并经过一段时间的休眠再萌发。该病菌可以进行有性繁殖,产生子囊壳。子囊壳呈长颈烧瓶状,壁薄成熟后可自溶。子囊壳中有8个子囊孢子,在湿润的环境下,吸水产生膨压,将子囊孢子从体内排出。排出来的子囊孢子不需要休眠时间,即可萌发和生殖。
1.2 危害症状
黑斑真菌寄生在甘薯病变部位产生毒素,能够直接作用在甘薯的苗床、大田及储藏期,极易造成薯苗死亡,薯块大面积腐烂。甘薯幼苗受到黑斑病侵害后,产生圆形的小黑斑点,随苗的成长斑点面积逐步扩大,毒性蔓延开来,整个薯苗的根部很可能全部腐烂掉,导致薯苗枯萎而死。即便薯苗病症不重,生长能力也会大幅度降低,结薯量很少。被老鼠或虫子叮咬过的薯块,同样容易感染黑斑病。受害薯块的病斑轮廓较为清晰,中央有明显的凹陷,呈深黑褐色。病斑不断产生芳香族碳氢化合物毒素,能够让病变部位发黑、变质,具有非常大的毒性。即使经过沸水煮、蒸或是发酵,仍不能破坏其毒性结构。
1.3 流行特点
黑斑真菌能从根眼、皮孔、自然裂口及地下虫子叮咬等伤口处入侵甘薯组织,在短时间内破坏甘薯组织成分。它适合生存在10℃~35℃的潮湿环境,在10℃~14℃繁殖能力较弱,此时甘薯黑斑病发病较轻;在23℃~27℃繁殖生长最为活跃,此时甘薯黑斑病发病率最高;在35℃以上,超出黑斑病菌环境适应力,其生殖受到抑制。
1.4 牛甘薯黑斑病中毒规律
感染黑斑病的甘薯含有非常多的毒素,一旦将其作饲料喂食给牛,牛就会出现中毒情况,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致死率非常高。牛甘薯黑斑病中毒现象多发生于甘薯出窖期间,以及地窖内温度较高和湿度较大的晚冬、早春季节,具有明显的群发性特点,且食欲旺盛、体格强壮的牛发病最为严重。因此,农民必须深刻认识牛食用感染黑斑病甘薯的危害性,在收获甘薯的季节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避免牛中毒死亡,造成经济损失[2]。
2 牛甘薯黑斑病中毒的临床症状
牛作为农民饲养的家畜之一,其甘薯黑斑病中毒临床症状最为明显。通常情况下,牛在食用感染黑斑病的甘薯后就会中毒。中毒的严重程度和症状表现,取决于牛食用感染黑斑病甘薯的量,以及牛本身的耐受力。食用少量感染黑斑病甘薯的牛中毒较轻,临床症状表现主要有结膜充血、精神萎靡不振、食欲及反刍减退或停止、心跳频率明显变快、呼吸发出的声响较大等;食用大量感染黑斑病甘薯的牛中毒较为严重,临床症状表现主要有呼吸困难、肌肉颤抖、瘤胃臌气、皮下气肿、大便呈黑色等。当病症持续恶化后,病牛口流白沫、张口气喘,倒地窒息而死。从死牛剖检结果来看,牛的肺脏变化显著,肺脏明显膨大,呈间质性肺泡气肿,并伴有明显的水肿、淤血。此外,牛的心脏扩张,充满凝固的暗色血块。淋巴结肿大,脾轻度肿胀,肝脏和肾脏出血,肠部有炎症。
经过临床症状对比可以发现,水牛较黄牛敏感,对甘薯黑斑病中毒的耐受力相对较差。水牛在食入250 g黑心甘薯后,即可出现中毒症状。而黄牛则需要食入3倍于水牛食入的量,才会出现中毒症状。牛在食入感染黑斑病的甘薯后,不会直接发病,需要3~5 h才会出现中毒症状,如干咳、眼球突出、瞳孔放大、肌肉颤抖、瘤胃臌气、喷气式呼吸、呕吐、呕吐物有时从鼻腔流出等。
3 牛甘薯黑斑病中毒的诊断
诊断牛甘薯黑斑病中毒相对简单,有经验的兽医会结合本地区甘薯的种植时间、甘薯黑斑病发病期以及牛自行采食或饲喂黑斑病甘薯的病史,为牛的病症诊断罗列依据。比如临床症状表现为发病突然、呼吸存在异常、心跳加快及结膜充血等,特别是呼吸困难,声响较大,即可初步诊断为甘薯黑斑病中毒。
以石阡县汤山镇黄麻塘村杨某家的一头成年水牛误食甘薯黑斑病中毒为例,畜主杨某在得知自家水牛食用烂甘薯后,在第一时间求诊。据畜主杨某反应,水牛在2 h前误食了约20 kg烂甘薯,并且前几天村里有一头牛因吃了烂甘薯而死亡。据畜主描述,可以初步断定该牛是甘薯黑斑病中毒,但在观察该牛的身体状况时,并未发现异常。主要是因为时间短,尚未呈现临床病理症状。在用药洗胃时,该牛出现咳嗽、喘气、肌肉颤抖、臌气、呼吸困难等症状,由此确诊为甘薯黑斑病中毒,即对该病牛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
虽然根据黑斑薯病史、询问畜主情况及观察病牛的临床症状,可以初步判断牛是否属于甘薯黑斑病中毒,但要确诊和选定治疗方案,仍需要进一步观察病牛的临床症状,以免出现误诊情况,给畜主带来不必要的损失。考虑到牛肺疫、牛巴氏杆菌病及牛肺炎的临床症状与牛甘薯黑斑病中毒病状有相像之处,兽医需要按照临床症状表现加以甄别。通常情况下,得了肺疫的病牛体温较高,在40℃~42℃,临床症状主要有呼吸困难、体内燥热、呼吸发出吭吭声。该病状与甘薯黑斑病中毒表现出的呼吸异常等症状相近,若没有其他方面的关键信息,直接确诊为甘薯黑斑病中毒进行治疗,显然过于武断;得了巴氏杆菌病的病牛体温较高,肺部叩诊不呈鼓音,该病病状同样与甘薯黑斑病中毒症状有相近之处,需要认真观察病牛的状况,直至病牛表现出更多中毒症状;得了支气管肺炎的病牛,其身体持续发热,且具有干咳的症状,但无吭吭声和水肿症状。兽医可以根据这一点,直接判断病牛是否为甘薯黑斑病中毒。总之,兽医务必本着严谨、科学的态度分析病情,确保病症诊断万无一失,然后再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才能让病牛快速恢复健康,减少畜主的损失。
4 牛甘薯黑斑病中毒的预防及治疗措施
4.1 预防措施
预防牛甘薯黑斑病中毒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提高甘薯种植技术,切断黑斑病毒来源,做好各个环节的防治工作。
1)严格控制病苗和病薯,加强防范和保护是防止甘薯黑斑病蔓延的核心工作。做好选种育苗工作,做到自繁、自育、自留、自用,决不能从病区引入种苗,严禁在病区种薯,避免因使用病苗或是在病地种薯,防止黑斑真菌增殖扩散。在育苗、栽植、收获、晒干及耕地等农事活动中,需要提高检查频率,及时清除病残体。同时保证不用病土积肥,进一步减少生长期的侵染源。对种薯进行单收、单运、单贮藏,做好隔离措施,切断病毒入侵途径,以此获得无病健康的种薯,避免种薯感染黑斑病。
2)培育无病种苗,加强苗床管理。应当精选种薯,做到出窖时选、浸种时选、苗床排种时选,按照要求剔除病、虫、伤及受冻薯块。需要注意的是,在育苗的时候,为了防止病菌侵入,应尽可能地选用新苗床。若条件不允许,只能使用旧苗床时,必须对旧苗床进行全方位的喷药杀毒,或是更换土壤,施以安全、无毒的绿色肥。在开展种薯消毒工作时,可以采用高温和药剂浸泡种苗的方式,提高病毒抵御能力。可采用温热水浸种薯的方法消毒,将水温调至56℃~58℃后,将薯筐放入缸内,上下提动,使温度均匀一致。待温度降低到51℃~54℃时,再将薯种浸泡10 min,以杀死附着在薯块表面及潜伏在种皮下的病菌;也可以采用药剂浸种的方法消毒,将种苗捆成小把,茎基放在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液体或50%多菌灵可湿粉剂液中浸泡10 min。不仅能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也有利于出苗及苗的生长。
3)做好甘薯贮藏管理,防止病菌传播及薯块发生霉烂。收获甘薯的时间应选择在晴天,在甘薯入窖前,需要剔除病薯和伤薯,铲除病菌传播源。对地窖进行加温处理,加快甘薯愈伤组织形成。通常情况下,将窖内温度控制在34℃~37℃,甘薯愈伤组织形成较快,但不能长时间保持此温度。为了保存方便,农民一般有晒制干薯片、干苕颗的习惯。若晒制时遇梅雨,黑斑真菌将大量增殖,更易滋生甘薯黑斑病,因此在梅雨时期,要将干薯片、干苕颗贮藏在适宜的地窖中,保证窖内温度、湿度、通风适宜,防止温度高、水分大,滋生黑斑病菌[3]。同时开展经常性的杀毒灭菌工作,及时清除薯片及苕颗上的霉烂部位,避免黑斑病菌持续繁殖。将霉烂的薯片和苕颗集中在一起,采用烧毁、选定位置深埋地下等方式进行无害化处理,绝不能乱丢、乱弃,以免污染环境或家牛误食。
4.2 治疗手段
目前,没有专门用于治疗牛甘薯黑斑病中毒的药物。针对牛甘薯黑斑病中毒的治疗方案,仍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兽医都有自己的心得体会和方法经验。针对牛甘薯黑斑病中毒,可以结合病牛的实际病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按照“洗胃、排泄、消毒及护理”这一流程进行治疗,更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帮助病牛恢复健康。
1)引导毒物排出体外,缓解病症痛苦。牛在食用大量感染黑斑病的甘薯后,其胃肠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来消化这些毒物。只要发现得早,在牛的胃肠尚未完全消化这些毒物时,使用适度、适量的含盐类泻剂,将病牛体内的毒物排出来,以此掐断毒体来源,防止病症恶化,缓解病牛的痛苦。如果牛中毒较深,还需要进行泻血处理,让毒素随其血液排出。泻血量依据病牛体格大小而定。在上述石阡县唐山镇黄麻塘村杨某家的一头成年水牛甘薯黑斑病中毒的案例中,兽医在检查该牛的身体状况时,未发现甘薯黑斑病中毒症状,这说明该牛体内有很大一部分毒物未被消化,与畜主杨某描述的牛进食的时间基本相符。同时考虑到畜主杨某说该牛食用了约20 kg的甘薯,严重超出水牛能够承受的250 g以内的中毒量。为彻底清除牛瘤胃内的毒物,兽医先给病牛喂服了30 mL的1%硫酸铜溶液,使其食道沟收缩,方便泻药直接进入瘤胃。为了防止牛出现虚脱的情况,兽医使用300~500 g的硫酸镁、100~200 g的人工盐,以及5 000 mL温水,一次性地灌入病牛体内,配合反复多次的灌肠,使病牛将瘤胃内的毒物排泄殆尽。
2)采用静脉滴注氧化剂的方式,提高肝脏解毒和肾脏排毒功能,消除病牛呼吸困难、肌肉颤抖等症状。在此过程中,若发现病牛存在瘤胃臌气的情况,兽医会对病牛进行瘤胃穿刺,排出其瘤胃中的气体。在上述石阡县唐山镇黄麻塘村杨某家的一头成年水牛甘薯黑斑病中毒的案例中,兽医根据该牛的体格及其症状表现,配制了500 mL的双氧水和500 mL的5%葡萄糖,然后以静脉滴注的方式将药液注入病牛体内,同时给病牛的肌肉注入了40 mL的阿托品。起初病牛只是有轻微的呼吸困难,并无其他不良症状。但在1 000 mL药液快滴完的时候,病牛表现异常,特别是其呼吸变得更加困难,瘤胃也存在非常明显的臌气情况。这说明病牛体内的毒物未排泄干净,一部分滞留在胃部的毒物已被消化,大量毒素伴随血液循环进入了牛的肺脏,使牛呈现出严重的中毒症状。这不代表静脉滴注氧化剂没有效用,而是氧化剂的用量不足,没有消解病牛体内的毒素。于是兽医当机立断,又配制了500 mL的双氧水和500 mL的5%葡萄糖溶液,直至使用1 950 mL的药液,该病牛呼吸困难的症状基本消失。在滴注药液的过程中,兽医对病牛进行瘤胃穿刺,让排气针筒留置5 h,确保病牛瘤胃中的气体充分排出。
3)喂服中药巩固疗效,做好相关护理工作。通常情况下,甘薯黑斑病临床症状消失的6~8 h后,病牛可以少量进食,不会对其身体造成负担。考虑到病牛体内可能依然存在少量毒素、身体机能下降等情况,可采用中药:党参35 g、黄芪35 g、白术30 g、茯苓25 g、陈皮30 g、木香40 g、建曲30 g、麦芽30 g、山楂40 g、甘草10 g,加入2 000 mL水煎服1次/d。在用药后,给病牛投服温盐水(0.5 kg水加盐12 g,3次/1 d,1次8 kg),持续5~8 d即可彻底消除病牛体内的毒素,使病牛身体机能逐步恢复。
4)兽医需要本着负责的态度,认真做好回访工作,并要求畜主后续注意观察病牛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如果存在异常情况,应在第一时间与兽医进行交流,防止病牛出现其他病症。在护理病牛的时候,畜主需要注意以下4点:①保证圈舍干燥清洁,卧地多铺软草,让病牛休息更加舒适。②注意对圈舍消毒,防止蚊虫叮咬。③多牵病牛到平坦的地方行走,速度不宜过快。④给病牛喂食一些易消化的草和饲料,把握好喂食的频率和量[4]。
5 结语
牛甘薯黑斑病中毒需要引起农民的高度重视,一旦牛食用了感染黑斑病的甘薯,就会出现中毒情况,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牛很可能失去生命,造成严重的损失。因此,养殖户应了解甘薯种植及贮存技术,并掌握牛甘薯黑斑病中毒的预防措施,当发现牛中毒时,要第一时间寻求兽医进行科学诊治,才能将牛甘薯黑斑病中毒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