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牦牛规模化养殖常见疫病的研究

2022-11-28索朗曲珍董亚南索朗卓嘎

畜禽业 2022年7期
关键词:病牛犊牛牦牛

索朗曲珍,董亚南,索朗卓嘎

(拉萨市畜牧兽医总站畜牧室,西藏 拉萨 850000)

0 引言

牦牛是高寒地区特有的牛种之一,适应高寒气候,是青藏高原地区畜牧业经济发展的主要畜种,也是农牧民重要的生活和经济来源[1]。传统养殖主要根据不同季节划分草地,分群放牧,但随着经济高速发展,人们对牦牛肉的需求量增加,为了提高养殖效益及满足市场需求,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但是规模化养殖过程中极易发生疫病,给疫病防控带来很大的困难,严重影响牦牛的正常生长和农牧民的收益[2]。因此,在发生疫病时要善于抓重点,分析疫病出现的原因,并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防控,才能降低损失。根据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分析规模化牦牛养殖过程中常见疫病发生的原因,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旨在为疫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1 牦牛布氏杆菌病

1.1 病因

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感染后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该病主要侵害生殖系统和关节,病牛和带菌牛为主要的传染源,病原微生物可通过流产的胎儿、胎衣、羊水、子宫渗出物、精液、乳汁等排出体外,污染养殖场的饲草料、饮水、环境等,健康牦牛通过采食、饮水、交配、皮肤接触等发生感染[3]。

1.2 症状和病变

牦牛感染布病后潜伏期多为2周至6个月,大多数病牛呈隐性感染,妊娠母牛在任何时期都可能会发生流产,临床上以妊娠的第6~8个月较为常见,流产后产下死胎或存活不久的弱犊,在流产后往往出现胎衣不下和子宫内膜炎,病牛在产后1~2周内从阴门排出红褐色带有恶臭的分泌物,个别病牛因救治不及时而导致不孕[4]。剖检病牛发现胎衣增厚呈胶冻样浸润并伴有出血点,表面覆有纤维素性渗出和脓液,流产后病牛的子宫绒毛膜的间隙有灰色渗出物,胎儿多呈败血症病变,浆膜和黏膜有出血点和出血斑,皮下和肌肉有出血性浸润,肝脏、脾脏、淋巴结肿大,呈特征性的布病结节。成年公牦牛发病后出现睾丸炎,以化脓性坏死性炎症为主。

1.3 防治

1)治疗:牦牛感染布病经确诊后可使用抗生素治疗,多选择50 mg/(kg 体重)四环素或0.1 g/(kg 体重)土霉素或1万IU/(kg 体重)硫酸庆大霉素治疗,同时给予15 mg/(kg 体重)VC进行治疗,2~3次/d,连续治疗3~5 d即可获得一定的效果[5]。

2)预防:对病牛的排出物或排泄物要进行无害化处理,对牛舍定期开展彻底消毒,常用10%石灰乳、1%消特灵(二氯异氰脲酸钠粉),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病原菌扩散。

2 牦牛巴氏杆菌病

2.1 病因

牦牛巴氏杆菌病又称为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后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一般情况下,巴氏杆菌作为正常菌群的构成成分定植在牦牛的上呼吸道,但在气候骤变、营养不良、管理不当、过度使役、长途运输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机体的抵抗力降低,该菌大量繁殖会引起疾病[6]。病牛会通过分泌物和排泄物经大量致病力增强的病原菌排出体外,污染周围环境、饲草、饮水,再通过消化道、呼吸道感染其他牛,如果处理不当会呈地方流行,引起大量动物感染和死亡。

2.2 症状和病变

临床上感染发病的牦牛症状分为三类,①急性败血型,病牛体温升高,采食、反刍停止,鼻镜干燥,流泪,濒死期严重腹泻,排出恶臭粪便,病程极短,1 d左右可能死亡。②水肿型,临床上发病的牦牛多为此型,除体温升高、不食、被毛粗乱外,病牛的头、咽喉、颈部皮下出现水肿,按压疼痛,口角连续流出清水样涎水,因此又称为“清水症”,病牛呼吸困难,濒死期腹泻,最终因窒息而亡。③肺炎型,病牛呼吸困难,咳嗽,流出黏性或脓性鼻液,按压胸部疼痛,病程1周左右,部分牦牛出现腹泻后迅速死亡[7]。

2.3 防治

1)治疗:病牛可选2~4 g/(kg 体重)四环素溶于5%葡萄糖生理盐水静脉注射,也可选择土霉素、青霉素、链霉素治疗,连续用药3~5 d效果较佳。

2)预防:出现过该病的养殖场要每年定期注射牛出败氢氧化铝甲醛灭活菌苗;病牛隔离治疗,对污染的牛舍、场地使用2%NaOH水溶液、5%氨水或10%石灰乳进行彻底消毒[8]。

3 牦牛病毒性腹泻

3.1 病因

牦牛病毒性腹泻病是由腹泻病毒感染后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又称为病毒性腹泻黏膜病,患病牛和带毒牛为主要传染源,病牛持续向体外排毒,病毒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进入健康牛的呼吸道和消化道,或经交配或胎盘进行垂直传播,尤其在青藏高原地区,牦牛病毒性腹泻呈地方流行[9]。

3.2 症状和病变

该病潜伏期7 d左右,犊牛感染后呈急性型,发病急、传播快,病牛体温升高至41℃,持续3 d后精神沉郁、食欲下降、呼吸困难、剧烈咳嗽,随后出现水样腹泻,粪便中夹杂大量肠黏膜和血块,口腔黏膜糜烂,表面附有灰白色坏死上皮组织,口腔中流出大量的泡沫状唾液,鼻镜干燥皲裂;妊娠母牛将病毒经胎盘传播给犊牛,犊牛会突然发病,症状同上,持续4~5 d后死亡。慢性型病牛多见于成年牛,病牛间隙性腹泻,先里急后重,在疾病后期拉出的稀便中混有大量血块和肠黏膜组织,病情严重的病牛脱水,体重减轻[10]。剖检病牛鼻镜、口腔黏膜表面有形态不规则的溃疡斑,鼻腔内蓄积黄色胶冻样渗出物,气管黏膜表面富有脓性分泌物,肺脏水肿、出血,切面有干酪样渗出物,病死牛的食道黏膜糜烂性坏死,瘤胃黏膜块状水肿、充血、糜烂,皱胃和肠壁炎性水肿,胃壁和肠壁明显增厚,小肠急性卡他性炎性病变,空肠和回肠表面有点状和斑块状出血,黏膜片状脱落,盲肠和大结肠末端条纹状出血[11]。

3.3 防治

1)治疗:该病尚无特效药,临床上多用收敛止泻、清肠补液的药物进行对症治疗,如口服30 g/头碳酸铋片口服,1次/d,40 g/头磺胺脒片,2次/d,后者首次用药可加倍剂量,连续用药5 d后可取得较好效果。对于症状较为严重的病牛,可使用300万IU丁胺卡那霉素溶于300 mL 5%葡萄糖生理盐水加10 mL 30%安钠咖和10 mL VC混合后静脉注射,1次/d,连续使用3 d,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整个牛群的饮用水中加入98%盐酸吗啉胍粉剂,连续使用1周,采用该综合治疗措施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12]。

2)预防:加强对牛群的检疫检验,及时清理牛群中的隐性感染牛,对没有传染的犊牛采取隔离的方式。加强饲养管理措施,对养殖场进行全面的消毒。在饲养的过程中坚持自繁自育和全进全出的养殖模式。对于妊娠期的母牛,应该为其提供营养均衡的饲料,犊牛出生之后应该接种预防该疾病的疫苗,提高犊牛的免疫能力。养殖场应禁止进入其他的动物,禁止健康牦牛和患病牦牛之间的接触。

4 牦牛传染性胸膜肺炎

4.1 病因

该病又称为牦牛牛肺疫,是由牛丝菌霉形体感染后引起的一种接触性慢性或亚急性传染病,病牛以纤维素性肺炎和胸膜肺炎为主要特征,病毒经呼吸道咳出的飞沫进行传播,也可经生殖道发生垂直感染,一般情况下在检疫和隔离不严格的牛场容易发生大面积的传播。

4.2 症状和病变

牦牛感染后在低温、剧烈运动和饮用冷水后出现短暂咳嗽,病初咳嗽时间短,并不伴随其他症状,后期会出现食欲不振、咳嗽频繁、消瘦、可视黏膜发绀,肩胛部和臀部肌肉颤抖,前胸部和颈垂水肿等症状,少数病牛会突然高烧、呼吸困难、流鼻液、口吐白沫后倒地死亡,这种属于急性发病经过。典型病变为纤维素性肺炎和胸膜肺炎。

4.3 防治

1)治疗:该病尚无特效药治疗,成年牦牛可使用300万IU青霉素肌肉注射,2次/d,小牛减半,也可使用100~150 mL10%磺胺噻唑钠溶液肌肉注射,2次/d,也可将4~5 g“九一四”(新胂凡钠明)溶于5%葡萄糖盐水或0.9%生理盐水100~500 mL中一次静脉注射,间隔5 d使用1次,连用2~4次,现配现用,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2)预防:每周使用聚维酮碘消毒1~2次,做好牛群的疫苗接种工作,定期接种我国研制的兔化牛肺疫疫苗,免疫期1年半,也可使用绵羊反应苗,能在牧区有效控制牛肺疫的发生;此外可进行药物保健,用清肺止咳散拌饲,自由采食5 d,能取得较好的预防效果[13]。

5 牦牛肝片吸虫病

5.1 病因

该病是由肝片吸虫感染后引起常见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病变主要集中在胆管、胆囊,引起病牛急性或慢性肝炎、胆囊炎,伴发全身中毒和营养障碍。在牦牛养殖过程中,发生肝片吸虫病与牛的日龄、健康水平、营养状况、饲养管理水平等有很大的关系。病原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水中孵出毛蚴,遇到中间宿主椎实螺后经几个发育阶段形成尾蚴排出螺体,附着在水生植物上脱去尾部形成囊蚴,牛吃到这种水草后感染,囊蚴随饲草进入肠道后孵出幼虫,幼虫钻入肠壁,进入腹腔,随后在肝脏和胆管内游行,最终在胆管内发育为成虫[14]。

5.2 症状和病变

因病原进入体内后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发育,因此临床发病的病牛多呈慢性经过,在前期出现食欲减退、消化系统紊乱、进行性消瘦、生长发育迟缓、精神沉郁,随着病情发展会出现腹泻、瘤胃鼓气,叩诊肝脏浊音,按压肝区明显疼痛,多数会伴发或继发其他病原微生物,加重病情,严重者致死。剖检病牛可见肠壁和肝组织损伤,肝脏明显肿大,包膜上有纤维素沉积,引起慢性胆囊炎、肝炎和贫血[15]。

5.3 防治

1)治疗:使用0.05~0.1 mL/(kg 体重)氯氰碘柳胺钠注射液肌肉注射,间隔2周再用药一次;使用0.05~0.1 mL/(kg 体重)肝虫清皮下或肌肉注射;用0.1 mL/(kg 体重)伊维菌素注射液皮下注射1次,上述方法均能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也可使用中药方剂进行治疗,赤芍10 g,贯众、森通各9 g,槟榔、龙胆各15 g,泽泻5 g,厚朴8 g,豆蔻8 g,甘草5 g,用水煎服[16]。

2)预防:定期驱虫是有效预防该病的重要方法,可在每年春季和秋末冬初各进行一次定期驱虫,将病牦牛的粪便收集后堆肥发酵或经消毒后严格处理,加强饮水和饲草的来源和卫生管理,控制中间宿主椎实螺的数量,避免其随饲草料将病原带入养殖场。

6 牦牛肺丝虫病

6.1 病因

本病是由网尾线虫寄生于牦牛的气管内引起的寄生虫病,雌性成虫在气管和支气管内产卵,咳嗽时虫卵会随着痰液进入消化道并孵出幼虫,幼虫随粪便排出体外发育为感染性幼虫,再经污染的饲草、饮水等进入牛体,沿着淋巴管和血管进入肺脏,最后通过毛细支气管炎进入支气管发育为成虫,以犊牛较为多见[17]。

6.2 症状和病变

病牛呈阵发性咳嗽,早晚咳嗽加剧,伴随流鼻涕、气喘、呼吸粗重和进行性消瘦,病情加重后,牛的头、颈、胸和四肢皮下明显水肿,实验室检查病牛粪便,每10 g中含幼虫10~15条为轻度感染,临床症状不明显,病牛往往会自行康复,如果超过400条,病牛咳嗽、呼吸困难,听诊肺部有明显啰音,超过700条时病牛最终会死亡[18]。

6.3 防治

1)治疗:使用5 mg/(kg 体重)盐酸左旋咪唑肌肉注射,或用8 mg/(kg 体重)口服;使用50 mg/(kg 体重)海群生(二乙碳酰氨嗪,又名克虫神、灭丝净)口服,间隔3 d用药1次,连用3~5次;用0.2 mg/(kg 体重)阿维菌素或伊维菌素肌肉注射,上述疗法均能获得较好的疗效[19]。

2)预防:母牛和犊牛隔离饲养,保持圈舍干净和清洁卫生,定期驱虫,驱虫后的粪便要严格处理,驱虫时1周内用驱虫药喷洒整个牛舍。

7 结语

随着养殖规模加大,交易频繁,牛群发病往往以混合感染较为多见,明显增加了疫病防控的难度。在日常生产中,养殖人员一定要坚定地执行“预防为主,养防结合,防重于治”的原则,做好日常的饲养管理和定期消毒工作。如果发生疫病,首先要做好隔离,对已经发病的牦牛进行综合性诊断,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对细菌病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筛选出敏感药物对症治疗,病毒病使用高免血清和抗毒素。定期驱虫,制定合理科学的免疫程序,配合全价饲料提高牛群的抗病能力。

猜你喜欢

病牛犊牛牦牛
犊牛腹泻病原因分析与防治措施
护理高烧病牛应做到“五多”
怎么给初生犊牛补充营养
赛牦牛(布面油画)
牦牛场的雪组诗
Yak of All Trades
美仁大草原的牦牛(外一章)
犊牛肺炎巧防治
晚秋
犊牛传染性腹泻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