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羊常见病的治疗与预防措施
2022-11-28鲍宝忠
鲍宝忠
(康乐县农业农村局流川乡畜牧兽医站,甘肃 康乐 731500)
0 引言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带动下,我国农村地区羊养殖产业发展速度十分迅猛,大型规模化的养殖场越来越多,农民依靠养羊产业持续增产增收,走上富裕之路。然而,羊病依然是阻碍羊养殖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每年都有大量的羊群因患病而死亡。相关部门应加强各类疾病的宣传与监督,从宏观层面做好防疫工作,养殖户需要掌握各类疾病的致病因素,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防止羊病进一步恶化。
1 常见羊病的类型
1.1 寄生虫类疾病
寄生虫会寄生在羊身上,入侵生物体,使羊发病。夏季为寄生虫病高发季节,该病发病速度快,隐蔽性较强,在羊的体内长期存活,影响羊的正常行为活动,需要加强预防和检测。不干净的水、腐烂的草、脏乱的生活环境,都有可能造成羊寄生虫病。
目前,常见的寄生虫包括蛔虫、螨虫、肝片吸虫等。羊寄生虫病会严重影响羊的体质,在发病一段时间后,羊会快速消瘦,抵抗力下降,机体功能衰竭,严重的还会导致死亡。如果新出生的羔羊感染寄生虫病,容易营养不良,生长速度迟缓,如果母羊在妊娠期感染寄生虫,有可能出现早产或者流产,产下羔羊后,羔羊的体质容易受到影响,成活率较低。在规模化养殖的过程中,寄生虫还会对整个羊群造成威胁,如果不加以控制,会使羊大量死亡。对寄生虫类疾病的诊断,可先用肉眼观察羊是否感染体外寄生虫,还可以对羊的粪便进行虫卵检查,结合检查结果确定羊的病情。针对一些已经病死的羊,兽医可以对病死羊进行尸检,科学判断寄生虫病类型,从而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养殖人员可在每年的3月以及10月下旬进行体外驱虫,可以选择淋浴、池浴等药浴的方法驱除羊身上的蜱虫、跳蚤、螨虫等,达到治疗和预防的效果,还可以在羊群中喷洒喷雾,治疗方案结合养殖场的实际情况综合开展。体外驱虫可以选择菊酯类杀虫剂或者伊维菌素,严格控制驱虫药物的用量;体内驱虫需要根据不同的寄生虫,请专业的兽医治疗,避免乱使用药物,影响羊群健康和治疗效果;羊消化道、肺部的肝片吸虫以及线虫,可以选择阿苯达唑;莫尼兹绦虫病可以选择丙硫咪唑、呲喹酮等驱虫药物,用药时可以将药物和草料混合起来,避免羊群食入过多。
1.2 传染性疾病
羊传染性疾病是疾病防治的重点,这一类疾病通常具有较高的传染性,通过口水、粪便等进行病菌传播,规模化的饲养方式更加容易造成大面积发病,严重的还会造成羊群集体死亡,给疾病防治带来较多困难。细菌和支原体是传染性疾病的首要致病因素,这些细菌和支原体会在羊的体内大量繁殖,严重危害羊的健康,通过注射疫苗、隔离治疗、病羊无害化处理等方法进行预防,以避免传染性疾病的暴发。
布鲁氏杆菌病、小反刍兽疫、魏氏梭菌类病、口蹄疫、羊痘、传染性胸膜肺炎、羊口疮等都是比较严重的常见传染病,其中,布鲁氏杆菌病即布病是人畜共患病,需要进一步加强预防和治疗,兽医及养殖户在治疗的过程中须做好防护措施,防止人类染病。小反刍兽疫俗称“羊瘟”,这种传染性疾病死亡率较高,发病羊会出现腹泻、口腔溃疡、支气管肺炎、发热等病症,需要为患病羊注射抗病毒药物、抗生素。魏氏梭菌类病包含了肠毒血症、羔羊痢疾、羊快疫等多种类型,可以运用青霉素、土霉素、磺胺嘧啶等进行治疗。口蹄疫是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侵害偶蹄兽,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要求必须上报的动物传染病类型,国家规定口蹄疫“只防不治”。羊痘是一种痘疹,可以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清洗患处,然后使用甘油、紫药水,结合青霉素和磺胺嘧啶,防治结合,避免羊群出现继发性感染。传染性胸膜肺炎可以运用酒石酸泰乐菌素、卡那霉素、恩诺沙星来治疗,同时做好养殖场所的消毒工作。羊口疮是一种传染性的脓包,可以运用高锰酸钾清洗患处,同时配合治疗口疮的药物。
1.3 普通疾病
羊普通疾病是指非传染性、一般性的疾病,包含了内科、外科、产科。普通疾病不会对整个羊群造成较大影响,虽然产生的经济损失较小,但是治疗方法不当也会造成较大影响,所以不容忽视。在养羊的过程中,羊的普通疾病包括感冒、食物中毒、肠胃炎、瘤胃鼓气、瘤胃积食、外伤、母羊流产等。对于饲养人员而言,需要加强对羊群的观察,在日常管理中记录羊的状态,一旦有羊只出现了食欲不振、不愿行走、精神萎靡等症状,就要及时进行检查,了解羊是否存在外伤、感冒等病,进行科学饲养,对羊存在的病症进行治疗。
普通疾病在规模化养殖中比较常见,养殖人员需要结合患病羊的表现,进行科学诊断,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例如在外伤中,养殖者需要及时发现羊的外伤,并运用压迫法、注射止血法为受伤的羊止血,防止羊失血过多,然后对外伤周围进行清理,及时做好伤口消毒,清除创口内的异物,进而用高锰酸钾清洗创伤部位,做好包扎。另外,要加强对受伤羊的观察,及时为羊换药,避免伤口进一步感染。羊通常会在冬春季节出现感冒症状,外在表现为停止反刍、体温升高、食欲不振等,可以选用安乃近、复方氨基比林、大青叶注射液、病毒唑注射液等,对病羊进行肌肉注射。针对瘤胃积食,养殖人员可以采用按摩的方法促进瘤胃蠕动,进而静脉注射10%的高渗透盐水、皮下注射硫酸新斯,促进羊反刍。针对羊中毒,养殖人员需要及时排除毒物,运用导管帮助羊洗胃,还可以喂食50~100 g泻药,例如硫酸钠、硫酸镁等。另外,中毒还可以结合有毒物质的性质使用解毒药,运用碱性药物解除酸毒,运用食用醋等解除碱类毒。针对母羊难产要及时判断难产的原因,包括胎儿过大、子宫收缩无力、胎位不正等,做好助产工作,科学运用药物催产、牵引拉出等方法,还可以采用剖腹产,提高母子的存活率。部分羔羊可能会在出生后出现假死状态,这是由于呼吸困难造成的,需要及时清除羔羊口鼻中的羊水,有规律地按压其胸腹部,帮助其恢复呼吸。羊的普通病类型较多,需要养殖人员广泛学习,不断总结普通病症的治病经验,做到对症下药,避免产生较高的经济损失。
2 诊断方法
2.1 观察羊的反刍情况
在羊群养殖工作中,饲养人员需要加强对羊的观察,提前了解羊的患病状态,掌握羊出现的疾病类型,防止羊群疾病进一步扩大。反刍情况是判断羊是否生病的重要方法,如果羊出现了食欲下降等现象,首先可以考虑消化系统的疾病,饲养人员需要进一步观察羊的口腔和牙齿,检查羊的鼻子,确定羊的患病类型。养殖人员需要提高对羊反刍情况的敏感性,加强对羊的观察,掌握羊的营养需求,一旦羊出现食欲不振等问题,就要对羊进行全面体检,例如测体温、检测粪便等,科学判断羊的病症。
2.2 结合羊毛及皮肤进行判断
健康的羊皮毛有光泽、顺滑,掉毛情况较少,但是病羊皮毛通常黯淡无光、容易脱落,一旦遇到羊毛脱落严重、皮肤结痂、红疹等问题,饲养人员就需要进一步观察羊的表层皮质,查看羊是否出现了炎性肿胀或者外伤,从而及时做好处理工作。在常见病中,口蹄疫会使羊的口腔黏膜、乳房、蹄部发生水疱,羊痘会使羊出现红斑、丘疹、水疱,这些羊病都可以结合羊的皮肤状态进行判断。除了观察羊的皮肤和羊毛之外,饲养人员还可以根据羊膘对羊的病症进行判断,如果羊骨瘦如柴,与其他羊相比明显消瘦,就要提高警惕,对羊进行全面检测,观察羊是否存在痢疾、肠胃疾病、寄生虫病等。
2.3 根据羊的动作进行判断
在初步诊断中,饲养人员可以结合羊的动作、外形等进行判断,健康的羊眼睛明亮、动作敏捷、行走平稳,但是羊在生病时通常会动作不稳、行走意愿低,有些羊还会出现奇怪的姿势。例如破伤风的羊会出现四肢僵硬的症状,可以从走路姿势上进行辨别,初步判断羊的病症。除此之外,如果羊出现了外伤,也会影响动作,需要饲养人员加强观察,及时对羊出现的外伤进行消毒和包扎,避免外伤引起发炎,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3 羊病的预防措施
3.1 加强宣传和监督
应加强防疫宣传和防疫监督工作,提高羊疾病的预防成效。可以利用报纸、电视、广播以及其他的新媒体渠道,广泛普及关于羊病的知识。除此之外,有关部门还需要加大对各类羊病的监管,积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对于羊病的治疗经验,制定科学的羊病防控计划,有效控制疫病,降低疫病的危害。在传染病防疫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检疫制度,严格落实隔离措施,加强产地检疫、流通环节检疫,大幅度降低传染病发生的概率,提高治疗效率。有关部门还需要加强对本地区养殖户的管理,充分了解养殖户的养殖规模,掌握各养殖场所中的基础设施,定期对各养殖场所进行卫生检查和防疫检查。
3.2 优化养殖环境
当前很多养殖户忽略羊圈的清理工作,造成部分羊患上了羊腐蹄病,形成蹄部感染,这种病会传染给其他羊,病症表现为发烧、食欲不振、跛行等,羊蹄间还会出现红肿、出血等现象,严重的会导致羊蹄溃烂变形,使羊长期卧地不起。除此,养殖环境不佳极容易滋生细菌、病菌,造成羊群感染而患病。因此,应优化养殖环境,时常关注羊的水槽、食槽等卫生情况,一旦发现污染,应立即更换,避免羊群患上肠胃疾病。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机械化养殖设备已经逐渐投入到实践工作中,例如饲料搅拌机、病羊无害化焚烧炉、粪便清理机、自动化饮水设备等,可全面优化羊群的养殖环境,有条件的养殖户应积极引入先进设备,全面改善羊的生活环境,提高饲养质量。
3.3 做好饲养管理
为更好地预防羊病,养殖人员需要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饲养水平,增强羊的免疫力,降低羊的发病概率。首先,养殖人员需要定时定量地投放饲料,将玉米粉、豆饼、花生饼、麸皮、新鲜玉米粒、草粉等材料混合,保证蛋白质含量、钙含量达标,遵循“先青草,后饲料”的原则,提高饲养质量。此外,养殖人员还可以在饲料中增加维生素、微量元素,为不同的羊群提供营养。如养殖人员可在饲料中增加20~50 mg/kg的VC,以提高羊的抗应激能力,促进羊体内胶原蛋白的合成,加快氨基酸中酪氨酸和色氨酸的代谢,减少羊群发病的概率,全面延长机体寿命。除此,在日常的饲养过程中,饲养人员还需要加强对食物和水源的检测,防止食物或水源中存在寄生虫或者病菌,保证水源和食物清洁。
3.4 科学接种疫苗
接种疫苗是有效防病的重要措施,养殖户需要严格按照检疫部门的要求做好检疫工作。针对魏氏梭菌类病,饲养人员需要在母羊生产之前的1个月注射三联疫苗,在新生羔羊出生后的15~30 d注射三联疫苗,可有效防止魏氏梭菌类病,如羊快疫、羔羊痢疾、肠毒血症等。针对布鲁氏杆菌病,目前已有布鲁氏菌病活疫苗,能够在羊身上形成免疫,免疫期为3年,主要包括皮下注射、滴鼻、口服等,不同方法的用量有所差别,需要严格按照疫苗说明书进行。免疫接种最好在配种前1~2个月进行,妊娠期的母畜不能进行预防接种。当前口蹄疫疫苗的类型包括传统疫苗和灭活疫苗,其中羊一般使用羊O型口蹄疫灭活疫苗,需要采用深层肌肉注射的方法,羔羊用量为1 mL/头,成年羊2 mL/头。除此之外,传染性胸膜肺炎、羊口疮、羊痘等均可以提前注射相关疫苗,降低传染性疾病的发生概率。
4 结语
近年来,我国羊的养殖模式、养殖方法在不断改革和创新,羊养殖业走向科学化。对于养殖户而言,必须要提高养殖技术,在养殖过程中及时关注羊的健康状态,提早发现各类疾病,对症下药,采取科学的解决措施,保证羊群的健康,把疾病扼杀在萌芽之中,避免严重的经济损失。部分常见羊病前期隐蔽性较强,很多养殖户缺乏疾病预防和控制经验,容易错过最佳的疾病治疗时机,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养殖户应掌握羊病治疗和预防的知识,加强对羊群的管理积极做好防疫工作,及时观察羊存在的病症,降低羊病造成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