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证型轻度认知障碍中医选穴研究进展

2022-11-28覃四琪艾亚婷邹婧杰王云翠

中国医药导报 2022年15期
关键词:脑髓选穴任脉

覃四琪 艾亚婷 胡 慧 邹婧杰 王云翠

湖北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湖北武汉 430065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是介于正常老化和痴呆之间的过渡阶段[1],但尚未达到痴呆症的诊断标准。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又称老年性痴呆,是痴呆最常见的一种亚型。[2]。《中国痴呆诊疗指南》指出:重视痴呆的二级预防,并进行规范化处理,可降低或延缓痴呆的发生,MCI 正是痴呆二级预防的重点[3]。国家卫生健康委也出台了 《探索老年痴呆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将防治老年痴呆作为试点特色项目[4]。因此,预防老年人认知减退,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已成为国家、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表明,药物并不能有效延缓MCI 发展为AD 的进程,并有许多副作用[5]。《中国阿尔茨海默病痴呆诊疗指南(2020 年版)》[6]提出:中医药治疗AD 可根据临床分期,通过辨证施治进行个体化治疗。MCI 作为AD 极早期的轻度损害,针灸、穴位按摩等传统中医疗法可在标本兼治、辨证施治的基础上通过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以疏通经络、激发经气,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7-8]。

1 中医对轻度认知障碍的认识

中医并无明确对应的MCI 病名,但在一些医学古籍中可见相关记载。如“不慧”“脑髓消”“愚痴”“健忘”等[9]。其中“健忘”不仅包含正常记忆减退,也包括MCI 等[10]。MCI 病位在脑,病机主要为五脏功能衰退[11]。从历代医家典籍的阐述可知人至老年后由于精气不足、脑髓失养,就会导致包括记忆在内的大脑功能及身体机能的减退。

2 不同理论框架指导下的中医选穴

2.1 三才益智

古人认为天在上为阳,地在下为阴,人在中为和,天人地三才相和,称为“三才论”[12]。赵凌等[13]将“三才论”与灸法相融,形成“三才益智灸”法,取百会、神阙、涌泉三穴。百会为阳气会聚之处,可助阳气循督脉上达,为治疗脑部疾患之要穴[14];神阙归属任脉,为“神之所舍”,有通络调脏腑、培元固本之功效;涌泉为肾经井穴,可激发肾经精气,充养脑髓。此理论充分体现了中医天人合一的整体观,是发挥中医防治疾病优势的关键。

2.2 通督调神

朱才丰等[15]在长期临床经验基础上提出“神-脑-督脉-肾-任脉轴”并总结出“通督调神”法治疗MCI。脑为髓海,肾主藏精,精成而脑髓生。督脉属阳脉之海,上络于脑,与手足三阳经交汇于大椎。任脉为阴脉之海,调节全身阴经经气。头为诸阳之会,为手足三阳经、足厥阴肝经与督脉连接处,人体精气通过督脉从肾输送到脑保证脑髓充盈。由此督脉将脑、肾、任脉有机联系起来。运用此理论可取督脉穴位百会、风府、大椎,三穴联合应用有通督脉、填髓海、开脑窍之功。气海归属任脉,可益气补血,使津液充盈来供养脑髓;关元为足三阴经与任脉交会穴,肾阴肾阳之气闭藏之处,可调理冲任。肾俞为肾经精气输注部位,而关元为先天精气所在,两穴位联合应用可起到益精填髓的作用。相关研究者在探讨针刺治疗MCI 的选穴策略均沿用此理论[16-17]。

2.3 固本健脑

袁林等[18]提出“固本健脑”之法治疗MCI。MCI 根本病机在于脾肾两虚。认知功能属中医神的概念。神的物质基础精、气血及津液主要由脾肾所化生。脑功能与肾中精气是否充盈息息相关。脾为气血生化之源,除先天精气外,神也有赖气血生化之源脾土的滋养。因此,脾肾亏虚则会导致化源不足,精气亏虚,脑髓失养。根据虚则补之的治疗法则,王平教授提出“固本健脑”之法。虽没有提出具体穴位,但为以后穴位按摩改善MCI 的选穴策略提供了思路。

3 中医选穴在MCI 中的具体应用

近几年,中医证候被作为从传统医学角度防治MCI 的新途径和新靶点。田金洲等[19]编制的轻度认知损害中医征候诊断量表将轻度认知障碍划分为7 个证型:脾肾亏虚、气血不足、痰浊蒙窍、瘀阻脑络、阴虚阳亢、热毒内盛、腑滞浊留。MCI 病位在脑,选穴时主穴以头部穴位为主。百会与神庭同属督脉,与脑心肾关系密切,王岩等[20]选取百会、神庭为主穴治疗卒中后MCI,治疗后4 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分优于对照组,认知功能有明显改善,与刘晔[21]、沈志强等[22]的研究结果一致。四神聪为经外奇穴,主治头风目眩。孙景贤等[23]通过按摩四神聪、风池穴治疗MCI,治疗后简易智能状态评价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MoCA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显著提高。确定主穴后,应在辨证分型的基础上选取具有协同作用的穴位加以配伍,以提高穴位治疗的效果。

3.1 脾肾亏虚

脾肾亏虚型以补益脾肾为治疗法则。陈雪艳等[24]采用艾灸太溪、命门穴治疗卒中后MCI(观察组),对照组口服奥拉西坦胶囊,治疗后观察组MMSE、MoC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肾主藏精,太溪为肾经之原穴,取此穴可帮助益气生精;命门穴归属督脉,主治脑虚、旋仆、善忘等,有防治衰老的作用。苏萌等[25]运用数据挖掘探究针刺治疗MCI 的选穴规律,结果显示三阴交与太白应用频次相对最高。三阴交为脾、肝、肾三经交会穴,有健脾益气、滋养肝肾的功效。太白穴同样为脾经之原穴,可治疗脾虚之疾。

3.2 气血不足

气血不足型以益气补血为主。黄恩婷等[26]采用艾灸气海、关元穴治疗MCI(观察组),对照组口服尼莫地平,治疗后观察组认知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气海、关元归属任脉,主治元气虚损病证。陈树燕[27]运用数据挖掘探索针灸治疗MCI 的选穴规律,结果显示足三里、血海为最常用益气活血之穴。足三里归属足阳明胃经,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该穴是补益人体的要穴。血海归属足太阴脾经,有化血为气,运化脾血的功能。

3.3 痰浊蒙窍

“痰气最盛,呆气最深”,痰上扰清阳则易致神智昏蒙[28]。因此,痰浊蒙窍型以化痰、健脾为主要治则。张议元等[29]针对针灸治疗MCI 相关文献进行系统评价,得出丰隆穴应用频次最高;陈树燕[27]运用数据挖掘得出手阳明大肠经曲池穴应用频次相对较高。丰隆为治痰要穴;肺与大肠相表里,曲池为大肠经之合穴,可清热通腑,从而使大肠气机调顺、传化有度,有利于肺气宣降,使津液输布正常,减少痰液生成。

3.4 瘀阻脑络

此证选穴以活血通络为主。方素珠等[30]运用数据挖掘探讨穴位按摩改善MCI 的选穴规律得出足太阴脾经血海、督脉印堂穴应用频率相对最高。血海可运化脾血;印堂属头部穴位,位于上丹田藏神之处。苏萌等[25]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讨针灸治疗MCI 选穴规律,分析得出合谷穴的应用频率较高。合谷归属于手阳明大肠经,具有调气活血、通经开窍的作用。

3.5 阴虚阳亢

《临证指南医案》指出,肾阴亏损、肝阳失制就会表现出急躁易怒等症状。因此,此证以滋阴平肝为主。张栋亮[31]运用“通督解郁”针法治疗卒中后MCI,以百会、神庭为主穴配伍太冲,对照组口服盐酸多奈哌齐片,治疗6 周后,通督解郁组与对照组MMSE 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陈树燕[27]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得出足太阳膀胱经肾俞、肝俞应用频率均较高。太冲为肝经原穴,具有疏肝理气、活血解郁的作用;肾俞为肾背俞穴,具有温补肾阳、调节阴阳的作用;肝俞为肝气转输之处,取此穴可抑制肝火上升。

3.6 热毒内盛

此证以清热安神为原则。罗建昌等[32]采用针灸大椎等穴作为观察组治疗卒中后MCI,对照组口服尼莫地平,治疗后观察组MoCA 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曲池、大椎为治疗热病之要穴,可有效缓解此证的发热症状。此证患者也常表现出不识人物、夜间谵妄等神志症状,赵晨妍等[33]通过数据挖掘探讨针灸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时,分析得出神门-内关为有效聚类群,神门为心经原穴,心主神明,主治神志病症;内关为心包经之络穴,有宁心安神之功效。

3.7 腑滞浊留

便秘为腑滞浊留证最典型的表现,体内浊物不能正常排出,日久则会上扰清窍,扰乱神智。丛婧等[34]运用数据挖掘探讨针灸治疗MCI 的选穴规律,通过聚类分析得到手阳明大肠经的合谷穴应用频率较高。合谷开合大肠,有主治腹痛、便秘之功。蔡羽宣[35]运用数据挖掘探讨针灸对肠道调节选穴规律分析得出天枢、支沟穴应用频率相对最高。支沟为治便秘要穴;天枢为大肠经之募穴,可治疗调理大肠。

4 小结与展望

AD 已成为当今老龄化社会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由于其早期症状不明显且不可逆转,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应采取有效措施来改善MCI,以预防或延缓MCI 向AD 转化的进程。针灸、穴位按摩等中医外治法均通过穴位刺激改善脑组织的血氧供应,营养退行性变化的神经元及脑细胞,从而促进认知功能的改善[36]。本文结合“三才益智”“通督调神”“固本健脑”等选穴理论,对临床各证型的认知障碍等选穴规律进行综述,以期为预防及延缓MCI 提供循证证据。但目前直接与MCI 中医辨证治疗有关的研究并不多见,今后研究中应更多地去探索在客观视角下如何进行大样本、多中心的真实世界研究,并规范操作流程。

猜你喜欢

脑髓选穴任脉
中医脑髓学说发展沿革与国医大师任继学脑髓学说撷华
任脉释名浅析*
伍大华应用脑髓理论治疗痴呆经验*
基于数据挖掘的藏医放血疗法治疗高血压选穴规律
基于古今文献的运动障碍选穴规律探析
针灸治疗围绝经期干眼症选穴规律研究
选穴温灸法预防产后尿潴留的临床观察
基于脑髓生成理论探讨补肾化痰法在中风病恢复期的应用
针刺任脉经穴疗法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的效果探讨
对“任主胞胎”理论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