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引理论在心系疾病中的应用规律探析
2022-11-28董倩影蔡怡航刘春萍陈文生
董倩影,蔡怡航,刘春萍,陈文生
作为中医药学的特色理论之一,药引泛指引导药力至疾病脏腑经络,直达病所的一类药物或食物。虽然中药药引与中药归经、引经药等在概念上仍存在争议[1],但药引理论在骨科等专科治疗已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与研究基础[2]。以灯心草、龙眼肉为代表的心系药引长期、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治疗,但相关理论仍缺乏系统研究。本研究以古今方书、医论、医案为基础,对心系药引进行梳理,从共性特点、个性特点、代表药物、主要问题等进行总结,希望为心系药引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1 心系药引的共性特点
有关药引的记载可追溯到《五十二病方》中“以蜜和”“米一升”等论述[3]。《黄帝内经》脏腑经络、“五入”“五走”“君臣佐使”等学说为药引奠定了理论基础[4]。汉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112方中有52方使用到药引[5],其中尤以姜枣引为特色。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记录方剂大多使用药引。及至张元素提出“引经报使”思想,创立药物归经学说,如“手少阴心,黄连、细辛”,进一步丰富了药引的理论内涵。
药引、引经药、药物归经等在概念上存在一定重叠,但并非完全相同,而是相互补充。根据具体使用特点,药引常兼佐药与使药的双重作用,即能引领方中诸药至特定病所(如引经药),正如尤在泾所言:“兵无向导则不达贼境,药无引使则不通病所”;发挥佐助、佐制、反佐等作用,如猪胆汁等。
药引在归经上通常较为单一,从而发挥引药直达作用,如《本草汇言》沿用李东垣“引经报使”理论,认为药引“皆引经之药剂中,用为向导,则能接引众药,直入本经,用力寡而获效捷也。”此外,药引通常使用方便获取或药食同源之品,在民间广泛应用,与验方、偏方等关系密切,药引多由病人自备,如竹叶、生姜、大枣、葱白、酒等,少数根据医家经验或疾病特点使用贵重细料,如金器、麝香等。作为药引理论的重要组成,心系药引具有方便获取、引药直达等共性特点。
2 心系药引的个性特点
心为十二官之主,心的生理、病理特点决定了心系药引必须具备个性特点,药引多以本脏生理功能为顺,以本脏病理变化为逆。
2.1 心系药引与心的生理特点 心属火,为阳脏而主通明。一方面,“心气本热”,热为心的本脏之气,指心阳温煦和推动维持心脉畅通;另一方面,“心恶热”,心神易被邪热所扰,过甚之热易伤心气,“热则脉溃浊”,正常生理功能发挥必须依靠心阴凉润和宁静。因此,心系药引多清心之品,如莲子心、麦冬等,但又不过于寒凉而遏制心阳。
心主血脉,主藏神。心气推动和调控血液在脉管中运行,流注全身;心统帅全身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和主司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心理活动的功能。因此一部分心系药引有活血通络、安神定志等功效。此外,心与心包络、小肠、脉等脏腑器官关系密切,这些联系通常体现在药引归经上,涉及心包络代心受邪、小肠为心火出路、脉为血府等。
2.2 心系药引与心的病理特点 中医学认为心系常见致病因素分虚、实两类,前者如阳虚、气虚、血虚、阴虚,后者如火热、寒凝、气滞、血瘀、痰浊等。药引以本脏病理变化为逆,即除引药直达病位作用外,心系药引性质多与证候性质相逆,从而发挥正治作用,如选择灯心草寒凉以清热、酒温热以散寒、石菖蒲化痰以通窍、龙眼肉甘补以养血等。
3 心系药引的分类
清代张确在《资蒙医经》中对常见药引进行了概括:“酒入药为引者,取其活血行经。姜入药为引者,取其发表注凝。小枣入药为引者,取其消散开胃。大枣入药为引者,取其补血健脾。龙眼入药为引者,取其宁心利水。灯心入药为引者,取其得睡神归。葱白入药为引者,取其发散诸邪勿住。莲实入药为引者,取其清心养胃和脾。”本研究按功效将心系药引分为通用类、清心类、重镇类、补益类、化痰类、通络类、其他类进行论述。
3.1 通用类 通用药引以生姜、红枣引(姜枣引)为代表,该药引外可疏散风寒,内可健脾和中,使用最多,禁忌证较少,广泛应用于各种外感、内伤病证,正如《药治通义》记录:“用药煎煮或用姜葱,取其发散;或用枣,盖枣能和百药之力。”作为心系药引,姜枣引在归脾丸、白茯苓散、龙齿散、茯神散等均有使用。
3.2 清心类 清心类药引以灯心草、竹叶、淡竹叶、绿豆、赤小豆为代表,具有清热除烦等功效,多利尿以泻心火,如《本草从新》论述灯心草“甘淡微寒,降心火,清肺热,利小肠”,认为心与小肠相表里,心火清则肺与小肠皆清,热从小便而出。具体使用如《太平圣惠方·治心脏风虚惊悸诸方》羚羊角丸以竹叶汤为引;《圣济总录·风惊悸》茯神饮方以赤小豆为引;《赤水玄珠·怔忡惊悸门》镇心丸以麦门冬叶、绿豆、灯心、白蜜水为引,以豆熟为度,临卧汤下;《证治准绳·悸》中天王补心丸以灯心草、竹叶煎汤为引等。
其他清心类药引还包括藕汁、麦冬、地黄汁、梨汁等鲜品,如《圣济总录·伤寒后惊悸》中茯神汤以地黄汁为引,麦门冬饮以生藕汁、生地黄汁为引等,这些鲜品用法随着明清温病学说成熟,得到了进一步发挥、推广。
3.3 重镇类 重镇类药引以朱砂、琥珀、龙齿、金器等为代表,多选择矿物类药物以取重镇安神之意。《本草求真》指出辰砂清心热、镇惊安神,引李杲论:“丹砂统阴,纳浮游之火而安神明。凡心热者,非此不能除。”该类药引使用方法较多,如《证治准绳·悸》龙齿丹以“辰砂为衣”,《本草求真》以人参、茯神浓煎,调入丹砂;《王九峰医案·怔忡》以都气丸加龙齿、紫石英;《沈俞医案合钞》以金器、金箔、小叶沉香汁等为引。
3.4 补益类 补益类药引包括龙眼肉、红枣、山药、米汤等传统药引,具有补血和中等功效,如《赤水玄珠》补心丹用酒或圆眼汤同服等;《证治汇补·惊悸怔忡》中镇心丸、定志丸等以米汤下。同时,心系补益药引也包括猪心血、羊心血等血肉有情之品,这可能与“以形补形”的传统认识有关,如《证治汇补·惊悸怔忡》琥珀养心丹以猪心血为丸;《叶氏录验方》养心丹入猪羊心血合成丸,煎人参、炒酸枣仁汤化服;《本草害利》论述猪心血“用作补心药之向导,盖取以心归心,以血导血之意”。
3.5 化痰类 化痰类药引多具有化痰开窍除秽的功效,该类药引一方面包括以竹茹、竹沥、天竺黄等为代表的清热化痰药,如《太平圣惠方·治伤寒后心虚惊悸诸方》龙齿散以竹沥搅匀温服;《绛雪丹书·怔忡惊悸》加减养荣汤虚烦加竹茹一团,有痰加竹沥、姜汁。另一方面包括石菖蒲、檀香、苏合香、麝香等芳香行气开窍药,如《世医得效方·惊悸》加味四七汤以姜七片、石菖蒲半寸、枣二枚为引煎服;《证治准绳·悸》叶氏镇心爽神汤以麝香少许为引等。
3.6 通络类 通络类药引多有活血化瘀的功效,适用于心脉痹阻、气滞血瘀等证候,其中温阳通络除痹类以温酒、桂心等为代表,如《本草征要》论述酒“通血脉而破结,厚肠胃而润肌,宣心气以忘忧,助胆经以发怒。善行药势,可御风寒。”《太平圣惠方·治虚劳惊悸诸方》黄芪丸、人参丸、龙齿丸、丹砂丸均以温酒下;《医方选要·怔忡健忘动悸门》人参固本丸空心温酒或盐汤任下;《医方选要·怔忡健忘动悸门》妙香散以温酒调服。滋阴通络类则以童便为代表,如《证治准绳·悸》滋阴抑火汤入童便半盏,《本草备要》认为童便“平,泻火,补阴,散瘀血”。其他活血通络类还包括丹参、橘络、丝瓜络、藤类等。
3.7 其他类 临床医家根据疾病特点,灵活使用药引,如《圣济总录·风惊悸》金箔丸以黄芪汤为引,安神散以荆芥汤为引;《仁斋直指方论·惊悸证治》宁志膏以薄荷汤为引。
4 药引理论的主要问题
在整理药引文献过程中,认为必须认识以下问题,从而更好理解、把握药引的临床价值。
4.1 药引记录 药引通常记录在方剂煎煮用法中,但不同历史时期方剂剂型差别很大,药引记录数目也各不同。以《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例,该书记录丸、散分别占37.32%、30.00%[6],这一时期方剂用法多采取煎汤服丸法、煎汤煮散法,药引使用记录很多;而现代中药剂型以汤剂居多,药引记录相对较少。
4.2 药引形式 一般认为药引通过改变方剂溶液性质来发挥作用,但不能将药引狭义在汤剂范围内,如传统丸剂以山药为丸、以枣肉为丸、以龙眼肉为丸等都属于药引理论。药引理论与炮制学密不可分,相关理论可以互参,如《一见能医·制度引经》:“酒制,升提;姜制,发散;入盐,走肾而软坚;用醋,注肝而住痛;童便制,除劣性而降下;米泔制,去燥性而和平;乳制,润枯生血;蜜制,甘缓益元;陈壁土制,窃真元气而骤补中焦;麦麸皮制,抑酷性勿伤上隔;乌头汤、甘草汤渍曝,并解毒,致令平和;羊酥油、猪脂油涂烧,咸渗骨,容易脆断;去穰者免胀,抽心者除烦。大概具陈,初学熟记。”
4.3 药引剂量 药引多为药食同源之品,如米汤、山药、酒等基础用量较大,不能单纯根据剂量将药引定义为“君药”“臣药”。《蠢子集·大药引子甚是得力》记录茅根、童便、姜汁等剂量较大,龙绘堂认为“自古用兵最重先锋,取能冲阵开路,直捣敌巢。用药如用兵,此言大药引子亦如是也,不得谓其大而减之。”
4.4 药引应用时机 一般认为药引能发挥锦上添花的临床价值,也体现医家遣药技巧与个人认识,如清代《医述》论述:“古今汤方尽,药引无穷,灵机取用,各有所宜”。药引应用时机不仅与疾病性质、医家认识相关,也涉及年岁、季节等因素,如《医方简义》论述:“土运之岁,引以人中黄;金运之岁,引以知母、桔梗。水运之岁,引以桂枝、木通。木运之岁,引以栀子、黄芩;火运之岁,引以黄连。”《养生类要·四季服食各用引子》论述:“春养肝,黄芪芍药川芎汤下;夏养心,白茯苓汤下;秋养肺,茯苓桔梗汤下;冬养肾,肉苁蓉乌头汤下”。但切忌滥用药引,如《医门补要·不先辨症乱用药引》议:“奈世俗不究病之阴阳,即遇阳症,犹投阳药,更喜常用青葱、生姜为引,不知葱性温散伤阴,姜味辛热耗气,使人药甫入腹,旋增烦躁昏蒙,譬如抱薪救火,竟变轻病为重,重病入危,尚然执迷不悟,比比皆是,将必归咎,病起不治,非人力可为,岂不冤哉?”
4.5 药引配伍 药引可单用,也可配伍使用。配伍方案并非固定不变,如生姜既可与红枣相配为引,也可与竹叶相配为引(《太平圣惠方·治产后脏虚心神惊悸诸方》)。
4.6 药引与“以形补形” 《素问·五常政大论》论述:“虚则补之,药以祛之,食以随之。”民间存在“以形补形”的认识,这可能与传统中医“取象比类”思维存在一定联系,心系药引也多用“心”类药材或食材,如莲子心、桂心、猪心、竹叶心、灯心草等,但现代临床医生应客观地对待这一现象。
4.7 药引争议 药引理论随着历史发展不断发展、成熟,但不同医家对待药引问题存在争议。明代赵敬斋在《儒医精要》指出:“若拘系经脉,分定阴阳,则治一而不能治二,治此而不能治彼,刻舟胶柱,性无变通,又岂能治人之病哉?”清代徐大椿在《医学源流论》中提出:“人之气血,无所不通,而药性之寒热温凉,有毒无毒,其性亦一定不移,入于人身,其功能亦无所不到,岂有其药止入某经之理”,他举例参芪无所不补,砒鸩无所不毒,认为药物独入某经都属于附会之谈。对于药引理论,必须客观对待。日本丹波元坚在《药治通义·引经报使之谬》评论:“治病之在某经某络者,必治各藏各府而自已,况于病不必专属一经一络乎,此所以药之不可分经络,而古本草之不敢言及也。盖引经报使之说出,而本草之学自此大变。如李濒湖其释性用,颇为精审,而习闻所囿,不能脱其窠臼,学者不无遗憾焉。敬斋之辨稍属暧昧,而洄溪则断然以为附会之谈,何其识见之卓也。”
5 心系药引应用举隅
引《清宫药引精华》心系药引2例以供同道参考:①乾隆禄贵人患气虚痰厥之证,以致迷晕不省人事,服苏合香丸神识渐清,惟气弱身软,时或迷晕,痰热犹盛,脉息细涩,御医投育神化痰汤调理,引用建莲肉三钱、生姜一片入煎,取莲肉芳香之味,以清养心君,除烦安神;②乾隆皇帝弘历临终前1月,因心气不足以致神气恍惚,梦寐不宁,脉息安和,御医议用镇阴育神汤,引用赤金一两同煎,辅助诸药镇摄心神,安定魂魄。